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仙界歸來的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二八四 彗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八四 彗星

不過去柯尹伯帶尋找小行星,也是勢在必行的。

因為不同於木火之間的小行星帶,柯尹伯帶的小行星,接收到的陽光,幾乎等於零,常年處於冰凍的狀態。

常年處於接近於絕對零度的低溫下,上面的充斥著氮冰還有水冰, 冥王星這個體積最大的矮行星,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按照探測,它的裡面甚至可能有一個液態的海洋。

光是冥王星上面的水,就可以滿足未來火星的需求。

當然以目前的技術,月宮基地還沒有辦法,把這一整顆矮行星拖進內太陽系。

即使能夠把它拖進來,也沒有辦法安置, 畢竟它太大了, 又沒有辦法和火星之類的行星融合在一起。

不過柯尹伯帶的小行星,上面的水資源,還是非常豐富的,而太陽系的絕大多數彗星,都是發源於這裡。

除了我們能夠看到,那些能夠穿越木星屏障,深入內太陽系的彗星以外,絕大部分的彗星,其實都在外太陽系運轉,因為從來不曾靠近太陽的緣故,它們的慧尾幾乎不可見,也不能顯示出它們的身份。

在宇宙中,水其實並不是一種稀缺的資源,但是乾淨,能夠適合飲用的水,真的很少。

楊青計劃至少在柯尹伯帶, 捕獲超過一百個直徑在一公里以上的小彗星, 送到火星上, 充當水源。

畢竟水才是生命之源,沒有足夠的水,就算火星被改造成一個空氣溫度都合適的星球,它也建立不了自我迴圈的過程。

在楊青的目標,還有掙脫束縛的小嬡,共同作用下,月球上的面貌,頓時日新月異起來。

僅僅是面對著藍星的這一面月面,僅僅三天時間,鋪設的太陽能面板,就超過了一萬平方公裡,並且這個速度,還在以每天五千平方公里的速度咋遞增著。

由此引來的後果就是,白天的時候,都難以掩蓋月球的光彩了。

鏡子一樣的太陽能面板,吸收光子的同時,還把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陽光, 重新反射, 回到了宇宙中。

這種反射雖然在經過了三十八萬公裡的距離以後,已經徹底散射, 沒有了能夠刺眼的光芒,不過卻也讓月球明亮了許多。

一點點的耀眼斑塊,在一大片略顯黑暗的背景下,顯得越發刺眼。

一些早就開發的礦場,這次也是全力加速生產,生產出來的原材料,純淨的鈦,鋁還有鐵,都被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基地這裡來。

鋁的儲量很豐富,在月球缺乏氧氣的背景下,深埋的鋁土礦中,同樣摻雜著大量的單質鋁或者鋁合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其實在真空條件下,鋁的物理性質,絕對不比鈦差。

它更輕,組成的合金硬度同樣可以與鋼鐵媲美。

更重要的是,它的切削加工效能遠比鈦合金更加優異,而且鋁的生產,也相對簡單。

所以在全力擴產的背景下,新的機器人,主要以鋁合金為主。

現在有了足夠原材料供應,在只能生命的引領下,機器人工廠,展現了無以倫比的效率。

第一天生產的機器人,數量就只有一千臺,這已經是機器人工廠的最大產能了。

第二天,這個數字就擴大了一倍,達到了兩千臺。

第三天,四千臺。

第四天,八千臺。

機器人的數量幾乎以指數級,網上攀升著。

剛剛組裝好的機器人,第一時間載入能源模組,也就是一個靈石能源轉換核心,馬上就投入了工作。

現在限制機器人數量進一步提升的,已經不再是機器人軀體的生產,而是它裡面,能源核心的儲備數量。

幸好能源核心裡面的符陣,算不得多麼複雜,鐳射凋刻之後,由一個進入煉氣期的弟子啟用。

一個煉氣期的弟子,他可以在一天內,啟用一千個這樣的符陣,基地裡面三十多個煉氣期弟子,也只能啟用三萬多個。

所以這個平衡在第六天的時候,就被直接打破,符陣已經不足以滿足小嬡的生產需求,於是一個個開腸破肚的機器人,就被整齊地擺放在車間內部,等著能源模組填裝後,投入使用。

幸好這時候,全月球絕大多數的礦點,都已經被小嬡佔據,並且開始鋪設太陽能板,準備進行下一步的開採工作,所有的機器人礦工並不需要一次性到位,慢慢填充即可。

同時建設的遠不止這些,在距離基地不遠的地方,挖掘機,推土機再次開始了平整土地,漫天的煙塵飛起落下,給月宮上面,都覆蓋了一層薄薄的月壤。

這裡將是一個大型的工業區,前面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個飛船區。

未來火星上面十幾個大型平臺,給火星反射陽光增溫,增加火星引力,以及星際飛船停靠區,所有的部件,都將在這裡生產。

這些大型平臺,未來可能還要承擔一部分太空原料處理的工作,畢竟未來火星改造完成以後,除了那些能夠迴圈再生的生物材料,本身的礦產,顯然是盡量減少開採的。

畢竟是好不容易才增重過的星球,總不能再次把它挖開吧?

飛船區生產的就是那種可以拖曳小行星的小型飛船。

為了兼顧飛船的質量還有月球的礦產,這些飛船的船體和主要部件,都將由鐵合金構成。

經過不知多少次的試驗,能夠耐受接近絕對零度低溫的鐵合金,就被應用到飛船的外船體上面。

雖然鈦合金的強度可以媲美鋼鐵,不過這次全新的鐵合金配方,在強度上,第一次把鈦合金遠遠拋在了身後。

鈦合金在航空航天方面,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夠輕,這對於傳統火箭發動機來說,確實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然而在有了引力發動機,還有近乎無限能源的聚變反應堆面前,這點優勢就變得蕩然無存。

雖然就算在太空中,質量小的飛船,也有著機動性,或者節省燃料的優勢,不過這點優勢,在太陽系內部,並沒有更大的意義。

被剷車挖開的月壤,第一時間會被送進採集室裡,進行高溫蒸餾。

裡面的氦三,水分,以及某些易分解礦產,都將在高溫蒸餾的過程中,被分別收集起來。

未來氦三會被濃縮,水分也被電解,裡面少量的氚,還有佔據百分之二十的氘,將被分別液化,充做核原料。

按照小嬡的預計,基地這次準備生產超過一萬艘飛船,需要的核原料也是海量。

畢竟為了拖曳小行星,它們的反應堆都很大,一千萬千瓦的聚變反應堆兩座。

空船前往小行星帶,只要開啟一個反應堆就夠了,而拖曳的時候,非要兩個反應堆一起發力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