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人生在世天地寬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1章 老酒吧的秘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1章 老酒吧的秘密

安保公司在美國很常見,但亞洲人當老闆的安保公司,這在坐的人還真沒聽說過。

“相,我就是個外行,也知道安保公司的業務不好開展。

常見的保鏢公司要的是口碑,不少都是從CIA這些部門退休的人員組建,還有著足夠的人脈...”

拉里-弗林特手上拿著塊豪豬肉肉排,好心對相偉榮道。

這會相偉榮正幹掉一塊油煎鴿子胸,笑著道:“我就註冊個公司,要的是美國安保公司的名頭,暫時空頭就行,實際業務不急,反正最近一兩年賺錢不靠公司經營。”

如今美國國內安保市場飽和,傻子才去爭個頭破血流,真要開展業務,那也是在外邊。

這時迪恩-史密斯好奇問道:“我說相,我一直很好奇,你和永強先生主要是靠什麼賺錢。

我去過你老家,到現在還是沒看明白,靠你在家鄉的收入,不可能達到現象的條件。”

笑笑,放下手中拿起來的兩根烤野豬肉排,相偉榮道:“以前我搞走私,不過現在收手了。

當然,不是在美國走私,這邊也沒什麼好走私的,除了該死的毒pin!”

“我也很好奇的是你在美國靠什麼發財?”說話的是一邊的拉里-弗林特。

“兩個辦法,第一個把資金放在股市,今年年初開始幾乎就是全牛市,幾個月功夫,我買的那些個股票就已經漲了五成以上,坐收紅利。

有興趣的話,我可以推薦一下...”

自個那點現金,對龐大的美國股市而言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多上兩個和自己這會身價半斤八兩的朋友,根本不會對股市造成多大影響。

就算有,那也是好的方面——推薦只自己持有的股票,色青大亨跟上100萬,這當然是好事。

1000萬怎麼樣?

更好!

侃了一小會股票的事,迪恩和拉里都決定跟一跟,反正兩人偶爾也玩這個。

有錢投資股票,但這兩兄弟顯然不是全身心搞股票的人,那平時空餘時間搞什麼?

說起這個,相偉榮告訴他們就是尋寶、換錢。

“那個真能賺錢?”拉里不太相信的樣子。

相偉榮還真沒瞎說,只不過不可能說出自己的秘密而已,提的就是誰都可以幹的那些部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就當個愛好,順便賺點零花錢。啟動資金也很省,有臺皮卡,幾百美元去買上兩臺金屬探測器,還有雙夠尖的眼睛和一個過得去的腦袋。

當然,你還得膽子夠大!”

“私闖民宅?”拉里兩眼放光,這傢伙就不是個安分的。

“你才私闖民宅!我們可是守法公民,西部至少幾千個沒人的鬼鎮,廢棄的礦山這些也到處都是,隨便逛逛都能搞些值錢的東西賣。

就是跑那些地方時常要在荒原過夜,膽子太小不行...”

又說了些這幫子西部人都不太清楚的“發財小技術”,比如一柄百年前的斧子賣給舊貨店至少值3至5美元,好一些的能有10至15美元等等。

還有尋寶並不是只盯著地下,很多徹底廢棄的破房子裡其實都有大量值錢的東西,要有雙能分辨的眼睛,比如之前那條自己賣了幾千美元的上世紀牛仔褲。

一件東西賣5美元算是零錢,不在乎?

不,5美元還是很有購買力的,很多黑人兜裡可能都拿不出5美元!

在美國,連美分都還是有購買力的。

“勤快些,一年外頭跑個200天,每個人刨除所有費用,存個一兩萬美元很正常。

要是運氣好,還有個懂行的頭腦,知道往哪賣最合適,還有行情,幾萬、十萬美元也很正常,只不過真會去這麼做的人不多而已。”

聽到這,老史密斯先生道:“從咱們這沿著58號公路往西,翻過雙橡樹山後往北轉14號公路,沿路100公里內都有十幾個廢棄的小鎮。

最早的上個世紀就沒人住,最近的還是60年代才荒廢,那些地方絕大部分根本沒人管,連私人土地都不算,隨便進。

相先生,你們要有興趣,倒是可以去那些地方碰次運氣玩玩,可能會有收穫。”

一說這個,相偉榮興趣是一般,沒想迪恩和拉里兩個倒興趣很大,喊著明天就去轉轉。

兩個啥都不懂的外行,得拉上相家兄弟才行。

“我們沒帶裝備。”

原本想推辭,沒想拉里道:“明早就去買,貝克斯菲德爾那一定有,費用算我的...”

那就走唄,這農場野豬狩獵暫告一段落,明天就改成尋寶行動,反正也閒著,就當玩了。

第二天一早,積極性高漲的的拉里和迪恩就跑去了貝克斯菲德爾,買回來兩個不錯的金屬探測器,還有幾個帳篷和一堆適合野外食用的方便食品。

挖掘工具、交通工具就不用特意準備,農場裡多得是。

中午11點不到出發,一共五個人,老史密斯先生當嚮導,車子換成輛夠大、超級寬敞的全尺寸皮卡,五個人坐一輛車也不擠。

一路往西,60公里不到就進入荒涼的荒漠地區,再往北開了不到十公里,老史密斯就示意開車的迪恩往東轉彎,沿著條半荒廢的公路開。

七八公裡後,一處荒廢的小鎮出現在眾人眼裡。

荒涼,沒大樹,四周就些稀稀拉拉的灌木和雜草。

除了風聲,啥聲音都沒。

一下車,老史密斯對著這座房子基本還沒倒塌的小鎮道:“這鎮子應該是130年前淘金熱時建起來的,鎮子裡有地下水,適合住人,不過據說當時沒幾年就基本廢了。

不過很快不遠的地方又發現了煤礦,所有又熱火了幾十年,原本都還有條鐵路通這,在鎮子北邊,現在也早就廢了。

煤礦所有權還在私人公司手裡,就是這會早就不開採,開採煤炭不賺錢。

二戰前徹底荒廢,最後的居民應該是越南戰爭前就離開的,年輕的時候我來過幾趟,給這邊的煤礦送土豆和牛肉。”

有嚮導就是好,能搞清楚當地背景,不需要瞎猜,或者翻閱大量資料才搞得明白一些事。

跟著老史密斯往前走,看到這邊大部分房子的門窗不是缺失破損就是開著。

“這酒吧還沒倒呀,哈哈...”老史密斯指著一座平房笑著道,“這據說上個世紀中期就開門,還是淘金熱那會。

60年前禁酒令開始暫時成了住宅,不過也賣私酒。

後來禁酒令取消,又開了幾年,直到這個鎮子開始荒廢才關門,我上次來的時候就已經關門了。

走,進去看看。”

門都不見了,大概是被人損壞後,又被風刮跑了。

一進去,眼睛隨意一掃,什麼桌椅板凳幾乎不見,破破爛爛的吧檯倒還在,就是什麼酒具啥的早就沒了。

相偉榮多看了幾眼這座吧檯頂上的一塊裝飾板,這有點像個“吊頂”,就像吧臺上頭裝了個裝飾用的頂棚,或者說這就是裝飾性的吧檯屋簷也行。

就是這個頂棚不到屋頂,同屋頂之間還有段距離,這樣的結構在美國傳統老酒吧裡不算常見,偶爾才有。

主要是因為這種結構的吧檯上個世紀中期開始流行,時間太久了,本世紀初修的那些就換了款式。

吧檯一側還有個門,繞到後頭一看,這邊的房間裡除了張破得不像樣子的沙發外,只有灰。

四周的木板牆倒還算完好,看著這房子估計還能堅持個幾十年不倒,感謝這比較乾旱的氣候。

“我們好像來晚了幾十年!”拉里在那邊笑著抱怨,但也不是特別失望。

誰都能來,好東西早該被人拿光了。

“未必。”相偉榮道,說著還踢了一腳其中一面木板牆。

其他幾個人都看向他,迪恩還問了句:“怎麼說?”

“兩種情況。

第一,這都是用鋸木廠出來的木板鋪設的木地板,結實是結實,但縫隙比較大,幾十上百年功夫,沒個幾枚小硬幣嵌在這些縫隙裡?

看這地板沒人挖過,只要這些硬幣時間夠久,找一找,幾頓漢堡包的飯錢就有了。

還有。”

示意了一下房間牆板,“這幾十年沒給動過。”

說著走到外間吧檯所在的地方,指著吧檯“屋簷”道:“這條沿還在,這種吧檯做死了在牆上的,但這頂棚是一體敲上去,上頭空的,同後邊房間的單層木板牆中間是空的...”

其他幾人表情略有疑惑,相偉榮不得不又道:“我的意思是這個頂棚和後牆中間的空隙是通的,十有八九還是空的,我是當初的木匠的話就會這麼幹,比較省力。

這樣設計,萬一酒吧要搬遷,拆開後,這些構件還能再利用一下。”

說著,走到幾米外,從兜裡掏出枚十美分硬幣,又道:“我聽說上個世紀,還有本世紀初的酒客們不少人有個習慣,就是在喝高興後給酒保點小費。

這個小費還不是用遞的,而是扔的,在哪喝酒就在哪往吧檯那扔,絕對不遞過去。

酒喝不少,不小心扔歪了點的人估計也有不少。”

說著,將手中的硬幣往吧檯那略微用力一扔,就是力量大了點,弧度也貌似高了點。

很符合一個喝高了,或者說喝高興了酒客的動作。

另外四人看到硬幣沒扔進吧檯,而是飛進了“吧檯屋簷”與房間頂棚之間那條四、五十公分寬度的縫隙裡。

在一陣硬幣敲擊木板的聲音之後,眾人都聽到那枚硬幣最後去了哪裡——夾牆裡!

這不是高手,誰能知道,或者會想到那條寬縫的奇妙之處!

三個美國人抬頭看那條寬寬縫隙,再用欽佩的眼神看向相偉榮:這丫真是個高手!

拉里最先反應過來,拉著迪恩去找能當梯子用的東西,最後把隔壁房間的那張破沙發搬了過來,搞得自己一身灰都無所謂。

豎起來當梯子用,幾個人扶著,迪恩比較瘦,爬上去。

這腦袋剛探上那條縫,就聽他在那大聲驚喜道:“好多硬幣,好幾十個!”

“屋簷”有六七十公分寬,也不嫌灰塵能有半英寸厚,這就把手伸進去開始扒拉。

下邊幾個人連忙穩住豎起來的沙發,老史密斯還大聲提醒兒子注意安全。

上頭的迪恩-史密斯還處在興奮之中,到處扒拉,甚至還踮起腳跟往裡鑽。

“灰下邊還有...喔,這是10美分,1901年,應該是銀幣!

...不會吧,這個我都沒見過,兩美分,我們美國還發行過兩美分?”

這傢伙在上頭唸叨,下邊人聽著,拉里也在那道:“扔下來看看,我也沒見過。”

“別扔!”相偉榮道,“萬一砸凹了毀品相。

哪一年的?”

“我看看。”

縫隙裡光線不好,看了幾眼,迪恩才道:“1872年!

上帝,100多年了!”

真是沒見識,這幫老美,一百年的東西就當了不得的古董。

“你慢慢找,安全第一!”相偉榮道,“這些兩美分都是鑄幣局在1864至1872年之間鑄造的,1873年時還為收藏家打造過一小批。

設計師應該是鑄幣局的首席雕刻師,叫詹姆士什麼的,鑄造流通時間短,2美分硬幣的產量還是逐年遞減,最後因為1873年的新鑄幣法案廢止。

我記得1864年鑄造了2000萬枚,那時候還在打南北戰爭,第二年鑄造了能有1300萬枚。

不過兩美分硬幣的需求很快急劇萎縮,老百姓不怎麼喜歡用,到了1872年,兩美分流通幣的發行量下降到大概才6.5萬枚。”

“能值多少?”上頭還在找的迪恩問。

“磨損嚴重但看得清的值個兩、三百美元,沒磨損的兩、三千。

上頭那個怎麼樣?”

“挺新的,我這就下來,這已經沒了,扶穩了!”

說著,迪恩-史密斯小心翼翼爬下來,一站穩,幾個人把破沙發往邊上一丟,然後幾個人“哈哈”大笑了起來。

這迪恩不僅衣服、袖子上都是陳年積灰,連頭髮上也全是灰!

不過笑歸笑,迪恩把裝在口袋裡的硬幣全翻出來,而那枚兩美分硬幣是特意放在另一個口袋,掏出來遞給相偉榮。

沒什麼戴手套再看的講究,拿手上一看,“基本沒怎麼流通,磨損少,這也乾燥。”

說著,拿著走到門口那,在陽光下仔細看。

“沒什麼磕碰,拿到洛杉磯,1000美元問題不大!”

一聽這個,除了永強沒什麼特別表情之外,另外三人都興高采烈!

1000美元他們都有,可這麼尋寶得來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爽!

用張餐巾紙把這枚硬幣包起來,保護品相。

就算不在乎這麼點錢,但這是尋找寶藏的基本態度!

其它還有37枚硬幣,那枚1901年的印第安人頭像十美分硬幣是銀質的,品相也不錯。

“一般留下來的流通幣基本上這人頭都磨得模糊了,也就值個十美元。

這個磨損小,能值個10倍,估計100。”相偉榮看後說,“給這麼多小費還瞎扔,這喝酒的還挺有錢!”

10美分,在那年月不少了!

那酒保為啥不自己爬上去取?

人很奇怪的,總會忽略這些小錢,一般瞎扔的也就一美分,扔五美分的都算大爺,十美分的是大爺大!

絕大部分都會準確扔進櫃檯,眼神好甚至會被酒保接住,這一年到頭,真被扔進那道縫隙的銀幣估計最多也就幾十個。

幾天,甚至幾十天才又那麼一回,酒保基本還是老闆自己,沒多少閒心去爬。

幾十年過去,這老闆都可能換了很多個,如果是家族經營,那都是幾代人!

時間一拉長,出於習慣成自然,這原本的主人們很容易就這麼把那道縫隙給忽略了。

越是熟悉的事物越容易被忽略,結果就這麼著成了個小小的聚寶盆!

至於其它的硬幣,大部分是1909年後發行的麥穗一美分,更早的印第安人頭像一美分也有七個,甚至還有個1856年的大美分硬幣。

最晚的是1926年的,看來禁酒時期這地方有可能也在偷偷開業。

有一枚1919年的一美分還幾乎沒有任何使用痕跡,這種常見硬幣一般品相的最多值個1美元,而這枚也可能值個上百!

這地方就是個寶藏,大頭估計還在後頭的那道木板夾牆的空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