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人生在世天地寬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2章 夾牆裡的寶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2章 夾牆裡的寶貝

一道並不算太寬的“屋簷”上頭,就擱著38枚硬幣,因為有幾枚能算相對稀罕的品種,毛估估這會價值就超過1300美元,甚至更多!

對美式鬼鎮尋寶行動而言,這樣的收貨能算戰果巨大!

當然,其中大部分老式硬幣也就是值個一、兩美元一枚,甚至就是幾十美分。

最不值錢的那些,都一起裝進個小塑料袋,其餘值錢的都用餐巾紙摺疊著隔開包,免得互相摩擦影響狀態。

最後一枚包進餐巾紙的是枚1833年鑄造的半美分,38枚硬幣中年代最早的!

很多美國人都不知道自己國家歷史上有過這種奇怪面值的硬幣,比如混球拉里-弗林特,他對100面值紙幣上的富蘭克林倒是熟悉。

華夏老話裡有句“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這情況在美國倒現實存在過。

這種半美分是美國鑄幣史上最小面值的硬幣,從1792年首次鑄造,一直到1857年最後鑄造為止,一共有5個不同的版本。

1833年這枚屬於第四個大版本,算是經典版,發現的這枚磨損情況一般,說不上太好,但也不算爛,字面、花紋、圖案這些都還比較清楚。

“20,也許能賣個40美元,想更多也難。”對於拉里對於這半分錢價值的好奇心,相偉榮解釋了一句。

又道:“加州淘金熱1849年開始,八年後消退,結合現在發現的這些硬幣,還有吧檯的樣式,這間酒吧最大可能是19世紀50年代造的。

最晚的麥穗美分是1926年的,禁酒時期這還在開張,先後至少70年。

這個半美分出現在這也不奇怪,和酒吧建造的時間差了20年而已,這會咱們兜裡掏出個二戰時期的五美分也稀疏平常。

就是這上頭就有38枚,那夾牆裡的,至少是這個量的幾十倍,上百倍都有可能。”

扔硬幣的特性決定了數量,扔上十個,就算特意控制手勁,也不見得會有一枚能恰好留在上頭。

酒客們扔硬幣當然不會特意控制力量,絕大部分在東撞西碰後,落入那道窄窄的木板夾牆是一定的。

聽到這,老史密斯先生笑著道:“相先生,這麼說,我們五個人好像能發次小財!”

老史密斯帶路、推薦,迪恩和拉里建議,相家兄弟出技術,五個人現在算是合夥人,發現寶貝平分是最佳方案。

實話,相家兄弟也不在乎這麼點小錢,要的是朋友們在一起的快樂,不小氣。

當然,如果這個荒廢酒吧裡隱藏的財富不是以幾千、幾萬,而是“千萬”為單位,那倒很有可能當做沒看出什麼苗頭,這趟離開,過些天和堂弟再來一趟。

對於老史密斯先生的話,相偉榮道:“差不多,不過最好別期望值太高,不然失望更大。

我這不是說數量,而是價值,像1872年兩美分這樣的終究太少,幾十、上百萬個老硬幣裡頭能發現一枚就是運氣。”

隔壁房間木板牆基本完好,迪恩去外頭皮卡上拿了柄十字鎬來。

背面就是吧檯,現在搞破壞!

拉里-弗林特自告奮勇,對準木板牆下半部分幾鎬頭下去,牆板這就被砸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再撬,幾大塊木板這就被撕開。

“我的上帝!相,你就是天使!”拉里看清裡頭的情況後,忍不住喊了起來!

夾牆寬度也就三十來公分,兩米多、近三米長的一截,積灰中,鋪滿了各式各樣的硬幣!

幾個人都探頭看了看,這數量,至少好幾千枚!

西部、內華達山以東地區氣候乾燥,木質樓房隨隨便便就能維持上百年,這些個硬幣是至少持續70年的酒吧經營歷史中的積累。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積累,這荒廢後多少尋寶者來過這,可就因為不知道當年酒吧的一個小習慣,加上忽略了細節,錯過了這裡的寶藏!

絕對是寶藏,一美元一個,那就至少幾千美元。

根據之前的發現判斷,這裡頭也會有些相對稀少的硬幣,至少價值幾十美元一枚的應該會有一些。

一個不好,總價值輕鬆能到幾萬美元!

往外清理唄。

用手往外捧,迪恩去車上哪拿了個鍋來裝,先都拿出來再說,太多了,晚些再仔細分揀。

但就算這樣,一些比較稀罕的硬幣還是被隨手發現。

“這好像是個銀幣,你看看,三美分。”

老史密斯遞給相偉榮一枚小家夥,仔細一看,銀質1852年三美分,一百多年前就廢棄了這個幣值的少見貨幣。

“這枚品相還行,150至200美元有問題不大。”

說著,又接過迪恩遞給他的一枚,“這是1853 年費城造幣廠的編髮自由女神半美分,半美分最後一個版式,比1833年那種還要值點錢,大概100美元吧。”

又一眼看到個1865年的2美分,“這個當年總發行量1500萬枚,這品相的現在二、三十美元。”

1865年的20美元,1872年的就是幾百、上千美元,當年的鑄造數量決定了它們如今的收藏價值。

這裡一美分硬幣佔了大頭,半美分的就少得多,兩美分、三美分、五美分和更大的面值的更少。

迪恩發現一枚1882年的盾牌圖案5美分,還以為是銀幣,結果相偉榮告訴他這是鎳幣。

“值個20美元,夠我們五個好好吃上一頓的。

要是1880年的就是上千美元,不過碰上的可能性比1872年兩美分還小,當年好像就發行了兩萬枚...”

往鍋裡裝時還還發現了枚1857年的“飛鷹一美分”,品相極好,估計也就最多流通了幾年就被扔進了這處夾牆。

“這個了不得,就發行了三年,只要是個飛鷹一美分就沒低於100的,迷糊的都一兩百。

這個我看...兩千以上!”

聽了相偉榮的話,三個美國人都笑容滿面:這的硬幣至少有三千枚以上,這會算來,幾萬美元沒多大問題。

好玩又賺錢,雖然不是什麼鉅款。

幾乎都是小面額零錢,直到在夾縫角落裡發現枚25美分硬幣。

看著手上的這枚銀質25美分,相偉榮感嘆了句:“運氣,扔他的一定是個醉鬼,不然就沒我們什麼事了,至少一戰前的硬幣是別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