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在靈異事務所工作的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卷二 第十章 徐家墓地(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卷二 第十章 徐家墓地(二)

我探身朝井下望去,黑洞洞不見底,在井壁看見由層層抓手形成長梯,一直深入黑暗中。

徐山做著準備:“我在前面,各位大師請跟著我。”

楊哥有些顧慮:“裡面空氣如何?”

“前一段不要緊,有空氣流通通道。後面情況不清楚,不過我已經備好防毒面罩放在祭堂。”

看著徐先生慢慢向下爬著,我們依次跟在後面。

我低著頭一步步下梯子,忽然眼一花,腳下徐山不見了。到他消失處,才發現原來這處井壁是空的,露出一米見方洞口。爬進去之前我抬頭看了一眼,意識到已經深入地下十幾米。

鑽進通道裡,狹小空間無法直身,只能手腳並用向前爬。

一分多鍾後,終於見到亮光,聽到徐先生喊聲:“各位堅持一下,很快就寬敞了。”

他沒有騙我們,爬出通道那刻頓時豁然開朗。

我是第三個到達。徐先生已經將房間火燭點燃,在洞口攙扶我們,楊哥正檢查防護器具。

觀察四周環境時,孫茹也出來了。她邊拍去身上灰塵邊感嘆:“想不到地下還有這麼一處建築。”

徐山解釋道:“這是祭堂,原本在地上。”

進來後,我從面前階梯狀長桌擺放神牌和祭品判斷出房間作用。看著由上及下依次擺放神牌上年代,明白委託人所言不虛,果然有漢朝先人靈位。

所有人都到了。

楊哥介紹著:“徐先生準備充分,防毒面具、礦燈、空氣檢測儀還有繩子等都備齊。”

範叔點點頭:“那就好……內部結構徐先生清楚嗎?”

徐山搖搖頭苦笑著:“我只瞭解當初下葬由遠及近。距離最遠是漢朝祖先,也是徐家家譜記載第一代先人。至於墓穴樣式、殉葬器皿、建築風格等,包括有沒有機關一概不知。”

“這符合中國傳統墓葬形式……你們可以想象,現在站在墓園門前看去,距離最近是晚輩。”

我還是在意內部結構:“裡面究竟是一座座墳包還是一間間擺放棺木屋子?”

徐先生尷尬道:“我不清楚。”

“道路如何?是一條主路通貫前後,還是多條道路並行?”

“我也不清楚。”

面對他一問三不知,我也不知道再問什麼。

楊哥見狀乾脆道:“等進去一切都會清楚。我和陳先生在前方開路;陳康和孫茹扶著範叔走在中間,大壯和小趙殿後。”

我們都沒意見。

我找了半天都沒見到通風設備,不由問道:“徐先生,這裡如何通風?”

“很簡單。在果園中不止一處枯井,我們頭頂有幾根管道分別通往幾座井口。”

“早就有了?”

“據長輩所說,埋入地下後一直存在。只是隨著歲月流逝,隔段時間便會檢修一次。”

“怪不得沒有異味。”

準備妥當,楊哥率先將防毒面罩戴上,一手拿著礦燈一手握著空氣檢測儀,向堂後走去。

我們重新依次跟在後面。

我邊走邊將面罩戴上,頓時感覺一陣沉悶,視野也變狹窄。

孫茹問道:“感覺怎麼樣?”

聲音隔著面罩只能依稀聽見,我搖著頭:“不怎麼樣?”

“你說什麼?”

我提高嗓門:“感覺不好。安全第一,還是戴上吧。”

女孩嘀咕著照做。

果然如徐先生先前所說,祭堂後大石門被人推

開,讓出一條通道。

這會已不見楊哥身影,來不及研究石門,我趕緊跟出去。

門後依舊是條通道,只不過寬大許多。用礦燈照看四周,忽然發現兩旁矗立巨大黑影。我渾身一顫,慌忙拿出匕首戒備。

女孩不知所以,拿著短劍跑到我身邊。

她攤開雙手向我比劃,似乎在詢問:“怎麼了?”

我用燈光指向道路兩旁,此時仔細觀察後,見到不過是幾個石像,頓時有些尷尬。

孫茹笑笑回到範叔身邊,我紅著臉走到石像前。

用自己身高比較,這些石像高度大概兩米出頭,比例均勻。從樣貌和穿著行為看,有的是家僕、有的是武士。

身旁響起一個悶悶聲音:“這是家僕和護衛,正列隊迎接主人。”

原來範叔跟過來。

我扯著嗓子問道:“徐家使用難道不逾制?一般來說,民間陪葬俑個頭不大。”

“應該是沉入地下後增設。可惜衣著簡單,看不出細節。”

這條通道除兩旁石俑也不特別,距離也不長,一行很快走到盡頭。

只有徐山一人站在兩扇倒塌石門前。

我邊開口邊手舞足蹈比劃:“怎麼你一個人?”

“楊大師讓我留在這裡,他先進去探路。”

手中燈光朝前方照去。光亮很快被黑暗吞噬,能見度有限。我心裡不放心,向其餘人喊道:“我進去看看,你們先留在這裡。”

孫茹擺擺手,比劃一下我倆。

我明白女孩意思,要和我一起去。準備拒絕,忽然見她指向我身後。

回頭望去,一道亮光由遠及近。黑暗中一個人影走出來,正是楊哥。

此時他已經脫下面罩拿在手上,朝我們笑道:“裡面似乎也有通風口。空氣雖然溼悶,但是無毒。”

聽到這話我們紛紛取下面罩。

剎那我感覺一陣清涼迎面而來。

孫茹喘著氣:“舒服多了。”

範叔語氣有些疲憊:“裡面情況如何?”

“一條直路,兩邊都是牆壁。”

“走到盡頭嗎?”

“沒有。怕你們擔心,提前回來了。”

我百思不得其解:“這是墓園,不是一座陵墓,不可能是一條墓道通往主墓室結構。”

範叔也疑惑:“還有個問題,明器從哪裡拿出來?”

徐先生見我們都看向他,無可奈何道:“我也不清楚……不過你們看,我放進來那個陪葬器還在那裡。”

幾道燈光照射下,一個瓶狀器皿靜靜躺在一旁。

孫茹興致勃勃插了一句:“有防盜機關嗎?”

我呵呵解釋著:“小丫頭盜墓電影、小說看多了,喜歡胡思亂想。的確有些古墓為防範盜墓賊設計機關陷阱,就是傳言中‘兇墓’,但是數量稀少,絕大部分還是普通墓葬。”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哦,還以為能見識老祖宗智慧。”

“去參觀皇家陵寢就能見識……其實這座墓園也有不凡之處。比如我們所經過兩座石門,要不是已被開啟,我們還要費點周章。”

範叔話沒錯。我一眼看見石門上有破碎處,應該是徐先生兒子等人用機械力量破壞。否則要是想不破壞整體結構開啟,還真不容易。

徐山此時有些緊張:“諸位大師覺得應該如何?”

範叔微微思索:“一直向裡走,走到盡頭看看有什麼發現。”

目前只有這種辦法。於是大家繼續依照

先前順序前進。

我用礦燈四處照著,沒走兩步,見到牆壁反光。

走到跟前細看,居然是石雕。

範叔照了一圈,點點頭讚賞道:“精美絕倫,這些可都是文物。”

我腦海中閃出念頭,抬頭看向頂端。

“果然上面也有。”

孫茹困惑道:“原來墓園在地面,很多年後才埋入地下。這頭上石雕怎麼回事?難道也是後來修築?”

“這是一種可能。另外一種可能是當初修築墓園時,已經考慮到會沉入地下,所以起初就不是露天。要麼直接在地下修築,要麼修建成帶頂樣式,最後直接覆蓋土層。”

“要考慮承重呀。”

我想摸摸牆壁,還是縮回手解釋道:“說不定牆裡有立柱頂著。”

孫茹笑道:“徐家先祖真是未卜先知?範叔需要拍照片回去研究嗎?”

“不用。這些照片不慎流傳出去會很麻煩,現在看看就行。”

我邊走邊遊覽石雕內容。通道兩旁雕刻內容以家居生活為主,仕女、酒宴、城外遊玩等;頭頂則是神像、神獸等,竟然還有一副星空圖。

“不會掉下來?”我嘀咕著。

範叔笑了笑:“說不定你所看到只是部分石塊。整塊石頭搭建牆壁上,只露出雕刻部分。”

“有可能……有一點不明白,所看資料上註明,古墓中更多是壁畫,沒想到這裡是石雕。”

範叔點頭解釋:“徐先生說的沒錯,他祖上是顯赫世家。石雕並不是一次完成,從內容看是分批次。例如這幅夜宴圖,上面侍女衣著風格與傳統漢族服飾有所差異,反而有胡服風格,應該是唐朝民族融合產物;而旁邊這幅春遊圖,是漢服飾特點,宋朝可能性更大。”

一路聽範叔講解著,沒多久見到楊哥和徐先生站在前方說些什麼。

“走到頭了?”我快步走上前詢問。

楊叔用燈光一照:“擋住了。”

又有一道石門堵在前面。只不過比起之前兩道略小一些,而且是單扇,與家用防盜門大小相仿。

我湊到門前仔細觀察,居然沒見到門縫,揉揉眼睛又看了一遍。

“是不是找不到下手處?”

“對,怎麼連門縫也沒有?”

範叔看了一遍,又用手擦擦後笑道:“不是沒有,而是被封住。”

“封住?”我不太明白。

“這個位置。”

順著範叔燈光指引,我幾乎趴到門上,終於瞧見一層似乎不是石材物質。只不過與石門顏色相近,稍不留意就漏過去。

“這是一種古人墓室防盜辦法——鐵水封門。”

我恍然大悟。之前翻閱資料中見過記載,事先用高溫溶化錫鐵,再用鐵汁澆灌在門上。

我開著玩:“墓主留了一手,只澆築門縫沒有澆灌整門。”

“兩種辦法區別不大。就算整扇門被鐵汁澆灌成鐵門,到頭來還是從牆壁打穿推到就可。”

孫茹出著主意:“我們用高溫溶化鐵汁可以嗎?”

“不現實。首先不說這種環境難以製造高溫,就算成功溶化連接處,門後很有可能存在擋門石。這可是古墓最常見防盜辦式。”

女孩撅著嘴:“總不能這麼回去。”

範叔思索片刻,語氣嚴肅:“門一定要開啟。說不定這才是墓園大門。”

他見我們面露詫異,繼續解釋道:“古人崇尚三六九之數,這扇門正是墓園第三道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