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我在靈異事務所工作的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卷二 第十一章 徐家墓地(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卷二 第十一章 徐家墓地(三)

我回憶片刻,意識到範叔所言沒錯。加上前兩道被損壞石門,這的確是第三道。

徐山此時有些惶恐:“諸位大師,能不能用巧力開門,不要強行損毀。”

範叔笑笑:“不用擔心,我們會想辦法。”

楊哥若有所思:“這裡有空氣流通,說明通道沒有封閉。”

孫茹猜測著:“會不會如祭堂一般,有管道通往地上。”

我接過話茬:“這塊面積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單憑幾根管道很難保證空氣質量。”

“也許先前空氣汙濁,恰好兩道石門被破壞,從而與外界相通,所以空氣才會被淨化。”

女孩想法倒也符合現狀。

楊哥忽然問道:“一路走來有沒有察覺異常?”

壯哥搖搖頭:“沒有。我們始終跟在最後,用木牌和符籙測試過,陰寒氣息雖然濃厚,卻與地下環境相符。”

我有些慚愧,一直顧著參觀石雕,反而遺忘此行委託。

孫茹又開口說道:“會不會有暗道?”

我清楚她想法。眾多盜墓小說中都有描述。

範叔環顧四周:“不排除這種可能,畢竟現在還沒有弄清楚,冥器究竟從何而來。通道內沒有擺放殉葬品跡象。”

楊哥無奈道:“如果確有厲鬼,形勢對我們非常不利。周圍環境終日不見陽光,陰寒潮溼,鬼魂極易躲藏。”

範叔看著我,笑呵呵問道:“小陳怎麼看?”

我愣了片刻脫口而出:“我贊成您觀點,這道石門極有可能是墓地正門。沿途只有牆壁和頭頂鑲嵌石雕,沒有見到任何陪葬品,與傳統墓道存在差異。我倒覺得像……像……”

孫茹追問道:“像什麼?”

我絞盡腦汁想出一個詞:“長廊!”

範叔很快明白過來。

“你意思是通道如大戶家宅長廊?”

“對。我是這麼想象……從祭堂邁過第一道石門,如同即將進入某處豪宅,甬道兩旁石俑是主人家禮儀,一群僕人和家丁列隊歡迎賓客;越過第二道石門代表進入正門,來者途徑一條長廊觀賞景色,通道內石雕代表沿途景色;至於這道石門,意味著即將抵達正廳。”

孫茹似乎也懂了,小聲嘀咕著:“關門大吉可不是待客之道。”

我無奈笑笑:“我懷疑徐家先祖效仿家中院落設計,希望後世子孫同住一宅。”

徐先生滿臉驚訝盯著我:“陳大師這番話超乎想象。”

我有些不好意思,訕笑道:“只是猜測。”

範叔饒有興趣看著我:“想法很不錯。你認為門後該是什麼?”

我搖搖頭:“知識面有限,無法推測。不過我覺得,推開門將進入徐家先祖墓地。畢竟佔地面積有限,不可能一味建造裝飾建築。”心裡又閃現出念頭,急忙補充道:“門後可能是封閉環境。”

“何以見得?鐵水封門?”

“不單純為此。據我所知,古人清楚墓中陰寒氣息對人體有害,目前為止沒有發現墓葬設有通風口。這也是古墓壁畫和冥器等文物儲存完好重要原因。”

“那通道內為什麼有空氣流動?”孫茹疑惑問著

我脫口而出:“這段路不屬於墓園核心。使用石雕為的就是無懼潮溼氧化環境。”

說到這裡意識到一個重要問題,我連忙追問:“徐先生你所歸還冥器,表層什麼顏色?”

“綠色,上面鏽跡斑斑,還有黑色斑點。”他思索片刻肯定道。

範叔嘆口氣:“小陳問題提醒到我。也許那批冥器就是存放在通道內……據徐先生介紹,這件冥器是我們常說青銅器。其實銅器製造完成時是金黃色或淡黃色。隨時間推移表面發生氧化反應出現銅鏽,逐漸變成我們所見模樣……剛才徐先生說冥器鏽跡斑斑還有黑色斑點,說明器皿長時間存放潮溼場所,慢慢形成銅鏽和黴點,非常符合通道內環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是古代不是有防鏽工藝嗎?比如越王勾踐劍。”

女孩問題讓我笑了起來:“民間工藝豈能與宮廷相比。勾踐劍才幾把?”

孫茹懂了,繼續問道:“一路沒見遺留陪葬物,難道都被拿走?”

徐先生嘆口氣:“數量無法弄清……我有些想不通,如果通道不是墓道,陪葬品沒有理由擺放此處。”

我一時噎住,不知如何解釋。

女孩自言自語:“說不定是給盜墓賊準備。希望他們手下留情,別進入墓園。”

這句話驚醒我。

徐山也聽見了:“那我孩子他們……”

“他們是徐家人!”我和女孩幾乎同時說出來。

“什麼意思?”

壯哥隨口解釋道:“給外賊不給家賊。大門額外對徐氏後人提出警告,表明將區別對待。”

徐山沉默了,似乎認同我們推測。

楊哥安慰著:“目前都是猜想,我們還在尋找證據。現在需要考慮如何開啟石門。”

範叔提議道:“我們先回前兩道石門處。分析具體構造,從中尋找妥當辦法。”

一行人重新回到第二道石門處。

壯哥看著倒塌石門直搖頭:“用碎石機將整門破碎……暴殄天物。”

我注意力放在石門下面,讓趙哥幫忙挪動碎石,見到一根石條。

“範叔,這根應該是擋門石吧?”

他過來蹲在地上觀察一番:“沒錯,四周沒有破損痕跡,依然完整……地上還有卡槽。”

楊哥感嘆道:“畢竟不是皇家陵園。石料硬度有限,無法抵擋現代科技。”

我接過話茬:“而且他們光明正大進入,各類工具一應俱全。”

孫茹有些不解:“哪來的電?”

徐山解答道:“幾人中有從事電工職業,接電線易如反掌;有在工地幹活,機械設備不成問題,說不定還帶發電機進來。記得當時進來後,似乎聞到一股柴油味。”

“這批人除了盜墓不是專業,其它技能都是職業的。”

忽然楊哥招呼道:“你們看,這是徐先生說的警示語。”

在幾塊碎石上見到一些刻字,內容與徐先生所說一樣。

我看範叔正拿著一件器皿端詳。

“這就是那件陪葬器?”

範叔點點頭,小聲唸叨:“冥器,又名明器,意為陪葬器。這種青銅器在古墓

中並不少見,從造型看似乎是生活用具,可能是水壺、酒壺一類。”

“年代可以判斷嗎?”

“我對文物不甚了解。不過從物件依稀可見花紋,還有雙耳部位做工看,不是採用雕刻技藝,而是焊接方式,年代應該是隋唐以後。”

孫茹直接問道:“值錢嗎?”

這句話我也想問,可是沒好意思。

範叔笑呵呵道:“青銅器在文物市場備受追捧,經濟價值很高。”

“難怪幾人鋌而走險。”

我卻想到另一個問題:“從年代判斷,冥器不是墓園啟用之初放進來。”

“對。如果真是漢代青銅器,那意義非比尋常。”

我提著礦燈重新沿通道往深處走去,燈光照到每一寸區域,總覺得有線索被遺漏。

沒走兩步看見一塊石碑倒在旁邊。想必是先前眾人均沿道路中央透過,反而忽視兩邊角落。

石碑上厚厚一層黴斑和苔蘚。一端還有不規則斷痕,還是新的。

我繼續搜尋。果然與猜測一樣,道路中央有一道痕跡,從形狀看與石碑底部斷痕吻合。

“誰有抹布?”

喊聲驚動眾人,大家紛紛走過來詢問原因。

我指著石碑解釋道:“這塊石頭原先應該在路中間,被外力折斷後放到這裡。我想看看有沒有字。”

楊哥拿出一瓶礦泉水和一條毛巾刷洗著。隨著一股股汙水流淌,果真顯露出刻字。

我一字一頓念著:“兇……墓……重……地……即……刻……折……返。”

楊哥蹲在石碑前說道:“下面還有字:勿擾先人,聊表心意……應該是擔心石門警示無用,將石碑立於道路中間再次警告……聊表心意?難道是陪葬器放在石碑前,讓盜墓者不至於空手而歸。”

“稱謂為先人,應該是後期設立。看來冥器出處找到了。”

徐先生喃喃道:“既然是給盜墓者,為什麼還要害死幾名孩子?”

楊哥思索片刻解釋道:“或許正如陳康和孫茹所說,財物是留給外人,並不是徐氏子孫。兩者性質不同……果然是真的!下面還有一行字,徐氏後人,立離此處,不得取財,違者必懲!”

隨著楊哥唸完,大家清楚了事件起因。徐家後人一再對墓園警告置若罔聞,最終遭受詛咒而亡。

徐山滿臉淚水,衝著通道深處大喊:“他們都是徐氏後輩,為何這麼殘忍!”

範叔勸慰著:“人死不能復生,當務之急還是找出真兇,保家人平安。”

徐先生擦了擦淚水:“範大師說得對。就算是詛咒也會有執行者。”

“整件事前因後果已經有了猜測,疑問暫時得到解答。現在要做的就是如何找到墓園中厲鬼。”

楊哥站了起來說道:“從我們進入墓園至現在,沒有發現鬼魂痕跡。現在看來,只有想辦法開啟第三道石門。”

徐山恨恨道:“請各位大師想想辦法,如果難以用技巧開啟,我們同樣適用強力破開。”

我明白他現在已經萌生報仇念頭,正要出言勸說,忽然渾身感覺一陣涼意。

“你們……前面有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