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東漢好姐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1章 獎勵墾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1章 獎勵墾荒

【三更了!三更了!還沒收藏的趕緊收藏吧!推薦票也趕緊來啊!】

甄儼善於收集情報,無異中提到了此物,姜盛知道這是古時的翻車,但苦於不知道如何製作,就讓甄儼探出渴烏的制作方法來,十常侍組織勞力修南宮,這渴烏的安裝是公開的,甄儼安插在勞工之中的眼線暗暗記住,然後報與甄儼。

姜盛收到草繪的圖紙之後,即潛心研究,宮中用水的地方都建造了渴烏,姜盛不可能在偌大農田裡到處安裝,他就想了個詔,在翻車下面以紅木設定為軌道,一處農田用水,就把翻車推到此處農田處,然後把溝渠的水轉移到農田中去。

至農曆三月上旬的時候,楊鳳帶著各縣鄉的戶籍情況和土地畝數來彙報。

姜盛深感土地匱乏,每人分得的土地很少,就補發一條太守令,鼓勵墾荒,當年新開墾的荒地不收稅,一年後按二十稅一收稅,五年後則收歸官營,家中有女子入門的,可以以新開墾荒地做彩禮,有女子出嫁的,新開墾荒地可做嫁妝予以置換,新得的土地當年不收稅。但開墾之前,都要到縣府批准,批准之後,縣府根據呈上來的申請合理分配開荒權。

姜盛還考慮到了家中有人去世或者有孩兒出生的情況,規定老人去世後,土地收回官府;有新生兒出生的,則可以在當年年末向縣府申請土地。對於縣府收回閒置的土地,則由縣府負責招募勞力集中耕種。

此令一處,那些富家大戶樂開了花,他們僱傭的人多,開墾荒地那不是手到擒來,姜盛不是沒有想到此節,他是想藉助富家大戶的人力儘快開墾出更多的土地。若是年景好,五年的收成可不是小數字啊,雖然到時候還要被官府收回,但還是有得賺。荒地嘛,開墾不完的。

法令頒佈後,百姓嘗到了甜頭,春耕之後可種兩季,而且當年不收稅,收多少自家得多少,五年後家中有存糧了,可以繼續墾荒地。

這本是兩不得罪的政策,但在執行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偏差,有權有勢的大戶都分得了肥沃的土地,而有的百姓都分到了貧瘠的土地,墾荒權也是有所區別,縣官們還是可以收大戶的賄賂以提供方便,這是姜盛所沒有考慮到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實如果百姓自己有地,收成夠用,誰還會去給官府打工啊?這也是姜盛沒有考慮到的。

開春之後,整個樂安郡掀起了一股墾荒的熱潮,當年新增土地二百多萬畝,百姓們雖說得到了貧瘠之地,但因為不收稅,也都耕種起來,特別是姜盛的農田版渴烏和曲轅犁的問世,讓耕種效率得到了提升。

話表兩頭,甄家用於販運私鹽的商隊往來於樂安——冀州——幽州——塞外,因為沿途多有打點,加上褚燕派軍保護,年內無一損失,甄家和姜盛都獲得了豐厚的利潤,甄逸見收益頗多,年末的時候又派來四支商隊,在運鹽的同時也捎帶著賣些糧食以做掩護。

冀州、幽州擁有豐富的物產資源,這是姜盛未來發展的方向,所以讓商隊也捎帶著做些收集情報的事,雒陽那邊清流與閹黨的對峙也進入了平衡期,沒有大的起伏。

年終時,大多數百姓都有餘糧,對姜盛的感恩和支援增添了許多,富家大戶也獲得了豐厚的收益,這也是姜盛的民生政策得以落實的基礎,只要富家大戶沒有意見,其他人就更好辦了。

但為此給姜盛帶來的麻煩也不少,各縣報告當年收入的時候,對於稅負這一塊存在嚴重不足。姜盛不相信會差這麼多,就派楊鳳去檢查賬目,楊鳳雖然在青牛角部下時掌管錢糧,但真正要看帳他也看不懂,查來查去也沒發現什麼異常,姜盛就信了,然後從私鹽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補充樂安郡稅收的缺口。

朝中無事,那萬年公主卻是望斷秋水,整整一年沒有姜盛的訊息,雖然皇后幾次提出要她出嫁,但她都以死相逼,堅決不嫁。靈帝貪玩,見劉芊不願意出嫁也就沒再勉強,只是苦了這相思人。

姜盛在得閒時去了冀州兩趟,看望了三位嬌妻,但他的精力專注於樂安的治理上,也不免冷落了三位美人,但童琳還是明事理的,就勸另外這兩位:“夫君有大志,我們婦道人家怎麼能把他拴在家裡呢?”

褚燕治軍向來嚴密,只是各山寨主動來投,他一時還顧不過來,也就助長了一些人的不良習氣。

兵力雖說號稱十五萬,但大多是來自各處山寨的,組織號令不嚴,戰鬥力不行,姜盛就令褚燕精心挑選,把那些個混吃等死的人全都清理掉,留下精兵五萬,分騎、步、弓等兵種,都是以一當十的精銳。

趙雲擔任了騎兵營的司馬,在清剿匪寇的戰鬥中表現不俗;那審配則以靈壽縣為根基全力做好糧秣物資的週轉,冀州山區看起來一派祥和。

反觀西涼戰事,官軍的處境卻大為不妙。西涼叛軍與張溫所率的官軍對峙了近兩年,毫無進展。叛軍方面的韓遂找準機會,一舉殺掉了邊章及北宮伯玉、李文侯等羌族首領,並將他們的部隊納入自己的部隊中,合精兵十餘萬,轉向圍攻隴西。

隴西太守李相如見敵軍聲勢浩大,不敢抵抗,而且也舉起了反旗,並派使者與韓遂交涉,約定了聯盟事宜,共同進攻長安,太尉張溫連忙調兵遣將,苦苦抵擋,但難以取勝,靈帝龍顏大怒,罷了張溫的太尉職務,令其戴罪立功。

無計可施的張溫只好令人飛馬傳書,令烏桓部落派出三千人的精銳騎兵支援涼州戰事,中山國相張純主動請纓要求帶這三千精騎平亂,卻遭到了張溫的拒絕,而改由公孫瓚領軍,張純怨恨在心,但同時也瞭解到西涼戰事不順,他也蠢蠢欲動起來。

時間來到了中平四年的七月間,烏桓部落內發生內訌,已經出兵至薊中的三千騎兵被迫撤回,張純與同鄉張舉見朝廷勉力支撐,正是興大事的時候,於是與烏桓大人丘力居合盟,起兵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