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十國帝王最新章節列表 > 章六十三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 8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章六十三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 8

揚州,唐營。? ww?w?.?

“根據各地斥候上報,除卻和州外,其它地方並無淮南兵馬出現的跡象。”王樸面色凝重對莫離道,“出和州的淮南軍已經抵達滁州全椒縣,全椒縣守軍已經奉命退往滁州,據報,全椒縣的淮南軍聲勢浩大,竟有七八萬之眾。全椒縣距離滁州不過六十裡,倍道行軍僅需一日就能抵達。”

莫離不做置評,看向剛入帳中的第五姑娘。

第五姑娘見禮後道:“軍情處上報,各地多有淮南斥候,尤其楊子、瓜洲、白沙、**一帶,淮南斥候出現頻繁。另,東部沿海的海安、陵亭,甚至楚州鹽城,也發現了淮南斥候。”

王樸變色道:“結合之前情報,此番能渡江北來的淮南兵不過八萬左右,照理說應該都去了滁州,可為何淮南斥候又在各處出現?淮南到底打的甚麼主意?”

莫離平靜道:“淮南進軍江淮,有多種用兵策略。眼下,王會、王彥儔所部雖然大張旗鼓,看似有八萬之眾,但是真是假不好論斷,若是真,則其用兵重點在攻克滁州,將揚州與壽春隔絕,而後各個擊破;若是假,則淮南主力另有進軍方向。”

“緣何可能是假?”王樸問。

“因多地都有斥候。”莫離道。

“既如此,緣何可能是真?”王樸又問。

“斥候者,疑兵之計也!”莫離道。

“依軍師看,淮南主要用兵方位在何處?”王樸再問。

“我亦不知。”莫離搖頭道。

“軍師難道沒有推測?”王樸不解。

“大江隔絕,斥候不通,大江如黑夜,黑夜之後是何物,無從知曉,既不能知曉黑夜深淺,如何能擅加推測?”莫離道。

“這軍師打算何以應對?”王樸問。

“唯有多遣斥候,監視各地,但有所變,及時聞知。”莫離道。

“軍師不解揚州之圍?”王樸再問。

“揚州正要攻克,緣何解圍而去?”莫離道。

“軍師不救滁州之危?”王樸訝異道。

“我若分兵救滁州,淮南來救揚州如何?我若分兵救滁州,王會、王彥儔擊滁州是假,伏擊我救援之師,又如何?”莫離道。

“滁州守卒不到五千,倘若王會、王彥儔集結重兵攻打滁州是真,滁州必不可守。”王樸道。

“江淮十萬兵力,本就不多。壽春高審思,揚州張延翰,俱都人中豪傑,壽春、揚州二城,俱都銅牆鐵壁。是故,江淮之戰本就不好打。”

“然軍師打算何以拯救時局?”王樸問。

“先生難道不知?”莫離問。

“樸如何得知?”王樸道。

“且問先生,淮南屢次增兵江北,江淮之戰如此困難,我等能依賴者,何也?”莫離問。

王樸怔了怔,吐出兩個字:“大唐!”

莫離笑了笑,“這就是了。”

滁州,全椒縣。

吳軍主帥王會,副帥王彥儔,驍將李建勳、劉仁贍、柴克宏等,在全椒縣縣寺議事。縣寺者,縣衙也。

“我軍以數萬鐵甲,出和州北入滁州,初戰全椒縣,北賊望風而遁,我等兵不血刃,取得首捷,乃大吉兆!”王會容光煥發,頗有老驥伏櫪之態。

“此番攻佔全椒縣,不僅因為我軍勢不可擋,依末將看,北賊久戰兵疲,戰力已是大打折扣——自北賊侵入江淮,還未有不戰先逃之例!如是觀之,北賊不足懼,滁州必易得!”王彥儔也口出狂言,以此來激勵士氣。

李建勳抱拳慨然道:“北上滁州,一日可至,末將請為先鋒,為大軍奪得此城!”

王會大笑道:“將軍有此壯志,誠可嘉也!”

劉仁贍、柴克宏相視一眼,不約而同請戰,“攻打滁州,末將請為先鋒!”

王會心懷大暢,“有諸位將軍出戰,滁州焉能不克?”

王彥儔笑著附和,“如今滁州已成囊中之物,諸位將軍請戰,是為探囊取物也,此戰必勝!”

其他將領也紛紛請戰,一時間房中盡是金戈晃動之聲,男兒豪烈之氣不忍直視。

廬州巢縣與和州含山縣交界處有一關隘,名為東關。

巢湖之南,長江之北,廬州與和州交接處,有一片山區,東北—西南走向,東關,即扼守此處之軍鎮,分割廬州與和州。

三國時,此乃吳、魏角逐之要地,至南北朝,仍為軍事重地,隋唐以來,逐漸廢棄。唐軍入江淮後,王會退守和州,便重修東關,以拒廬州。只不過廬州並無唐軍太多兵馬,呈現的是守勢,從未向和州用兵——唐軍用兵和州時,都是從揚州、滁州這樣有重兵的地方進軍,故而東關雖有守卒,卻是不多。

烏江縣在和州東北,東關在和州西南。

一支唐軍自廬州南下,過巢湖,兩日間急行軍百三十裡,於這日黃昏時抵達東關關前。

這支軍隊人數五千左右,其中騎兵千餘,面孔大多年輕,其中不乏稚氣未退者,但個個眼神堅毅,神色肅然,身上也有一股精悍之氣,顯然久經訓練。

人皆鐵甲,兜鍪罩面,持矛負弓而帶刀,既顯得殺意凜然,又充滿精銳之氣。

甲士列陣,跪坐歇息,當頭者有三人,正聚在一處商議著甚麼,看他們的甲冑,與身旁士卒無異,乃是大唐最新制式的冷鍛甲,但兜鍪上的羽翎,還是暴露了他們不同於普通士卒的身份。

這三人,中間的那位書卷氣最濃,生得英俊瀟灑,正是江文蔚;左邊那位,眉宇堅韌,身有豪烈之氣,正是在嵩山求學時“食無監酪者無歲”的張易;右邊那位賣相最為普通,卻是眼光獨到,建議李從璟大力興建水師的朱元。

李從璟沒有將長興二年的春帷三甲分開,而是把他們一股腦扔到了江淮,各授指揮使兼錄事參軍之職,使其既有統兵之權,又能參贊軍機,先行歷練,觀其才能,再議後事。

“東關之敵並無防備,速向西方將軍請令,攻打東關!”江文蔚說道,眼中似有流光溢彩。

西方將軍者,西方鄴也,是這五千兵馬的統兵主將。

張易看了一員關山關城,“太陽就要落山,必須速速進擊,在天黑前拿下關隘,否則等到天黑就不好動手了。”

夜襲之策不能常用,因為視線不好,時人有大多有夜盲之症,風險太大。

須臾,軍令傳回,令攻東關。

朱元第一個拔刀躍起,“殺賊報國,就在此時!諸公隨我進擊!”

滁州,全椒縣。

王會等人,正因不費吹灰之力奪得全椒縣而沾沾自喜,視那滁州城為囊中之物,城中財物大可予取予求,然而不等軍議散去,便有信使傳來急報。

“甚麼?北賊進軍東關,這怎麼可能?!”王會第一反應是無法相信。

王彥儔驚訝道:“北賊兵馬,主力在揚州與壽春,其餘各部,多集結在滁州、瓜洲、**等地,那廬州城的守卒,頂多三千而已,自保尚且捉襟見肘,我等不去打他,他如何能有兵力來攻我?”

“千真萬確,北賊兵馬甚眾,號稱有萬餘驍勇!”信使急切道。

“難不成滁州的兵馬迂迴側擊,去打東關了?”有人疑惑道。

“胡言亂語!北賊不要滁州了麼?此時調遣各處兵馬加固滁州城防,尚且來不及,焉敢分兵?”

“那那到底是怎麼回事?”

東關關前,大軍陣後。

西方鄴坐在馬背,凝望大唐兒郎們潮水般湧向關隘,半響,他對身旁的人道:“趙統領確信我等行軍至此,不曾被淮南斥候察覺?”

在他身旁的趙統領,正是軍情處趙象爻,聞言趙象爻笑道:“將軍倍道兼行,是為出其不意,淮南兵如何知曉?”

話至此處,趙象爻摸了摸嘴角的鬍子,公鴨般的嗓音卻有一股獨特韻味,“再者,有我軍情處精銳與大軍斥候遊弋四方,捕殺淮南探子,這廬州全境就是銅牆鐵壁,淮南探馬一個也不可能滲透進來。當年太子為鎮軍時,之所以有百戰常勝之戰績,依仗的可就是這點”

說起往事,趙象爻來了勁,開始不停吹噓,那公鴨般的嗓音,比鈍刀割草還要折磨人的耳膜,“江淮大戰近一年,本統領與第五統領、吳統領集結軍情處大量精銳在此,為的是甚麼?不就是專門對付淮南探子?早先淮南數度遣軍北上,可一次也沒能建功,靠得可不僅是莫離那廝神機妙算,還有我軍情處大展神威!如今朝廷派遣將軍等來此,是為奇兵,軍情處怎能讓淮南探子事先察覺?”

趙象爻的話到了西方鄴這裡,自然是左耳進右耳出,他凝望東關,心頭暗道:“此番朝廷發軍三萬支援江淮,我等一路倍道兼行,進軍神速,此番若能出其不意攻下東關,殺入和州境內,則大事可為!江淮東部七州,和州固然能威脅廬州、滁州、揚州三地,有進擊之便利,卻也處在三者包圍之中,如今和州軍北上,我等一旦斷了他們退路,和州軍必敗!”

去歲,朝廷新募驍勇三萬,嚴加訓練,並以三千老卒和演武院學生充入其中,作為骨幹擔任軍職,如今大軍練成,李從璟遂令其盡數趕赴江淮戰場,助莫離徹底蕩平江淮!

東關前。

“快!快!雲梯架上去!”平日裡最是不聲不響的朱元,此時最為奮勇敢戰,他衝在全軍陣前,揮舞著橫刀指揮本部將士戰鬥。

大唐士子,真正手無縛雞之力者不多,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還沒丟盡,故而上馬能戰、下馬能治的士子,亦是不少。

受朱元激勵,他的本部將士無不奮勇爭先,尤其是充作骨幹的老卒、演武院學生,此時都衝在最前。

“直娘賊!”稍後一點的地方,張易咽了口唾沫,他看到朱元被一箭射中肩甲,只是後退了一步晃了晃身子,又挺身前驅,神色有些僵硬,“這廝吃藥了不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管那麼多作甚,彼部就要衝上城頭了,再不跟上頭功就沒了!”江文蔚從他身旁奔過,這位眉宇清秀的英俊兒郎,此時也是虎狼一般的作態。

“殺!跟我殺上去!”張易雙手握刀,奔至一架雲梯下,從士卒手裡搶過一片盾牌,將橫刀叼在嘴裡,就猿猴一般往上衝,渾然不懼箭矢滾木。

城下將士中,一名演武院出來的隊正愣然失神,隨即吐了口唾沫罵道:“他娘的這幾個傢伙不是讀書人嗎?不是高中的進士嗎?怎麼發起狠來比我們還要能衝?都他娘的不要命了?!”

“張隊正,你他娘的罵罵咧咧個球,再不跟上去,你的飯碗就讓這幫讀書人給搶了!”都頭在雲梯上回頭破口大罵。

“讀書人發起狠來可真是可怕!”張隊正躬身攀上雲梯,“都他娘的跟我上,還不想不想混了,讓一幫書生給拋在後頭!”

城頭上,朱元第一個越過城牆,身體推著盾牌撞進吳軍之中,站穩腳步,雙手論起盾牌左右甩了兩圈,輪倒兩名吳軍,又逼開幾名吳軍,而後將盾牌砸向吳軍人群,取下嘴中橫刀雙手緊握,嘶吼著衝殺向前。

沙場熱血,最是能激發男兒心底的狠勁,書生在書中識得金戈識得英雄,但凡自身有幾分勇力的,一旦上了戰場就更容易熱血沸騰,渾然忘我。

“朱郎當心!”剛從城頭殺向關內的江文蔚,看見一名貓在人群中的吳軍士卒,尋得一個空隙,驟然發難撲出來去砍朱元的腿,駭得忘了身在何處,不顧身旁之敵猛衝兩步,縱身一撲和那名吳軍撞在一起,鐵甲相碰震得他兩眼昏花,和對方一起摔在地上。

“江兄!”朱元和他身旁的同袍將身前吳軍殺散,他更是一刀直接插入那偷襲吳軍的咽喉,而後連忙去扶江文蔚,“江兄無恙乎?!”

江文蔚撲過來的時候挨了兩刀,不過都沒破甲,他咬著牙站起身,爆粗口道:“你他娘不要命了,有你這般冒進的?!”話沒說完,看見朱元將橫刀從吳軍咽喉抽出來,那吳軍被幾名唐軍砍得血肉模糊,頓時胃中翻江倒海,急急忙忙扒了兜鍪,趴在一旁就吐。

“江兄”朱元擔心的看著江文蔚,欲言又止,半響,他臉色漲紅,“你這樣我也會吐的哇!”

殺紅眼的張易從他們不遠處奔過,領兵殺向潰退的吳軍,如同惡魔降世,渾然沒了理智可言,“跟我殺!一個都不要放過!”

吐了一陣的朱元與江文蔚看到張易,相視一眼,不約而同迅速戴好兜鍪,抄起橫刀率部又殺上前。

大軍攻上東關,殺散吳軍後,西方鄴驅馬入關,立即下達軍令:“馬軍聽令,速攻含山縣!”

含山縣距此不到五十裡,馬軍前驅不用多久,西方鄴的副將遲疑道:“時已入夜,視野不好,馬軍只有千餘人,擅入敵境深處,會否有冒進之嫌?”

不等西方鄴說話,趕回來交差的江文蔚就道:“攻東關,出其不意也,如今東關已克,再攻含山縣,就能攜勝收穫奇效!”

說罷,向西方鄴抱拳:“將軍,末將願領馬軍攻打含山縣!”

西方鄴看著江文蔚,神色有些怪異。對方甲冑上鮮血淋漓,顯然殺了不少人,此時神情堅毅、戰意盎然,更是有勇武之風,他在心頭納罕道:“這讀書人何時都能上陣殺敵,豪烈雄健不輸武將了?這世道,真的是變了?”

此時,西方鄴尚且不知,李從璟將江文蔚等三人用在江淮戰場上,令其統兵征戰,據有何等高瞻遠矚的用意。

心頭如此想,西方鄴卻半分也不遲疑,“好!本將許你統帶馬軍,攻打含山縣!”

江文蔚大喜,抱拳領命而去。

朱元、張易大戰一場,意猶未盡,此時駐刀道旁稍作歇息,望著馬軍入關,笑著品頭論足,大肆稱讚,很是開心。

江文蔚策馬來到兩人身前,“二位還有餘力乎?”

朱元、張易相視一眼,後者訝然道:“你騎馬作甚?”

朱元狠狠擊節,惱火道:“這廝定是搶先一步去向將軍領了差事,可恨你我竟然在此對著馬軍品頭論足,卻不知這廝已然更進一步是了,此地距離含山縣不到五十裡,這廝肯定請命帶馬軍去襲擊含山縣了!”

張易咬牙切齒,“陰險,江兄你真是陰險!”

江文蔚哈哈大笑,“既然兩位已經料得事情因果,此時還等甚麼,還不速速與我一道進軍?”

是夜,江文蔚、張易、朱元率千餘精騎,高舉火把,大張聲勢,急進含山縣。

含山縣聞東關之敗,又見唐軍趁夜襲來,不知有兵馬幾何,遂大恐,縣令守將棄城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