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十國帝王最新章節列表 > 章十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為唐皇帝 1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章十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為唐皇帝 14

“巍峨神都,煌煌大唐,吾心之所向,已近一甲子矣!”

洛陽定鼎門前的官道上,一位垂穆老人面朝高聳入雲的城牆,撩起衣袍緩緩跪拜在地。

老者身著錦袍,身旁有數名隨從牽馬相伴,顯然不是百姓身份。在他身側,一支隊伍朝著洛陽城緩緩行進,隊伍中車馬過百,浩浩蕩蕩,聲勢不凡。

一輛極度華貴的馬車,在跪伏的老者身旁停下,隨著車簾被掀開,一名富貴雍容的女子走出來,不到三十歲的年紀,氣質卻是不凡,容貌端莊而秀麗,身上更有一股久掌權柄的懾人氣息。

過往的行人看到這群舉動怪異的人,都投來好奇的目光。

“未入城,未見君,老先生就拜伏道中,本心之純真、情緒之急切,實在是讓人側目。”衣著華貴的女子走到老者身側,緩緩出聲說道。

“快六十年了,多少個日夜,老朽以為此生再無面見神都的機會,再無面見皇帝陛下的機會。”抬起頭來,老者已是老淚縱橫,“巍峨神都,煌煌大唐,誰不曾心嚮往之?”

或許是受到老者情緒的感染,女子朝著定鼎門看去,輕聲喃喃道:“若非親眼所見,誰能相信這天下竟有這等雄偉的城池?若非親眼所見,誰能瞭解無數唐人前赴後繼、不惜一死,就為有朝一日能一步步走上雲階,去朝見一回大唐皇帝?”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神都本巍峨,大唐也本該煌煌如日月。

神都的燈火,在夜裡可以照耀百里;大唐的榮光,在歷史的長河中,註定要照耀千年、萬年。

女子忽然露出一個會心的笑,“聽說洛陽城、洛陽皇宮這些年一直在修復,想要恢復唐初時的鼎盛模樣,也不知到了那個時候,站在皇宮之巔的李從璟,會是怎樣一番模樣。到得彼時,草原上的人,會不會再度心甘情願的稱呼一聲‘天可汗’?”

這天下,沒有幾個人膽敢直呼大唐皇帝的名諱。

這女子,叫耶律敏。

這老者,叫康默記。

他們是契丹來朝見大唐的使臣。

兩日後,李從璟帶著耶律敏在宮城裡走動,為她介紹宮裡的建築景緻。

“明堂,又稱大明堂,昔年為則天皇帝所建,南北之長、東西之寬,皆達到百餘丈。”李從璟指著腳下的石階,“這圓形臺基直徑二十丈,高七尺有餘。”

耶律敏望著眼前的建築群,主體圓錐形閣樓高聳入雲,看著都累。

“聽說你有意在洛陽重建大明宮?”在宮中遊玩了小半日,眾人到湖邊亭子裡小憩,耶律敏品嚐著宮中的御茶,問李從璟。

“四十年前,長安大明宮毀於戰火,我雖然深感痛惜,但真要重建一座大明宮,豈是那般容易的事?”李從璟搖搖頭。

大明宮只不過是長安宮城的一部分,但其大小已經是故宮的四倍有餘,凡爾賽宮的三倍有餘,盧浮宮的十三倍有餘,唐初李世民決定修建這座宮城,斷斷續續花了好幾十年。

想到這,李從璟不禁腹誹道:“大明宮雖然宏偉,但並非不能重建,但要完全復興洛陽城,才是真正的大工程。金朝以洛陽為中京,蒙古人就在那裡統治中國,也有繁榮之名,但其大小不過眼下這座洛陽城的二十分之一!”

耶律敏很喜歡茶水的清香,一面品嚐一面惋惜道:“那可就可惜了,被世人稱為‘千宮之宮’‘絲綢之路的東方聖殿’的大明宮,輝煌了幾百年,卻無法重現世間。”

李從璟付之一笑,“這些姑且不言,還是說說契丹的情況。聽聞這幾年來,耶律德光一直千方百計跟你爭權奪利?”

耶律敏終於肯放下茶碗,“只要你想知道的,事無巨細,哪一件你不能知曉?這回我之所以到洛陽來,不也是想藉藉你的威風,回去後好壓壓耶律德光?”

說到這,耶律敏禁不住嘆息一聲,“天成元年西樓一別,這才幾年時間,想不到偌大的江南,就這樣被你平定了,只留下一個嶺南還在苟延殘喘。”

李從璟微笑道:“嶺南也苟且不了幾日了。”

耶律敏看著李從璟,認真道:“昔年在幽州時,我就知道你日後必成大事。只是沒想到,你成事的這樣快,而且竟然這樣大。”

李從璟手裡把玩著一個桔子,雙目沉靜道:“有些事,總歸需要人來做。”

耶律敏笑道:“比如說,一統天下。”

李從璟也笑了笑,隨即又臉色肅然,“比如說,守護大唐的榮耀。”

耶律敏怔了怔。旋即正色頷首,表示瞭然。

她是瞭解李從璟的,自然知道李從璟說的不是虛言。

放下桔子,李從璟雙手攏袖,“說說吧,你打算怎樣對付耶律德光?”

耶律敏又端起茶碗,她對宮裡的茶水實在是愛不釋手,“他爭權柄,我爭人心。”

這話讓李從璟有些愕然,不由得認真打量起耶律敏來。

“你這麼看我做甚麼?”耶律敏奇怪道。

李從璟搖搖頭,嘖嘖道:“真想不到,昔日的笨丫頭,如今竟然有了這樣的見識與本事。”

耶律敏瞪了他一眼。

“只不過,爭人心雖然說起來厲害萬分,但實際上往往敵不過爭權柄的人。一旦契丹權柄盡數落入耶律德光手中,你將再無立足之地,所謂爭人心,也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罷了。”李從璟又道。

耶律敏淡淡道:“耶律德光不會有那一天的。”

李從璟好奇的哦了一聲,“你為何這樣肯定?”

耶律敏看著李從璟,很認真道:“因為不等那一天到來,你就會再度提兵北上,將他從皇位上趕下來。不是嗎?”

聽了這話,李從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這的確是實情。

耶律敏輕輕放下茶碗,動作很輕,聲音也很輕,“我也在等那一天。”

這讓李從璟更加奇怪,“為什麼?”

“等那一天到來,契丹人和漢人將不復再有區別,所有的草原人都將成為唐人,長城將不再是邊關,而只是大唐境內的一道風景。我也可以放心將契丹百姓交到你手裡,沒有了耶律德光這樣的人帶著他們為禍地方,你也會真正對他們一視同仁。”

耶律敏恬淡的說道,“從父皇開始,契丹人就在漢化,我回到契丹後,也一直在推進這件事。我相信契丹人最終都會變成唐人,神都洛陽,會成為他們心中的聖地,大唐皇帝,也會成為他們心中的神明。那是我一直期待的一天,契丹不再是大唐的邊患,而契丹百姓也不用再吃不飽穿不暖。”

她凝望著眼前的人,“到了那時,契丹將不再需要我,我也可以休息了。這麼多年,日日夜夜奔波勞碌,我真的累了我真的很想休息,很想很想。”

她的雙眸有些朦朧,“到得那時,讓我做一個平凡的人,讓我做一個普通的大唐百姓,過簡單的日子,喂馬、劈柴、種菜。不用去跟人勾心鬥角,不用在深夜醒來時擔驚受怕,卻只能捂著被子獨自對月哭泣你,能答應我嗎?”

茶碗停在嘴邊,清香四溢的茶水似乎失去了味道,李從璟勉力嚥下一口滾燙的茶水,從喉嚨裡擠出一個艱難的聲音,“好。”

眼下的鬱江口還不是後世的珠江口,此時這裡島嶼眾多,中山島(澳門)更沒有跟番禹連成一體,二者中間有百里內海。

郭威率領的王師水師主力,到達鬱江口後沒有冒然駛進島嶼群體,而是在東邊的海灣地帶(香港)暫作停留。

此番主持嶺南軍情處事務的,是早就請命南下的軍情處新統領林安心,為了把嶺南的軍情處差事辦好,林安心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正因如此,郭威拿到手的嶺南各項情報,可謂詳細至極。

進入鬱江口就意味著與嶺南水師交戰,郭威曾今是萬州防禦使,有過率軍經長江抵達蜀地的舉動,對水師征戰並不陌生,所以這回在拿到鬱江口的島嶼輿圖後,他立即召集軍議,佈置接下來的戰事。

“根據軍情處的探報,從鬱江口島嶼群到番禹城前,兩百餘里的海面上,集結有嶺南水師船艦兩千餘艘。而嶺南的水師將士,由先前的萬餘人,達到了規模空前的三萬之眾。眼下我軍雖然有了鬱江口的輿圖,但嶺南水師畢竟是本土作戰,對鬱江口繁多的島嶼、複雜的地形了然於胸,此戰,我軍並不佔據多大優勢。”

軍議上,郭威首先將軍情簡單說明了一番。

“嶺南水師怎麼會有這麼多?”南征副帥李彥超有些吃驚。

“劉龑治理嶺南,大興海商,所以商船繁多,這回為了對付王師,劉龑徵調了所有的商船、漁船,並且將通曉水性的漁民青壯,大肆招募進水師。”郭威解釋道,“嶺南海岸很長,漁民多不勝數。所以我估計,只怕嶺南水師可呼叫的船艦、士卒,數量還大於軍情處的探報。畢竟,若是對方有意將船隻、人手隱藏在島嶼群中,軍情處也難以探查。”

“這嶺南水師既然如此厲害,我等何不避實就虛,找個地方登岸,從岸上開赴番禹?”李彥卿說道。

“登岸地若是距離鬱江口太遠,遠過馬懷遠他們登岸的地方,那還不如從山地進軍;而若是距離鬱江口不遠,嶺南水師也會主動來襲。”郭威說到這,拿出一份軍報,“馬懷遠將軍在大亞灣登陸時,嶺南水師已有出動的跡象。也就是說,雖然眼下我等在此停靠,沒有進到鬱江口,但說不定,嶺南水師已經主動來進攻我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