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簽到在亮劍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1章,英雄團榮譽稱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1章,英雄團榮譽稱號

以堅守黃崖洞為起始,到伏擊日軍第九旅團為結束。

百團大戰以後,規模最浩大的一場戰鬥,以八路軍大勝而結束。

半個月後。

新二團的駐地。

各連排營的幹部,都會聚於團部的大院兒,等待一件大事的宣佈。

在那之前,他們各自寒暄著。

三營長高興的上前給了個擁抱:“哎呀,老孫,你那胳膊沒事兒了?”

“嗨,醫生太大驚小怪了,就是被鬼子三八大蓋鑽了個眼,你看,現在已經沒事兒了。”

孫德勝還用力的拍了一下纏繞著繃帶的傷臂,豪邁的表示沒關係。

三營長說:“那也得好好謝謝你,沒有你們騎兵連鼎力相助,我們營是要吃大虧的。你們騎兵連是好樣的。”

騎兵連的幾波衝鋒,將四五百鬼子完全殺散了,取得的戰績是極為傲人的。

但也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傷亡人數近半,就剩下半個了。

想要再恢復巔峰的時刻,又得三個月至小半年。

四營長正拉著二營長詢問:“聽說你們已經加裝了衝鋒槍,一個班一支?”

“那是,全營的火力幾乎翻番了。”二營長忍不住咧嘴笑道。

三十只衝鋒槍,對於戰鬥力是有一個質的提高。

之前一營率先裝備了大量衝鋒槍,那戰鬥力,都能跟小鬼子一個大隊拼一拼了。

他現在已經憧憬,部隊形成戰鬥力,小鬼子再遇上他們二營,會有多吃驚了。

保準打過他們哭爹喊娘。

四營長只有酸的份了,先不說衝鋒槍數量的多寡,就是有,肯定也是他們最後裝備。

誰讓他們四營戰鬥力最差,越差,就越沒有好裝備。越沒有好裝備,就越被比下去,簡直成了惡性循環。

不行,回去以後,非得狠狠的操練一番,摘掉最後一名的帽子。

張大彪正在裡屋,給旅長他們端茶倒水。

旅長親自大駕光臨,李雲龍的福分還能小得了。

六十支衝鋒槍,十萬發子彈,還有其他零七碎八的步槍手榴彈之類的,新二團在戰場上的繳獲又沒了一半。

摟草打兔子已經成習慣了。

李雲龍哭喪著臉抱怨道:“旅長,能不能放我一馬?”

其他的無所謂,那六十只衝鋒槍,原本是準備給三營和四營補充火力的。

旅長吹了吹漂浮在水上的茶葉,吸溜了一口,還真是好茶葉,小日子過得比他都舒坦了。

“怎麼,你李大團長,還真的想讓你的部隊全部抱著機關槍,跟別人打仗?”

李雲龍說:“哪有啊,這才哪兒到哪兒,一個班加一支,剩下的人還都得用步槍,差的遠了。”

言外之意,他還真想過,只是眼下條件不夠。

旅長都被嚇了一跳。

“你小子是真敢想啊!就是有那麼多槍,你有那麼多子彈嗎?

再說了,你們團輕重機槍和火炮的數量,已經比同等規模的小鬼子強出一大截了。

夠用了,其他的一個團,都沒有你們一個連的機槍多。你給別人一點活路吧!”

旅長實在看不下去,挖苦李雲龍的貪心不足。

若不是袁朗就在新二團,他能近水樓臺先得月,那麼些好東西能輪得到他李雲龍?

真是的,摳摳搜搜的跟個地主老財。

李雲龍自然不敢頂撞旅長,面上唯唯諾諾的答應,心裡面可就抱怨了。

明明說好了是來頒發榮譽,給嘉獎的。嘉獎是什麼沒聽著,反正是先被打劫了。

世界上哪有這樣的道理!

旅長還想糊弄他,他早打聽清楚了,丁偉和孔捷那兩小子,把鬼子後面的隊伍給消滅了。

繳獲了四門完好的重炮,槍支彈藥物資等,數量太多,一時都沒統計出個數字來。

新二團在黃崖洞消滅的鬼子,是沒有繳獲到太多武器的,全被日軍撿走了,現在又都落到了旅長的手裡。

那麼些武器裝備,都夠裝備幾個團了,還跟他這哭窮打劫。

……唉,算了,誰讓官大一級壓死人。

“茶葉不錯,走的時候給我包兩斤。“旅長是喝出味道來了,他那都是碎茶野茶,還沒李雲龍喝的茶好。

“都是朋友送的,我那還有不到五斤,走的時候都給您包上。“一旁看戲的袁朗笑瑩瑩地說道。

茶葉是上次在陽泉搞到的,他也沒喝出什麼好來,能借花獻佛也是極好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旅長剛才還疑惑李雲龍什麼時候會喝茶了,原來是這樣。

“好啊,確實是好茶,我也就不跟你客氣了。“

一起並肩作戰的情分,太客氣就顯得生分了。

外面的人都已經到齊了,營連排三級的幹部加起來,也有七八十號人,院子裡都站滿了。

李雲龍和趙剛簇擁著旅長來到院兒裡,幹部們已經提前聽到風聲了,畢竟黃崖洞一戰,他們新二團確實打出了令人驕傲的成績。

嘉獎,絕對是板上釘釘的。

只是還不確定,上級會如何嘉獎。

“很好,只看你們的精氣神,我就知道這是一支能打勝仗的部隊。”旅長的目光掃過眾人,以此作為開場白。

在黃崖洞戰鬥中,新二團與五倍的敵人,激戰八個晝夜,斃傷日軍三千餘人,取得了一比十的傷亡比。

中央評價這是四零年以來,反掃蕩的一次最成功的模範戰鬥。

八路軍總部授予負責保衛兵工廠的新二團“黃崖洞保衛戰英雄團”光榮稱號。

黃崖洞保衛戰打出了八路軍小米加步槍的頑強作風,創造了以少勝多的奇蹟。

旅長每每唸完一段,院子裡的幹部們就還以熱烈的掌聲。

中央評價,總部表彰,英雄團的光榮稱號。

別說其他幹部,李雲龍聽了都兩眼直發愣,只剩下機械的鼓掌了。

“李團長,講兩句?”

旅長親切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李雲龍才算回過神來。

迎著幹部們熱切的目光,他整個心都在咚咚的跳,就是在最激烈的戰場上,也從未像現在這樣緊張。

榮譽太重了,就像一座沉甸甸的山壓在肩膀上。

英雄團的稱號,既是榮譽也是責任。

李雲龍自豪的說,“黃崖洞我們打得不錯,總部首長授予我們英雄團的稱號,咱們新二團受得起。

不過嘛,咱們也不能因此就驕傲了,要戒驕戒躁,拿出更好的成績來,向總部首長們證明,能擔得起更多的榮譽。”

李雲龍大聲的問:“有沒有信心?”

“有……!”

幹部們高聲的回應。

在團長的帶領下,他們已經取得了一場又一場勝利。

他們相信在未來,團長依舊會帶領他們取得更多的勝利,和更多的榮譽。

趙剛也站出來簡略的說了一些,旅長沒有長篇大論,他們兩個也不好說太多。

獲得如此大的榮譽,接下來沒得說,加餐慶祝,就當是提前過年了。

團後勤處各種罐頭一箱一箱的往出搬,豬都殺了兩頭。

所有人都喜氣洋洋的,連個營駐地村莊裡的村民,都打聽發生什麼事兒了,提前過年了?

戰士們驕傲的說:“我們部隊打了大勝仗,狠狠的揍了小鬼子,總部說我們是英雄團呢!”

村民耳朵有點背,可聽到殺鬼子還是很高興:“殺鬼子,確實是英雄好漢。”

團部擺了好幾桌,烙大餅,豬肉燉粉條,肉罐頭炒白菜。

看上去非常簡陋,可這確實是八路軍平常都吃不上的好飯了。

“來來來,讓旅長給咱們講兩句。”

飯桌上,請地位最高的人講兩句,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約定成俗的規矩。

李雲龍也不能免俗,把留下來吃飯的旅長,又給架起來了。

旅長很給面,李雲龍是不能誇了,但可以誇一誇浴血奮戰不怕犧牲的戰士們。

“今天就以水代酒,祝願你們在以後的日子裡,再接再厲!”

端起碗喝了一口,旅長才發現了不對:“怎麼會是酒呢?”

“旅長,今天大喜的日子,得喝酒啊!”李雲龍端起酒碗。

“下不為例,我先幹為敬。”旅長沒有繼續糾結,端著碗一飲而盡,把空碗展示給眾人。

李雲龍他們也都跟上,一碗酒下肚,開飯。

飯吃到一半,電訊室的電報員,匆匆趕來叫走了旅長。

李雲龍跟趙剛對視了一眼,匆匆的扒拉完飯菜,也跟著出去。

把電報打到他們團,一刻也不能等,顯然是出了大事。

果然,當他們兩個到了電報房看到旅長時,旅長一臉的沉重,眉頭緊鎖,完全不像往日那個風輕雲淡的旅長。

“旅長,發生了什麼事?”趙剛問道。

旅長張了張嘴,最終用上了一個很不客氣的稱呼:“老蔣又犯老毛病了。”

老毛病?

趙剛還沒琢磨過味兒來,打過數次反圍剿的李雲龍就反應過來了:反共。

歷史上總結此次事件用了四個字:皖南事變。

攘外必先安內,這是重慶委員長最著名的一句話了。

在九一八事變後,委員長的南京政府對內外的基本國策,就是攘外必先安內。

他是怎麼想的呢?

委員長認為面臨對日本和共黨的兩個戰爭,國黨將受到兩面夾擊。

他說:“外患不足慮,內匪實為心腹之患。”

嚴令先清內匪,再言抗日。

聲稱:中央現在以平定內亂為第一。

這是“安內攘外”政策的基本依據。

委員長明確提出,國民黨政府的第一個責任是剿匪來安內,第二個責任是抗日來攘外。

而剿共的工作,實是抗日的前提。

安內攘外政策中的對日態度,就是“忍辱負重”,“逆來順受”。

南京政府所採取對日妥協政策的重要原因,是由他們的階級特性所決定的。

在他們看來,落後的中國,無力打敗日本,“中國一切不如人”。

委員長一再表示“不求急功於一時”,不“博一時之虛榮”。

所以,百團大戰八路軍暴露出四十萬軍隊的力量,再次挑撥了委員長敏感的神經。

在去年的十月份,百團大戰剛剛結束。

委員長就指示何應欽、白崇禧以果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副參謀總長的名義,八陸軍發出代電(即“皓電”)

“皓電”對於兔黨及其領導的武裝力量進行了種種攻擊和誣衊,並要求在大江南北堅持抗戰的八路軍、新四軍於一個月內全部開赴黃河以北。

並將50萬八路軍、新四軍合併縮編為10萬人。

與此同時,果黨當局又密令湯恩伯、李品仙、韓德勤、顧祝同等部準備向新四軍進攻。

“皓電”成為第二次反共高潮的起點。

1月4日,奉命北移的新四軍軍部及其所屬皖南部隊九千餘人,從雲嶺駐地出發繞道北上。

6日在安徽涇縣茂林地區,突遭果黨軍隊七個師八萬餘人的包圍襲擊。

新四軍部隊英勇奮戰七晝夜,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除約兩千餘人突出重圍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壯烈犧牲或被俘。

李雲龍已經在破口大罵,趙剛亦如旅長一樣眉頭緊鎖。

半個月前,是他們八路軍為了國家,為了民族,浴血奮戰,消滅了五千日軍。

可轉眼間,國家的正牌政府,指揮軍隊調轉槍口,對準自己人開槍。

如何不讓人感到心寒呢!

電報上還寫了一件事,華北的果軍公開投降日軍,數量大概在三萬人。

原因是重慶政府,秘密的頒佈了一個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方針。

投靠日本人,不算當漢奸,也不會被清算。

只要積極的對八路的根據地,進行軍事進攻和經濟封鎖,還是果黨的英雄。

在這一“曲線救國”的賣國政策下,華北戰場上的果黨軍隊,就開始消極抗日了。

雖然他們嘴上說是為了保存實力,但實際藏著什麼心,是再明顯不過了。

日本人跟果軍達成默契,減少對抗的兵力投入,抽調出來的人手,就會落在對付八路軍身上。

接下來,八路軍的日子要更難過了。

“事情你們也知道了,與其唾罵敵人,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部隊的訓練上,求人不如求己。”

旅長拍了拍李雲龍的肩膀,衝趙剛點了點頭,立即帶人折返。

“真他娘的不是玩意。”李雲龍罵罵咧咧的,趙剛不用猜都知道他罵的是誰。

還能是誰啊?

重慶寫日記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