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西遊小記之臥底唐僧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八章 黑河攔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八章 黑河攔路

再說那火雲洞裡,紅孩兒被孫悟空騙出洞去,一直引向南方,急得洞裡的那麼羅剎女站裡不安,坐立不寧,急忙跟在後面偷眼觀看,眼看著紅孩兒被觀音的天罡刀拿住,急得羅剎女拔劍就要衝上去把紅孩兒救下,此時候卻被唐僧阻攔了下來。

羅剎女怒道:“和尚,我孩兒眼看就要受難,你因何還要阻攔於我,難道叫我看看這我兒從此以後叫那觀音驅使嗎?我便是拼了這一條性命,也要救下我的孩兒。”唐僧道:“你也不必如此,我看那紅孩兒不像薄福之人,此乃是紅孩兒一劫,若是自己能夠過去當是最好,若是被觀音抓了,我也自然想辦法救他。”羅剎女恨道:“你這和尚,莫要因為我兒忤逆了你幾句便要叫我兒去送死,我兒若是被觀音收了,我第一個便要殺了你為我兒報仇。”

羅剎女正在與唐僧糾纏,便看見那紅孩兒從懷中打出來烏金木,勢如破竹,直打在了觀音身上,頓時間紅光沖天,裡面傳來了觀音一聲怒吼,等到紅光散去,卻見觀音隱去在了光影裡面,不見面目,而此時候再找紅孩兒,卻不見了蹤影,想是趁著那烏金木打中觀音的時候,用遁術走了,再想要尋找,已經是不見蹤影,毫無痕跡。

看到紅孩兒走了,羅剎女這才把心放下來一些,唐僧卻道:“現在知道紅孩兒無事,你們還等什麼,還不快走了,不如等一會兒孫悟空帶著觀音來到此處尋我,你們怕是要走不了了。”那牛魔王聞言大驚,轉身要走,羅剎女卻猶豫一下,給唐僧跪下問道:“聖僧,不知道我的孩兒此番是到哪裡去了,是兇是吉,是福是禍,何時歸來,還請明示。”羅剎女這話卻是問住了唐僧,要說之前的那些事情都是寫在了攻略裡面,清清楚楚,所以唐僧才能知道,可是現在紅孩兒跑了,攻略上卻是沒寫,唐僧又不是聖人,哪裡知道這麼許多,不過唐僧在通天教主的身邊時候多了,那大人物平常怎麼說話自然就學會了幾分,於是唐僧裝腔作勢道:“你且放心,我既然收了紅孩兒為徒,便是他的師父,他何時破了心魔,認了我這個師父,自然就回來了。”那羅剎女看唐僧說的朦朧,還想再問,可是眼看那孫悟空向這邊尋來,怕自己也被觀音看見,只能和牛魔王一起從後門走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等到孫悟空來到火雲洞的時候,便看到唐僧坐在了原本屬於紅孩兒的座位上,悠然自得,看的悟空有些奇怪,問道:“師父,你怎麼自己就出來了,我還說要去救你呢。”唐僧說道:“那紅孩兒正要把我洗洗吃了,正好你打了進來,他沒有顧得上我便出去了,現在外面情況如何,那紅孩兒可曾被你抓住了?我看外面紅光一片,是因為何事?”

說起這件事,孫悟空卻是一臉的神秘,嘿嘿一笑,說道:“菩薩吩咐了,這件事不能說出去。”唐僧看了孫悟空一眼,點點頭不再詢問,自顧吃起來桌子上的水果,接過沒等盞茶的時間,便看見孫悟空自己湊了上來,在唐僧身邊小聲說道:“師父,你怎麼不問了。”唐僧道:“菩薩既然不讓你說,我還問什麼。”唐僧說完便又不再張口,急得孫悟空抓耳撓腮,最後實在憋不住,笑嘻嘻的說道:“師父,你是我的師父,自然是我知道什麼便告訴你什麼,哪裡有隱瞞的道理,雖然菩薩叫我不說,但是跟菩薩比起來,還是那和我更親不是,萬一你嘴上說不想知道,事後卻找尋我的不是,動不動就唸那禁箍咒,我哪裡受得了,我便誰給你聽吧。”

孫悟空說完,也不待唐僧答應,便興高采烈的講述起了當時如何,原來當時紅孩兒把烏金木擲出,觀音毫無防備,正被那烏金木打在了左肩之上,紅孩兒這一擲的時候,突然便想起來唐僧所說,拼著毀了這跟烏金木,也只能叫觀音慌亂一下,現在自己若是遲疑一下,便就被觀音抓了當做奴婢,哪裡還顧得了烏金木有多珍貴,扔出去就是全力出手,打在觀音的護體金光之上,一瞬間便把積攢了無數年的火之精華爆發出來,哪怕是觀音也難以應付,炸破了觀音的護體金光,那精火之力正打在了觀音身上,也虧的那觀音早就煉成了金剛不壞之身,又仗著法力高強,那烏金木一擊之下,才叫觀音沒有馬失前蹄,傷在紅孩兒手下,可即便如此,觀音能夠抗下傷害,但觀音身上的一身潔白霞裳卻是普通之物,左肩之處被這一把火打的化作飛灰,四下飄散,當下露出來觀音的香肩玉頸,也虧的這一下紅光沖天,尋常人在遠處看不清楚裡面究竟,觀音才沒有在那山神土地面前丟醜,可是那孫悟空卻在觀音近前,又有火眼金睛,一下子看了個清楚。

想那觀音,自從成就菩薩之位後,一直都是正義之主,智慧化身,戰無不勝,哪裡遭受過如此屈辱,頓時大怒,揮舞柳枝把那火氣驅散,便尋找紅孩兒的蹤跡,可是那紅孩兒哪裡是什麼誓死不屈的英豪,早就趁著這個機會跑了,將身形藏匿起來,茫茫大山,叫觀音如何尋找。

“那觀音找不到紅孩兒,便那我撒氣,覺得我看見了她的丑時,若不是我對天發誓不對外人說起,恐怕她老人家早已經殺了我滅口了。”孫悟空眉開眼笑的說道。唐僧也是沒有想到哪烏金木有如此威力,能夠把觀音的衣服毀去,聽了之後暗叫這跟烏金木花的值了,起身拍拍屁股就要走,孫悟空卻急忙拉住了唐僧道:“師父,你這個師父當的可不是稱職,怎麼光想著自己,你的二徒弟豬悟能還被這紅孩兒抓了,吊在洞裡呢,你怎麼就只顧自己走了。”

唐僧這才發現,自己只顧得暗自爽快,卻早已經忘了八戒,與悟空在火雲洞裡尋找一番,找到八戒的時候,那八戒早已經被吊的筋骨痠麻,半死不活了,被悟空放下來後,躺在地上緩了半天才爬起來,等三人出了火雲洞,那觀音早就回普陀山換衣服去了,哪裡還能在這裡露著半個膀子等著唐僧出來。

孫悟空轉身看看這火雲洞,想起來自己被紅孩兒燒了三回,心中大恨,要把這火雲洞毀了洩憤,唐僧急忙攔住,說道:“你休要動手,你有了自己的花果山,八戒有自己的高老莊,我還沒有地方安身呢,等取完了經,我便回到這裡居住,你怎麼能給我毀了。”孫悟空聞言,哪裡敢逆著唐僧,只能使一個法術,隱去了火雲洞的洞口,三人便進了樹林,找到了看守行李的沙僧。沙僧早就看見了那天邊有金光紅光,也不知兇吉,不敢妄動,現在看到唐僧三人一齊回來,這才放心,悟空看見人多,又禁不住把那觀音被紅孩兒打的露了半個膀子的事情說了一遍,師徒四人笑呵呵的,滿心的雲頭散了,收拾行李,尋找路徑,再奔西天而行。

這一次唐僧師徒行經一個多月,路上無事,都是平坦大路,這一日卻忽聽得水聲振耳,唐僧驚喜道:“徒弟呀,又是哪裡的水聲,聽著不遠,咱們快些過去看看?”悟空笑道:“你這老師父,實在是好玩,做不得和尚。我們一同四眾,偏你聽見什麼水聲,想要去看個景緻。難道你把那《多心經》又忘了也?”唐僧被悟空看穿了心思,嘴硬道:“多心經乃浮屠山烏巢禪師口授,共五十四句,二百七十個字,我當時耳傳,至今常念,你知我忘了那句兒?”悟空道:“師父,你忘了那句‘無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眼不視色,耳不聽聲,鼻不嗅香,舌不嘗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為那受身之法,你如今為求經,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捨身,要齋吃動舌,喜香甜嗅鼻,聞聲音驚耳,如今又想要尋水看景,怎生得西天見佛?”

唐僧聽了,說道:“你說的也對也不對。”悟空問道:“怎麼一個也對也不對。”唐僧說道:“你這話,若是說多,自然不錯,因為那多心經中便是此意,故此是對。”悟空再問道:“那為何不對?”唐僧道:“你豈不聞有一句話叫做盡信書不如無書,那多心經乃是烏巢禪師所作,他一非佛祖,二非聖人,所作之書,豈能全信,我看那道教講究萬法隨心,遵從自然,道理也不錯,若是安這麼說,便是錯了。”悟空道:“師父乃是佛門中人,怎麼要學那道家法術?”唐僧摸摸鼻子,說道:“為師這是在批判性的學,批判性的實踐,與你何幹,到底你是師父還是我是師父。”

悟空聽畢道:“師父若是這般遊園看景,恐怕那西遊之路要不知道走到什麼時候了。”八戒回頭道:“哥啊,師父遊園看景你怕,只是若照依這般魔障兇高,就走上一千年也不得成功!”沙僧道:“二哥,你和我一般,沒有手段,便不要多嘴,只管挑擔牽馬,終須有日成功也。”

師徒們正話間,腳走不停,馬蹄正疾,見前面有一道黑水滔天,馬不能進。四眾停立岸邊,仔細觀看,但見這一條大河浩浩蕩蕩,不見對岸,波濤洶湧,水流湍急,不見對岸,尤其叫人驚奇的,乃是這河水竟然如那墨水一般漆黑無比,站在水邊都照不見影子,實在是奇怪至極。

唐僧下馬看了看道:“徒弟,你說這水怎麼如此渾黑?”八戒道:“是那家潑了靛缸了。”沙僧道:“不然,是誰家洗筆硯哩。”悟空道:“你們且休胡猜亂道,且設法保師父過去。”八戒道:“這河若是老豬過去不難,或是駕了雲頭,或是下河負水,不消頓飯時,我就過去了。”沙僧道:“若教我老沙,也只消縱雲水,頃刻而過。”

悟空道:“我等容易,只是師父難哩。”唐僧道:“徒弟啊,這河有多麼寬?”八戒道:“約摸有十來裡寬。”唐僧道:“你三個計較,著那個馱我過去罷。”悟空道:“八戒,你力氣大,馱得師父吧。”八戒道:“不好馱。若是馱著師父騰雲,三尺也不能離地。常言道,背凡人重若丘山。若是馱著負水,轉連我墜下水去了。”悟空道:“那沙師弟試試。”沙僧也搖頭道:“二師兄不能,我也不能。”

師徒們在河邊,正都商議,只見那大河上游,有一人棹下一隻小船兒蕩了過來。唐僧喜道:“徒弟,有船來了,叫他渡我們過去便好。”沙僧厲聲高叫道:“棹船的,來渡人,來渡人!”船上人道:“我不是渡船,如何渡人?”沙僧道:“天上人間,方便第一。你雖不是渡船,我們也不是常來打攪你的。我等是東土欽差取經的佛子,你可方便方便,渡我們過去,謝你。”那人聞言,卻把船兒棹近岸邊,扶著槳道:“師父啊,我這船小,你們人多,怎能全渡?”唐僧近前看了,那船兒原來是一段木頭刻的,中間只有一個艙口,只好坐下兩個人。唐僧道:“這可怎生是好?”沙僧道:“這般啊,還需要渡兩回才能都過去。”

八戒聞言,就使心術,要躲懶討乖,道:“悟淨,你與大哥在這邊看著行李馬匹,等我保師父先過去,卻再來渡馬。教大哥跳過去罷。”沙僧自然無何不可,點頭道:“你說的是。”可是那唐僧卻搖頭道:“船家,你這般渡河,卻叫我想起了一個故事。”那船家道:“什麼故事?”唐僧笑道:“你可曾聽聞過,那秦朝末年,楚漢相爭,楚霸王項羽自刎烏江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