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西遊小記之臥底唐僧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五章 車遲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五章 車遲國

話說唐僧在黑水河降妖,為河神奪回了水府,河神千恩萬謝,那小白龍更是被加封為西海太子,頓時間身上也有了神力加身,哪怕變化成了白馬,也當真的是一匹龍馬,正管這黑水河神,黑水河神見了更加惶恐,送師徒們過了黑水河,幫唐僧師徒找到大路,叫唐僧一路西行。

這一次再上西行之路,迎風冒雪,戴月披星,走了兩月,卻又值早春天氣,三陽轉運,萬物生輝。滿天明媚,遍地的青草發芽,桃李開花,天氣漸暖,微風和煦,鳥語花香,師徒們在路上游觀景色,緩馬而行,好不自在。

這一日正在行走,忽聽得前面一聲吆喝,好便似千萬人吶喊之聲,唐僧心中奇怪,兜住馬不能前進,回頭道:“悟空,這是哪裡的聲音,如此轟鳴震耳?”八戒也說道:“好一似地裂山崩。”沙僧道:“也就如雷聲霹靂。”唐僧道:“我聽聞還是人喊馬嘶。”孫悟空笑道:“你們在這裡憑空猜測,哪裡能夠猜的著,待老孫跳到半空中看看倒是何如。”

好行者,將身一縱,踏雲光起在空中,睜火眼金睛觀看,只見那遠見一座城池,建造的四四方方,紮實穩重,又細看,那城池上方倒也祥光隱隱,不見什麼凶氣紛紛。悟空暗自沉吟道:“這一座城池倒也是那不可多得的好去處!可如何有響聲振耳,看那城中又無旌旗閃灼,戈戟光明,又不是炮聲響振,何以若人馬喧譁?”

悟空正思索間,只見那城門外,有一塊沙灘空地,攢簇了許多和尚,在那裡正拉車兒呢,原來是那和尚們一齊著力打號,齊喊“大力王菩薩”,人多勢眾,聲勢浩大,所以驚動唐僧。悟空見了好奇,漸漸按下雲頭來細看,只見那車子裝的都是磚瓦木植土坯之類沉重之物;灘頭上坡坂又高,又有一道夾脊小路,兩座大關,關下之路都是直立壁陡之崖,那車兒怎麼拽得上去,故此這些人才拼命喊號,以壯聲勢。

再看那些和尚,雖是天色和暖,可那些人卻也衣衫藍縷,形象十分窘迫,悟空心疑道:“以往我看見的和尚,都是坐在廟裡,除了唸經打坐便是吃喝坐臥,哪裡幹過這等的苦力活,對了,這些和尚想必是要想是修蓋寺院,可是他這裡五穀豐登,尋不出雜工人來,所以才要這和尚親自努力。”

悟空正自猜疑未定,又見那城門裡,搖搖擺擺,走出兩個少年道士來,風度翩翩,模樣俊俏,穿著更是風流,悟空心中讚歎,哪怕是兜率宮的道童也不過如此,再看那道童不多時走到了和尚這裡,那些和尚見道士過來,一個個嚇得心驚膽戰,加倍著力,恨苦的拽那車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悟空突然想了起來:“原來這和尚們怕那道士,不然看見這道士來了怎麼這般害怕,我只聽說,這西牛賀洲,到處都是敬佛之地,怎麼這裡的和尚反倒卻怕那道士,其中必有緣由,看我問個明白,再稟報師父。”再看這悟空,按落雲頭,去郡城腳下,搖身一變,變做個遊方的雲水全真,左臂上掛著一個水火籃兒,手敲著漁鼓,口裡胡亂唱著道經,走近城門,便迎著了兩個道士。

悟空先走上前去,當面躬身道:“道長,貧道起手。”那道士還禮道:“先生那裡來的?”悟空道:“我弟子雲遊於海角,浪蕩在天涯。今朝來此處,欲募善人家。動問二位道長,這城中哪條街上好道?哪個巷裡好賢?哪裡有三清道觀,我貧道好去化些齋吃。”那道士笑道:“你這先生,怎麼說這等敗興的話?”悟空道:“何為敗興?”道士道:“你身為道長,卻要化些齋吃,卻不是敗興?”悟空道:“我們出家人四海為家,囊中羞澀,自然要化齋充飢,怎麼卻是敗興?”道士笑道:“想必你是遠方來的,不知我這城中之事。我這城中,且休說文武官員好道,富民長者愛賢,大男小女見我等拜請奉齋,這般都不須掛齒,最重要的就是那萬歲君王好道愛賢。”悟空道:“我貧道一則年幼,二則是遠方乍來,實是不知。煩二位道長將這裡地名、君王好道愛賢之事,細說一遍,足見同道之情,也讓我漲一漲見識。”

道士說:“我看你也是那有志好學之人,便給你講說一下,此城名喚車遲國,寶殿上君王與我們有親。”悟空聞言呵呵笑道:“那君王如何能夠與道士有親,想是道士做了皇帝?”道士道:“不是,只因這二十年前,民遭亢旱,天無點雨,地絕穀苗,不論君臣黎庶,大小人家,家家沐浴焚香,戶戶拜天求雨。正都在倒懸捱命之處,忽然天降下三個仙長來,俯救生靈。”悟空問道:“是那三個仙長?”道士說:“便是我家師父。”悟空道:“敢問尊師什麼法號?”道士雲:“我大師父,號做虎力大仙;二師父,鹿力大仙;三師父,羊力大仙。”悟空暗中思索一陣,卻沒有聽說過這三個人的名字,繼續問曰:“三位尊師,有多少法力?”道士雲:“我那師父,呼風喚雨,只在翻掌之間,指水為油,點石成金,卻如轉身之易。所以有這般法力,能奪天地之造化,換星斗之玄微,所以君臣相敬,與我們結為親也。”

悟空道:“這皇帝十分造化,常言道,術動公卿,老師父有這般手段,結了親,叫這一國年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其實不虧他,只是不知我貧道可有星星緣法。得見那老師父一面哩?”道士笑曰:“你要見我師父。有何難處!我兩個是他靠胸貼肉的徒弟,我師父卻又好道愛賢,只聽見說個道字,就也接出大門。若是我兩個引進你,要見我的師父,吹灰之力,若是你能念上兩卷道經,更是有重金相送呢。”

悟空深深的唱個大喏道:“多承舉薦,咱們就此進去罷。”道士說:“且少待片時,你在這裡坐下,等我兩個把公事幹了,再和你進去。”悟空道:“我等出家人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有何公事,難道是外出採購,或者置辦法事不成?”道士搖頭,用手指定那沙灘上僧人:“我等的公事,便是看一看那些和尚,他們做的是我家差事,恐他們偷懶,我們去點他一卯就來。”悟空笑道:“道長差了!僧道之輩都是出家人,為何他替我們做活,伏我們點卯?”道士雲:“你不知道,因當年求雨之時,有僧人與我老師賭鬥,看誰能夠先求得降雨,於是僧人在一邊拜佛,道士在一邊告鬥,誰知那和尚不中用,空念空經,不能濟事,白白揮霍了朝廷的糧餉。後來我師父一到,分毫不要,當時喚雨呼風,拔濟了萬民塗炭,兩相比較,卻才發惱了朝廷,說那和尚無用,國王叫拆了他的山門,毀了他的佛像,追了他的度牒,不放他回鄉,御賜與我們家做活,就當小廝一般。我家裡燒火的也是他,掃地的也是他,頂門的也是他。因為後邊還有住房,未曾完備,著這和尚來拽磚瓦,拖木植,起蓋房宇。只恐他貪頑躲懶,不肯拽車,所以著我兩個去查點查點。”

悟空聞言,扯住道士滴淚道:“我說我無緣,真個無緣,不得見老師父尊面!”道士雲:“如何不得見面?”悟空道:“我貧道在方上雲遊,一則是為性命,二則也為尋親。”道士問:“你有什麼親?”悟空道:“我有一個叔父,自幼出家,削髮為僧,向日年程饑饉,也來外面求乞。這幾年不見回家,我念祖上之恩,特來順便尋訪,想或許是羈遲在此等地方,不能脫身,未可知也。我能否尋著他見一面,才可與你進城?”道士雲:“這般卻是容易。我兩個且坐下,即煩你去沙灘上替我一查,只點頭目有五百名數目便罷,看內中有沒有你的令叔,若是有,我們看道中情分,放他去了,再與你進城好麼?”

悟空聞言,頂謝不盡,長揖一聲,別了道士,敲著漁鼓,徑往沙灘之上,過了雙關,轉下夾脊,那和尚看了來了一個道士,一齊跪下磕頭道:“爺爺,我等不曾躲懶,五百名半個不少,都在此拉車呢。”悟空看見,暗笑道:“這些和尚,實在是膿包,有著五百之眾,卻被道士打怕了,見我這假道士就這般悚懼。”悟空又搖手道:“不要跪,休怕。我不是監工的,我來此是尋親的。”眾僧們聽說認親,急忙就圍了上來,一個個出頭露面,咳嗽打響,巴不得要認出去,紛紛道:“不知那個是他親哩。”

悟空裝模作樣認了一會,呵呵笑將起來,眾僧道:“老爺不認親,如何發笑?”悟空道:“你們知我笑什麼?笑你這些和尚全不長俊!父母生下你來,皆因命犯華蓋,妨爺克娘,或是不招姊妹,才把你舍斷了出家。你怎的不遵三寶,不敬佛法,不去看經拜懺,卻怎麼與道士傭工,作奴婢使喚?”眾僧道:“老爺,你來羞我們哩!你老人家想是個外邊來的,不知我這裡利害。”悟空道:“果是外方來的,其實不知你這裡有甚利害。”眾僧滴淚道:“我們這一國君王,偏心無道,只喜得是老爺等輩,恨的是我們佛子。”悟空道:“為何這樣?”眾僧道:“只因三個仙長來了此處,呼風喚雨,滅了我等威風,叫君王把我們寺拆了,度牒追了,不放歸鄉,亦不許補役當差,賜與那仙長家使用,苦楚難當!但有個遊方道者至此,即請拜王領賞;若是和尚來,不分遠近,就拿來與仙長家傭工。”

悟空道:“你們輸了比試,技不如人,君王自然惱了你們,可若只是呼風喚雨,也都是旁門小法術耳,安能動得君心,你們知道他還有沒有其他本領?”眾僧道:“他會摶砂煉汞,打坐存神,點水為油,點石成金。如今興蓋三清觀宇,對天地晝夜看經懺悔,祈君王萬年不老,所以就把君心惑動了。”悟空道:“原來這般,既然如此,你們都走了便罷。”眾僧道:“老爺,走不脫!那君王把我們畫了影身圖,四下裡長川張掛。他這車遲國地界也寬,各府州縣鄉村店集之方,都有一張和尚圖,上面是御筆親題。若有官職的,拿得一個和尚,高升三級;無官職的,拿得一個和尚,就賞白銀五十兩,所以走不脫。且莫說是和尚,就是剪鬃、禿子、毛稀的,都也難逃。四下裡快手又多,緝事的又廣,憑你怎麼也是難脫。我們沒奈何,只得在此苦捱。”

悟空道:“既然如此,你們如何不死了去,也好過在這裡每日裡當做苦力。”眾僧道:“老爺,有死的。到處捉來與本處和尚,也共有二千餘眾,到此熬不得苦楚,受不得煎,忍不得寒冷,服不得水土,死了有六七百,自盡了有七八百,只有我這五百個不得死。”悟空道:“怎麼不得死?”眾僧道:“一來我們怕死,二來我們也是死不了,懸樑繩斷,刀刎不疼,投河的飄起不沉,服藥的身安不損。”悟空奇道:“你卻造化,天賜汝等長壽哩!”眾僧道:“老爺呀,你少了一個字兒,是長受罪哩!我等日食三餐,乃是糙米熬得稀粥,到晚就在沙灘上冒露安身,才閤眼就有神人擁護。”行者道:“想是累苦了,見鬼麼?”眾僧道:“不是鬼,乃是護教伽藍,但至夜就來保護。但有要死的,就保著,不教他死。”悟空道:“這些神卻也沒理,只該教你們早死早昇天,卻來保護怎的?”眾僧道:“他在夢寐中勸解我們,教不要尋死,且苦捱著,等那東土大唐聖僧往西天取經的羅漢。他手下有個徒弟,乃齊天大聖,神通廣大,專秉忠良之心,與人間報不平之事,濟困扶危,恤孤念寡。只等他來顯神通,滅了道門,便能還我們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