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西遊小記之臥底唐僧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要見玉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要見玉帝

且說唐僧師徒來到了鳳仙郡,看見了求雨的榜文,這件事情,無論如何唐僧師徒都是躲不過去的,孫悟空當即叫道:“我會求雨!”眾官聽說,著兩個急去郡中報道:“老爺,萬千之喜至也!”此時那郡侯正焚香默祝,聽得報聲喜至,即問:“何喜?”那官道:“今日領榜,方至市口張掛,即有四個和尚,稱東土大唐差往天竺國大雷音拜佛求經者,見榜即道能祈甘雨,特來報知。”那郡侯問聽大喜,即整衣步行,不用轎馬多人,徑至市口,以禮敦請。

唐僧等人正這裡等候,忽有人報道:“郡侯老爺來了。”眾人閃過,那郡侯一見唐僧,再見悟空等人,這君侯當真了得,不怕他徒弟醜惡,當街心倒身下拜道:“下官乃鳳仙郡郡侯上官氏,燻沐拜請老師祈雨救民。望師大舍慈悲,運神功,拔濟,拔濟!”唐僧答禮道:“此間不是講話處。侍貧僧到那寺觀,卻好行事。”郡侯道:“老師同到小衙,自有潔淨之處。”師徒們遂牽牛挑擔,徑至府中,一一相見。郡侯即命看茶擺齋。少頃齋至,那八戒放量舌餐,如同餓虎。唬得那些捧盤的心驚膽戰,一往一來,添湯添飯,就如走馬燈兒一般,剛剛供上,直吃得飽滿方休。齋畢,唐僧謝了齋,卻問:“郡侯大人,貴處乾旱幾時了?”郡侯道:“至今已經有三年矣,若是長老能夠求得一場大雨,我甘願千金相謝。”

悟空聽說,滿面喜生,呵呵的笑道:“莫說,莫說!若說千金為謝,半點甘雨全無。但論積功累德,老孫送你一場大雨。”那郡侯原來十分清正賢良,愛民心重,即請悟空上坐,低頭下拜道:“老師果舍慈悲,下官必不敢悖德。”悟空道:“且莫講話,請起。但煩你好生看著我師父,等老孫行事。”沙僧道:“哥哥,怎麼行事?”悟空道:“你和八戒過來,就在他這堂下隨著我做個羽翼,等老孫喚龍來行雨。”八戒、沙僧謹依使令。三個人都在堂下。郡侯焚香禮拜,唐僧坐著唸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悟空念動真言,誦動咒語,即時見正東上,一朵烏雲,漸漸落至堂前,原來乃是東海老龍王敖廣前來,那敖廣收了雲腳,化作人形,走向前,對悟空躬身施禮道:“大聖喚小龍來,那方使用?”悟空道:“請起。累你遠來,別無甚事。此間乃鳳仙郡,連年乾旱,問你如何不來下雨?”老龍早知道鳳仙郡之事,可是玉帝旨意,他怎敢違背,只能推脫道:“啟上大聖得知,我雖能行雨,乃上天遣用之輩。上天不差,豈敢擅自來此行雨?”悟空道:“我因路過此方,見久旱民苦,特著你來此施雨求濟,如何推託?”龍王道:“豈敢推託?但大聖念真言呼喚,不敢不來。一則未奉上天御旨,二則未曾帶得行雨神將,怎麼動得雨部?大聖既有拔濟之心,容小龍回海點兵,煩大聖到天宮奏準,請一道降雨的聖旨,請水官放出龍來,我卻好照旨意數目下雨。”

悟空見他說出理來,沒有辦法反駁,只得發放老龍回海,他即跳出罡鬥,對唐僧備言龍王之事。唐僧道:“既然如此,你去為之,切莫打誑語。”悟空即吩咐八戒、沙僧:“保著師父,我上天宮去也。”好大聖,說聲去,寂然不見。那郡侯膽戰心驚道:“孫老爺那裡去了?”八戒笑道:“駕雲上天去了。”郡侯十分恭敬,傳出飛報,教滿城大街小巷,不拘公卿士庶,軍民人等,家家供養龍王牌位,門設清水缸,缸插楊柳枝,侍奉香火,拜天不題。

卻說悟空一駕筋斗雲,徑到西天門外,早見護國天王引天丁、力士上前迎接道:“大聖,取經之事完乎?”悟空道:“也差不遠矣。今行至天竺國界,有一外郡,名鳳仙郡。彼處三年不雨,民甚艱苦,老孫欲祈雨拯救。呼得龍王到彼,他言無旨,不敢私自為之,特來朝見玉帝請旨。”天王道:“那壁廂敢是不該下雨哩。我向時聞得說:那郡侯撒潑,冒犯天地,上帝見罪,立有米山、面山、黃金大鎖,直等此三事倒斷,才該下雨。”悟空不知此意是何,要見玉帝。天王不敢攔阻,讓他進去。徑至通明殿外,又見四大天師迎道:“大聖到此何干?”悟空道:“因保唐僧,路至天竺國界,鳳仙郡無雨,郡侯召師祈雨。老孫呼得龍王,意命降雨,他說未奉玉帝旨意,不敢擅行,特來求旨,以蘇民困。”

四大天師聞聽,相互看看笑道:“大聖莫急,那方不該下雨。”悟空笑道:“該與不該,煩為引奏引奏,看老孫的人情何如。”葛仙翁道:“俗語雲:蒼蠅包網兒,好大麵皮!”許旌陽道:“不要亂談,且只帶他進去。”邱洪濟、張道陵與葛、許四真人引至靈霄殿下,啟奏道:“萬歲,有孫悟空路至天竺國鳳仙郡,欲與求雨,特來請旨。”玉帝道:“那廝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監觀萬天,浮游三界,駕至他方,見那上官正不仁,將齋天素供,推倒餵狗,口出穢言,造有冒犯之罪,朕即立以三事,在於披香殿內。汝等引孫悟空去看。若三事倒斷,即降旨與他;如不倒斷,且休管閒事。”四天師即引悟空至披香殿裡看時,見有一座米山,約有十丈高下;一座面山,約有二十丈高下。米山邊有一隻拳大之雞,在那裡緊一嘴,慢一嘴,那米吃。面山邊有一隻金毛哈巴狗兒,在那裡長一舌,短一舌,那面吃。左邊懸一座鐵架子,架上掛一把金鎖,約有一尺三四寸長短,鎖梃有指頭粗細,下面有一盞明燈,燈焰兒燎著那鎖梃。

悟空不知其意,回頭問天師曰:“此何意也?”天師道:“那廝觸犯了上天,玉帝立此三事,直等雞了米盡,狗得面盡,燈焰燎斷鎖梃,那方才該下雨哩。”悟空聞言,大驚失色,不知道如何說話,走出殿,四大天師笑道:“大聖不必煩惱,這事只宜作善可解。若有一念善慈,驚動上天,那米、面山即時就倒,鎖梃即時就斷。你去勸他歸善,福自來矣。”悟空依言,不上靈霄辭玉帝,徑來下界復凡夫。須臾,到西天門,又見護國天王。天王道:“請旨如何?”行者將米山、面山、金鎖之事說了一遍,道:“果依你言,不肯傳旨。適間天師送我,教勸那廝歸善,即福原也。”遂相別,降雲下界。

那郡侯同唐僧、八戒、沙僧、大小官員人等接著,都簇簇攢攢來問。悟空突然現身,對郡侯喝了一聲道:“大膽郡候,只因你這廝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冒犯了天地,致令黎民有難,如今不肯降雨!”郡侯慌得跪伏在地道:“老師如何得知三年前事?”悟空道:“你把那齋天的素供,怎麼推倒餵狗?可實實說來!”那郡侯不敢隱瞞,道:“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獻供齋天,在於本衙之內,因妻不賢,惡言相鬥,一時怒發無知,推倒供桌,潑了素饌,果是喚狗來吃了。這兩年憶念在心,神思恍惚,無處可以解釋。不知上天見罪,遺害黎民。今遇老師降臨,萬望明示,上界怎麼樣計較。”悟空道:“原來你不知,那一日正是玉皇下界之日。見你將齋供餵狗,又口出穢言,玉帝即立三事記汝。”八戒問道:“哥,是那三事?”悟空道:“披香殿立一座米山,約有十丈高下;一座面山,約有二十丈高下。米山邊有拳大的一隻小雞,在那裡緊一嘴,慢一嘴的那米吃;面山邊有一個金毛哈巴狗兒,在那裡長一舌,短一舌的那面吃。左邊又一座鐵架子,架上掛一把黃金大鎖,鎖梃兒有指頭粗細,下面有一盞明燈,燈焰兒燎著那鎖梃。直等那雞旺米盡,狗飠舌面盡,燈燎斷鎖梃,他這裡方才該下雨哩。”八戒笑道:“不打緊,不打緊!哥肯帶我去,我變出法身來,一頓把他的米麵都吃了,鎖梃弄斷了,管取下雨。”悟空道:“呆子莫胡說!此乃上天所設之計,你怎麼得見?”唐僧道:“似這等說,怎生是好?”悟空道:“不難,不難!我臨行時,四天師曾對我言,但只作善可解。”那郡侯拜伏在地,哀告道:“但憑老師指教,下官一一皈依也。”悟空道:“你若迴心向善,趁早兒祭天供奉,我還替你作為;汝若仍前不改,我亦不能解釋,不久天即誅之,性命不能保矣。”那郡侯磕頭禮拜,誓願皈依。當時召請本處僧道,啟建道場,各各寫發文書,申奏三天。郡侯領眾拈香瞻拜,答天謝地,引罪自責,一壁廂又出飛報,教城裡城外大家小戶,不論男女人等,都要燒香唸佛。自此時,一片善聲盈耳。

唐僧此時候坐在一旁,看那郡候帶領全城百姓焚香,心中卻是不是滋味,誠然,這鳳仙郡之難,即無妖怪,也無波折,只要孫悟空去天庭跑幾趟便能解決,對於唐僧來說簡直就是白撿的功德,可是唐僧心中想的,卻不是何時下雨,而是那玉帝為何不叫龍王給此地下雨,就算如玉帝所說,這郡候推倒供桌,狗吃貢品,褻瀆上天,莫說這郡候不是故意所為,就算是他故意,可是玉帝滿可以只罰郡候一人,怎麼想出來三年不下雨這樣的主意,使這三年裡鳳仙郡生出了多少是非,這也就是自己經過這裡,若是自己不過,那郡候十年不知道其中關鍵,難道玉帝當真就十年不下雨不成,若是那樣,豈不是這一郡土地,全都要化為焦土不成?

如此想著,唐僧面色陰沉,旁邊的孫悟空卻是高興,看著那百姓們一個個高舉檀香,沖天禮拜,甚是熱鬧,悟空扭頭忽然看見唐僧有些不高興,急忙道:“師父因何事不快?”唐僧道:“沒有什麼事情,我只是感嘆他玉帝只為了一頓貢品,便能夠叫一方土地三年無雨,也不知道這三年裡飢餓了多少百姓,葬送了多少性命,實在是有所不公。”悟空道:“原來師父是為這個,師父卻是多心裡,這天地間本來就有不公,你想著鳳仙郡只不過是天竺國一個邊城,便是對天竺國的君王來說,這一城百姓也不算什麼,而那玉帝管轄三界四洲,其中像天竺國的,也不知道有多少,對於玉帝來說,這一個小小的鳳仙郡,恐怕就像被困在籠子裡的獵狗一般,想起來就能把他放了,若是想不起來,就任憑他餓死了。”唐僧皺眉道:“玉帝治理三界,怎會如此?”悟空道:“這算什麼,想當初的西梁國,他們還用了半國人的性命呢,如此一比,這裡實在算不了什麼。”

唐僧聞言,猛然抬頭,不解問道:“西梁國有何事?”悟空道:“原來師父不知,你看咱們過西梁國的時候,其中盡是女子,原來那是因為玉帝受裡觀音之名,在西梁國佈下了瘟疫所致,你想想那西梁國一國有百萬之眾,玉帝都不放在心上,這一個鳳仙郡萬人又能如何?”

悟空一言,說的唐僧倒吸了一口冷氣,他本以為那西梁國之事已經完結,沒想到其中還有隱情,於是連忙追問,悟空卻是不知道其中厲害,不以為意,便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知道的都說給唐僧,唐僧聽了,啞口無言,呆坐起來,如此坐了半晌,唐僧道:“徒弟,你過來,為師有事求你。”悟空急忙跳過來,問道:“師父有話請講,弟子一定效勞,哪裡有什麼求不求的。”唐僧道:“既然這樣,我要見一見玉帝,你把他給我叫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