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性愛二十講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三講愛的能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三講愛的能力

如果說愛是一種成熟的、具有創造性特點的能力,那麼,無論生活在哪種特定文化中的個人的愛的能力,都取決於此種文化對一般人的性格所產生的影響。如果我們談及當代西方文化影響下的愛,我們就是要探詢西方文明的社會結構以及從中產生的精神是否有益於愛的發展。提出這個問題是為了否定地回答它。任何客觀地觀察我們西方生活的人都不能夠懷疑:愛——兄弟的愛、母愛、ing愛一一是一種相對罕見的現象,而且,它的地位被大量的偽裝的愛的形式所取代。這些偽裝的爰的形式,實際上是愛的瓦解的諸多形式。

資本主義一方面建立在政治自由的原則基礎上,另一方面又建立在制約一切經濟關係,因而也是一切社會關系的調節者的市場原則基礎上。商品市場決定商品交換條件,勞動力市場調節勞動力的買賣。在市場條件下,有用的物和有用的人的能力和技術這兩者都被轉化為商品,無須訴諸暴力和詐騙。鞋,儘管它有用,也為人所需,但如果市場上沒有對它的需求,它就沒有任何經濟價值(交換價值);如果在市場條件下,沒有對人的能力和技術的需求,那麼,它們就沒有交換價值。資本所有者能夠購買勞動力並指揮它為其有利可圖的資本投資而工作。勞動力所有者必須在現存市場條件下把它賣給資本家,除非他想捱餓。這種經濟結構反映在一種價值的等級制度上。資本控制勞動,積累的財富儘管是死的東西,卻具有比勞動力、比人的能力、比那些活的東西更高的價值。

自資本主義開始以來,這一直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結構。儘管這種結構仍具有現代資本主義的特點,卻發生了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賦予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一些特殊性質,並對現代人的個性結構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目睹了作為資本主義發展的結果,資本的集中與積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大企業規模在不斷擴大,小企業被排擠出來。投在這些企業的資本的所有權越來越與經營這些企業的職能相分離。成千上萬的股票持有者“擁有”這個企業,但是由一個官僚管理機構經營它。這些官僚工資高,卻不是企業的所有者。這個官僚機構更感興趣的不是最大的利潤,而是企業的擴大和他們自己的權力。與資本日益加速集中和一個強大的官僚管理機構的出現並行的是勞工運動的發展。透過勞動者的工會,單個工人不必由自己並為自己而在勞動力市場上進行交易。他被組織進一個龐大的勞動力聯合組織裡,由一個代表他並與巨大的企業相對的強大官僚機構所領導。不論怎樣,在資本領域和在勞動力領域,主動權已由單個人轉到了官僚機構。越來越多的人喪失了獨立性,而是依賴於大經濟集團的管理者。

產生於這種資本集中和現代資本主義的另一個有決定意義的特徵,在於特殊的勞動組合方式。在有著極端細微分工而又大大集中了的企業中,個人失去了個性,蛻變成為一個可損耗的機械的齒輪。現代資本主義的人的問題可以以這種方式概括:現代資本主義需要協調的、大規模合作的人,需要消費胃口越來越大的人,需要趣味標準化和容易受影響並預測到其需求的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需要人感到自由和獨立,而不

依附於任何權威、原則或良心一一然而又是願意被支配,願意做他們所期望做的事,願意毫無摩擦地適應這個社會。需要不用強力而能支配,沒有領袖也能領導,毫無目的也能鼓動一一好好工作、活動、運轉、前進一的人。

結果是什麼呢?現代西方社會的人疏遠自己,疏遠他的同胞,疏遠自然,異化了。他已轉化成商品,感受到他生命力量的是作為在現行市場條件下能夠獲得最大利潤的投資。人的關係基本上是異化了的自動裝置的關係,每個人都把他的安全建立在靠近群體的基礎上,而在思想、感情或行為上沒有什麼區別。儘管每個人都儘可能靠近其他人,但仍然感到十分孤獨,充滿了當人不可克服的分離感襲來時而經常會產生的深重的不安全感、焦慮感和內疚感。我們的文明提供了許多幫助人們不從意識上感到這種孤獨的姑息劑:首推嚴格的官僚主義化的機械的工作程式,它可以使人們意識不到人的最基本的慾望,意識不到自身出人頭地和統一和諧的渴望。因為單憑這種程式不能成功地做到這一點,於是人們透過娛樂程式,透過由文藝行業提供的錄音和表演這樣的被動的消費,透過不斷購買新東西不久又用它們交換其他東西的滿足,來克服他的無意識的失望。現代人實際上接近於赫胥黎在他的《勇敢的新世界》中所描繪的景象:豐衣足食,得到了性的滿足,但沒有自我,除了與其同胞的最表面的聯絡外,沒有任何東西,他們遵循著由赫胥黎非常簡明地闡述的公式:“個人有了感知,社會就會騷亂”,“今天能得到的快樂,決不留給明天”,或者更加登峰造極的陳述——“現今每個人都是幸福的”。今天人的幸福在於“有快樂”。有快樂在於消費的滿足,在於“接受”商品、風景、食物、飲料、菸捲、人、演講、書籍、

電影切能夠被消費和被吞噬的東西。世界是一個供我們消費的龐大的物件,是一個大蘋果、大瓶子、**房;我們是乳兒,是永遠期待參閱《健全的社會》(紐約萊因哈特公司,1955〉中對異化問題和現代社會對人的性格影響的更詳細的討論。

著的人,是抱著希望的人一卻又是永遠失望的人。我們的特點是適於交換和接受,適於物質交易和消費;每樣東西精神的以及物質的東西都變成了變換的物件、消費的物件。

至於愛的狀況則是與現代人的這種社會特性相符的,因為這是由它的必然性所註定的。自動裝置不能夠愛,它們能夠交換它們的“人格包裹”,並希望公平交易。愛情,尤其是帶有這種異化結構的婚姻的最重要表現之一,是“組合”的觀念。在大量關於美滿婚姻的文章中,描述的理想幾乎都是和諧地運用了的組合觀念。這種描述與關於和諧地運用僱傭工人的觀點沒有什麼大的不同。他應該“適度獨立”,平易近人,恢弘大度,同時胸懷大志,積極進取。因此,婚姻顧問告訴我們,丈夫應該“理解”妻子,並應該幫助她。他應該讚賞地評價她的新衣裳和她做的可口的飯菜。反之當丈夫疲意不堪、悶悶不樂地回家時,妻子也應該理解他。當他談及他事業上的煩惱時,她應認真傾聽;當他忘了她的生日時,她不應生氣而要諒解他。所有這類關係的總和就構成了始終生活在一起並保持陌生的兩個人沒有摩擦的關係,他們之間從沒有達到“中心關係”,但他們相互以禮相待,誰都試圖使對方感覺更加良好。

這種愛情婚姻觀主要強調的是找到一個庇護人,以擺脫無法忍受的孤獨感。在“愛情”中的人終於找到了躲避孤獨的港灣。他們結成兩人聯盟以反抗這個孤獨的世界,而這種兩個人之間的個人主義被誤以為愛情和親密。

強調“組合”精神、相互忍耐等,相對來說只是近年來一種新的發展。這之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幾年裡,有一種愛情觀認為,雙方的性的滿足就是滿意的愛情關係,尤其是美滿婚姻的基礎。這種愛情觀認為,經常發生的婚姻不幸的原因在於結婚的雙方沒有做好“性調節”;失誤的原因被認為是忽視了“正確的”性行為,是一方或雙方ing交技能的不成熟。為“醫治”這一毛病和幫助不能相愛的不幸夫婦,許多書籍予以指導,勸告人們性行為要正當,而且或含蓄或明確地許諾,只要遵囑,幸福和愛情將會到來。言外之意就是,愛乃是性快感的產物,倘若雙方明曉如何相互滿足ing欲,他們就會相愛。這種觀點與那個時代普遍的幻覺——設想利用正確的技術不僅可以解決工業產品問題,而且也可以解決人類的所有問題一一相適應。人們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這一作為基本設想的反面才是真實的。

愛並不是充分的性滿足的結果,而性快感一一甚至對所謂性技能的瞭解一一則是愛情的產物。撇開日常觀察不論,如果這種觀點還需要證據,則可以在豐富的精神分析資料材料中找到。對最常見的性問題一一女方缺乏ing欲以及男方或重或輕的神經性陽痿的各種形式一一的研究表明:原因不在於缺乏對ing交正確技巧的瞭解,而在於使愛成為不可能的種種抑制障礙。對異性的畏懼或憎恨,阻礙一個人完全奉獻自己,阻礙他自然的行動,阻礙他相信那急切而直接的要求身體接觸的異性伴侶。假如一個在性問題上受壓抑的人能夠擺脫畏懼或憎恨,因此而成為一個有愛的能力的人,他或她的性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否則,瞭解再多的性技巧也無濟於事。

但是,當精神分析療法的資料反駁了那種認為瞭解和掌握了正確的性技能便可產生幸福和愛情的錯誤觀點時,愛是雙方的性滿足的伴隨物這一基本的假設受到了弗洛伊德理論的很大影響。在弗洛伊德看來,愛基本上是這樣一種ing欲現象:“ing愛為他提供了最大的滿足,所以對他來說ing愛實際上成為一切幸福的原動力,一定曾經驅使他循著性關系之徑追尋更進一步的幸福,從而使X生活成為他生活的中心點。”對弗洛伊德來說,兄弟的愛也是ing欲的產物,只因性本能被轉化為一種帶有“抑制了的目的”的衝動。“一種隱含著目的的愛,實際上起初是充滿ing欲的愛,且至今在人們的下意識中仍然如此。”至於結合的感受、融洽的感受(無限的感受〉那是神秘的體驗的實質,是一個人與他的伴侶結合的最強烈感受的根源一一曾被弗洛伊德解釋為一種病理學的現象,一種早期“無限自戀”的復舊。

弗洛伊德所謂愛的本質說是非理性的,只是更進一步的一個階段。在他看來,不存在非理性的愛與作為一個成熟人格所表現的愛之間的區別。他在關於移情的愛的文章中指出:“移情的”愛與“正常的”愛的現象在本質上沒有區別。墮入情網常常近乎於反常,而又常常無視客觀現實。具有強迫性的衝動,是一種拋棄幼年愛的物件的移情。弗洛伊德認為,作為一種非理性現象,作為一種成熟的輝煌動人的愛並不是我們研究的主要內容,因為它並不真實存在。

然而,過高地估計弗洛伊德愛是性吸引的理論,或更確切地說,愛僅反映在有意識的感知中與性滿足是一回事的觀點的影響,將是錯誤的。因果關係基本上以另一種方式發生。弗洛伊德的思想部分地受19世紀精神的影響;透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那幾年的主流精神,這些思想部分地為人類所接受。弗洛伊德觀念和流行觀念影響的某些原因,首先是對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嚴格而又過多的規定的反思。決定弗洛伊德理論的第二因素在於關於人的主導觀念,這種觀念建立在資本主義結構上。為了證明資本主義與人類的自然需要相統一,人們就必須證明人的本性是有競爭性的、相互充滿故意的。經濟學家根據人們對經濟利益貪得無厭的追求,達爾文主義者依據適者生存的生物學規律“證明”了這一點,而弗洛伊德則假定,男子為在性方面征服所有的女性的無窮慾望所驅使,只有社會壓力才能防止男子按其慾望行事,他由此而得出了和經濟學家與達爾文主義者同樣的結論。結果,男子必然是相互嫉妒的,即使引起這種相互妒忌和競爭的一切社會經濟原因消逝了,它仍可能繼續存在。’

最後,弗洛伊德思想受流行於19世紀的唯物主義模式的很大影弗洛伊德:《共同勞作》,蒗十卷。

\弗瑞科斯是唯一一直沒有離開老師弗洛伊德的學生,然而晚年改變了弗洛伊德關於愛的觀點。對該主題卓越的論述見《愛的潛能》(弗雷施特著,紐約哈珀兄弟公司,1954。

響。人們相信在生理學現象中可以找到一切精神現象的基質,所以弗洛伊德把愛、恨、雄心、妒忌解釋為性本能的各種形式的諸多結果。他沒有發現基本的現實在於人類生存的整體,首先在於盡人皆同的生活環境;其次在於由特殊社會結構決定的生活實踐(馬克思在其“歷史唯物主義”中邁出了超越這種唯物主義模式的決定性的一步。在他那裡,理解人類的鑰匙不是軀體,也非某種像對食物或財產的需求那樣的本能,而是人類整個生活過程,是人類的“生活實踐”〉。根據弗洛伊德的觀點,所有本能慾望假如毫無壓抑地得到充分的滿足將會帶來精神的健康、幸福。但臨床的明顯事實表明:把生命獻給無節制的性滿足的男人和女人並不會得到幸福,而常常忍受嚴重的精神過敏的衝擊或症狀的痛苦。一切本能的需求的完全滿足不僅不是幸福的基礎,甚至保證不了理智的健全。然而,弗洛伊德的觀念或許只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那段時期如此盛行,因為資本主義的精神發生了變化,從強調儲蓄轉而強調消費,從把自我節檢作為經濟上成功的一種手段轉而視消費為不斷開拓市場的基礎,視消費為憂慮重重的自動化了的個人的主要滿足,毫無顧忌的慾望的滿足成了性領域以及所有物質消費領域的主要傾向。

把弗洛伊德那種和當時的時代存在的資本主義精神相符的、在0世紀初仍未打破的觀念與當代最有成就的精神分析學家札8薩利文的理論觀點相比較,是有趣的。我們在薩利文精神分析系統中發現性和愛的嚴格區分,恰與弗洛伊德觀念相反。

在薩利文觀念中,愛與親暱是什麼意思呢?“親暱是涉及兩個人所具有的個人價值全部合法化的那種狀態。個人價值的合法化要求有一種我稱之為合作的關係,我的意思很清楚,是指一個人為了適合追求同一的別人已經表達的需要,而對自己的行為作公式化的調整,即愈來愈接

11.5.薩利文189-1949,美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他把社會因素作為人格發展的標準。

近互相滿足,互相保障日益相似的安全感。”如果我們剔去薩利文表述中的幾分晦澀的語言,那麼他所表達的就是:愛的本質是在一種合作情況下出現的,在此種情況下,兩個人都感到:“我們必須按比賽的規則行事,以維護我們的威望和優越感。”

正像弗洛伊德的愛情況是按19世紀資本主義方式對高高居上的男性經驗的描述一樣,薩利文的描述涉及0世紀異化了的交易性的人格演變。它是對兩個人之間的“個人主義”的描述,是對兩個分享共同利益、聯合起來反對充滿敵意的異化了的世界的人的描述。實際上,他的親暱的定義對任何合作感在原則上都是正當的。在這種合作感下面,每個人“調整其行為使之適合於另一個追求共同目的的人所表現出的需要”(關於愛情,人們可能會說,至少暗含對兩個人未表現出來的需要的反應,而薩爾文這裡卻認為是已表現出來的需要。這是值得注意的)。

作為相互性的滿足的愛,或作為“協作”和作為逃避孤寂的港灣的愛,是當代西方社會愛情破裂的兩種“正常”形式,是社會上模式化了的愛情的病胎。有許多個性化的愛情的病胎,它們導致了意識上的痛苦,被精神分析學和越來越多的普通人認為是神經紊亂症。以下例項簡單地描述了更常見的愛的病胎的一部分。

神經紊亂症的愛情的基本條件根植於如下事實:“情人”一方或雙方仍依附於父母的形象,在成年生活中,把曾有過的對父親或母親的感情、希望和畏懼轉移到被愛的人身上;當事人從未擺脫兒時與父母關係的模式,並在成年生活的感情需求中尋找這種模式。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個人感情上仍處於歲、5歲或1歲的孩子階段,儘管他在理智上和社會經驗上已達到其實際年齡的水平。在嚴重的情況下,這種感情上的不成熟導致其社會活動的不平衡,在不太嚴重的情況下,只是導致親人間的矛盾。

請參閱我們前面對以母親為主或以父親為主的人格的探討。其中今天常見的對愛情關係神經過敏的男人在其感情發展中仍滯留在嬰兒對母親的依附階段。這些人似乎未斷奶,他們仍像孩子;他們想要母親的保

護、愛、溫暖、關懷和讚美,他們想要母親無條件的愛種因為他們需要時母親便奉獻出來的愛,他們是母親的孩子。他們無助。這樣的人如果試圖招來女性的愛,甚至在他們成功以後,他們也常常是溫情脈脈,討好焰媚。但他們與這個女人的關係〖實際上是與所有其他人的關係)是表面的、不負責任的。他們的目的是讓人愛而不是愛他人。這種人身上常有很大的浮誇成分,或多或少隱藏了自以為是的念頭。只要找到了合適的女性,他們便心安理得,老子天下第一,而且能夠展現自己的多情與魅力,這便是這些人常常靠不住的原因。但不久之後,當這個女人不能繼續給他們帶來虛幻的希冀時,矛盾和怨恨便開始產生。如果這個女人不常常讚美他,如果她要求自主她的一生,如果她自己想得到愛和保護,而且在極端情況下,如果她不願意寬恕他與其他女人的風流韻事(甚至僅僅是不願意讚美他們),這個男人便感到煩惱,大失所望,並常以她“不愛他、自私或專橫”來把這種失落感合理化。一個稍微缺乏愛心的母親對可愛的孩子所做的任何事都可當作缺乏愛的證明。這樣的男人常把真正的愛與他們的多情行為以及他們討好的願望相混淆,因而,他們總是認為別人很不公正地對待他們,他們把自己想象成偉大的情人,埋怨戀愛的對方忘恩負義。

這樣一種以母親為中心體的人也可能正常行事,不出現任何嚴重失衡,但這種情況是罕見的。假如母親實際上曾以保護過頭的方式“愛”他(或許專斷,但沒有破壞性〉,假如他找到了一個與他的母親同屬一種型別的妻子,假如他的特殊天賦和才能允許他施展其魅力,並得到美譽(正像有時成功的政治家那樣),那麼,從社會意義上說他就是“調節得好的”,雖然未曾達到更高的成熟水平。但在不利條件的情況下——而這自然是更常見的一一如果沒有他的社會生活,他的愛情生活將會大失所望;一個人僅存這種人格的話,矛盾、重重焦慮和強烈的壓抑感便會產生。

在更嚴重的變態情況下,男子對母親的依戀會更深,更是非理性的。在這種狀態中,形象地說,他的意願並不是希望回到母親的保護傘之下,也不是回到她營養豐富的Ru房邊以吮吸乳汁,而是回到她接受一切也毀滅了一切的母體子宮。如果說神智健全的本質是掙脫母體走向世界,那麼,嚴重的精神失常的本質就是被母體所吸引,被吸引回母體而這本質上是奪去了自己的生命。以這種吞食一毀滅方式把母親與孩子聯絡起來,在母親與孩子的關係中常常出現這種母戀。她[門有時以愛的名義有時以義務的名義想把這個孩子、這個青年、這個男子據為己有,他自身不願獨立呼吸而要透過她們呼吸,他自身不願有能力去愛,除了表面上的ing愛一一蔑視所有的其他女人,他不願獨立自主,而願永遠像個罪犯或像個殘廢人。

母親的這一方面,即破壞性的、包羅一切的方面,是母親作用的消極方面。母親能夠給予生命,但也能奪走生命。她是再造者,也是毀滅者;她可以創造ai的奇蹟,然而卻沒有誰比她更能傷害愛情。在宗教偶像中(如印度女神伽裡)和在夢幻的象徵表示中,母親的兩個對立方面的屬性都能找到。

我們從主要依附於父親的人身上,還會發現另一種不同形式的神經紊亂症的變態。

最明顯的例子是:一個其母冷酷無情而其父把所有的感情和興趣都集中於他身上(部分是由於妻子的冷酷無情的結果)的男子,他是一個“好父親”,但同時是個極權主義者。任何時候他只要對兒子的舉止感到滿意,便會表揚他,送他禮物,充滿深情,如果兒子讓他掃興,就會怒斥痛罵。就這種父親的感情是兒子擁有的唯一感情來說,兒子以奴性的方式依附於父親。他的生活的主要目的是討好父親一一成功了便感到幸福、安全和滿足。但他犯了錯誤或失敗或不能討好父親時,便感到喪氣、不為人愛、失寵。這樣的人,在以後的生活中便會試圖找到一個父親的形象,他自己以依附父親的類似的方式依附於這個人。他的全部生活一連串的沉浮搖曳,依賴於他是否成功地贏得了“父親”的讚揚。這樣的人在事業上常會非常成功。他們誠心誠意,忠實可靠、熱心一一如果他們選擇的作為父親形象的人,懂得如何對付他們的話。但在其與女性的關係中,他們冷漠、淡然。女性對他們來說根本沒有什麼決定意義;他們常對女性有點不尊重,卻常裝扮成儼然像一個父親對小女孩那樣關心。起初他們可能由於其男子漢的氣質而給一個女子以很深的印象。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越來越變得讓人失望。與他們結婚的女子發現,永存在丈夫生活中的父親形象,任何時候都佔據著丈夫的主要感情,她註定要充當配角,除非她自己也曾依附於父親,因此與一個像對待任性的小孩一樣地對1寺她的丈夫在一起才會感到幸福。

由一種雙親關係造成的愛情的紊亂的情況就更加複雜。他們的父母並不互愛,但雙方又約束自己以致不會吵架或不會將任何不滿的跡象溢於言表。同時,相距遙遙也會使他們與孩子的關係不自然。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小女孩體驗的是“適當”的環境,但是,她從沒有生活在與父親或母親緊密聯系的環境中,給她帶來的一直是迷惑和恐懼。她從不瞭解父親的感情或思想,在這種環境下,總有一種未知的成分、神秘的因素。結果這個女孩躲進自己的天地,白日做夢,保持冷淡,並在以後的愛情關係中持同一態度。

此外,這種退縮導致強烈焦慮感的產生,一種不腳踏實地於社會的感情產生,退縮作為體驗興奮的唯一途徑常導致受虐狂的傾向。這樣的女性可能常常寧願丈夫當眾大吵大鬧,也不願丈夫行為保持更正常、更理智,因為這樣至少有可能從她們身上卸下緊張和畏懼的重負;為了結束這種折磨人的感情的搖擺不定的憂慮,她們無意識地挑起丈夫的發怒行為的時候並不少見。

以下各段描述了其他非理性的愛情的常見形式,但沒有分析幼兒發展過程、階段給他們奠定了基礎的特殊因素。

虛偽愛情的一種形式是偶像崇拜的愛,這種形式屢見不鮮,也常被人當作“偉大的愛”所體驗(更常見於動人的電影和小說中)。如果一個人尚未達到根植於自身能力的有效發揮的同一感和自我意識的水平,他就有把所愛的人當作“偶像崇拜”的傾向。他拋開自身的能力,異化了,把它歸咎於被愛的人,把被愛的人當成至善至美者,當作一切愛一切光明一切極大幸福的化身。在這個過程中,他剝奪了自己力量的全部意識。在愛人的身上消失了自己而不是找到了自己。因為從長遠來說,沒有人能經常實現她(他)對其偶像的期望,失望註定會產生,又要尋找新的偶像作為補救,有時會處於沒有盡頭的迴圈中。這種盲目崇拜之愛的特徵是戀愛開始時強烈和突然的戀愛感受。這種盲目崇拜之愛常被描述為真正的、偉大的愛。儘管這只是用來描寫愛情的強烈性和深刻性,也只不過是表明崇拜者的慾望和失望。無須說,兩個人處於互相的偶像崇拜之中’這種崇拜在極端情況下有時表現的是感應性精神病的情景,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虛偽之愛的另一種形式可以稱為“傷感的愛”。其本質在於:只在想入非非中體驗愛情,而不是在與一個具體的人的現實存在中體驗愛情。這種愛情的最普遍形式是從熒屏影象、雜誌上的愛情[事以及愛情歌曲等的消費者體驗替代性的愛情滿足中找到的。一切對愛、結合和親近未實現的期望,都能在這些產品中得到滿意的回聲。在與配偶的關係中無能力越過分離的藩牆的男人或女人,分享螢幕上的夫婦的幸福或不幸的愛情時,都會感動得潸然淚下。對於許多夫婦來說,觀賞螢幕上的這種故事是體驗到愛情的唯一場合不是他們自己互愛,而是他們一起作為他人“愛”的旁觀者。只要愛情對他們是白日做夢,他們便能夠分享他人的愛;一旦回到他們兩個具體的人之間的夫妻關係的現實生活中,他們便冷漠了。

傷感的愛的另一方面是在一定時期內愛情的抽象化。一對夫婦可能常因他們過去的愛而深受感動一儘管再現這種過去的愛時並未體驗任何現實的愛情一一或被他們未來的愛情的幻想所感動。有多少忙於結婚或剛剛結婚的夫婦夢想他們未來會發生愛情,給他們帶來幸福?而正是在他們生活的此時此刻,卻已經開始相互厭倦。這種傾向與現代人的一般態度的特點是一致的。他生活在過去或將來而不是現在。他傷感地記起他的童年、他的母親,或者他在為未來編織著幸福的圖案。不管是透過他人虛構的經歷而替代性地分享愛,還是把愛從現在轉移到過去或將來,這種抽象的、異化的愛的形式都是精神上的鴉片,不過是為了減輕現實生活的痛苦,緩解個人的孤寂和分離感罷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神經紊亂性的愛情的又一形式是為了逃避自身的問題,而利用投射機制關心“被愛”的一方的缺點和不足。在這方面,個人的行為很像群體、國家和宗教之行為。他們甚至對另一個人的細小缺點也有很大的興趣,卻忽視自身的毛病而洋洋得意地向前進一一總是忙於試圖指責和改造另一個人。假如兩個人都這樣做常見的情況便是如此一一愛情關係就會轉化為一種相互投射關係。倘若我獨斷專行,或優柔寡斷,或貪得無厭,我便指責我的配偶也是如此,我想矯正她或懲罰她,這要取決於我的個性。對方則也是這樣做,於是雙方都做到了無視自己,因此不能採取可能有助他們自身發展的任何措施。

投射的另一形式是把自己的問題投射到孩子身上。這種投射首先發生在對孩子非同尋常的希冀上。在這種情況下,對孩子的希冀主要在於把自己的生存問題投射到孩子身上。一個人感到他已不能瞭解自己生活的意義時,他便試圖透過孩子的生活來瞭解。但是在他自身中註定失敗了的東西,從對孩子的瞭解中也註定要失敗。前者是因為生存問題只能透過每個人自己解決,而不是他人可以替代的;後者是因為他缺少那些引導孩子自己探索問題的非常重要的品質。當消除不幸婚姻的問題出現時,孩子們也服務於投射的目的。此種場合下,父母的陳舊論點是:為了不剝奪一個統一之家對孩子的幸福,他們不能離婚。不過任何詳細的研究都表明:“統一家庭”內部的緊張和不幸氣氛較之公開破裂的家庭對孩子們更有害。後者至少告訴孩子們,人們能夠透過果斷的決定結束不堪忍受的環境。

這裡必須提到另一種常見的錯誤,即以為愛必定意味著沒有衝突。正如人們通常認為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避免痛苦和悲傷一樣,他們也相信愛情意味著沒有矛盾。他們用下面的事實為此觀點找到恰當的理由:

周圍人的爭鬥未給有關各方帶來任何好處,僅是一種破壞性的交換。但-是,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數人的“衝突”實際上是試圖避免真正的衝突。這些衝突是在本來就不易澄清和解決的小事和表面事情上的爭執。兩個人之間的真正衝突它是無法掩蓋的,但它們是內心真實情感的坦率的表露是沒有破壞性的。它們導致了澄清事實。它們來源於兩個有了更多瞭解和更強力量的人的精神發洩。這裡我們有必要再次強調上面說過的--些要點。

只有兩個人內心的相互交流,每個人都從內心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愛才是可能的。人的真實性只存在於這種“內心的感受”中,這裡是活生生的,這裡才是愛的基礎。因而被感知的愛是一種永恆的挑戰;它不是一塊間歇的地方,而是集運動、發展、工作於一身,甚至不管是和諧還是衝突,是快樂還是悲哀,都是從屬這樣一個根本事實:雙方從他們生存的實體中感到了自身的存在,他們與他們自己一體,而不是由於拋棄自己而達到一體。愛的存在只有一條證明:每個人所關心的雙方關係的深度以及活力和力量的程度,這樣我們才可能識辨愛情。

正如機械式的人不能互愛一樣,他們也不可能愛上帝。對上帝之愛的破裂與人類之愛的瓦解達到了同一程度。這一事實明顯與我們看到的這個時代的宗教復興的思想相矛盾。從這個情況中找不出更深刻的東西。我們所目睹的(甚至儘管有例外)是復歸到對上帝的偶像崇拜的觀念,是對上帝的愛轉化為一種適應異化性格結構的關係,復歸到對上帝

的偶像崇拜觀念,這是顯而易見的。人們顧慮重重,沒有原則性或信念,他們發現自己除了目前之外沒有任何目的,因此他們仍停留在孩童階段,希望父母在他們需要幫助時幫助他們。

的確,在宗教文明裡,例如中世紀文明裡,一般人把上帝當成幫助自己的父親或母親來看待。但同時,他們認真地崇拜著上帝,按著上帝的原則生活是他們生命的重要目的,以致他們最關心的是得到“拯救”,其他一切活動都降到了次要位置。今天已沒有這種努力。日常生活已嚴格地與任何宗教價值觀分開。人們致力於為物質生活的舒適,為人格市場上的成功而奮鬥。我們世俗努力建築在其上的原則是我們冷漠無情和利己主義〖後者常被稱為“個人主義”或“個人創造力”〉。宗教文明中的人可以與一個需要父親作為幫助者、而又開始在生活中採納自己的觀點和原則的八歲小孩相比較。當代人很像歲的孩子,在需要父親時,哭喊著向父親求援,反之,應付自如� ��又很傲慢。

在這方面,在沒有按照上帝的原則改變生活時,在對擬人化的上帝的影象的早期依附中,我們更接近於原始偶像崇拜的部落而不是中世紀的宗教文化。另一方面,現代宗教的環境表明了西方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新的獨特的局勢。我們這裡可以再次提及本書前一部分中重新作的陳述。現代人把自己轉化為商品;就其地位和在人格交換的市場上的條件而論,他把自己的生命能力當成投資,他應該用它來創造最大的利潤。他與自己、與同胞、與自然相異化。他的主要目的是用他的技能、知識、他自身、他的“全部人格”為一場平等的、有利可圖的交易而進行逐利的交換。除了隨波逐流外,生活沒有目的;除了公平交易外,沒有任何原則;除了消費外,沒有任何滿足。

在這種條件下,上帝的觀念意味著什麼呢?它從原來的宗教意義轉化為適應成功的異化了的文明的意義。近來宗教的復活,對上帝的信念轉化成了讓人們更好地適應競爭奮鬥的心理學手段。

宗教把自身與自我暗示和心理療法聯結起來,以幫助從事經營活動的人們。”0世紀0年代,人們還沒為“完善自己的人格”而求助於上帝。198年的暢銷書、戴爾丨卡內基的《如何獲得朋友和影響他人》’還停留在嚴格意義上的世俗水平上。該書在當時的作用相當於我們現在最暢銷的書《積極思考的能力》。後者由可敬的皮爾撰著。在這本宗教書裡,甚至沒有設問我們對成功的主要關心本身是否與一神教相符。相反,這一最終的目的從沒有被懷疑過,而對上帝的信念和祈禱被推崇為增強人們取得成就的力量的一種手段,正如現代的精神病學者為能更多地招引顧客,而介紹被僱用者的幸福,有些牧師為了取得更大的成功而勸告愛上帝一樣。“讓上帝成為你的伴侶”意味著使上帝成為經營中的夥伴,而不是在愛情、正義和真理中與之一致。正如兄弟之愛已被非人格的公平所取代一樣,上帝的愛已轉化成一個遙遠的宇宙總指揮,儘管你知道它就在那裡,它操縱舞臺(雖然沒它或許也照常運轉〉,你從未看見它,但當你“盡自己職責”時,你就承認了它的領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選自[德]弗羅姆《愛的藝術》1劉福堂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