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夷水悲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川東楊秀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七章 川東楊秀漋

青護法一把扯下青布幌子上那個“卦”字,伸到覃聲鸞眼前。

“卦”字背面龍飛鳳舞一行小字:“清風道長所言不可違逆!”覃聲鸞一看便知,那是二叔覃佳耀親筆草書。原來,當初黃柏山受命之時,覃佳耀就已經料到,青護法和張總教頭可能無法說服覃聲鸞,便揭開卦布,在“卦”字後面寫下手諭,並叮囑青護法與張正潮,萬不得已時不惜武力相諫,也要攔住覃聲鸞。

覃聲鸞看見二叔手令,又見到青護法與總教頭二人架勢,是不會讓自己離開瓦崗寨的,總不能不顧長幼真的動起手來。一時間呆立在原地,兩眼緊盯著門外遠方。

良久,再問道:“對黃柏山之處境,大元帥可曾說如何應對?”

“大元帥沒有細說,不過,據貧道揣測似是成竹在胸。”青護法想了想,說道:“元宵節午後老營議事時,副元帥林之華提過,敵強我弱之下,黃柏山可否化整為零分散突圍,到瓦崗會師,當時被大元帥攔住沒往下說。但當晚貧道單獨辭別大元帥,大元帥倒主動說起林副元帥之建議,貧道猜想不會是無緣無故的!”

“哦?這就是了!此次圍剿黃柏山,實在非同小可,林師叔之策不無道理,權衡利害,萬不得已時二叔多半會採納。”覃聲鸞又思忖片刻,緩緩說道:“二位放心,聲鸞不會使二位為難。但黃柏山大軍壓境,我新營必定要有所作為。即日起瓦崗寨多派人手,打探官府與黃柏山訊息。同時,瓦崗大營與官店口先鋒營一齊行動,分派若干小股隊伍,攻關奪卡,四處出擊,一乃大造聲勢吸引官府力量,減輕黃柏山西側壓力,二乃萬一黃柏山分散轉移,瓦崗寨也可加以接應。二位以為如何?”

張正潮與青護法對望一眼,同時一拱手:“都督如此安排,屬下贊同!”

“既然二位沒有異議,聲鸞就下令了!”

“張總教頭與青護法坐鎮瓦崗兼顧官店口先鋒營。瓦崗大營派出三路人馬,第一隊五百人由我帶領向東遊擊,擇機攻佔烏陽關、金果坪;第二路第三路各三百人,由兩名提巡帶領,分別向南往鶴峰、向西往宣恩開進,沿途打擊土豪劣紳,伺機騷擾兩地縣城;官店口先鋒營亦派出三路,第一路五百人由武魁帶領,向烏陽關、金果坪方向進發,與我部合力拿下兩處重鎮,打通瓦崗與黃柏山之間通道;第二路三百人由劉順帶領,肅清夷水南岸景陽河一帶官府殘餘,做出北進建始之態;第三路四百人,由張羅漢帶領,向西進發騷擾施州城。”覃聲鸞一口氣下完命令。

“不可!賢侄是瓦崗新營都督,且大元帥早有嚴令,只許你坐鎮瓦崗指揮,萬萬不能離開大營!”張正潮、青道人同時阻止,張正潮接著說道:“這樣吧,其他安排都遵都督之命施行,瓦崗大寨東進烏陽關、金果坪這一路,由屬下帶隊前去便是,都督安心在瓦崗寨居中指揮。這樣,各路隊伍才好隨時排程。”

張正潮

之所以要自己帶兵出擊,覃聲鸞確實也需要坐鎮瓦崗,心底更是擔心覃聲鸞一旦出了大營,只要聞訊黃柏山局勢吃緊,便會越過鄔陽關金果坪,奮不顧身直奔黃柏山而去。

覃聲鸞見二人十分堅決,自己身為新營都督,也不好將坐鎮中軍重責強壓在張正潮身上,便不再堅持。

覃聲鸞無法抽身回官店口雲盤嶺,派向臘生回去傳令,並去一趟漆樹槽,找個機會給馮秋雲捎信,未得覃公子迴轉官店口訊息前,月圓之夜暫不赴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出數日,瓦崗寨、營盤嶺六路人馬,先後出動分頭進擊。

向西向南的三路,施州城、鶴峰州城、宣恩縣城早已戒備森嚴,實難有所作為,無非是穿鄉過鎮,打擊土豪劣紳,大造聲勢,吸引官府注意力。劉順一路,活躍在景陽河南岸一線,時不時渡河北去騷擾一陣,建始官軍如臨大敵。

張正潮與武魁兩路各自向東出擊,先攻鄔陽關,但烏有仁已補齊把總署兵員,又徵集了數百鄉勇團練,憑藉地勢險要把鄔陽關守得水潑不進。攻擊鄔陽關無果,再轉攻巴東金果坪,金果坪早已增兵無數,激戰兩日,亦是勞而無功。兩股人馬各自分開,依舊在東線附近出沒,隔三差五襲擾,讓兩鎮官軍只能龜縮在營中,時時嚴陣以待。

黃柏山教匪大部脫圍,忠勇侯額勒登保怒不可竭,急令精銳官軍全線向西追剿,同時傳令宜昌府、施南府、鶴峰州及治下各縣守土有責,所有綠營駐軍、衙役、團練鄉勇一齊出動,圍追堵截教匪殘餘,一時間鄂西南大地處處烽煙。

黃柏山數十路突圍人馬,東奔西竄南北呼應,官軍勢力稍弱處突然嘯聚略鎮奪寨,大隊官軍臨近時則避敵鋒芒銷聲匿跡。加上覃聲鸞派出的六路人馬遙相呼應,施南府、鶴峰州亂成了一鍋粥。

一晃就是數月過去,覃聲鸞只知道黃柏山已破,天運大軍分散突圍,長陽、長樂、建始、巴東、鶴峰乃至巫山奉節,處處都有白蓮軍出沒,但始終無法得到確切訊息。

忽然一天,青護法匆匆闖進瓦崗大營,急急稟報:“屬下剛剛得到訊息,施州城北數十裡處大茅田,那裡有一撥綠營兵駐守,還有幾家財主合辦的團練鄉勇百餘人,數日前被義軍攻克,據傳那股義軍打的是大元帥旗號!”

覃聲鸞自去年春上鳳鶴山一別,與二叔一年多時間沒有見面,黃柏山突圍後更連訊息都難得到,此刻猛然聽說二叔現身大茅田,不禁心中狂喜,趕緊問道:“西去襲擾的瓦崗大營兄弟和營盤嶺張羅漢目前在何位置?”

“兩撥兄弟行蹤不定,只聽說張羅漢前不久到過沙地,現今只怕也早就另往他處了。”

“既然知道大元帥已到了施州城附近,張羅漢那兩路又不知能否與大元帥接上頭……”覃聲鸞急忙吩咐向臘生:“來呀,速傳命令,加派兩撥人馬向西運動,接應大元帥。”

彼此都

在轉戰間,瓦崗人馬得到白蓮軍襲擾某地的訊息,往往在事發幾日之後,接應人馬趕到時對方早已遠在百十裡之外。覃聲鸞急得行坐不安,心急如焚,又不敢擅離瓦崗一時半刻。

營盤嶺上,武魁、張羅漢、劉順均已帶隊出擊,只剩下張大貴和殷正軒二人留守,好在威脅雲盤嶺的只有建始官軍,被劉順牽制在景陽河一線,無暇顧及官店口,向臘生時時前去傳達都督將令,回報大小事務,營盤嶺倒也沒有大事發生。

覃佳耀一兩月前就可以直奔瓦崗寨的,但他心中另有打算。黃柏山突圍以來,一直在官軍圍追堵截之中,若是直奔瓦崗,無疑會將追剿的官軍重兵引去。再者,林之華覃世輝南北二路,更加艱難曲折,自己中路左右衝殺,三路人馬尚可彼此呼應。因此不願過早進駐瓦崗寨自圖安穩。

大茅田一戰得手,施南府急派大軍圍剿,但覃佳耀早已北去退入奉節,順便聯絡上了川東義軍首領楊秀漋、湯永禮。

雙方慕名已久,楊秀漋、湯永禮迎出大營三十裡相見。覃佳耀抱拳笑道:“久聞兩位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是英雄氣概,覃某勢單力孤千里轉戰之際,還得如此重視,足見兩位胸懷與大義!”

“哈哈……覃兄過謙了!”楊秀漋湯永禮趕緊還禮,說道:“誰不知覃兄乃當世豪傑,數萬兄弟已把施南府鬧得天翻地覆,此次轉移不過是避敵鋒芒罷了!今日有幸結識覃兄,我等二人敢不倒履相迎?”

把覃佳耀接到營中,大擺筵席款待,又將酒肉送到隨行兄弟軍中犒勞。

酒過三巡,楊秀漋舉杯請道:“覃兄,在下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楊兄儘管直言!”

“現今黃柏山數萬大軍分散在鄂西南各自為戰,似也不是長久之計,不知今後有何打算?”楊秀漋字斟句酌,說道:“覃兄若是沒有適合去處,不如登高一呼,麾下人馬盡數往川東彙集,你我兄弟聯合一起,兵強馬壯實力大增,攻城掠府易如反掌,屆時順江而下,東出荊宜北進中原,豈不快哉?”

“長遠計,楊兄說的極是!但眼下來看,雖然聖教在各地紛紛舉事,但尚未傷及清廷根本,官軍勢力遠大於義軍,逐鹿中原還為時過早。在下之意,倒不如潛心經營川黔湘鄂邊區,待到一定時機,再與清廷一爭高下。”覃佳耀緩緩說道。

“覃兄言之有理!”楊秀漋心中略有失望但並無不快,點頭讚許,又問道:“不知下一步覃兄有何打算?”

“多謝楊兄!實不相瞞,在下夷水堂除了黃柏山,在施南府下宣恩瓦崗寨,還有一處大營,不出一月,黃柏山的數萬兄弟將在瓦崗聚集!”覃佳耀笑了笑,再正容說道:“對於經營這十萬大山,在下倒是有個主意,不知兩位有沒有興趣?”

“敢問覃兄有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