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夷水悲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捕頭遇襲失糧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捕頭遇襲失糧草

“朱捕頭領二百兄弟押著數十擔糧食,今日清晨從望舟坪出發,午前走到葫蘆壩大坪小坪之間那段狹長的下河口中,兩旁山林裡突然冒出上千教匪,我軍寡不敵眾糧草被毀,朱捕頭領著兄弟們激戰多時,才將教匪擊退,現今正在追擊教匪!”那兩人低著頭答道。

“一會說寡不敵眾,一會又說擊潰敵軍正在追擊,葫蘆壩哪來的上千教匪?”趙源生略一思索,猛喝道:“簡直是一派胡言!到底是何情況,還不如實報來!”

那兩人嚇得一哆嗦,把頭埋得更低了,戰戰兢兢把事情經過如實稟報。

數日前江師爺到景陽河沿岸籌集糧草,同時派出衙役趕回建始縣城,將知縣趙大人調集糧草的公文送達,縣丞李大人不敢怠慢,一面令留守衙役四處催辦軍糧入庫,一面急徵民夫百餘人,將庫中糧草軍需運往官店口。

景陽河水情無常,上游一場暴雨便有數日無法開渡,客商與貨物只能在水勢穩定期間過河。

景陽河南岸有個地方,背後三面環山,向北一側便是滔滔江水,河崖上可望見腳下漁舟出沒,故名望舟坪。此處地勢險要又十分隱蔽,更為便利的是河崖上有條小徑可到水邊,順著河灘不到一裡就是渡口。望舟坪中有個財主姓許,庭院寬闊房舍無數。江師爺徵用許家五六間房屋做了糧草中轉處,縣衙糧草運到北岸,萬一遇到水大不能渡河,便暫時竹蓆遮蓋存放在河崖下,水情穩定時搶渡過河,囤積在望舟坪,再源源不斷運往官店口,即便因暴雨停渡幾日,軍中也不至斷糧。

連續幾天天氣晴好,李大人那百餘民夫日夜不停,江師爺看著那幾間庫房漸漸充盈起來,心中也踏實了不少,就目前存糧維持大軍半月不成問題。江師爺本是教書匠出身,哪裡經得住這些日子上下奔波,身子骨就像要散了架似的,早就累得渾身發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昨日晚間,許財主依舊置辦了一桌酒菜,款待江師爺與朱捕頭幾位領頭的人。

幾杯酒下肚,江師爺恢復了些精神,就在桌上安排:“朱捕頭,江某實在跑不動了,加上還要催辦縣衙那邊續辦運輸,這裡庫房也要清點整理,明日就偷懶一天,你帶大半兄弟押著糧草去官店口吧。”

“老夫子本是文弱書生,押運之事原就不該您親力親為的,現今這中轉處又存糧不少,您更應坐鎮排程才是!”朱捕頭笑笑,說道:“趙大人三處大營封住雲盤嶺,教匪除非長了翅膀,否則不會出現在白果壩到景陽河一線,至於尋常山匪搶犯,且不說他們不堪一擊,即便是無人押運,借他幾個膽子也不敢打官府軍糧的主意!”

“還是謹慎小心才是!”江師爺搖搖頭說道:“這樣吧,你帶二百人押運,留下一百守護中轉庫房。”

“好,老夫子放心就是!”

山外人力運輸大都是肩挑擔子,但山裡因為山路原因,挑

擔極不方便,狹窄處掉轉不開,陡峭處又無法歇腳,所以山裡搬運物品都是用揹簍。

背夫更有一種專門的揹簍,只有齊肩的下半截,根據所背貨物不同,或擱籮筐,或擱麻袋,或擱背板,上面便如一座移動的小山,百餘斤兩三百斤不在話下,背夫稱為背腳子,那揹簍則叫做腳揹簍。一根打杵子在手,上坡下嶺時當做柺杖,隨時隨地往揹簍下一撐,藉著幾聲長長的號子,或就是一陣吆喝,呼出胸中那團濁氣,似是舒暢無比。

這裡便有一段傳說,當初玉皇大帝派千里眼順風耳考察人間疾苦,那二神在南天門檢視,只見背腳子們歇腳時滿臉歡愉,號子悠揚,快樂似神仙,再看那喝酒的人,一口下肚眉頭緊皺,表情痛苦異常。於是回報玉帝,凡間背腳子最樂,飲酒最苦,玉帝一聽連說不公,當即下令:“給飲酒之人賜下上好房舍錦緞絲綢,配以精緻菜餚,至於那些背腳子們,已經樂成那樣,就隨便湊合也罷!”自然,這不過是背腳子們的自嘲。

五十多個背腳子,近二百名衙役鄉勇,今日天不亮便從望舟坪出發,直奔白果壩官軍大營。為了趕路,朱捕頭和那些衙役沿途催促,對那些走得慢的時不時破口大罵,一路緊趕慢趕,響午時分過了葫蘆壩小坪,進入那數里狹窄河谷之中。

隊伍裡幾個背腳子喊道:“朱捕頭,走了幾十裡,汗水溼了幹幹了又溼,身上都臭了,前面再有個把時辰也就到了,這峽谷蔭涼又有溪水,稍微歇息片刻,容小的們洗把臉再趕路吧?”

“你等好不醒事,這河谷兩面是筆陡的山坡,黑森森的密林,若是有教匪設伏,大家哪有命在?快走快走,要歇腳也得過了峽谷,到前面大坪再說。”朱捕頭連聲催促。

“你們當差的倒是輕鬆自在,哪像我們背上一兩百斤重的麻袋,換了我們空腳甩手也能一口氣跑上官店口!”有人小聲嘀咕道。

誰知這話被身後不遠的衙役聽到了,立刻就是一陣怒罵:“放 你 媽的烏臭屁,老子們還想在屋裡坐起涼快呢,你個背腳子也敢跟官差比,是不是皮在作燒,想找打挨?”

正在喝罵中,突然,密林中一聲炮響,無數火槍弓箭下雨般襲來,全射向衙役鄉勇,緊接著殺聲震天,只看見額頭上白布條晃動,不知多少人從兩邊衝殺出來。

槍聲一響,背腳子們站不穩又蹲不下,眼見得身旁官差紛紛中槍中箭,嚇得把肩上腳揹簍一歪,將麻袋傾倒在地上,腳揹簍卻捨不得丟,那可是吃飯的傢伙,齊發聲喊“白蓮軍來了……”,提起打杵子一窩蜂往回跑。

那些衙役鄉勇猝不及防,第一輪火槍弓箭射過,就有二三十人掛彩,當場倒下八九個,看見幾十名背腳子沒命的跑,更是人心大亂,全不顧朱捕頭彈壓喝罵,只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沒命的往來路逃去。可憐那些被射翻倒地和受傷跑不動的,被衝出的人一陣亂砍,慘叫聲中死了

一二十。

殺來的人並不追趕,只圍著地上的糧食麻袋招呼。數十人一齊動作,把麻袋迅速歸攏堆放,將早已準備好的茅草枯枝覆在上面,又有兩三人提著桐油往上潑灑,然後一把火點燃,峽谷裡頓時濃煙滾滾。隔得遠的麻袋來不及搬運,或割破袋口推翻到河水中,或直接一陣亂剁,將糧食灑進亂石草叢中。

衙役鄉勇逃過一陣,見後面並沒有人追來,漸漸止住腳步,回頭一看,才發現教匪不過百把人。朱捕頭氣得大罵:“跑你 媽 的逼,教匪比我們人少,快隨我殺回去,丟了糧草誰都活不成!”驅使衙役鄉勇返身向前衝去。

那撥劫道的人,不用說就是劉順帶來的百名兄弟了。見到官軍醒悟殺返回來,劉順一聲呼哨,白蓮軍立馬向兩邊密林隱去。

地上橫七豎八躺著一二十具屍體,著火的糧草還在冒著黑煙,幾條空麻袋在水中半浮半沉,可教匪早已不見蹤跡,朱捕頭兩腿發軟,一屁股坐在河邊石頭上。只聽見槍響就一窩蜂潰逃,連白蓮教匪照面都沒打,就折了近二十名衙役鄉勇,還把軍糧燒的燒灑的灑淹的淹,這情形傳到趙大人跟前,即便能逃得過死罪,定然也免不了一頓板子打得皮開肉綻。雖然眼見得教匪只有百把人,但兩旁黑森森的山林裡究竟還有多少?敵暗我明,如果現在貿然追進山裡中了埋伏,只怕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了!

此時朱捕頭腸子都快悔青,萬不該昨日逞強應下了這份差事,若是有江師爺在場,再大的責任也有他擔著!想到此處心裡一動,自己平日裡與江師爺相處不錯,江師爺又是趙大人跟前紅人,何不暫且差人去趙大人處報訊,這趟差事原本就是江師爺的,自己帶人先回望舟坪,請江師爺從中轉圜?

拿定主意,朱捕頭指定口齒伶俐的衙役鄉勇各一名:“你二人速去白果壩稟報趙大人,運糧隊在葫蘆壩下河口突遇大隊教匪襲擊,雖然護糧隊浴血奮戰終於將敵人擊潰,但糧草卻被教匪焚燬,目前我等正在追擊!”

明明就是個灰頭土臉的差事,那二人不情不願卻又不敢違令,只好硬起頭皮去見趙大人。

餘下官軍哪裡還敢追擊,生怕教匪去而復返,恨不得生出翅膀飛出這陰森可怖之地。挖坑掩埋屍體耽誤時間,把屍體帶回無非也是換個地方埋葬,只會導致行動遲緩。朱捕頭知道前面不遠有個山洞,把手一指,眾人一齊動手,將那些屍體搬進了山洞深處,推幾塊大石頭堵住洞口完事。

自然,報訊的那兩人只經歷了糧草被毀那一段,朱捕頭如何領命,事後如何追擊教匪以及如何打掃戰場等等均不知情。

“一群廢物!擺明是小股教匪襲擾糧道,二百衙役鄉勇居然嚇得望風而逃,實在可恨!”趙大人聽完實情經過,勃然大怒:“來呀,將這二人拖下去羈押軍中,待涉事之人回營後一並重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