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七章 春晚是從哪年開始(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二十七章 春晚是從哪年開始(2)

83春晚一直被認為是中央電視臺的首屆春晚,其實不是,真正算首屆的春晚應該是在79年。

事實上78年央視復播就開始了迎新春文藝晚會的錄播,不過因為當時全國電視太少,而且節目嚴肅死板,所以也就沒什麼影響,不像83春晚,當時全國的電視機保有量已經是78年的十幾倍。

79年全國電視機490多萬臺,82年達到2700萬臺,而到83年就達到了近5000萬臺。

實話實說,改革開放雖然在初期走了不少彎路,但真心的讓老百姓的日子好過了。

話說78年時候的迎新春文藝晚會,電視上看上來就是主席語錄,我們的偉大堅強,敵人的醜惡嘴臉,片頭旁白都是嚴肅莊重的,配曲是激烈激昂的。

而現場,開場節目就是無產階級革命偉大性宣講,反正整個晚會就是酷酷的,莊重的,帶有強烈民族情緒的,就是不能笑,連相聲都是聲色俱戾的,就像朝鮮現在的街頭廣告哪樣。

79年,央視覺得應該做出一些改變,導演鄧小軍大膽的以茶話會的形式錄製了晚會,並加入了交誼舞,這在當時簡直就是翻天覆地翻江倒海的行為,差點因為這個被上面某些高階領導開除。

而83年的春晚影響大到什麼程度呢?劉小慶從香港5元港幣一件買的兩件衣服,春晚結束後立刻被模仿出來,和她自己在現場梳的髮型一起風靡大江南北,被稱為“曉慶衫”“曉慶頭”。

83春晚另一個偉大意義在於,它開闢了直播互動晚會的先河,而且大膽的丟掉了政治內容,以歡快,歡笑,輕鬆愉快為主題,直接融進了當時剛從嚴酷的政治運動中走出來的勞苦大眾的心靈,說它改變了當時整個社會的氣氛一點都不誇張。

話說,83年央視臺長叫王楓,遼東營口人,是個風趣的老人,他說之所以83年大膽的同意黃一賀和鄧小軍的直播要求,是因為當時沒錢,要知道當時一個錄影頭就是三萬美元,能省一個是一個啊。

這裡插一句題外話,中國的電視是從1958年開播的,一直到1967年,所有的節目都是直播,結果在大運動中,央視發生了一次直播事故,當時的造反派非常惱火,認為央視影響了偉大的革命事業,對央視從上到下進行了批鬥,最後導致了央視停播。

1978央視復播以後,不知道為什麼延續了四人幫造反派們錄播的指示,包括新聞聯播都是錄播,並在國內電視業形成了慣例。

那時候春晚不像後來有總導演制,那時候是雙導演,兩個人一邊大,有事商量著來,拍桌子爭吵是家常便飯,結果就是節目真心好看。

就是現在把83、84、86一直到90年的春晚放出來,也比近五年的好看。

這裡為啥沒有85年呢?因為85年的春晚就是個大坑。

當時國內已經開始嘗試著與歐美接軌,外面的資訊大量的進來,當時歐美的大型晚會都是在大型場館舉行,數萬人歡騰一堂。

而因為83、84連續兩年的成功,春晚有了自己的成熟的團隊,85年的時候,黃大導演的心就大了,想搞一場世紀晚會,超越歐美同行。

於是,85年的春晚地點就定在了京城工人體育館。

然後就悲劇了,人有了,心夠大,裝置技術跟不上,連對講機都沒有的春晚團隊開始了掙扎,當時全是機械道具,就一個燈光,吊在離地面幾十米的頂上,想換個燈光得全人工上去,你連個對講機都沒有,怎麼即時傳達?

結果就是拖拖拉拉,六個小時了還沒演完。

更坑的是當時是大年三十啊,直播啊,竟然特麼場館內沒有取暖,半夜的時候零下三十度啊。

所有場內人員捂著軍大衣在那抖,好些演員直接凍哭,攝像師抖的鏡頭都掌不穩,有興趣的朋友上網看一下影片,鏡頭從開場半小時以後就開始抖,馬三立老爺子凍得那樣,看的都可憐。

張興明舔了一下嘴唇,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這樣,我問你答,咱們快點,你也忙,好不好?”

黃大導呼吸還沒平緩過來呢,悶悶的嗯了一聲,他從84年就開始琢磨著請中央領導來參加晚會,這就是他的死穴,突然間聽說這麼多領導在關心他的晚會,差點直接當機。

張興明說:“晚會節目我就不說了,相信你也心裡有數,我只問三個問題。一,場地?會場定在哪裡?二,場地的安全措施。三,場地的取暖情況,黃導,請你說說吧。”

黃一賀做了一個深呼吸,說:“晚會定在首都工人體育館內舉行,安全方面,我們可以加強,這個肯定沒什麼問題。取暖這事吧,說實話,暫時我也不清楚,原來一直沒重視這事,室內場館,人又多,肯定也冷不到哪去,節目總共就四個多小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興明心裡說冷不到哪去?四個多小時?做為唯一一次央視鄭重向廣大電視觀眾道歉的晚會,你是不知道你這次有多坑啊,人哪,心太大了也不好。

說:“現在場館已經開始佈置了嗎?”

那時候還沒有裝修這個詞,就叫佈置。

黃導說:“還沒,早呢,2月2號三十,計劃是1月底進行場地佈置。”

張興明說:“取暖問題怎麼解決?”

黃導抽了兩下鼻子,說:“要不,我向上面申請一下行吧?說實話資金有點緊張,場地佈置啥的,演出費用,場地費用,加起來預算不太夠,其實也是因為這個才沒重視取暖這回事。”

張興明說:“資金來源主要是哪塊?”

黃導說:“部裡撥了些,局裡臺裡各撥了一些,首鋼給了點,缺錢哪,現在化緣不像以前了,一聽是央視,多少都給點,支援兄弟單位建設嘛。現在不行了,化緣的部門太多,像街道,派出所,地區小門診,監控站檢查站,電臺電視臺,民政下面的一些部門,團委下面的一些部門,全都盯著呢,要麼就是一家分點,要麼就是一家也沒有,唉,一提這個,我腿肚子都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