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八章 去收國庫卷吧(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八十八章 去收國庫卷吧(3)

戴軍舔了舔嘴唇說:“我給她不就完了嘛。”伸手從褲兜裡掏了一會兒,掏出一疊糧票來遞給女孩。

女孩接過來仔細的數了數,點了點頭說:“對的對的,二十二斤四兩,沒有少。謝謝哥哥。”她向張興明行了個禮,說:“那我去買糧行不?俺爹還等著俺買的米做飯呢。”

張興明說:“行,你先去買糧,下次小心點,再丟了看你咋整。”

丫頭抿著嘴不好意思的低頭去買糧了,這邊戴軍衝張興明舉了舉被銬起來的手說:“我都還了還抓我嘎哈呀?”

張興明說:“你等會,現在怕啦?剛才咋那麼牛逼呢?老實站著。”扭頭問邱士林:“你們咋沒去上班呢?現在混還有啥意思啊?”

邱士林手伸帽子裡頭撓了撓頭說:“歲數不夠呢,我得明年四月份才到線,提前去人家不要,我都想去改戶口本了,可那邊有記錄,改了也不要,就等唄。我還行呢,他們幾個比我還小呢,馬力還得兩年。”

馬力說:“二明你不好就說一聲,照顧照顧唄,我又不是沒勁幹不了活,這一天在家呆著鬧心巴拉的,現在咱這誰還混呢,自己出去都沒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張興明說:“你歲數不夠我咋幫啊?那玩藝是法律規定的啊,我這邊答應了,明天我就非法僱傭被查了啊,這可不是小事,再等等吧,哪怕你提前幾個月我都能行。你想幹啥,現在正好去學學唄。”

馬力說:“上哪學啊?你那廠子啥的那麼多呢,我也不知道幹啥呀?”

張興明說:“咱這像你們這樣差一二歲在家閒著的多不?”

馬力說:“也不算少了,咱郭堡二三十個得有,要算全南墳的話,不得有一兩百啊。”

張興明說:“這麼的,過了年我在這邊辦個學習班,到時候你們全來學習,行不?到時候畢業了就直接過去上班,這不就行了嗎?”

馬力說:“真的呀?我看行,我肯定去,省得一天我媽見天罵我。”

門簾一動,帶理來一股冷風,大東子跟著一個警察走了進來,直接走向這邊。

“咋的了?”警察走近了問,張興明一看還認識,就是去檢察院那天,回來放人那個,叫啥名也沒問。

看是張興明,警察愣了一下,叫了一聲:“張顧問,這咋了?”

張興明衝他點點頭,說:“上次著急,也沒問你叫啥,你叫啥?”

警察說:“我叫王志輝。”

張興明點點頭說:“這小子,街裡的,叫戴軍,不知道為啥跑咱糧站來了,撿了人家二十來斤糧票不還,剛才硬讓我要出來了,人你帶回去吧,查查有沒有前科,沒有就教育一下放了,有就加一塊處理。膽太大了,為了錢不顧別人死活了都,二十來斤糧票呢,要餓死人的。”

王志輝答應了一聲,掏出手銬來把戴軍的手又銬了一道,然後用鑰匙把張興明的那副摘了下來遞還給張興明,張興明接過來掛到腰後,王志輝就帶著戴軍走了。

人帶走了,張興明扭頭問邱士林幾個:“你們來這嘎哈?買糧啊?”

邱士林說:“給俺家領糧票,正好遇上了,二明你以後遇這事別往上上,喊一聲就行了,萬一有啥事呢。”

張興明笑笑說:“能有啥事,走吧,我也領糧票。”

幾個人一起過去排隊把糧票領了,走出糧站。

到了糧站門口,張興明突然想起來點事,問邱士林說:“哎,你出過遠門沒?”

邱士林說:“跟我爸去過京城,還去的廣州,咋了?”他爸是職工醫院的小幹部,去過不少地方。

張興明說:“出去收國庫卷,敢去不?收了往上海送。”

邱士林說:“收那玩藝嘎哈呀?也不能當錢花。”

馬力在一邊說:“讓你嘎哈你嘎哈,事那麼多呢?”

張興明說:“上海那邊有專門收這個的,你們從咱這邊收,往偏點地方和大集體收,他們日子不好過,急著換錢,完了攢一批就送上海那邊去出手,一來一回也有賺頭,我給你們出本錢,你們組織點人幹兩年,完了願意進廠進廠,不願意進廠到時候再說,敢幹不?”

馬力說:“那學習班不整了啊?”

張興明說:“整,不過整了你去能學啥啊?有那心咋不好好上學呢?”

幾個人笑起來,田志輝說:“二明你說吧,你說咋整就咋整。”

張興明說:“我是怕你們等不及,再混出點啥事出來,去把覺得能行的組織一下,去市裡學習幾天,然後去倒國庫卷吧,這玩藝能掙幾年,到時候你們手裡也有錢了,歲數也夠了,幹啥都行。”

邱士林搓搓手,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那錢咋分哪?”

張興明抬腳踢了他一下,說:“你們自己分,把我本錢交回來就行了,別的我不管。出去啥事長點心眼,別讓人給蒙了。”

幾個人興高采烈的答應了下來,激動的回去準備去了。

85,86年的時候就有到處跑著收糧票和鋼蹦,國庫券的了,雖然不合法不過沒人管,很賺錢,全部風險就是儲存和保管。

糧票是生活必須品,利潤薄但穩定。

國庫券對那個時候的老百姓來說就完全是負擔了,那時候家家沒餘糧沒餘錢,好不容易攢幾個錢誰捨得去買這個?

中央是從81年開始的國庫券發行,當時的發行方式不是自願購買,而是行政命令,全國的全民和集體單位必須在限期內完成購買任務,就是任務。

每個工人都有一部分工資變成了“大白條”,40億的計劃發行量,全國範圍在限期內竟然超額16.6%完成了任務,給國債發行小組吃了一顆定心丸。

於是從83年到88年,國家又先後發行了幾批國庫券,平均一年發行近60億,獲得了大量資金。

而做為老百姓來說,手裡的大白條越來越多,心裡也就越來越沒底,於是國庫券的地下交易就應運而生了,什麼時候都有眼尖膽大的。

他們南下北上,以九折甚至七折八折的價錢從老百姓手裡回收國庫券,然後等著國家還錢,那時候國庫券年利率是四釐,而私人購買的又比單位的高四個百分點,利益還是相當大的。

直到88年,國家才放開國庫券交易,允許一些城市“試點”,至於全面放開那都是91年的事了,93年國內58家金融機構和財政部簽署包銷合同,國庫券才告別了行政強制性銷售的套路,讓下面不少老百姓緩了一口氣,那時候真有日子過不下去了抱著國庫卷哭的,不能當錢用啊,88年以前禁止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