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九章 盛世的徵兆(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八十九章 盛世的徵兆(4)

80年代中期,整個東北到處都是收或換鋼鏰的,這個就純是民間行為了,當時在南方比較發達的地區已經開始了郵票和錢幣的收藏活動,但在資訊封閉的北方人們還沒有意識到鋼鏰值錢了,於是就有大批的錢幣販子活躍在東北,用各種形式和藉口換取分幣。

那時候最常見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紙分幣換硬幣,經常是賣一些小玩藝兒,條件是你得先和他換多少紙幣,比如換五毛錢,可以再用三毛錢買一個,或者換一塊錢他送你一個。

第二種是打戒指,那時候街頭巷尾經常看到一些南方人支個小爐子,叮叮噹噹的敲打,你給他多少分幣,他就給你打一個“銀”戒指,說是有幾種二分五分的硬幣中含有銀子,他可以提純出來,十個硬幣換一個“銀”戒指,其實是鉛的合金,戴手上蹭的到處烏黑。

那時候人們的生活已經趨於穩定,開始學著打扮自己,燙頭,穿花衣服,戴首飾。每天排著隊換戒指的人很多,一天到晚絡繹不絕,生意非常好。

不過大部分人也就是一進新鮮,剛開始幾天還挺亮的,戴幾天就黑乎乎的了,隨手扔到哪去也就忘了,幾個鋼鏰換的也不當啥事。

小孩子換的也多,戴戒指啊,多高大上啊,從家裡劃拉幾個鋼鏰就有了,多划算啊。

就這個不起點的小生意,不知道產生了多少百萬富翁,在意識思維上,東北人照南方人差了不止一條長江。

等東北人反應過來想著出去掙錢的時候,山海關外已經舊貌換新顏,富豪遍地走了,如果用等級來形容當時的各地人群,東北剛鼓搗出致富1.0版,關外已經是2.5了,沿海更是剛升了4.5,江浙上海6.0,然後東北第一批出去的個個弄一頭大包,被人忽悠的全是瘸著回來的。

然後,東北人在關外就成了黑社會了,為啥?被哄了弊氣啊,就幹唄,在這地方被人整了,不得找回來啊?不整個結果出來怎麼回去見家鄉父老?就蹲在那幹唄,然後名聲就出來了。

這其實真的只是地域文化差異,和關內大部分地區的溫婉不同,東北人更喜歡直來直去,有啥說啥,生氣先打了再說,這是東北人最大的缺點,愛動手。

一張桌上喝酒,喝著喝著就打起來了,打完坐下接著喝的現像在東北真的是正常事,不是故事。

……

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古董。

從80年代初開始,國內的郵票市場,錢幣市場先後火了起來,以上海江浙為中心向全國幅射,帶動了一大批人投身進來,硬是撐起了一個產業鏈,誰能說這不是盛世的徵兆?說明政策穩定了,老百姓的日子好過了,一部分人有了閒情逸志了。

而中國的古玩古董市場也是在80年代初開始萌芽的,到80年代中期成型,在全國幾大城市形成了專業化非常高的灰色文物產業鏈。

之所以說它是灰色,是因為國內大部分從事古董文物交易的商家和市場都是不具備文物交易資格的“野生”派,而從60年代開始具備文物交易資格的一直都是國營文物商店,除了銷售,文物商店還有管理文物市場的職能,算是半商業半管理的職權型事業單位,權力還是很大的。

文物商店是不對內賓營業的,只面向外賓和華僑,買東西要用外匯卷,價錢也非常人性化,一枚精雕骨質胸針兩塊五,一幅明代名家的字畫一百二十塊,一個清康熙大罐八十八塊,不還價。

從文物商店裡買的東西有證,可以直接出海關,連報關都省了,是真正的一條龍服務。

那時候民間有很多人到處籌資換外匯券去文物商店買貨,但幾個老百姓怎麼可能幹過一個國家,日本人來掃貨都是論卡車拉的。

十年動盪中,大量的古董文物遭到毀滅性的破壞,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確實給喜歡收藏的人帶來了好處。

因為大運動除四舊,大量的文物流落民間,文物保護工作一度停車,文物價格更是一直低迷到95年。

從81年到95年那十幾年的文物價格低到什麼程度呢?一個貨車司機的全部收入的一半,就能支撐他在2000年辦一個私人博物館。

這裡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百家講壇馬教授,有興趣的自己去度娘。

但古董文物收藏必竟屬於小眾文化,那個對人的學識眼界運氣還有財力要求太高了,不是老百姓能摻和的事,家裡有個罐子幾個珠子就覺得自己進入收藏界算文化人了,那真是你想多了。

而且90年代文物市場繁榮,造假產業開始興盛起來,弄的產品比真的還真,咱們的文化傳統對這種人是很寬容的,什麼竊書不為偷,什麼打眼只怪自己眼拙不能回去找賣家,這特麼不是扯蛋麼?

你明知是假的當真的賣,這不是欺詐麼?為什麼有這種所謂行規?你猜製造者是誰?受益者是誰?最後只能是外入者買單。

你看那些什麼大亨,有錢了就開始人模狗樣的,總想擺擺文化人的樣子,哪個屋裡不擺一些價值億萬的上週貨。

什麼哪個撿漏一夜暴富,什麼祖傳物件價值千萬,我就問問你,除了報紙上,誰見過中彩票的?

至於全民參與的收藏活動,也就是郵票和錢幣了。

中國的郵票起用於清代,是當時控制中國海關的外國人發行的,很高大上的雙語票,比較知名值錢的就是大龍小龍。

後來各個歷史時期都有郵票發行,值錢的也有那麼幾種,像民國票,邊區票,文革票,都是比較珍貴稀有的。

中國真正自己發行自己的郵票是建國後了,而集郵也始於那個時期。

1955年,郵政部下面成立了中國集郵總公司,拉開了集郵市場的大幕,集郵也是唯一一個由國家主導發起全民參與的收藏活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雖然說現在的錢幣收藏市場事實上也是國家主導,但這個是民間興起國家參與,後來才反客為主的,不能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