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章 弟弟按期抵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章 弟弟按期抵達

76年春天的時候,張興明終於能自己出院子玩了,上一世的幾個發小也全認識了,天天鬧在一起。

東北的男孩子走出自家院子之後,就沒有不打架的,反正就是要麼被別人打,要麼打別人,無一倖免,今天打了明天好,後天再打。

日子就在一群孩子騎著不存在的馬追逐瘋打中悄悄的過去,在每天不同的孩子相同的哭聲中過去。

與上一世不同的是,張興明這輩子這小身板,能把小夥伴掄起來,一雪上一世之侮。

張興明的媽媽和上一世一樣,在75年又懷孕了。

張興明開始緊張,上一世隨著弟弟的出生而來的,就將是媽媽的入院,家裡經濟的陷入絕境。

張興明無法接受媽媽再一次入院,那種籠罩了家庭多少年的痛,張興明不甘心。

想著家裡在77年欠了五六萬的債務後爸爸的愁,媽媽的淚,在一個全民工人月工資不到三十塊錢的歲月裡,五六萬元是什麼概念?

想著以後媽媽沒有了工作,擺小攤賣冰棒,賣菜,寒冬臘月頂著大雪站在冰地裡一站一整天的賺錢還債,張興明的心裡就疼。

上一世欠父母兄弟的太多了,這輩子一定不能這樣,一定要改變這一切,如果不能改變,自己回來還有什麼意義?

1976年1月8日,爸爸媽媽腫著眼睛回到家裡(女人真不容易,懷孕七八個月都在上班),嚇了張興明一跳,忙去抱著媽媽問咋了。

對屋平姐大姐也回來了,也是哭過的樣子,平姐流著眼淚告訴張興明:我們敬愛的周總理逝世了。

一瞬間張興明腦子裡一串記憶翻了出來:廣場事件,十里長街送總理,那首蕩氣廻腸的“周總理,你在哪裡”。

總理,朱總,主席都走了,四人幫下臺,唐山大地震震動了世界,遼東地區也是頻繁地震。

這是大事頻發的一年啊。

鄧公明年該復出了,中國人的好日子,也快來了,自己是不是該做點什麼呢?不過看看自己的小胳膊,算了,啥事也幹不了,哥們沒變身成超人也救不了地球,再等幾年吧。

1976年3月底,弟弟按時抵達。

上一世張興明對這段時間沒有任何記憶,這輩子看到胖嘟嘟的弟弟被抱到家裡,心裡就有種幸福的感覺。

上一世弟弟大學畢業後進了政府,但是因為受張興明拖累,幫他還了一些債務,身體也不太好,直到中年也沒混起來。

這輩子,一定要讓弟弟出人頭第,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張興明覺得,老天爺讓自己回來,就是來改變一家人的命運的。

張興明記著媽媽發病,應該是在弟弟出生後半年左右,是做人流引起的病變。

張興明開始計劃去改變,可是怎麼做呢?張興明也不出去和人瘋了,每天吃了飯皺著眉頭坐在炕上發呆,想著辦法。

日子一天天過去,辦法沒有,火上來了,嘴上腫個大泡,喘氣都疼,張興明心裡這個焦啊。

還有件頭疼的事,就是鼻子窩那個隧道記念隨著自己長大好像越來越濃了,透著一股神秘,中間的涵洞和洞口上邊的文字都快顯出來了。

張興明每天就照著鏡子,看看火泡,再瞧一會隧道,這個愁啊,以後可咋整,現在到還好說,將來國家大興土木搞交通建設,公路隧道一問世,誰看不出來啊,這臉上頂一隧道,還怎麼出去見人。

這天,爸爸媽媽上班去了,哥哥出去玩了,張興明又坐在鏡子前,盯著臉上的隧道發呆,覺得隧道中間的涵洞越發清晰了。

隧道口的題字也清晰起來,洞裡發出懾人心神的青光,漸漸的好像看見了隧道裡面的黃色燈光,一種驚悚感覺湧上心頭,後背心發冷,彷彿要發生什麼一樣。

張興明伸手去摸臉上這塊越來越清晰的隧道,感覺到它已經從臉上凸了出來,腫脹的厲害,緊張中指甲把這塊胎記摳破了。

血順著鼻窩流了下來,張興明趕緊拿手去抹,當鮮血抹到隧道胎記上的那一刻,張興明只覺得腦袋裡一暈,轟的一聲。

一陣暈眩過後,他發現自己正站在隧道口,隧道口上方摩天嶺隧道幾個大字明晃晃的,那輛福特福克斯就停在隧道口那裡。

“我又回來了?”張興明喘了幾口氣,後背的冷汗已經溼透了衣服,不自覺的伸手到背上掏了幾下,感覺不對。

低頭一看,身上還是早起媽媽給穿的那件毛衣,自己還是個小不點,“不是回來了,我還是這麼大,這是怎麼回事?”

張興明驚疑不定的看著自己瘦小的小手,再抬頭看看停在那裡的紅色福克斯。

定了定神,張興明抬頭四下看了看,靜,沒有一點聲音,高速公路在隧道前五米的地方被濃濃的大霧包裹著,公路兩旁也是,隔離帶外面就是濃霧,只有隧道口這一塊清晰的聳立著,像一張大嘴。

張興明慢慢走到車旁,個頭太小,看不到車裡,伸手去拉車門,開了,車裡什麼也沒變,那張粉色的罰款單還在副駕前放著。

自己的煙,打火機,加油站買的兩瓶飲料,隨身的包包,後座上放著的膝上型電腦都在。車鑰匙插在打火器裡。張興明鑽上車,四處摸了摸,是真實的。

把司機座椅向後推到頭,張興明伸腳踩住剎車,個子太小,坐著夠不著。

扭動鑰匙,車顫動幾下,著了,油箱裡的油還是滿的,收音機裡發出沙沙聲音,顯示屏上顯示著FM95。5,卻沒有節目聲。

開啟包包,裡面自己的駕駛證身份證都在,還有一萬多塊錢,剛籤的那份二十萬的合同,幾張銀行卡,手機,充電器,什麼也沒少。

坐到椅子上,張興明抹了把汗,從煙盒裡抽出根菸點著吸了一口,嗆的眼淚鼻涕一起流啊,這才想起來自己才三歲,趕緊把煙扔車外面。

腦袋裡拼命轉著,想明白這到底是咋回事。坐了半天,眼前還是白茫茫一片濃霧,只有身後隧道裡清晰可見,橙黃的燈光蜿蜒向裡。

拼了,張興明咬了咬牙,站起來,踩住剎車,伸手把檔杆拔到D檔,慢慢抬起右腳,車緩緩的動了起來(因為是站著開,只能用右腳踩兩塊踏板)。

很快車子走到了濃霧的範圍,張興明一踩油門頂了上去,可是車子好像被什麼攔住了,過不去,R檔,倒車,打方向,車子向隧道裡面駛去,暢通無阻。

雖然個子問題視線受到影響,好在這裡就這一輛車啊,隨便晃。橙黃的隧道燈,黃的白的反光帶,隧道頂的換氣扇,LED屏,監控攝像頭,通行指示牌,一樣一樣從頭頂滑過。

摩天嶺隧道,是滬蓉高速上最長的一條隧道,差不多有八公裡,車子嗡嗡響著,很快就到了另一頭,看到了透著亮的洞口。

張興明不知道這邊出去是什麼,抬了抬腳,把車速降下來,慢慢的向洞口靠了過去,又是濃霧,車子再次被攔住,出不去,只能看見外面進來的光線,可是什麼也看不見。

再調頭,開出隧道,還是老樣子,沒有一點變化。張興明熄了車,坐下來,汗水順著臉頰往下淌,順手用手一抹,“咦?”站起來趴到後視鏡上一看,臉上的隧道胎記,消失了,只有一點血跡在那裡,被手合著汗水一抹就沒了,露出光潔的皮膚。

原來這個東西就是摩天嶺隧道,它竟然跟著我回到了73年。張興明摸著光潔的鼻窩,緩緩的點著頭,明白了為什麼臉上多了一個上一世沒有的胎記,終於不用頂著個隧道去和老同學們見面了,心裡一鬆。

可是,我怎麼回去呢?馬上張興明又急了起來,不管是回到原來還是過去,終歸得回個地方啊,這孤零零的守著一臺車呆在這裡,餓也餓死了。

跳下車走到濃霧邊上用手摸了摸,柔柔的帶著彈性,穿不過去。怎麼辦?張興明四下打量著也想不出辦法。

過了有一個小時,張興明又急又餓,終於小孩子的脾氣發作了,衝到深霧跟前又踹又打:“我要回去,我要回去。”

腦袋裡又一陣暈眩感傳來,失重的感覺,一頓,再一睜眼,眼前是鏡子,四下一看,76年的家裡。

看了看牆上的掛鐘,走了二分半鍾,自己可是在隧道裡折騰了二個多小時啊,裡面一小時,外面一分鐘?張興明心裡火熱起來,這好像不錯啊。

看看鏡子裡,胎記確實消失了,可是怎麼再進去呢?裡面有哥的車啊,想想,現在76年,在這個解放卡都讓人仰望的年代,哥把福克斯開到大街上一遛,這得多神氣啊,嚇死全國人民啊。

剛才是怎麼出來的?張興明突然注意到這個問題,好像是喊啊喊啊,一下就出來了,再喊?

看看窗外,後院裡有人在幹活,聽聽門口,孫孃家誰在廚房忙活呢,這一喊不成精神病了嘛,再說喊完把人招來了結果這邊卻消失了,這得嚇死多少人哪。可是怎麼整呢?

張興明回憶了一下起點眾大神的穿越經驗,選擇了心裡默唸。

閉上眼睛,把手合十頂在胎記的位置,心裡默唸著“我要進去,我要進去。”睜眼,還在屋裡,再念,努力的念,拼命……暈眩,來了,睜眼,果然站在福克斯邊上。

閉了眼念“出去,出去。”努力,拼命……刷,出來了,緊隨著腦袋裡一陣狂烈的抽搐,張興明咣噹一下倒在炕上,徹底暈了過去,“用力過度了。”

晚上,爸爸媽媽哥哥都回來了,張興明才發現自己光顧興奮了,忽略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爸爸媽媽不知道自己本來沒有胎記啊,這咋解釋捏?

可是沒想到的是媽媽把他抱起來仔細的看了看,驚奇加驚喜的對爸爸說:“沒了,你看,老二這塊黑屎沒了哎。”

爸爸過來看了看,點點頭,說:“嗯,沒了,挺好,那玩藝太難看了。”

張興明趕緊說:“它癢癢,我一摳,它就破了,完了就沒了。”老媽給他擦了擦嘴角的一點血跡,說:“這下好了,要不太磕磣了。”

隨身的隧道讓張興明興奮了幾天,每天找個沒人的時間就來回鑽幾趟,發現每天只能進出兩個來回就會暈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想把車弄出來,就是人直接暈掉,車還在裡面,張興明想著能不能把外面的東西帶進去,結果又是暈菜,總結了一下,覺得一定是現在太小了,精神力不夠用。

話說小說上都說這玩藝和精神力有直接關係的。

胎記的問題解決了,還帶著驚喜,可是,媽媽的問題還是沒有辦法,張興明得接著愁。

1976年6月的一天,張興明半夜被尿憋醒了,一醒過來就聽到一陣熟悉的聲音,老爸老媽正在愛愛,張興明以手撫頭,到底咋個辦哪?

然後就可恥的糾結著睡著了並可恥的尿了,並且侵犯了哥哥的領地,把哥哥的小被也弄溼了一大片,這貨在闊大的溼地圖上皺著眉頭睡的噴香。

又過了幾天,還是沒有辦法,老爸老媽半夜的活動還在繼續,二十幾歲三十不到啊,這可咋整?實在沒折了,張興明決定直接上。

晚上吃飯時候。

“媽,啥叫結紮啊?”張興明腆著臉睜大了眼睛看著媽媽,為了裝萌還在臉上故意留了幾顆飯粒。

“啥?”老媽一臉懵的看著他。

“結紮,結紮啊,是啥?”

“你聽誰說的?”老媽伸手把他臉的上飯粒拿下來順手放到自己嘴裡問。

扒口飯:“小明說的,他說他媽不想要小孩了,就去結啥扎了,和他爸吵吵呢在家,說啥人流遭罪的。”

張興明看著菜盤子像不經意一樣說著。這事到不是他胡亂編的,正好拿來給老爸老媽提個醒打個預防針。

老爸夾了口菜,說:“在孩子面前啥都說。”

老媽瞪了老爸一眼,說:“說的不對啊?那遭罪遭大了,誰願意?我那時候,”老爸馬上投降:“好好,對對,咱不遭那罪,明兒個我去結紮。”

老媽伸手捶了老爸一下:“哪有男的去的,”想了想,說:“我這幾天也合計這事呢,明兒個我去問問吧,萬一要是懷上就遭罪了。”

張興明:“小明他爸說能弄啥環,不用手術,就因為這個吵吵呢。”

“啥環?”

“呃,我不知道,我一會去問小明去。”

老媽摸了摸張興明的腦袋,說:“小孩不興說這些,你這是找揍呢,我自己去問。”

晚上老爸老媽嘀嘀咕咕了半天,張興明聽明白了,老媽問了,要到市裡總院去戴節育環,鎮上門診做不了。

杯鋼集團那時候還不叫集團,就叫杯溪鋼鐵公司,直屬冶金部的,下面幾十個廠,基本上涵蓋了整個杯溪市各區縣,每個廠都有一個門診,檢查治療一些小病常見病,一個地區有一個大門診,重病大病就得到總院去。

選礦廠門診就是張興明縫腦袋那地方,一棟三層小樓。

杯鋼醫療系統的所有門診,職工看病都不花錢。

媽媽身上的隱憂就這麼解決了,張興明徹底放鬆了心情,開始享受這得來不易的第二次童年。

上山下河爬冰臥雪放開了野,這叫一個儘性啊。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上身體的生長,精神力也越來越強,已經可以把幾公斤的東西帶到隧道裡了,張興明相信,等他上學的時候,就能把車弄出來了。

而且在不斷的嘗試中張興明還發現幾個問題,隨著精神力的增長,自己出入隧道已經很輕鬆了,只是一個念頭就進來或者出去了。

帶東西也是,不用手拿著,只要精神鎖定就能帶進帶出,而且從外面帶進來的東西在裡面還可以用思維控制,就是想讓它擺放到哪裡只要精神鎖定想一下就行。

只有他本人和那臺福克斯沒這待遇,必須老老實實的走。

時間一天天過去,張興明也逐漸把帶進隧道的物品瞄向更大的,就比如,老媽養的月季花,這還是他第一次嘗試帶活的東西進裡面。

雖然只是植物,而且那麼大聯花帶盆的一堆,怎麼也有接近二十斤。集中注意力,進!好久沒有的頭暈目眩的感覺,腦袋一下子像被抽空了。

人和花到是都進了隧道空間,可是張興明直挺挺的躺在公路上,又暈了。

過了有近二個小時,張興明才慢慢緩過來,腦袋裡還有點抽抽,晃了晃頭,看到那盆月季花擺在福克斯邊上,沒啥變化,上面開的五朵花還在。

拍了拍腦門,從地上爬起來,走到花盆邊上,仔細看了看,嗯,沒啥變化,那就在這裡放幾天,看看能不能活。聞了聞花香,腦袋裡也緩過來了。

正準備出去,突然發現隧道空間裡有了一些變化,花盆擺放的這一側,緊挨著隔離帶的白霧,向後退了有二米遠,再仔細看看,沒錯,退了兩米遠。

本來到處都是白霧包裹的嚴嚴實實的,只有隧道口和這五米長的公路能看見,可這時,已經能看到了一點隔離帶外的草地,空間裡有了一小片綠色,不再是青色的公路水泥色的隧道口了。

這無疑給張興明帶來了一份驚喜,原來這空間還能變化,就是不知道最後能變成啥樣。

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天裡,老媽和孫娘養的花便開始隔三差五的丟一盆,不過這東西也不值啥錢,都在牆根或窗臺上擺著,到也沒引起老媽孫娘的注意,都以為是哪個孩子拿了。

那時候從家裡拿盆花送誰也不是啥大事。

自己家院裡的花弄了四五盆,不能再弄了,緊著在一隻羊身上拔毛不是好的放牧人啊。

於是鄰居家,前後院,各家的花開始失蹤。

當帶進隧道空間的花達到十五盆的時候,後退的白霧終於停止了腳步,再增加花盆也不再有動靜了,總共向後退了有不到三十米,差不多一盆花一米八九的樣子。

現在這一側的隔離帶外整個是一片綠色的山丘,從山丘中間的溝渠裡,有一條不知從哪流出來的小溪,在山丘中間的草叢中形成了一個小湖,然後又不知道流到哪裡去了。

至於是不是原本這隧道外就有這條小溪張興明是不清楚的,誰走高速還注意這個啊。

張興明從隔離帶下面鑽過去,在草地上走了一圈,軟軟的,草長的茁壯茂盛,溪水清亮透澈,能清晰的看到水底的石頭,裡面沒有水草,也沒有魚,湖的中間估計有一米多深不到兩米的樣子。

整個湖面有十幾個平方大小。用小手捧起水送到嘴裡,有點淡淡的甜味,咽下去五腑六髒一陣舒爽,連腦子也好像清爽了不少,看來是好東西。

好多種田文裡都說這空間泉水神奇無比,澆啥啥變異,不是瘋長就是口感無比美好,種出的小菜都快趕上人參了,張興明不由心動,咱試試?

心動不如行動,張興明開始了空間種菜大計,先弄出一平米大的空地,然後從自家菜地裡挪了點菜進來,用泉水澆透,過了幾天再看,嚯,還是老樣子。

是不是不長,但內部發生了啥變化捏?扭了一把塞進嘴裡,嗯,是有一點點變化,菜味好像是濃了那麼一點點,不過東北的菜味本來就濃,這也沒啥大用。

看來這種菜一事,是沒啥大戲了,張興明拍了拍手上的土,出了空間。

種菜是不行了,不過張興明仍然把家裡水缸裡的水換成了隧道空間裡的水,必竟這純天然的東西,怎麼也比水管裡出來的漂白粉水吃起來放心一些。

好處還是有的,至從全家改吃隧道空間裡的水以後,精神頭明顯有變化,張興明自己也覺得精神力增長較以前快了許多,身體也越來越結實,勁也大了。

至於在空間泉裡養魚,這個想法張興明還真有過,不過沒法實現,活的東西除了他自己,進了隧道就快速的死了,這裡就容不下其他的活物。

不過到是不可惜,遼東這邊人基本上吃海魚,淡水魚不是沒有,但極少,一般人都嫌淡水魚肉軟綿綿的土腥味大不喜歡吃,就好像巴渝那邊都吃淡水魚嫌海魚肉硬腥氣大沒法吃一樣。

帶進隧道空間的東西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但空間裡再也沒有什麼變化了,張興明原來期望著四邊的山也露出來一些,看來是不成了,想想也沒啥用,沒事一個人在空間裡爬山?還是種樹造林?於是也就沒了這方面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