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503章 再別校園(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03章 再別校園(3)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沒有人知道,帶雨的是哪塊雲彩。

懷著萬分的不捨,張興明慢慢的走出了校園。

出了校門,再回頭看一眼紅色的老舊教學樓,張興明深深的吸了一口冷冽的空氣,這棟在腦海裡存在了五十多年的磚樓,承載著上一世幾乎全部的快樂。

上下左右的打量了一圈,心裡很不舒服,但是也沒有辦法,咬著牙轉身上車,車原地調頭,回了郭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和王老師道了個別,算是給自己一個安慰,雖然嘴上說期末回來考試,但是自己心裡清楚,能不能回來自己已經說的不算了。

車行半路,李淳扭頭對張興明說:“咋?還挺捨不得啊?”

張興明有點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有點。其實我真的挺在意學生生活的,人這一輩子,最珍貴的也就是這一段了,單純的情誼,無憂無慮的生活,心裡全是夢想。”

李淳說:“要不在京城找個學校再上唄,這還不簡單。”

張興明說:“哪有那麼簡單,我這一天東一下西一下的,在京城也呆不穩當啊,算了,再說吧。”

李淳搖了搖頭,說:“你現在覺得學校最捨不得,我們是覺得軍營最捨不得,不過人總得向前看啊,只要活的有意義,怎麼個活法不重要。”

張興明說:“明兒個哪天把你弄哪去當個政委吧,我覺得你挺適合的。”車裡幾個人全笑起來,沖淡了那一絲離愁。

回到郭堡把車入庫,一行人順著公路往下走,家裡沒啥東西了,得買些菜啊肉的,要不晚飯都沒法吃了。

三月下旬的天氣,已經明顯沒有過年前後那麼冷了,太陽懶洋洋的照著,石階上,陽面的土地這些地方的積雪已經有了融化的跡像,人們也不再是捂得嚴嚴實實的一路小跑了,腳步明顯慢了下來,不戴棉帽子的人多起來,棉襖也可以敞著懷穿了。

大街上人也多了起來,時不時就能看見幾個站在路邊聊天的,冬天正在遠去,春天要來了。

郭家的菜市場還在老地方,不過選礦廠這邊今年就會開始建新市場了,就是小學斜對過,從小學到紅樓宿舍之間那塊,前門頂著小學,後門出去就是宿舍。

賣菜的可沒有行人這麼悠閒,雖然天轉暖了,但是要在外邊站一天還是挺不容易的,一樣凍的想死,而且因為天氣轉暖,感冒的機率大大增加,張興明就看到好幾個賣東西的不停的甩著鼻涕,鼻子揪的都紅了。

直接在一溜做買賣的人的視線中奔向劉二家的攤子。

劉二不在,他媳婦香姐看攤。

“香姐,你今天看攤啊?二哥呢?”張興明遠遠的就打招呼。

香姐正在和邊上賣水產的說話,聽見張興明的聲音扭頭看過來,馬上笑起來,說:“他回家弄飯去了,你今天咋有空了呢?買菜呀?”

張興明走近了,在菜攤子前面站住,說:“買點菜,家裡吃空了,你看著稱吧,一樣來點,俺們七八個人呢,再來點豆腐,我去買點肉。”

香姐答應一聲,拿出塑料袋開始撿菜,張興明走到不遠的肉攤上去買肉。

雖然說冬天也有青菜了,其實也就是那幾樣,芸豆,蒜臺,青椒,茄子,菜花,韭菜,韭黃還有油菜,也就是南方的小白菜,香菜也是有的,不過在東北香菜不算菜,算調料。滿打滿算,也就是這幾樣了。

生薑大蒜也是賣的,東北人吃姜是純借個味,也就是做魚或者燉肉放一點在裡面,一塊生薑能用好久,大蒜到是吃的多,算日常消耗品,不過大部分家庭在上秋的時候都會儲備一些在家裡,又放不壞,出芽一樣吃。

自由市場對過的一片老房子,包括澡堂子在內已經全被推平,派出所暫時搬到電影院那邊去了,兩臺推土機正在拆完的空地上轟轟的叫著推土,要把整個地塊推平。從這裡走下去,從澡堂子這片開始,一直到張興明家原來住那片,所有的老房子全沒有了,都被拆的乾乾淨淨。

張興明站在肉攤前面扭頭看著那一大片空地愣了半天,知道會是這樣的,也知道未來是什麼樣的,但是真的一下子看到,心裡突然湧起萬分的不捨出來,童年的記憶,就這樣被時間摧毀了,被時代擊碎,被發展碾成了碎末。

選礦廠這兩年的效益比較好,今年好像突然瘋了一樣建辦公樓,建車隊,建市場,建住宅樓,建賓館,建粗碎,建五選,反正像這些年弊著了似的,一下子放開了建,把原來張興明家下沿的菜地全佔了,從澡堂這裡往下一下到公路橋那裡,今年全是工地,只有小學和小學後面的一小片還保留著原來的模樣。

“二明,瞅啥呢呀?”劉二笑呵呵的走了過來,看張興明站在這裡發呆問。

張興明眨了眨眼睛,出了口長氣,扭頭看向劉二說:“二哥,我買點菜,你這今天怎麼偷懶了呢?讓香姐看攤。”

劉二走到近前,掏出煙來遞給張興明,張興明搖頭拒絕,劉二自己點上一根抽了一口說:“去工商所了,咱這不是要成立市場了嘛,那邊要弄個市場管理站,我這不是去看看,能不能混個班上。”

郭家這裡是沒有工商所的,辦事要麼去區裡,要麼就要去趙家,新市場剛開始的時候還是火了幾天的,工商局在這裡設了個管理站,就幾個人,一個幹事領幾個臨時工,不過沒多長時間,好像一年多點就撤了,人都調到趙家去了,那邊新建了一個大市場,全封閉的室內自由市場,有郭家這個市場的近二十倍大。

劉二因為為人比較活絡,被工商所選中了,在郭家幹了一年又跟著去了趙家,市場管理員,就是管理一下經營秩序,收收費,雖然只是一個臨時工,但手裡還是有點小權利的,好處也不少。

“二哥你這是準備往政界發展了唄?啥時候定下來得請客啊,這就是要翻身了啊,從經營者變成管理者了。”張興明笑著和劉二打趣。

劉二抽著煙,嘿嘿的笑,小聲說:“有啥呀,還不是給人跑腿,我就是掛著自己家省幾個管理費,我要去上班,這不就不用交了嘛。”

張興明笑著搖了搖頭,這就是小市民的狡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