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4章 參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34章 參觀

主持人接過放筒,開始為來賓介紹車輛的相關細節,張興明則引導著老爺子眾人上車,對整個廠區進行參觀視察。

現在這裡可不是原來的一片荒蕪了,和祥在這邊的所有規劃都已經建成使用,輕工業園也進行了兩輪擴張,二十世紀大廈豎立在整個地塊中央,成片成片的廠房一眼看不到頭,整齊的規劃,成蔭的綠樹,成片的草地。

外邊稍遠一點的生活區現在也是壯大了不少,各種設施完善齊全,老百姓安居樂業。

別墅區也早已經投入使用,並且賣掉了一多半,這也算是個奇蹟了,這可是1988年啊,不過購買者大部分是外企以及外國使館人員,本地商人也有不少,總共七十幾套別野,除了留用的幾套中心住宅就只剩了三棟還在等待買主。要知道這可不是後來河畔那種大房子類別野,這邊修的可是帶著後世理念的真正別野,售價全部超過了二百五十萬的。

也就是張興明志不在此,要不然在這個時間發展高檔社群也是相當有搞頭的,河畔1120多套六十幾萬以上的豪宅在93年一面市就銷售一空,證明這個時代的富人已經相當具有購買力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是這個時候,也有外資外企的高管或親自或透過使館不斷跑到和祥這邊來問詢房子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講,國內這個時期的福利房實在是不能叫房子。舉世盛名驚動了中央的鐵西工人村,十四個平方住八口人,還每天被人羨慕著呢。這個時期百分之七十的居民還居住在平房裡,因為人口的增加把房子修整的像蜂窩一樣。

和祥的員工福利住房,簡直讓大部分人都不敢想像,這也是和祥企業凝聚力如此強大的一個原因,在有後世眼光的張興明來看的一些小事,在這個時代能發揮出難以置信的力量。

陳副總和老爺子帶頭,一群來賓完全不顧事實上已經有些冷冽的秋風,興致勃勃的參觀整個汽車園區,就是園區,已經不能叫廠了,這裡彙集了上下游二十幾個廠子,有和祥開設的,有民間開設的,當然,技術上得到了和祥的支援,和祥佔有一定比例的股份。

各個廠的廠長股東們都西裝格履的等待在自家工廠門口,在瑟瑟的秋風中激動的眺望著園區大門方向。

“來了來了來了,站好站好。”

“廠長你領帶歪了。”

“煙掐了,抽抽,少抽一根能死不?”

隨著參觀團隊的走進,人群喧騰了幾下恢復了安靜,所有人的眼睛都隨著參觀團的身影移動著。

張興明陪在陳副總和老爺子身側,身後是各部大佬,再後面是各市以及鋼鐵企業大佬,最外圍是記者。張興明指著路邊的廠房說:“這是電子配件廠,主要生產汽車上的電子控制器,從最初級的油量檢測,發動機監測,到胎壓檢測,安全帶提醒到車門鎖止情況,現在又增加了四輪平衡監測,車速提醒這些功能,是咱們自主研發的,超過現在世界任何一家車企的電子控制整合,完全的自主產權,已經獲得了國際專利,差且明年開始,就將向歐美大量出口,以後歐美國家的高階汽車都將裝上咱們中國的大腦。”

“因為保秘以及質量原因,這個廠是我們集團自己投資建設的,廠長是原金盃廠的副廠長劉長河同志。”張興明指著電子配件廠的廠長給陳副總和老爺介紹。

劉廠長激動的伸手和各位領導握手,一個一個問好。

老爺子鼓勵了劉廠長幾句,扭頭看了看四周,說:“你自己的廠子先放放,帶我們去看看配套廠吧,這麼大的風,大夥也久等了。”

於是參觀團拐了個彎,直接走向園區內的私人配套廠。

“首長好。”

“你好,讓大家散了吧,怪冷的。”

“首長,俺們不冷。”

“產量怎麼樣?”

“現在已經滿負運轉了,我們已經訂購了裝置,開春就上二期,園區的地已經劃好了,請首長放心,保證不會因為俺們廠影響汽車的生產。”

“好,有信心就好。生產上有什麼困難嗎?”

“報告首長,俺們技術上是用的和祥研究所的,專家定期來培訓檢查,資金也可以向和祥申請,這都沒什麼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熟練工人少,工人不好找,自己培訓太慢。”

“俺們也是,我都派人去江城招工了。”

“我們也去了。”

沈老爺子扭頭問張興明:“你們沒有什麼解決辦法?”

張興明說:“在想辦法,明年將在奉天杯溪建兩所學校,面向全國招收符合條件的待業青年和應屆畢業生,主要就是給下面所有廠定向培養工人。近期我們也在和部裡協商,看能不能從一些產能過勝的國企調配一批工人過來,我們這裡的福利待遇還是有保障的。”

張興明指了指遠處說:“那邊,就是別野區下坎,打算再建幾個社群,就叫工人新村,是給將來遷過來的工人準備的,不過要幹滿五年才能獲得產權。”

沈老爺子扭頭對陳副總說:“奉天這裡原來工業太過集中,幾十年下來,衍生了不計其數的小廠,但因為一些特定原因,隨著發展,這些小廠只有少數生存了下來,大多數都停產或者半停產了,大量的產業工人閒置著,或者說,瀕臨破產,但是咱們的有些現在政策,限制了他們的一部分自由,事實上,這些人就能把這一片廠子填差不多了。”

陳副總點了點頭說:“你們遼東省就沒想點辦法?”

老爺子抬手攏了攏被風吹散的花白頭髮說:“我們正在研究,乾脆關停一批,整體遷到這邊來,併入和祥產業鏈,但是你也知道,這裡面有些難點,由其是幹部。如何安排能讓雙方都滿意?解決工人的基本生活問題,都成了現在的主要工作了,有些方面,可能還得中央給以支援。”

陳副總指了指身後眾人說:“這個現在是咱們國家的普遍現像了,你們遼東還好一點,有和祥撐著呢。你問問他們,工業機械口,治金口,有多少張嘴等著吃飯。國企改革,勢在必行啊。但是怎麼改,改成什麼結果,這還得研究,必竟是涉及到上億工人的事情,誰敢輕易拍板。”

老爺子點了點頭,嘆了口氣。

參觀繼續,一家一家現代化的廠子看過去,老爺了和陳副部臉上才又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