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5章 會談(為正版閱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35章 會談(為正版閱讀+)

園區參觀完畢,那邊的發佈會還在進行,必竟這是意義上新中國首次在汽車工業上取得了大成績,技術上追平或超越了歐美汽車工業,而且本次下線的不是兩款車型,而是兩個車系,光介紹也得花點時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些就和各位領導無關了,他們來參加這次下線儀式的主要目的也不是看看新車聽聽報告。

這會兒,領導們正聚集在二十世紀大廈的頂樓會議室裡,順著玻璃窗眺望遠方。

從這裡看下去,周邊景色盡入眼底,從居民區到工業園區的規劃建設一覽無餘。

老爺子陪著陳副總,端著熱茶,站在一面窗前,老爺子指著下面遠處說:“從這裡,到那邊那個山坡,整個土地都已經劃出去了,這裡將圍繞著汽車工業園和輕工業園區建立一個新的園區,已經有十六家企業入駐,有近二十家正在談,包括配件,機械,電子還有石油橡膠,外企就達到了十二家,都是國際知名大企業,我們遼東的資訊渠道建設還是有一定成就的。”

陳副總喝了一口茶水,扭頭瞥了一眼被幾個部長圍著的張興明,笑著說:“你手裡有寶嘛,這個吸引力太大了,國內暫時來看哪也沒法比。現在遼東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一種現像,僅僅稍落後於滬海,是國內目前第二大發展集團,而且走的還是重工兼商路線,中央已經成立專門的小組在研究了。”

老爺子笑呵呵的說:“現在可不能說是遼東的嘍,你又不是不清楚,這小子已經打算把總部遷到京城去了,包括他的審計中心和安保公司,哦,現在不能這麼說了,已經遷過去了,好像只有酒店管理公司還在這邊。他重金建立的電子研究所也設在京城,現在啊,和祥是國家的,看看這兩年的佈局,這小子心大著呢。”

陳副總笑著說:“聰明人,好像每步走的都對,你教導的好啊。你看你現在這一男一女兩個孫子,簡直是咱們這群老家夥的集體羨慕對像,上次平公說,他家大公子有智慧,可以和你這個做朋友,二公子是小聰明,只能做你這個的下屬,就當著二個公子說的,這可算是極高的誇讚了。”

“商業極速擴張,工業抱團穩紮穩打,平衡各省,反哺遼東,這小子厲害啊。你沒問問他下一步計劃是什麼?國內的,港島那邊不算。”

老爺子說:“說過一嘴,好像要在滬海建個什麼中心,金融方面的事情我不太懂。”

另一邊。

張興明說:“現在國際上就是這樣,我的團隊已經在東歐,加拿大和美洲成立了信息中心,雖然時間尚短,但還是能傳回來一些有用的訊息,經過下面分析,現在東歐面臨著大變動,包括俄國。所以我覺得國內目前最緊要的事情,就是清查企業,進行資源的栽撤整合,做好產業布局,隨時迎接國際變革的到來。”

機工鬱部長問:“確切嗎?”

張興明笑著說:“世界上哪有百分百的事情,不過即使我的判斷錯了,國內的企業也到了該有所轉變的時候了,散兵遊勇的單打獨鬥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形勢,重新整合佈局,讓資源利用達到最大化是必然的趨勢。先把手指捏成拳頭,形成戰鬥力,然後再清理邊邊角角就要輕鬆許多,現在這麼放任下去,情況只會越來越糟。現在停工停產的廠子雖然不多,但以點概面,有多少能在市場經濟改革中生存下來?最後還不是得各位叔叔伯伯來解決?”

計委田副主任問:“張顧問,你有這方面的計劃,或者報告嗎?”

張興明說:“還沒有,我只是這段時間都在考慮這方面的事情。在未來,我們會以技術或資金的形勢選擇一些企業進入,但條件會嗯,怎麼說?有些苛刻。我沒有太多時間去進行什麼溝通整頓,更沒有時間因為幾個人的私心勾心鬥角,有那個時間我還不如自己新建一個。不過,如果有能滿足條件的,我們也不介意合資或者進行某方面的支援,必竟工人要吃飯,社會要安定,雖然我只是一個不算太合格的商人,但為國家做些貢獻的心還是有的。”

鬱部長問:“有方向嗎?”

張興明說:“重工,這是第一個大方面,這個我是肯定會進入的。其他,通訊電子科技,船舶,飛機,石油化工都不排除,這個可能要明年年底,會有相關的計劃拿出來,到時候我會在京奪請各位叔叔伯伯一起商議,你們可是大佬,我做什麼得讓你們滿意不是,你們不點頭我敢幹啥。”

鬱部長又笑著問:“張顧問,你手下的地產商場現在全國開花,是不是考慮考慮工業也走出去啊,比如汽車。像江城,粵省,豫南皖北這些省份基礎工業都是不錯的,完全可以發展出一個產業鏈來。”

張興明笑著說:“也不能我一個人把全國的事都幹完了啊,當然,如果這些地區在技術上有什麼需要,還是可以商量的,該支援的我們絕不推拖。如果將來有合適的機會出去也可以,但目前還不成熟。”

田副主任又問:“那對於地區性企業的兼併改造,張顧問有沒有什麼成熟的建議?”

張興明說:“這個我真不能說什麼,沒有調查過,說了也起不到什麼作用,要是再起了反效果,到時候可真得提頭來見了。不過,總歸就是資源資產技術工藝的集中嘛,只要不考慮人情不考慮瑣事,只堅持資源資產的整合,我想這個工作還是挺容易做的。

我知道地方情況都複雜,有許多情況做為管理部門必須考慮,但是你們換個思路,不整改,考慮太多人情世故的結果是什麼?你首先得保證企業能活下去,能有一部分工人能生活吧?這樣是不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就少了不少?這邊整合好了再去解決下一個問題會不會就輕鬆些?手解亂麻,總得從頭一點一點來,越想的多越麻煩,越麻煩越不好解決,然後最後變成什麼也解決不了,廠子倒閉,大家喝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