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8章 變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38章 變化

這兩年杯溪的變化很大,整個城市都在大興土木搞建設。街道變整潔了,大部分老樓已經消失,被新的高樓替代,雖然已是秋末,但大街上還是人來人往,人們的穿著也變化了許多,鮮豔的秋裙成為街上的主色,男士西裝茄克也成為主流,這比張興明上一世的記憶要稍微早了二年。

車隊從主馬路上駛過,那些原來隨處可見的,很有懷舊感的市政陳設標語已經全都看不到了,各種廣告牌替代了它們,張興明還看到了幾家服裝品牌的專營店。

馬路上汽車也多了起來。

城市中到處飄聲著彩旗和紅旗,主要建築上都新掛著祝賀國慶的橫幅。

這個年代國慶還不是真正的“節”,沒有假期也沒有什麼民間活動,更多是某種象徵意義上的存在,只有政府,學校,軍隊會內部舉行一些慶祝活動,比如歌舞,比如晚會。電視臺也會有特別節目。

那會兒人們坐在電視機前,和平時沒有任何的區別,聽著電視裡播音員“激動”的說著:今天,是一個舉國歡慶的日子……

那會兒民間的節日只有二月二,清明,端午,中秋和春節,而國家放假的節日只有春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兩年半的時間不長,也不短。

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十個年頭,改革還在摸索之中,高層的爭執還沒結束,整個國家沒有方向的前行了十年,社會革而未改,企業改而未革,從政府到老百姓都不知道明天會怎麼樣,硬著頭皮往前,許多事情都只是做了一半,這十年,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並行,你推我一下,我踹你一腳,在這塊土地上撕個不停。

但老百姓的精神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飯吃飽了,物資豐富了,資訊渠道越來越多,錢包鼓了,生活越來越美好了。

無論是產業工人還是個體經營者,這十年中生活都變得充足起來,全國上下一派繁榮。

遼東是全國變化最大的省份,共和國長子又一次走在了全國各省的前面,無論是商業還是工業都強勁的發展著。杯溪是遼東省變化最大的市,曾經的遠東第一鋼鐵之城再次喚發了青春,不但在鋼鐵化工上再次衝到了前面,商業也不甘落後。

人類的潛意識裡都有扎堆的本能。

在全世界抱著懷疑審視的目光觀察中國的時候,一些膽大的人或者公司已經開始了行動,然後他們就看到了這裡,在80年代的中國外資發展的最好的城市,或者省份。

為什麼80年代初期外資都聚集在深鎮?因為他們覺得那裡安全。為什麼80年代末期外資都願意跑到遼東?因為他們覺得這裡不僅安全,還有發展。

這都因為一個公司和一個人,和祥張興明。

而這會兒,這個人,正趴在車窗上看著自己出生成長的城市發呆。

“這麼多商場?這麼多專賣店?這麼多分公司?咱,咱這有這麼大的消費能力嗎?就這小地方,來這麼些國外公司,他們是不是傻?”他一邊看一邊和李淳說話。

李淳開著車直視前方不言不語。

張興明扭頭拍了拍李淳:“和你說話呢。”

李淳目不斜視的說:“我在工作。”

車隊順著勝利路從站前開過,兩邊雖然還是那些樓,但是都穿上了新裝,越臨近站前,樓上街邊的各種廣告越密集,到了站前,這裡簡直快成了世界企業展示中心。

地下人防商場已經修好了,上面的夜光樹和深藍色的大三角又站在了那裡,不同的是,多了許多塊世界知名企業的標牌和LOGO。

對面火車站廣場上更誇張,所有的樓頂和樓側牆面根本就沒有幾處空地了,連兩邊國營賓館飯店的大門招牌都有了國際範兒。

一路上馬路兩邊多了好多工地,杯溪市比上一世提前十多年進入了大建設時期。

國內這時候稅務還沒分家,財政大部分掌握在地方手裡,也就是地方比中央有錢的時期,一直到稅改後,國地分家,財政權才完全掌握在了中央手裡。

東北因為某崗事件,是中央控制力最強的地區,又因為東北那時候在全國來講是工業最發達地區,最富裕,所以稅收也是最高的,沒有之一,所以在張興明上一世,東北發展緩慢,逐漸沒落了。

這一世,有了根本上的不同,起碼遼東政府和杯溪政府這會兒牛氣多了,手裡錢也充足,由其是這兩年,和祥進入了穩定發展期,紅利暴發,帶動著整個城市進入了快車道。

原來杯溪有一半居民是杯鋼的,現在,杯溪的另一半是和祥的,還是一大半,而且這一大半已經開始了對另一半的碾壓,無論是精氣神還是收入還是福利,全方位碾壓,在這種碾壓下,整個杯溪爆發出了巨大的發展的動力。

城區提前十幾年東擴北移,提前十幾年開始大改大建,滿大街的外國人讓這座原歷史上近乎半封閉的小城進入了國際化。充滿活力。

帶著張興明的幾分不解幾分欣慰,車隊拐彎進入永風。

這邊和兩年半前相比,幾乎就沒有什麼變化了,如果硬說有,就是人多。除了自家留用的那棟小樓,剩下的已經全賣出去了,一下子讓這塊地上多了成千上萬戶居民,幾大商場全部開業,又是幾千上萬戶人進來。

然後,全市,包括臨市,奉天的少部分人都被吸引到了這裡,用人流如織已經不能形容這片步行街區了,摩肩接踵或者接近。反正在這裡的哪怕一個賣冰棒的都牛氣的很,也快樂的很。

街角原來留了一點地方做了一點綠地,這會兒綠地變成了花池,中間立著一個巨大的雕塑,張興明從車裡扭著頭往上看,竟然是和祥的標誌圖案,有十幾米高。

家裡大門的地方也有了變化,門的兩邊多了兩個哨崗,全副武裝的武警崗。

李淳把車習慣的開在門外的車位上,三輛車依次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