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7章 回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37章 回家

老爺子問:“有具體目標嗎?”

張興明點了點頭說:“機械加工製造,機床,液壓機,船舶航天技術,電子技術,電子通訊技術,主要會集中在這幾塊,國內的選址也會在三年內完成,即使合資,我們也會像這裡一樣,新建整遷。”

老爺子皺著眉頭想了一下,說:“有這個必要嗎?這個錢可不是小數,有這個錢又能做不少事了。”

張興明說:“只有從根子上去掉老企業的影子,企業才能獲得新生。而且,現在的企業大部分都集中的城區,我覺得會對城市的未來發展造成不好的影響,把企業遷出來,直接去掉包袱變成全新的企業,然後原來的地塊資源進行二次利用,這是我們研究所給出的最合理方式。舉個例子,國企最大的包袱是退休工人以及家屬的生活,對吧?比如現在的鐵西,那麼多廠集中在市區裡,汙染啥的咱就不說了,這塊城市怎麼發展?但如果把這些廠遷出來集中成一個工業園,那原來的地方能做什麼?建一個綜合商業廣場能解決多少家庭的吃飯問題?”

老爺子眼睛一亮,扭頭在人堆裡找了找,說:“全書記,你對二明這番話有什麼想法?”

全*長點了點頭,思考著說:“是個辦法,不過,投資太大了,問題也不少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張興明說:“咱奉天這塊沒啥問題,先內部整合一下準備起來,這個過程我覺得咋也得二年吧?二年後我來出資,打造一個東北的魯爾工業園,讓咱奉天“共和國第一長子”,“東方魯爾”的名頭再亮起來。”

全*長問:“說真的?”

張興明點頭說:“真的,這個想法其實在弄這邊的時候就有了,以後咱奉天應該山是山水是水,城市就是綠色的花鳥城市,要把廠子整個從裡面摘出來。”

全*長伸手點著張興明扭頭對秘書說:“把這話記下來,讓他籤個字。”

在場眾人都笑起來,也談不上什麼羨慕嫉妒,這裡都是中央管理層面的人物,涉及不到地方城市的發展建設,但感嘆一個遼東出了個寶貝還是有的。

張興明說:“咱奉天周邊一圈,工業上煤鐵鎂鋁鉛金銀銅原料充足,工業集中,底子雄厚,商業上這兩年蒸蒸日上,發展勢頭勁猛,其實我一直在想,以奉天為中心,把這些城市聯通起來,形成一個產業圈,這才是我們遼東的發展之路。這也是我為什麼總在說交通問題的關鍵。”

老爺子點了點頭,瞅了全*長一點說:“這方面這兩年全書記一直在跑,現在也算是有點眉目了,到大聯的那條路按你的說法中央已經批了,到安東的也在爭取,不過你說的城市環路和市區快道中央給打回來了,讓我們省內解決,說多了就是中央現在也沒錢,我和全書記因為這事碰過幾次,要不這樣,找個時間你和全書記還有省裡交通口的碰一下,你出點錢修了得了,給你三十年時間收費。我這過了年這頭就放下了,以後都是全書記的事了,你們商量著辦吧。”

張興明對全*長說:“那可恭喜全伯伯了。行,等過了年我派人過來商量一下,修路是大事,錢是小事,只有規則合理,我修就我修。”

事實上奉天到安東的公路就是私人集資修的,中央沒錢,但同意你修。後來領導決定,讓民間資本進來修。最誇張的就是中間杯溪那段,私人只要拿錢誰都可以包,一公里也行,十公里也可,當時真的是群情激奮,四處拉錢籌款往裡投,公路修通以後,這些人大部分都沒拿到一分錢,淨賠幾十萬的有的是。

80年代以前,正府在老百姓眼裡就是天,90年代十年不到的時間,信譽盡失,各種推諉賴賬謀私利,這個時候在老百姓眼裡是狼。一直到2010以後,失去的信譽才一點一點重新樹立起來,但病去如抽絲,直至今日也還尚在樹立之中。

大家坐在這裡,看著樓下彩旗招展的會場說著話喝著茶,臨近中午,樓下活動圓滿結束,大量圍觀群眾散去,與會代表和媒體代表們在公司員工引導下進到大樓裡,午餐要開始了,樓上的領導們這才放下茶杯一起下樓來到大餐廳,在這裡還有些活動,領導們也要講講話,拍個照或者留個墨寶什麼的。

鬧鬧哄哄的一直到下午三點,活動可算結束了,不光是代表和員工,領導們更是出了一口長氣,累呀。於是大家紛紛再見各自回去,領導們這邊由和祥出車歡送,有單位的送單位,沒單位有事的送到酒店,要走的送到機場,和祥專門包了一架飛機做為京城來賓的專車。

老爺子也走了,京城有會。

折騰完了回來,張興明琢磨了一下,自己也沒啥具體事了,乾脆回家看看,完了再去京城。

9月30號,三輛中華汽車廠特殊製造的賓士SUV順著盤山路駛入杯溪市區。

中華汽車在下線儀式之前已經往全國運出了各種車型汽車共計上千輛,只要有和祥廣場的地方都落成了一個這個時候國內還沒出現的新玩藝兒:4S店,在下線儀式同一時間在各省揭幕,所有新車型在全國各地同一時間走進老百姓視野。

但這個時期能買車的人太少了,每個省的省會設立一家4S店已經完全能夠滿足當地需求了,主要的消費客戶還是政府和企業單位,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的自主產權轎車,國家的支援力度可以想像,這會兒大眾的高管正在面色蒼白的緊急開會呢,日本車企在88年還是以進口為主,到是暫時還沒感覺到威脅。

當然,這些都不是張興明這會兒需要考慮的事情,他正坐在車裡看著這座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城市,兩年多沒回來了,就算初中畢業考試都沒回來參加。(要是參加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順利畢業)

熟悉的城市,夾著一絲陌生的感覺,在張興明眼中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