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在7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953章 分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53章 分岐

校長拿起工作證看了一下,臉上露出驚訝不敢置信的表情來,不再那麼從容。把工作證還給張興有:“請問張顧問,家裡是做什麼的?”他是搞藝術的,對商業方面不熟悉,所以對張興明從未聽聞。

張興明把工作證收好,說:“我就是普通工人家庭出身,我爸是杯鋼工人,我媽務家。她們兩個這,沒什麼問題吧?”

校長搖頭:“沒有沒有。”拿筆在通知書上填上民樂系,抖了抖遞過來:“拿著通知書到行政那邊報道就行了,費用方面全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張興明接過通知書看了看,說:“費用不用免,還是照顧一下家庭貧困的學生吧。對了,校長,我打算支援一下民樂教育,咱們學院有沒有興趣?”

校長又愣了一下:“不知道,張顧問打算怎麼支援?”

張興明說:“蓋棟民樂大樓,捐贈教育資金,擴大招生範圍,在全國設幾個教區,在全國範圍內請老藝人前來教學,設獎學金,每學年總額不低於五萬元。另外,我還準備和央臺合作舉辦全國性的民樂大賽,每年二屆,一屆樂器類,一屆歌唱類,金獎獎金不低於三萬元人民幣。”

校長想了一下,說:“張顧問樂於投身音樂教育這是大好事,我本人是非常支援的,不過,為什麼非得是民樂呢?與時代脫節了呀,很難出成績,也得不到國際社會的承認,不如把錢用來培養西樂人才,只要在國際上拿幾個大獎有了知名度,努力一下就有可能成為世界級名校。

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奮鬥的目標,讓我國的音樂影響力強大起來,為國家爭得榮譽。”

張興明說:“我是中華人,只欣賞得來同宗同源的中華音樂,而且我對什麼外國人國際社會的認可承認毫無興趣,對他們的大獎也沒興趣,我只想看到我們自己的民族音樂興盛起來後繼有人,而不是被外國的東西取代。

那不是我們的。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終有一天,外國人會來學習欣賞我們的音樂,那才是真正的強大,真正的榮譽。彈鋼琴唱歌劇被外國人認可得獎?報歉,這種榮譽感我不知道應該從哪裡感受出來,在我認為,這是一種恥辱。”

校長臉色大變,厲聲說:“你。”

張興明說:“校長,我只是說說我的想法,也僅代表我自己,不用動氣。國內理順以後,我會繼續投資在國外開設我們的民樂分校,把我們的音樂推出去,哪怕一年只教一個人,終有一天會有許多人來學習,來喜歡上她的,我堅信這一點。

我堅信,榮譽和尊嚴是自己拼出來爭出來的,而不是臣服討好能換來的。就像我們的國家,沒有那些戰士的熱血,能有今天的樣子?音樂,飲食,文化,什麼都一樣。”

校長想了一下,搖了搖頭:“難啊,想讓外國人承認我們的東西,太難了。”

張興明說:“那也不代表著就要拋棄自己的東西,誰說承認只能來自於完全認輸?總得有人努力一下,如果當初不是先輩們不服輸哪有今天?

再說了,我始終沒搞懂,為什麼我們非得要他們承認?他們不承認我們有五千年文化我們就真沒有了?他們不承認我們的歷史我們就煙消雲散不存在了?”

校長嘆了口氣,說:“人家是世界主流啊,沒辦法。”

張興明說:“我說話不是針對誰,你也別多心,我真不知道這個主流是誰定出來的,誰下的定義?為什麼我們就要趨附過去?我們承認過他們什麼?為什麼非得追求被他們承認呢我真想不明白。”

校長說:“人家先進哪,咱們不如人家只能向人家學習。”

張興明說:“這點我承認,但是學習就得先把自己的東西扔了?掐死?然後什麼都是人家的好全盤照搬?什麼都要討好著去求人家承認?”

那小二抬手掐了張興明一把,張興明籲了口氣,搖了搖頭說:“好吧,今天不是來爭辯的,再說爭辯也沒有什麼意義。我能在工業上電子上追上去,我就不信拿錢砸不出來一個音樂。”

校長說:“難哪。希望你能成功吧。如果有什麼需要,央音也可以出一些力氣。”

張興明點點頭,帶著那小二和丫蛋出來去註冊,丫蛋抱著那小二的胳膊說:“要不咱不在這念了得了,生氣。”

張興明說:“這生的什麼氣?你念你的民樂,這些都和你們沒什麼關係。”

那小二問:“他這是,拒絕了是吧?那你怎麼弄?你真要花錢辦民樂啊?”

張興明說:“真辦,這東西其實也用不了幾個錢,有這想法的人多了,只不過沒有一個地方讓他們發出聲音而已。我去找找上面,看看中音或者民族大學能不能行,我就不信這個勁兒了。”

丫蛋說:“要是辦起來了我們就轉學好不好?”

張興明說:“行,要是辦起來了你們想轉就轉,那會在這呆著也沒什麼意思了。”

到下面交通知書,註冊,交費用領書,拿課程表,然後去見教授,這會兒人都削尖了腦袋去砸鋼琴學歌劇,要麼就是作曲指揮,民樂這邊應者聊聊,民樂系在教學樓的角落裡,只有幾間教室。

那小二和丫蛋兒見過教授和張興明出來,三個人去買樂器,在這裡上學除了鋼琴等少數幾樣樂器以外,都需要自己準備樂器。

樓裡最多的就是鋼琴琴房,正規大氣寬敞明亮,教鋼琴的老師也牛逼哄哄的好像真的逼格很高的樣子,而民樂這邊士氣低沉一派低迷。沒法比,人家是主流,連學民樂的學生都顯得比人家土氣,主要是大環境下心裡作用太大。

就像醫院周邊全是花店水果店一樣,音樂學院周邊全是大大小小的樂器店,不過和學校一樣是以西式樂器為主,民樂都被堆在角落裡無人問津。

三個人隨便找了家樂器行走進去,老闆馬上熱情的迎過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