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弘治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舉改制的春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舉改制的春風

“張兄,訊息確切嗎?”狀元樓圍坐著一夥士子,其中一個黃姓士子抬頭看向他對面的士子道。

“嗯,已經證實,今天早朝已經在談論政務學院歸屬問題。可惜了張誼他們!”被喊張兄的張姓士子嘆息道。

看來這個張姓士子應該是官宦之家,能參見早朝的人,估計官職小不了。

“真擴招了?”黃姓士子再次確認地問道。

看黃姓士子,應該是平民子弟,身上的士子長袍已經漿洗得有些褪色,但依然撫慰得整整齊齊,應該是個注重儀表之人。

此時他滿臉希冀地看向張姓士子,原本他對這次的科舉是已經絕望了,平日裡他都是一頭咋進書堆之中,兩耳不聞窗外事,對於實務那真是一竅不通。

這次考試竟然考實務,五經全然不重視,這讓他真是有些抓瞎,更過分的竟然考什麼“論王安石變法”。這他真的是聞所未聞。

跟他這樣的考生真不在少數,可以說是絕大數,在中國向來都是實用主義,考試尤為如此,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考試不考的東西,誰會去看?

所以對於其他的雜書,除非是無意科舉之人才會去看,真正有志於科舉之人是決計不看的。

在他們看來看雜書等同於玩物喪志。

“這還有假,皇帝朝會上親口下的旨意,擴招至一千人。果然是皇恩浩蕩啊,原本以為這一科聚然改變考題方向,我是決計沒有中試希望,誰成想當今皇上還是記掛著我等士子的,竟然擴招至千人,這樣一來竟然比以往更容易得多。”張姓士子滿懷感激道。

“可是聽說皇上還開了個什麼政務學院,新科進士都需要進入其中學習。”黃姓士子擔心道。

“李兄,你在想什麼呢,說的好像以前的進士能立刻被授予實職一般,好的能進翰林院做清貴官,差的也是要進六部進行觀政,這跟我們進入政務學院進行學習有何差別。而且我敢斷言,既然皇上對這個政務學院如此上心,說不定安排給我們講課的不是閣老就是各部天官。”張姓士子激動道。

“要是真是如此,此次科舉是非常有利於我們這些士子的,真是可惜了張誼,以他的才華,即便是考得不好,這科中試也大有希望啊。”一位李姓士子搖頭嘆息道。

“誰說不是呢,這真的是時也命也,說實話剛從考場起來我也是滿腦怒氣,一聽張誼蠱惑,也是血液上湧,跟著就走,要不是王伯安勸住我等,我此時估計也在詔獄,真是心有戚戚焉!”張姓士子一陣後怕道。

“可不是嘛,當初我可也是跟著走到了長安街,要不是王伯安的勸阻,別說中試,恐怕也要如張誼他們一般給革了功名去。”李姓士子符合道。

“誰說不是,其實張誼最不是東西,自己考得不好,就想鼓動我們一起去哭闕,他好藉此邀名直上,他要是真有著膽子,就該獨自一人去哭闕,拉著我們這些士子一起去算是怎麼回事?”黃姓士子接著開口道。

“是啊,當初從考場剛出來,腦袋昏昏沉沉的,一聽他鼓動了幾句就特別激動,也不知怎滴,就如中了邪一般,跟著他就跑向了長安街。”張姓士子後怕道。

“會不會是張誼他身具妖法,不然在下實在想不通為什麼他僅僅只是鼓動幾句,這麼多士子便蜂擁而至。”李姓士子擔憂道。

黃姓士子點頭道:“我懷疑是,也只有到皇城,被真龍天子鎮壓,士子才能清醒,也就是他身邊的幾個士子中他的邪術太深,無法醒悟。”

“可嘆那黃志仁自以為是以死殉葬禮法,卻不知道他是深中張誼的邪法妖術而死。”

幾個士子越想越不對經,如今他們終於認識到張誼是身具邪術之人,他們身為大明之未來官員必須與之劃分界限。

此時在他們幾個士子的眼中,帶頭哭闕的張誼彷彿是害群之馬,人人得而誅之。

“諸位覺得此次誰最有可能獨佔鰲頭?”黃姓士子開口問道。

“我覺得江西解元費子充最有可能。”

看來李姓士子對費宏的學問深感佩服,張口就說出了費宏的名字。

張姓士子喝了一杯酒,搖了搖頭沒說話。

“怎麼張兄有不同的看法?”黃姓士子見張姓士子的表情,有些奇怪地問道。

“要是按照以前的考試標準,在下也定然認為是費宏費子充獨佔鰲頭,如今嘛,那就難說!”張姓士子把玩著手中的酒杯玩味地說道。

“哦,怎麼張兄另有高見?”李姓士子有些不服氣地問道。

看來這位李姓士子是費宏的鐵粉,關於費宏的壞話他都不愛聽。

“費宏費子充的文章,我是有幸看過,說實話,在下只能望其項背,自嘆遠遠不如,但是此次春闈,皇上卻改變了考試題型,費宏費子充能不能適應,實數難料。”張姓士子感嘆道。

“這麼說來,張兄所言甚是有理,只是不知金科誰會獨佔鰲頭?”黃姓士子感慨道。

“我想大機率應該是王守仁王伯安。”張姓士子語出驚人道。

黃姓士子和李姓士子都驚訝地看著張姓士子,雖然王伯安在這次哭闕事件上救了他們一把,但是對王守仁的學問,他們認為還沒有達到登堂入室的地步。

雖然王守仁他父親是狀元,但是王守仁如今太年輕,遠沒有達到大成的地步,中試他們能想象,但是獨佔鰲頭,他們對此深表懷疑。

“難道張兄有我們不為所知的內幕,說一說唄!”黃姓士子好奇道。

“要是以前,王伯安參見科舉,我都懷疑他能不能中試,但是此次卻不同。”張姓士子開口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有何不同?”李姓士子問道。

“因為考實務的話,這是王伯安的強項。”張姓士子說道。

“何以見得?”黃姓士子問道。

“你們是不知道,別看王伯安年輕,他可是給皇上做過兩年伴讀,對於皇上的愛好不可能不知道,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大概就是這麼個道理。”張姓士子透露了一個巨大的內幕。

黃姓士子和李姓士子都做瞭然狀,難怪,這樣算是說得通,王守仁這次還真有可能高中會元。

這有可能是大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會元,也有可能是大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狀元。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去拜訪拜訪這位年輕的會元?”黃姓士子提議道。

“正合我意,同去!”李姓士子附和道。

“同去!”張姓士子也贊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