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弘治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弘治元年十號詔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五章 弘治元年十號詔令

“賣報,賣報,新鮮出爐的大明日報,元年第十號詔令,皇帝陛下親自頒發的詔令,看了您絕對不後悔。”

茶館門口一位賣報小郎君在大聲叫賣著大明日報,如今賣報小郎君已經成了京城一景。

自從大明日報在京城興起之後,京城就誕生了一個新的行業,那就是賣報小郎君,都是一些家境比較貧寒讀書而又刻苦的小小讀書郎。

最近朱佑樘在京城新建了一批蒙學校舍,特別是外城新城的蒙學校舍,既寬敞又明亮,而且學校的教書先生也是朝廷聘請,在禮部登記造冊,屬於朝廷編制的公務員,月俸一銀元,全部有朝庭發放。

就是這麼一批教師名額都被京城的讀書人擠得頭破血流,甚至有兩個感覺科舉無望的舉人進行了應徵。

因為今後舉人待遇只有五年的享受期,考不科舉,待遇五年之後同秀才無異,有先見之明的舉人已經在謀出路。

當然入讀蒙學的這些學生並不是免費入讀,也是要收費的,只是成績優異的學生有著皇家獎學金進行獎勵。

入讀京城官辦蒙學不光有皇家獎學金,針對貧苦並且成績優異的學生,朝堂還給了他們一份賣報的兼職,那就是時下流行的風景線——賣報小郎君。

一份報紙賣一個一角銅元,賣報小郎君可以提成十文錢,要是當天賣得好多的話,賣上一百份報紙,他們就能提成一個銀元,如今在京城做工,一個月最高的也只能掙半個銀元。

所以賣報這個行業很多小郎君爭搶著幹,賣報如今成為了一種身份的象徵,說明這個小書郎起碼讀書成績不差。

而且京城人都深知此點,知道這些賣報小郎君說不定哪天就能高中狀元,所以對於賣報小郎君都保持著尊重。

就此一項善政,朱佑樘就被全京師的窮苦人家立起了長生牌位,如今京師中就沒有一戶人家不念朱佑樘的好。

這一年來京師卻是大變樣,如今在京城乞丐基本禁絕,只要是有手有腳,在京城就不愁找不到活計,最次也能養活自己,所以滿京城都洋溢著一種幸福的氣氛。

“哎,那位小郎君,給在下一份報紙。”茶館端坐著的一位穿著改良版士子服的讀書人喊住了報童。

“好咧,先生,您的報紙。”報童見有人買報紙,立馬高興地應答著。

“李秀才,報紙今天都有啥新聞?這元年十號詔令又是啥?”一位穿著短衫的中年男子對李秀才問道。

李秀才攤開報紙,用眼睛瞟了一眼短衫中年人,眼裡有些鄙夷和不屑,接著慢慢悠悠地說道:“要知道去買一份自己看不就是了嗎?”

短衫中年男子似乎知道李秀才那鄙夷的眼神,但是卻不以為意,賠笑道:“李秀才您說笑了不是,這報紙哪是我這目不識丁之人看的,都是當今皇帝陛下專門給您這種讀書人準備的,要不您看完給我們說道說道唄。”

這個短衫中年男子名叫王大錘,是被朱佑樘新近招入鐵廠的鐵匠,這鐵匠沒讀過書,更是不識字,當初也是機緣巧合,聽坊間的秀才念報紙說皇帝陛下在招可以煉出好鋼的鐵匠,月俸十銀元。

當聽到這則訊息後,可把王大錘給震驚住了,月俸十銀元,這跟一個縣太爺的俸祿差不多。

聽到這個訊息之後,王大錘就很心動,他手上就有著祖傳鍊鋼之秘法,這要是去幹上一年就能掙之前一輩子掙的錢,如此豐厚的月俸實在令人心動。

可是王大錘又有些猶豫,這要是應招之後,被列入匠戶,以後子孫可就完了,不過考慮再三,還是抵擋不住高薪的誘惑,王大錘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應徵。

想不到的是結果比他料想的還要好,他不僅被錄用,而且消除了他的擔憂,不會將他列入匠戶,不僅如此朝堂還給他在外城新城區分配了一套房子,他的兒子還能安排到官辦蒙學就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王大錘聽到這個訊息之後,整個人都是飄飄然,弄得他的渾家以為是中了邪。

當他告訴家裡人此好消息之後,全家都陷入了狂歡之中,他們家也從此多了一項儀式,那就是對著朱佑樘的長生牌位早晚參拜。

自從在鐵廠幹活之後,王大錘也開始關心起報紙上報道的訊息,而且是一期不落,每次都是央求人給他說道說道。顯然這個李秀才也是他們相熟之人,只是大概也知道王大錘的月俸,對王大錘是既鄙夷又有些嫉妒,只是讀書人的矜持讓他不好有所表現。

只見,李秀才不耐煩地說道:“等著吧,讓我看完。”

“不急,咱不急,今天李秀才的早茶我請。”王大錘賠笑道,如今的他雖然每月掙的錢相當於七品官員的俸祿,但是對這些讀書人他還是自覺低人一等。

李秀才一聽王大錘請他吃早茶,太多立馬緩和了起來:“皇帝陛下有敢於最近京城的物價有所上漲,決定開全面回收以前的寶鈔,兌換比例是一百貫兌換一貫。”

“這次能直接兌換成銀元和銅錢不?”王大錘關心地問道。

“是啊,是啊,這次能直接兌換成銀元或者銅錢嗎?”茶館上其他的食客也關心地問道。

“這個就是此次十號詔令的重點,皇帝陛下頒詔書說,此次不限兌換,也就是說寶鈔也可以兌換銀元。”李秀才說道。

“吾皇萬歲!”

聽到李秀才說此次允許寶鈔直接兌換成銀元,整個茶館對朱佑樘是一片讚頌之聲,萬歲之聲都要掀翻了屋頂。

“你們不要高興太早,詔令還沒有說完,寶鈔兌換銀元可不是一百貫兌換一銀元,每兌換一銀元需要收取五文錢的手續費。”李秀才繼續說道。

“一銀元收取五文,那也不高啊,總比放在手上無用強。”王大錘說道。

“是啊,原來寶鈔根本不能兌換成銅錢,商家也不收,如今能兌換成銀元已經很好了,只收取五文手續費,皇帝真是聖明啊!”旁邊的食客立馬附和道。

“在這方面當今聖上那的確算得上是聖明,而且皇帝再次重申,新的十元銀票任何商家都不允許拒收,鼓勵百姓舉報拒收之人,舉報有獎,而且銀行那邊也不會阻止你們兌換銀元。”

李秀才根據報紙的訊息再次給大夥吃了顆定心丸。

“自從新皇登基,咱這升斗小民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過啦,不愧是聖君臨朝。”王大錘學著時下時興的動作,抱拳朝皇宮放心行禮道。

“是啊,皇帝其他卻是聖明無雙,唯獨這個科舉改制有違聖人之舉。”李秀才感嘆道。

“哎,李秀才,瞧您說的,根據皇帝陛下的三號詔令,明年科舉不是大肆擴招嗎,以秀才公您的才能,考個舉人還不是手到擒拿,三年之後政務學院必然有您一席之地。”王大錘說道。

“哈哈……借你王大匠吉言。”李秀才被王大錘恭維得心情大暢。

“秀才公,還有沒有其他好消息?”王大錘順勢繼續問道。

“有,有,還有一個大家最近最關心的訊息。”李秀才心情愉悅,爽快地應答道。

“秀才公,您快幫我們說道說道唄!”王大錘心急地問道。

“臨近隆冬,皇帝陛下感念京城人居家大不易,特別是如今柴炭價格上漲過剩,特命四海商行發明了一種新炭,一日只需用三個炭,一個炭只需要五文錢。”李秀才又爆出了一劑猛料。

聽到這個訊息,全場一片譁然。

“真的假的?”食客難以置信地問道:“三個炭就能燒一天,那個炭得多大啊?”

“定然不會有假,四海商行可是皇帝陛下開的商行,皇帝陛下定然不會騙咱。”王大錘斬釘截鐵地辯護道,如今的王大錘可是朱佑樘的鐵桿死忠粉。

“不錯,在這方面,當今陛下還是很有信用的。”李秀才這讀書人雖然對朱佑樘的科舉改制有所不滿,但是對於朱佑樘的信譽還是很信任的。

“既然有這麼便宜的炭,我們還不去瞧一瞧,待會可不要被人搶光囉。”王大錘繼續說道。

食客們被他這麼一提醒的,頓時幡然醒悟:“對,對,這麼便宜的炭,定然有很多人搶購,要是慢了可就沒啦!”

說完食客們便一鬨而散,朝著四海商行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