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弘治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六章 攤丁入畝的構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六章 攤丁入畝的構想

當王大錘他們一行人跑到四海商行的時候,四海商行早已擠滿了人,不過全場圍觀的人都沒有開始買炭,因為他們發現這次四海商行賣的竟然是石炭。

對於京城人來說石炭並不陌生,西山那裡到處可見,而且都知道石炭可燃,但是那玩意太難燒了,而且燃燒之後一股刺鼻的怪味,實在是太難聞了。

如今四海商行推出來的石炭,樣子實在有些奇特,像一個圓筒,裡面是直通的小圓洞,四海商行的夥計將之稱為蜂窩煤,據說這個名字是當今皇帝陛下取的。

不光如此,四行商行還在門口一字排開十個鐵皮圓筒爐子,裡面疊放著三個煤筒,已經在開始燃燒著。

“各位父老鄉親們,瞧好啦,門口就是我們四海商行即將推出的煤爐和蜂窩煤,一日只需三個蜂窩煤,一個蜂窩煤只需五文錢,便宜又實惠,大家趕緊來買,煤爐產能有限,先到先得。”四海商行的掌櫃出門介紹道。

但是圍觀的百姓還是面露猶豫,對於這個石炭黒煤實在是有些不太信任。

於是四海商行的掌櫃繼續蠱惑道:“各位老少爺們,這個可是當今皇帝陛下感念時下木炭價格太貴,為了家家戶戶能冬日取暖,特意發明的,皇帝陛下發明的東西,你們還能不信任?”

“再則,你們再看看我身邊的煤爐,眼見為實,你們看看,這些煤筒是不是燒起來沒有以前的刺鼻氣味?而且我向大家保證,三個煤筒絕對能燒一天,我這些煤爐就放在這燒,大家一起來做個見證。”

“這個煤爐多少錢一個?”王大錘好不容易擠進裡間開口問道。

“老鄉,您真有眼光,這個煤爐可是皇帝陛下為了這個蜂窩煤專門發明創造的,如今只有我們四海商行獨一家在銷售,而且這個煤爐和蜂窩煤可是在皇家專利局申請了專利,任何人不得私自仿造,否則專利局錦衣衛可不是吃素的”四行商行的掌櫃立馬解釋道。

“煤爐多少錢一個,這質量有保證嗎?”王大錘繼續問道。

“煤爐單獨買一個銀元,您要是一次性買一千個煤筒免費奉送一個煤爐。”掌櫃繼續說道:“質量您放心,這個可是工部大匠打造,底下可是有銘牌標記的,絕對不會有問題,再說了,我這四海商行可是當今陛下的產業,咱能砸了皇帝陛下的招牌?”

“買一千個煤筒真能送一個煤爐?”王大錘一聽買煤筒送煤爐這種好事,頓時來了興致,原本他就打算給皇帝陛下的生意捧捧場,如今有這麼大的便宜,不佔白不佔。

“沒錯,這位老鄉,買一千個煤筒子送一個煤爐,抓緊時間哈,先到先得,今天只有一百個煤爐,送完為止。”掌櫃開口道。

周圍圍觀的人聽說買煤筒子送煤爐頓時都很意動,聽到今天只有一百個煤爐送,更是陷入了瘋搶的地步:“掌櫃的,給來一千個煤筒。”

“掌櫃的,給我也來一個。”

“掌櫃的,一千個煤筒,現在就給,銀元。”

原本拍在裡間的王大錘竟然慢慢被擠了出去,這可把王大錘給急壞了,日升昌的碳可是要五百文一擔,十天都不夠燒的,按照現在這行情估計還得漲價,今天要是不將這個煤爐還有蜂窩煤搶到手,就得被日升昌那黑心商人刮皮。

“掌櫃的,我可是第一個問價的,給我來一千個煤筒。”王大錘拼命往裡面擠,邊擠邊爭辯道。

……

“皇上,您這經商的手段確實了得,哪怕是陶朱公再世也不一定是您的對手啊!”站在四海商行外圍看熱鬧的王守仁對身邊的朱佑樘誇讚道。

“伯安,這正是小道,要想真正將大明重新帶上強盛的道路,商業只能是輔助,卻不是決定因素,首先思想才是重中之重,你最近在日報上寫的‘格物致知’就寫得很好,發人深思,這才是朕想要看到的。”朱佑樘轉身對王守仁說道。t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朱佑樘也知道他這蜂窩煤因為是新事物,怕京城的老百姓不大願意接受這蜂窩煤,所以他有些放心不下,開售的第一天他便拉著王守仁一起喬裝打扮一番,來個微服私訪。

“皇上,您謬讚了,伯安只是喜歡思考而已,而且‘格物致知’裡面的內容都是皇上您平日裡指點而給了我啟發,若是沒有皇上您的指點,就不會有‘格物致知’。”王守仁躬身行禮道。

“善於思考這是好事,朕希望伯安您一直保持下去,保持探究之心,今年很快將要結束,明年朕打算將你們這波政務學院的學員全部下放到地方,你也不例外,伯安有什麼想法?”朱佑樘考究地問道。

“故所願也不敢請爾。”王守仁躬身道。

“很好,伯安,深懂朕意,朕一直堅信,不歷風雨,怎見彩虹,你們這些學員中將來必然有人會宰執天下,但是沒有經歷過地方之人,朕實在無法相信他能打理好這個天下。”朱佑樘說道。

“皇上,您放心,伯安去到地方一定虛心學習。”王守仁承諾道。

“到了地方可不光是學習的,朕可是對你們寄予厚望,知道朕明年將要做什麼嗎,伯安?”朱佑樘問道。

“臣猜測您將我們這些學員下放,是為了深入地進行清丈田畝。”王守仁猜測道。

“不錯,朕決定明年開啟全國範圍的清丈田畝和人口清算,當然清丈田畝是為了後續的田賦改革,朕打算明年開始進行攤丁入畝,以後將不會計算丁口稅,只算田賦。”朱佑樘說道。

“皇上,此乃萬民之福。”王守仁崇拜道。

“哦,伯安也認為這‘攤丁入畝’是善政?”朱佑樘饒有興趣地問道。

“皇上,僅此一項,皇帝必然會名垂千古,如今的民間因為逃避丁口稅,出現大量隱逸人口,若是不在計算丁口稅,大明必然增加許多人口。如此一來就人口一項大明就要遠超漢唐。”王守仁激動道。

“伯安,你覺得朕清丈田畝和人口之後,後續將會做什麼?”朱佑樘繼續考究地問道。

對於王守仁,朱佑樘可是寄予了大量希望,王守仁也沒有辜負朱佑樘對他的信任,的確正在按照朱佑樘的構想進行著思想轉變。

年輕的王守仁已經開始在政務學院宣傳的格物致知理論,政務學院也有著他的一大批簇擁。

“皇上你清丈完田畝,必然造成我大明有著大量人口富餘,這麼多的人口,依照皇上您一貫的仁慈作風,定然要給這些人謀一些出路,臣猜測,下一步皇上您估計會給這些人謀出路。”王守仁猜測道。

王守仁不愧是這個年代頂級的思想家,年紀輕輕便已經顯露出深謀遠慮的風範,對於朱佑樘的一些想法完全能跟上。

朱佑樘滿臉讚賞地看著王守仁,開心道:“不愧是王伯安,不錯朕下一步就是需要給這些隱逸人口謀出路,伯安,你覺得這些人口的出路應該在哪?伯安,你覺得大明應該會有多少隱逸人口?”

“皇上,要是真正能完全清理隱逸人口,臣覺得幾百萬人口總是有的,如此多的人口不是一個小地方能安頓得下的,依臣之見,皇上您應該會將他們安置在關外,遼東之地。”王守仁給了朱佑樘一個意料之外而又意料之中的回答。

王守仁的回答真是驚豔到了朱佑樘,有些好奇地問道:“伯安,如何認為朕會將如此多的人口安置在遼東?”

“回皇上,臣環顧整個大明,如今也只有遼東地廣人稀,關於遼東之地,臣已經去查探過,那裡全都是黑土地,土地肥沃,完全能養活幾百萬甚至是上千萬人口,而且若是遼東有幾百萬漢民,女直之亂也就不足為慮。”王守仁說道。

“很好,伯安,你果然沒有令朕失望,不錯,明年清丈田畝之後,賦稅必然上漲,到那時,朝廷剛好有錢進行遼東移民。”朱佑樘明確告訴了王守仁他的意圖。

“皇上,如此遼東將會長治久安已。”王守仁高興道。

“伯安,對於移民遼東之事,暫時需要保密。時機成熟,朕會頒佈相關詔書。”朱佑樘叮囑道。

“皇上,您放心,伯安知道輕重,絕對不會洩露半個字。”王守仁保證道。

“不過明年將會安排你們這些政務學院的學員到地方進行清丈田畝和登記人口之事情,倒是可以跟你們的那些同窗透露一二,讓他們也好有所準備。”朱佑樘說道。

“臣明白,臣一定讓他們在出發前充分做好此種準備,也好在執行之時不出任何差錯。”王守仁很有信心地承諾道。

如今的王守仁在政務學院相當於是領頭人,學員們都很信服他,所以只要他吩咐的事情,學員基本都能執行下去。

“很好,這裡朕也看過了,那麼就打道回宮吧,瑞雪兆豐年,看來明年將是一個豐收之年。”朱佑樘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