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弘治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八章 悲催的建州中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八章 悲催的建州中衛

斷掉一支手的錫寶齊篇古成為了朱佑樘的***,想想朱佑樘都覺得這件事都透出喜感,建州左衛成了大明的***。

要知道最終大明可就是建州左衛推翻的,因為努爾哈赤就是出生左衛,努爾哈赤就是靠著左衛女真部的老底子起家的,而錫寶齊篇古正是努爾哈赤的四世祖。

朱佑樘也沒有聽從錫寶齊篇古的建議,躲在右衛守株待兔,因為戰場上難免會跑掉幾個漏網之魚,說不定就跑到中衛通風報信。

粗略打掃了戰場,朱佑樘留下五百人虎賁軍再加建州左衛的兩千人在右衛負責看守右衛的五萬俘虜。此時這五萬俘虜溫順如同羔羊,實在是被明軍的炮火嚇破膽,再無半點反抗之心。

"陛下,翻過前面那座山,就可以看到中衛的城寨。"斷了一條胳膊的錫寶齊篇古來到朱佑樘身邊介紹道。

透過幾日的急行軍,朱佑樘帶領的虎賁軍已經左衛女真僕從軍已經距離中衛不足一百裡。

朱佑樘的判斷是對的,此時中衛明顯受到了右衛覆滅的訊息,這一路上,朱佑樘的軍隊根本沒有遇到任何中衛的蹤跡。

"陛下,探子來報,前方發現了中衛的探馬,而且已經交上了手。"王守仁上來彙報道。

這次王守仁充當拉著這支軍隊參謀長,給朱佑樘出謀劃策,不光如此還是朱佑樘的勤務兵,朱佑樘的上情下達都透過王守仁傳達的。

"傷亡如何?"朱佑樘問道。

"互有勝負。"王守仁回答道。

"伯安,你何時也變得如此含糊奏對?"朱佑樘責怪地問道。

聽了朱佑樘的話王守仁就知道對於這個回答,陛下朱佑樘並不會滿意。因為王守仁知道朱佑樘生平最討厭就是模糊彙報,這也是文官的一貫作風,善用春秋筆法。

一旦說到戰爭,大明的文官記錄總是粗略,什麼"傷亡無數""繳獲無數",戰爭怎麼能是這樣的初略資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傷了多少人,統計真的有那麼難嗎,死了多少人,只要有心都是可以統計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古代的那些戰爭案例不能讓後世之人好好學習的原因,因為語焉不詳,即便後世之人想要學習都是看得一頭霧水。

到了明朝一千年多年過去了,還只能拿著《孫子兵法》當兵書,不是《孫子兵法》不好,《孫子兵法》當然是經典兵書,但是《孫子兵法》只是戰略性質的兵書,並不涉及到具體戰爭案例。

再則,時移世易,如今大明用的都是火器,炸藥之類的新式的武器,孫子那會可沒有這些,有了新武器自然演化出新的戰爭模式。可惜這麼多年一直都沒有人去總結,須為可惜!

王守仁看到朱佑樘那責備的眼神,便知道他犯了不該犯的錯,這是文人記錄戰爭的常規記錄,他一時按照習慣做了記錄,很顯然這不是朱佑樘想要的結果。

"陛下,我方十騎死五騎,傷三騎。"王守仁連忙補充道。

"對方呢?"朱佑樘繼續問道。

"對方死三騎,傷兩騎。"王守仁還是決定據實相報。

之前王守仁不是不想據實以告,實在是虎賁軍的夜不收對上中衛的女真部竟然落入了下風,而且他是知道皇帝朱佑樘可是對於虎賁軍寄予厚望,不想朱佑樘因為些許小敗而產生不好的影響。

"意料之中,騎兵我們還是差了點。"朱佑樘平靜的說道。

"陛下..."王守仁很是有些意外。

王守仁之所以不願意據實相告還是跟朱佑樘如今的恩威日隆有關係,朝中如今沒有幾個人敢強烈反對朱佑樘的意見,特別黃河治理好之後,中原數省可以說是家家生佛,給朱佑樘立了長生牌位。

可以說如今朱佑樘這個皇帝的皇威直追太祖,比太宗朱棣還要更勝一籌,因為太宗之時對民間多有苛法,而朱佑樘恰恰相反,中原免稅一年,還有"永不加賦"詔令更是令整個大明都對朱佑樘感恩戴德。

為什麼朝堂之上也對朱佑樘不敢有所反對,那是因為今年大明的稅賦收入竟然超過了有明以來最高,首次突破了五千萬。這是太祖太宗都未曾有過,這說明什麼?說明文治即將興盛,歷史赫赫有名的盛世臨朝估計要朱佑樘手上再現。

也許今後歷史上將會出現一個"弘治之治",這對文官來說誘惑是巨大的,青史留名,這是每一個有抱負的文臣最高追求。

所以這次朱佑樘雖然是偷偷帶兵來了遼東,後面的文臣也只是捏著鼻子認了,然後配合著從後方源源不斷運輸著物資供應,而沒有給朱佑樘扯後腿。

"朕可不想做獨夫,放心朕是一個能接受意見的人,更是一個能接受失敗之人,伯安,希望我們今後都能不忘初心。"朱佑樘說道。

"是,陛下,臣謹守命。"王守仁聽到朱佑樘的這番話終於放心不少。

最近王守仁的壓力真是巨大,因為他害怕大明在他手上再次出現"土木堡之變",如今大明皇帝可是在身邊,而且身邊所帶之軍隊也不多,萬一有什麼閃失,他王守仁估計要成為****。

"陛下,臣並不擔心中衛拒城以守,對於攻城,大明軍隊還沒有怕過誰,就怕中衛不管不顧,往林子裡一鑽,今後再想對付他們,可就難了,移民也是受此影響。"王守仁擔憂道。

"伯安,你的擔憂也不無道理,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曾思考過,但是朕卻覺得完全不必擔心。"朱佑樘說道。

"還請院長教學生。"王守仁立馬便學生姿態求教道。

"此中原因有二,其一是我觀遼東女真部雖然也多有以狩獵為生,但是他們已然喜歡定居的生活,所以今後是不太願意再跑到深山老林子去的,其二則是如今他們人口眾多,跑到老林子並不能養活他們自己,還是在平地種糧食方可。"朱佑樘解釋道。

王守仁恍然大悟,接著驚喜道:"陛下,這是不是就是右衛明知道我們大軍將至,他們還是不願意逃跑的原因,因為他們捨不得這些瓶瓶罐罐。"

朱佑樘點了的頭說道:"不錯,正是如此,右衛的納郎哈明明已經被錫寶齊篇古通知過,但是他還是選擇據城而守。非不願,實不能爾。"

"陛下,那您覺得這中衛會如何選擇?他們會不會也學右衛那般,據城而守?"萬守仁好奇地問道。

"哈哈...伯安,你這次算是問對了人,因為朕對中衛的首領吉哈早已做過深入調查。"朱佑樘開懷道。

朱佑樘當然是不打無準備之仗,在沒有出發之前,或者說在一年前朱佑樘已經命令汪直收集建州三衛的全部資訊,包括三衛的首領的一切資料。

這就是朱佑樘為什麼首先對付的是左衛的原因,因為朱佑樘找早就知道左衛當家之人妥羅是個親近大明的人,是屬於可以拉攏的物件,只需要採取些許威逼之勢,必能讓其信服。

如今讓妥羅父子見識了大明一日便覆滅了右衛,朱佑樘相信他們今後再也不會興起反抗大明之心。

"如果說右衛納郎哈是頭森林狼,陰險狡詐外帶一些謀略,這也是朕要第一個對付他的願意,就距離而言右衛可是距離左衛要遠很多。"朱佑樘說道。

"而中衛的吉哈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莽夫,聽說此人有著萬夫不當之勇,之所以在中衛能服眾就是因為他能打的原因。"朱佑樘繼續說道。

"報!前面發現大隊人馬。"突然探馬前來急報道。

聚然收到這個訊息,王守仁有些擔心道:"陛下,此時地形與我們不利,此時我們處於山坡之下,若是中衛派騎兵衝鋒,我們的騎兵恐怕不是他們的對手。"

"狹路相逢勇者勝!不經歷困境,虎賁軍不可能成為強軍,一支只打順風仗的軍隊是永遠不可能成長起來的。佈陣吧,**兵在前擺五段擊陣型,炮兵在後準備。"

"是。"王守仁此時也不在糾結,立馬就去安排佈陣。

中衛的吉哈自從收到右衛納郎哈的報信說明軍在攻擊他們右衛,他便毫不猶豫地組織了中衛五萬人前往支援。對於大明吉哈早就想派兵攻打,如今千載難逢的機會,先消滅大明在遼東的軍隊,如此可解除他的後顧之憂。

此時吉哈領著人馬翻過山背突然發現一支人馬,當時嚇了一大跳,以為深中埋伏,再一看,發現明軍基本都是步兵,騎兵才不到一千人。

最關鍵的時候明軍此時處於山坡之下,這...機會難得。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地利在我,只要一個騎兵一個衝鋒,明軍便要土崩瓦解。

"勇士們,衝啊,中原大把財富等著我們去搶呢,山腳下更是無數明軍人頭等著我們去收割,騎上我們的快馬,收割人頭去!"哈吉呼喊著一馬當先向山下衝過去。

中衛女真部見哈吉一馬當先,於是都跟著他呼喝著朝明軍陣型衝殺而去。

此時明軍步兵之後的炮兵正在緊張地架設大炮,而步兵則早已裝填好彈藥,排好了五段擊陣型,蓄勢以待。

此次是真正考驗這支新軍虎賁軍的時刻,因為擺在他們面前的就是騎兵衝陣,要知道如今在他們前面可是連護盾防護都來不及擺設,實在是時間太過倉促。

只見最前面跪立的年輕戰士臉頰已經佈滿細細的汗珠,以血肉之軀抵擋奔馬,怎麼看都不靠譜,但是軍令如山,不允許他們有任何撤退之舉。

如今虎賁軍雖然拿著大明軍隊中最高的軍餉,但是也是整個大明軍隊中軍紀最嚴苛的,在這裡只有服從,還是服從,不能再有任何半點違抗。

虎賁軍從今天起能不能成為一支鐵軍就看今天這一戰。身處陣中的朱佑樘此時也很緊張,今天要是落敗,說不得他也要殞命於此,不一定有命逃出去。

但是此時已經不由得朱佑樘後悔,因為戰爭已經迫在眉睫,唯有勇敢面對。

眼看哈吉他們速度越來越快,距離軍陣越來越近,朱佑樘此時手心早已全部都是汗珠。

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二百步。

哈吉他們這些馬隊越來越近,越來越快。

眼看哈吉帶領這幾百人成為錐子型就要衝到陣中,目測只剩下最後一百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朱佑樘一揮手大喊一聲:"放!"

隨即陣前便形成一陣彈幕,瞬時哈吉便看不見前方任何情況,因為煙霧實在太大,哈吉還擔心這明軍是不是施展了什麼妖法。

但是此時已經不由哈吉亂想,因為快馬衝鋒的速度太快,即便是想後悔已經來不及。

"勇..."

哈吉剛喊出一個字,隨即便是一陣劇痛傳來,接著他便感受到了身上受到無數的衝擊,似乎有無數利劍刺穿他的胸膛,接著他眼前發黑,什麼也看不見,什麼也不知道。

哈吉在臨死前唯一能聽到的就是他的坐騎的悲鳴聲。

而在陣中的朱佑樘對此卻看得一清二楚。

哈吉帶領的幾百騎全部被密集的彈幕打成了篩子,由於飛奔的馬隊速度太快,即便是身死依舊以慣性衝到了**隊陣型當中,前面的**隊成員瞬間被馬隊撞死。

但是軍令如山,即便是前面的**隊瞬間被馬隊衝死,後面的**隊紋絲不動,繼續裝填火藥。

中衛女真部眾因為出於飛速衝鋒的階段,雖然前方的馬隊都已經到底,但是緊隨其後的幾千騎已經來不及調轉,只能繼續衝向明軍。

此時值得慶幸的是明軍陣前因為死幾百騎剛好作為人肉護盾,阻擋了後續的女真馬隊。

又是一輪彈幕,再次結果了幾百馬隊。明軍陣前已經馬隊屍體都堆積成了一座小山。

後續中衛馬隊不得不停住了腳步,因為他們在也沒有聽到哈吉的呼喝之聲。正當他們猶豫不前之時,之聽到一陣地動山搖的轟鳴聲。

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