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弘治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劉大夏遼東勸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一章 劉大夏遼東勸諫

就在建州中衛城寨這座廢墟之城中,朱佑樘集合了虎賁軍,進行了一次軍前訓話。

"將士們,這是虎賁軍自成軍以來首戰,首戰便告捷,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朕相信虎賁軍從今天開始再也不會被人稱之為老爺兵,或者童子軍,因為你們用行動證明了自己赫赫戰功。"

聽著皇帝朱佑樘激昂的聲音,虎賁軍全都眼神熱烈地注視著朱佑樘,接著便是排山倒海般的聲音"萬勝,萬勝!"

虎賁軍自成軍以來可是憋著一股氣,為何?

蓋因為整個大明就屬虎賁軍軍餉最高,伙食最好,其他的軍隊能填飽肚子算不錯,虎賁軍不光一日三餐,還頓頓有肉,所以其他的大明軍隊對於這支軍隊全都是怪話連篇。

環顧整個大明軍隊,全都是對他們這支軍隊眼紅不已。

虎賁軍全體上下對此都是心知肚明,所以他們個個都心裡憋著一股勁,就盼著皇帝能派遣他們去邊疆打一仗,好讓那些眼紅之人閉嘴。

這就是所謂的戰士"聞戰則喜"吧!

當聽說皇帝要去天津巡視,需要抽調一萬虎賁軍護衛,整個虎賁軍個個都嗷嗷叫,希望選中自己。

雖然從北京到天津也沒有幾日行程,這萬一能碰到幾個不開眼的毛賊呢,不也是一個表現立功的機會不是。

主要是虎賁軍如今已經操練了三年了,他們早已有些迫不及待去戰場廝殺一番,好讓世人知道他們虎賁軍絕不是浪得虛名。

"將士們,一日破敵十萬,從今往後你們將不愧於'虎賁軍';之名,今後你們可以昂首挺胸告訴軍中袍澤,拿著高額軍餉,你們無愧於君王,無愧於黎民,無愧於天地。"朱佑樘繼續說道。

"萬勝!萬勝!萬勝!"

"將士們,這只是開始,今後需要打的仗還有很多,諸位不要害怕沒有立功的機會,往北,還有蒙韃殘元需要我們將其殲滅之,往南還有交趾未曾收回,將士們,未來軍中大有可為。"

"萬歲!萬歲!萬歲!"

這是朱佑樘第一次對世人表露他對外擴張的野心,一個喜歡對外擴張的君主最是被軍中所愛戴,而且這個君主還賞罰分明,不吝嗇軍功賞賜。

所以聽到了朱佑樘的表白心志,整個虎賁軍便是如山的一般的萬歲之聲。

對於虎賁軍朱佑樘是有信心的,要知道為了這支軍隊,朱佑樘可是勒緊了褲腰帶,實在是養這支軍隊太費錢了。

底層的軍士最少的每個月一銀元,一年下來便是十二銀元,如今整個虎賁軍是十萬人,光是養虎賁軍這一支軍隊,每年的軍餉便是兩百萬銀元,還有伙食費,每年就是五十萬銀元。

不光如此,虎賁軍的武器也是整個大明軍中最費錢的,因為整個虎賁軍都是火器,這些火器遠比之前普通的兵器要費錢得多。

為什麼?

因為朱佑樘將之前大明神機營的火銃全部進行了改良,而且之前火銃材質不過關,朱佑樘懸賞鐵匠鍊鋼之法,還有火銃鍛造之法,如此一來如今的火器全部都是用高料鍛造而成。

這成本成幾何級增長,光武器採購每年便是三百萬銀元。

所以最終一年光是養這支軍隊朱佑樘便要耗費軍費五百五十萬銀元。

五百五十萬銀元是什麼概念?就是九邊所有的軍隊軍費開支也不過是六百萬銀元,九邊軍隊加起來可是有著六十萬軍隊。

養十萬虎賁軍的耗費跟養九邊六十萬軍隊的費用相彷彿,你說九邊軍隊能不能有意見?

若不是這幾年朱佑樘也相應給九邊軍隊漲了些軍餉,九邊早因此發生叛亂,即便是如此,人向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九邊還是因為怨氣發生了零星的叛亂,都被一一鎮壓。

每年光軍費便是一千多萬銀元,這要是成化年間,早就因軍費問題發生財政崩盤。

還好朱佑樘剛一登基便將商稅稅率進行了上調,改為什稅一,而且嚴格打擊漏稅行為,光是商稅這一項弘治三年便為大明帶來了將近兩千萬銀元的收入。

再加上三年持續不斷地清丈田畝,農稅也有所增長,達到了兩千二百萬銀元,還有海關關稅和茶葉鹽稅,弘治三年大明財政收入有望突破五千萬銀元。

這一收入首次超過永樂年,達到了大明財政新高點,所以朱佑樘才有底氣對建州三衛動手,要知道戰爭打的就是錢糧。

不說其他的,就是說這次的人頭軍功賞賜朱佑樘就得花費一百多萬兩。還有武器損耗,戰死的軍士撫恤金,這些至少得兩百萬銀元,所以這一仗下來至少三百萬銀元。

關鍵是這一仗下來是看不到任何產出收益的,對於文官來說在遼東對付建州三衛實在是最不划算的事情,因為遼東對於文官來說就是不毛之地。

要不是因為需要遼東作為屏障來隔絕蒙古人的侵擾,文官早建議放棄。所以對於朱佑樘私自跑到遼東去征戰建州三衛是很有意見的,認為朱佑樘這純粹是好大喜功。

即便是對皇帝朱佑樘打算移民填充遼東的舉措,滿朝文武都不是很贊同,他們只是認為估計沒有人願意去遼東,一個是遼東苦寒,再就是遼東不光有建州三衛女真部族是不是侵擾漢民,還有生女真獵人頭。

若不是在大明實在不過不下去了誰願意去遼東受苦。所以對於朱佑樘的移民遼東的詔令,百官可是很不看好。

不管百官怎麼不看好,如今朱佑樘這個皇帝的威權已立,百官也不好強烈反對,這是捏著鼻子認了,由著皇帝朱佑樘去折騰,等著沒有人響應號召,皇帝自然知道知難而退。

誰曾想皇帝朱佑樘為了移民充實遼東竟然對建州三衛舉起了屠刀,對於這個,百官不可接受。

因為建州三衛自從被成化皇帝屠過一次之後,這些年還算老實,對於一個聽話的藩屬,百官認為是需要好好進行安撫的,而不是舉起屠刀屠殺。

儒家的仁義道德也不允許這麼幹。

兵部右侍郎劉大夏就是含著這樣的滿肚仁義怨憤來到遼東,先是聽說皇帝帶兵在攻打建州右衛,等他跑到右衛的時候,右衛城寨已經是一片廢墟,而且皇帝朱佑樘已經帶兵去了建州中衛。

等劉大夏又馬不停蹄地跑到建州中衛,卻看到了令他震撼的一幕。

整個大營都充斥著嘹亮的軍歌。

"狼煙起,江山北望..."

聽著這激昂的旋律,還有那淺顯易懂的歌詞,劉大夏一時有些複雜莫名。

劉大夏雖然是翰林出生,但是如今是兵部右侍郎,軍中的一些情形還是略懂一點的,聽這歌聲如此洪亮,說明軍中士氣正是旺盛。

劉大夏也都不得不佩服皇帝朱佑樘的帶兵有方,這一路他可是打探清楚了,皇帝就帶著一萬虎賁軍還有一萬建州左衛僕從軍一日便攻滅了建州右衛。

要知道建州右衛可是有著十幾萬部眾,光被砍下來的人頭都有幾萬顆,建州中衛也是如此一日便被攻下,人頭都快砍了十萬顆。

看著那些堆積如山的人頭,劉大夏心急如焚,皇帝一旦嘗到了戰爭勝利的甜頭,將來將會更熱衷與於軍功戰事,這絕非社稷之福。

劉大夏此刻就覺得有一種使命感驅趕著他不得不採取行動,於是他急急忙忙向軍營裡面衝了過去。

"來者何人,軍營重地,行者止步!"營門口值守的軍士見有數騎騎著馬直向大營衝去,連忙大聲喝道。

"我乃兵部右侍郎,有急事要面見陛下!"劉大夏一邊大聲應答著一邊快馬加鞭向軍營裡衝去。

"來者止步,沒有軍令者,不可在軍營內縱馬,違者當斬!"值守軍士毫不退讓攔著劉大夏的去路說道。

劉大夏見軍士似毫無退讓之意,一時有些猶豫,但是又想到他自己此次前來便是勸誡皇帝朱佑樘罷軍事,於民休養生息,這股氣勢不可洩,必須一鼓作氣。

"我乃堂堂兵部右侍郎,有急事要面見當今陛下,趕緊讓開!"劉大夏大聲喝道。

軍士見劉大夏竟然毫無下馬之意,頓時將刺刀上到了槍桿之上,舉槍戒備著,接著急忙吹起了胸口的口哨,軍營裡頓時響起了急促的哨音,隨後營中響起了司號聲,似乎在回應口哨聲。

此時劉大夏的坐騎也有些站立不安,拼命打著響鼻,此時的劉大夏感覺彷彿發生了地震一般,地面都在震動,接著他便看到一隊軍士踏著整齊的步伐朝著營門口而來。

劉大夏知道很顯然這是衝著他自己來的。

"何人敢衝撞軍營?"帶隊來到營門口的領頭之人大聲喝問道。

值日的軍士先給帶隊領頭人敬了個軍禮解釋道:"千戶,此人竟然要騎馬縱躍軍營。"

劉大夏見有領頭人,於是上前說道:"這位千戶,本官乃兵部右侍郎劉大夏想要覲見陛下,請幫忙通傳一二。"

"你是兵部右侍郎?有何憑證?"千戶打量著劉大夏問道。

"這位千戶,你向陛下通傳一二,陛下自然會召見本官,陛下可是認得本官的。"劉大夏不耐煩道。

千戶一看劉大夏這做派,便知道他這是文官做派,有些瞧不起他們這些武人,也不以為意,撇了撇嘴說道:"好吧,劉侍郎,你在此稍等片刻,在下去通傳一聲,至於陛下願不願見你,那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這位千戶,你就不能直接領著本官去面見陛下嗎?"劉大夏不耐的說道。

"劉侍郎,這是在軍中,非營中人無故不可亂入軍營,這是院長下的命令,我們可不敢違背。"千戶耐心解釋道。

"院長?"劉大夏疑惑的問道。

"哦...院長便是當今陛下!"千戶繼續解釋道。

聽到一個千戶竟然喊朱佑樘為院長,劉大夏心中更是不忿,真是毫無綱常,一個小小千戶怎麼可以隨便喊當今陛下為院長,毫無尊卑綱常,豈不是亂套?

但是如今形勢比人強,劉大夏知道此時跟這些大頭兵置氣不值當,要是激怒了他們給自己來那麼一刀,豈不是虧得慌,於是不耐道:"那麻煩千戶感覺幫忙通傳一二。"

"好的,劉侍郎,稍安勿躁,我這就去通傳,你在此等候片刻,還有劉侍郎,軍中不可以縱馬,你還是從馬上下來吧,這也是院長的命令。"千戶對劉大夏接著解釋道。

劉大夏聽到千戶提起院長便很膩歪,張口閉口就是院長,彷彿院長是他們這些大頭目什麼人一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但是劉大夏內心也不得不承認每當千戶說出"院長"這兩個字不意間流露出的卻是崇敬之意,這更讓劉大夏內心五味雜全。

此時的劉大夏已經失去了言語的力氣,不耐地向那位千戶揮了揮手,接著也聽從了他建議,翻身從馬背上下來等候。

等候了半柱香的時間,去而復返的千戶來到劉大夏面前說道:"劉侍郎,陛下讓你進去面聖。"

劉大夏向千戶拱了拱手,千戶立馬會意,轉身在前面引路。

千戶領著劉大夏來到營中的大帳前停住,轉身對劉大夏說道:"劉侍郎,我就領你到此吧,陛下在裡等候你。"

劉大夏再次向千戶拱了拱手說道:"有勞。"

千戶對著劉大夏敬了個軍禮,接著帶著巡邏軍士離開了此處。

劉大夏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儀容,接著從容不迫地對著大帳之內喊道:"臣兵部右侍郎劉大夏奉內閣之命特來覲見陛下,吾皇萬安!"

"劉大夏,劉侍郎嗎?進來說話。"裡面的朱佑樘開口道。

"謝陛下!"劉大夏躬身道,接著便見他漫步進入了中軍大營。

當劉大夏步入營帳之內時,抬頭望去,營帳中不光有皇帝朱佑樘還有遼東總督王守仁,還有幾個一身新式軍服,劉大夏猜測這些人應該是虎賁軍的總兵,參將之類。

"劉侍郎,內閣派你來有何事?"朱佑樘抬頭看著劉大夏問道。

見皇帝朱佑樘相問,劉大夏頓時想起了他身上的巨大使命,當今陛下是一個可以有所作為的君主,必須將其拉入正道,而這就是他們這些文臣的責任。

"回陛下,首先臣祝賀陛下首戰告捷,這是大明之福。"劉大夏拱手恭賀道。

這打贏了,就是祖宗顯靈,上天保佑?

若是打輸了呢,這又算誰的?

聽到劉大夏的話朱佑樘就有些不喜。但還是按捺著不喜的心情繼續聽著。

"陛下,內閣派臣前來是希望陛下能早日回京城,天子久不在宮內,恐怕國中將亂。"劉大夏勸諫道。

"如今天下太平,國中能有什麼大亂?"朱佑樘皺紋反問道。

"陛下,既然天下太平,陛下又何必大動刀戈?正所謂'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土木堡英宗故事猶在眼前,歷歷在目,還請陛下慎之,鑑之。"劉大夏躬身道。

"哼,'故國雖大,好戰必亡';不應該還有下一句嗎?'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劉侍郎,好戰當然不可取,但是忘戰更是取死之道。"朱佑樘怒道。

如今大明很有一批讀書讀傻掉的人,滿口仁義道德,以為只需修仁德便可讓四夷賓服,卻不知四夷從來都是畏威而不懷德。

"陛下,建州三衛向來都是大明藩屬,為大明抵擋蒙古韃靼之屏障,如今陛下私自對其舉起屠刀,可能會讓四夷離心離德。"劉大夏勸諫道。

今天劉大夏已經豁出去,暗自下決心務必要將皇帝朱佑樘勸諫回頭。

"建州三衛從太祖時便是大明藩屬,就是想著讓其背靠大明好與蒙古作戰,但是劉侍郎你該不會忘記了吧,建州三衛原本只有一衛,為什麼要被太宗一拆為三,變成如今的三衛?"朱佑樘抬頭問。

"這..."劉大夏有些諾諾不敢言。

劉大夏也是翰林出身,也是修過史,知道知道其中的變故,還不是因為遼東女真衛有些桀驁難尋,必須一拆為三,讓他們相互制衡。

"劉侍郎,建州三衛可不是一直乖順聽話的,當年父皇為何要發動犁庭掃穴之戰,蓋因自從土木堡之變之後這建州三衛已經勢大難制,若是不加以清除,將會威脅大明,難道不是這樣嗎?"朱佑樘看著劉大夏詰問道。

"陛下,但是此那以後,建州三衛一直對大明恭順有佳,並不曾侵犯我大明。"劉大夏繼續辯解道。

"劉侍郎,你是深居廟堂之高而不知民間疾苦,你不知道這一年來遼東多少移民村被女真部族所毀?"朱佑樘繼續問道。

"陛下,定然還有其他辦法,何必要將他們趕盡殺絕?"劉大夏痛心疾首道。

朱佑樘真是被劉大夏的話給氣樂了,接著問道:"劉侍郎,你到底是我大明之民,還是女真之民?"

"陛下,您乃天子,代天牧民,女真之民也是陛下之赤子,豈可區別之?"劉大夏繼續堅持著他的觀點。

對於劉大夏這樣明顯跟自己不是一條道上的人,朱佑樘突然失去了辯駁之心,他已經想好了安置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