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弘治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四章 蒙古來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四章 蒙古來使

朱佑樘回京之後料理完堆積如山的奏本之後,終於有時間視察他特別看重的工廠。

第一站自然是外城的兵工廠,兵工廠前身是王恭廠,也就是大明原來的火藥廠。每當想起皇宮便是火藥廠,朱佑樘便覺得心驚肉跳。

就感覺自己屁股上坐著一堆火藥桶,什麼時候說不定就把自己送上天。而且他可是記得清清楚楚,明末可是出過王恭廠爆炸案,皇宮都被震塌了,半個京師都被炸燬。

所以每當想到皇宮邊上就有一座火藥廠,朱佑樘就覺得自己無法安然入睡,所以在他提出擴建外城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提出將王恭廠搬遷。

實在是小命要緊啊!

搬遷後的王恭廠不僅僅只是一個火藥廠,如今可以說是大明火器製造工廠,光工人便將近五萬人。

新款的火繩槍全都是此工廠製造而成,新式火炮也是在此間製造而成,這裡還有一個小型鍊鋼廠,為火炮和火繩槍提供鋼料。

為了兵工廠的保密性,朱佑樘直接安排了一個衛的新軍在此看守,可以說整個京城,除了皇宮就數著這裡戒備森嚴。

當朱佑樘來到兵工廠時,這裡還在熱火朝天地趕製火繩槍和火炮。朱佑樘跟兵部下命令,必須在弘治五年製造出二十萬杆火繩槍,一千門新式火炮。

“陛下,您看,經過我們不斷的摸索和改良,如今新式的火繩槍,如今我們將統一製造標準的陶瓷小瓶,火藥事前都裝在陶瓷小瓶中,這樣在戰場上,戰士就無需擔心火藥裝填不均勻。而且火繩也經過我們改良,今後的火繩將不再那麼容易熄滅,如此戰士也不需要臨戰之時再去點燃火繩之困擾。”

兵工廠負責人拿著一杆新式火繩槍拿到朱佑樘面前展示著。

朱佑樘端詳著這杆最新的火繩槍,即便是外行,朱佑樘看著眼前的這杆火繩槍,也感覺製作精良,看來最近兵工廠確實在認真做事。

當然朱佑樘也知道這離不開嚴密的制度,因為如今兵工廠又恢復了太祖之時的制度,就是每個工匠製作的火繩槍都需要標刻屬於自己的記號,這些記號都是在兵工廠記載備案。

完成的武器都需要進行抽檢,若是發現問題就會追著製作的工匠,這樣工匠們就不敢在製作的時候馬虎了事,當然有著嚴苛懲罰機制,自然就有獎勵機制,而且獎勵機制相當豐厚。

工廠的工人每個月都會評獎一次,若是同一個工匠,當月檢查出來的不良率是零,那麼這個工匠次月則會額外獎勵一個月的工錢一個銀元。若是檢查出來的不良率是二十分之一,則會獎勵五個大錢,若是不良率為十分之一,則此人當月可以領到足額工錢,若是不良率超過十分之一,則說明此人做工不合格,就會進行罰薪,若是跟嚴重者則會趕出兵工廠。

如今不是以前,如今進兵工廠可是美差事,京城很多人削尖了腦袋想要進兵工廠,為何?因為如今的兵工廠工錢豐厚,而且去京城仁愛醫院看病打半折,皇帝在日報裡還承諾了,若是工人趕到了六十歲可以退休,退休還能領退休金。

僅此一條,京城人都認為這個工廠就是吃皇糧,那鐵飯碗,為了能進兵工廠多少人去賄賂這裡的看守太監。

不過經過朱佑樘一系列的改革制度,兵工廠卻是煥發了前所未有的熱情,製作的火繩槍已經再無炸膛的情況,以前大明的火繩槍那是拿命開槍,如今真可以稱之為開槍拿命。

對槍雖然是外行,但是朱佑樘的火繩槍也只是槍械的初級階段,真正的好樣的槍還得是擊發槍,因為只有擊發槍才能不懼下雨天,否則一旦到了下雨天這火繩槍就是根燒火棍,一點用處都沒有。

“汪執事,還得發動工匠們去琢磨,火繩槍還是有弊端,那是在下雨天無法使用,讓工匠們都想一想,如何發明一杆無需火繩點燃的槍械,朕這裡提供一點思路,那就是後裝彈丸擊發槍,既然是需要點火,那是不是在槍管中預埋燧石也能點燃火藥呢?”朱佑樘開口說道。

兵工廠的汪執事雖然對於朱佑樘的提議不以為然,不用火繩點燃,改為燧石擊發,這真的是異想天開,看來陛下也是個不懂行的,但是皇帝提出,臣子們即便知道那是不可能,也要裝裝樣子。

汪執事還在想這是不是皇帝身邊的某個太監給皇帝提的異想天開的主意,結果皇帝卻當真了。於是汪執事眼睛發亮地回答道:“陛下不愧是聖人降世,竟然能想出如此奇思妙想。小臣今後一定發動工匠按照此思路去發明新式火繩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佑樘見這個兵工廠的執事已經聽進了他的建議很是高興,想著今後說不定不就便會發明出燧石槍,相信那是將是大明稱霸世界的時候。

只是讓朱佑樘不知道的是,這個汪執事完全對他的建議嗤之以鼻。

不過藉此要研發經費倒是特別勤快,很長一段時間裡朱佑樘以為燧石槍的研發進度奇快。

沒辦法朱佑樘畢竟是皇帝,不可能面面俱到,特別是這種單一兵器的研發更不可能親力親為,即便是他想,他也辦不到,他是真不會。

朱佑樘在汪執事的指引之下,逛了一圈整個兵工廠的流程,對於如今的兵工廠,朱佑樘還是基本滿意,主要幾次的武器供給兵工廠還是很給力的,都能按時完成,從沒有掉過鏈子,所以對於汪執事這個人,朱佑樘還是很滿意的。

逛完了兵工廠,朱佑樘又來到了四海商行,四海商行如今他的錢袋子,每年為皇室提供將近上千萬的收入。而且下一步朱佑樘打算用這個四海商行籠絡整個朱姓皇族。

對此他有這全盤計劃,能不能徹底解決大明宗室這個大難題,主要看這個四海商行給不給力,所以避免出亂子,朱佑樘還是有些不放心地來到了四海商行查探一番。

四海商行中也有一個研發中心,當然不是研發武器,而且研發一些新鮮稀奇之物,比如如今京城流行的四輪馬車,還有西山鐵路,都有著四海商行研發中心的功勞。

最近朱佑樘又給這個研發中心下發了幾個意向,第一個就是研發出計時器,朱佑樘給研發中心提出,需要一個不需要看日晷便能進行記時,而且能隨身攜帶,而且朱佑樘已經已經給此物取了個名字叫鐘錶。

雖然朱佑樘對於鐘錶的原理也不太清楚,但是還是大致給工匠們講解了一番鐘錶原理,對此朱佑樘還將京師大學中一些喜歡專研稀奇古怪物件的大學生喊到研發中心一起研發。

最近研發中心已經傳來訊息說,計時鐘錶研發已經有些眉目,聽到這個訊息特別期待。

研發中心裡領著朱佑樘的最新研發成果竟然是個年輕學子。初時見到這個年輕的學子,朱佑樘楞了半天神,只是眼前這位學子竟然架了一副眼鏡。

盯著這位學子鼻樑間的眼鏡,朱佑樘半天都沒有回過神來。

學子被朱佑樘盯著看了半天,原本就有些緊張的神情越發緊張了起來:“陛……下……這……就是根據您提出的構想設計出的鐘錶。”

被學子引著來到一座龐然大物面前,朱佑樘抬頭看了半天,這和他設想可是有些大不一樣啊,眼前這個鐘錶太大了,高度都超過了兩米。

學子也不等朱佑樘繼續愣神,繼續解說道:“此鐘錶我們將其刻畫出了十二時辰,長針每過一個刻度便是一個時辰,短針每走一個刻度便是一刻鍾。”

“這個鐘錶太大了,明顯搬運不便,若是這麼大的話,直接使用日晷便是了,還需要發明什麼鐘錶。”朱佑樘看著這個巨大鐘錶,一臉嫌棄地說道。

這個學子明顯是個愣頭青,見朱佑樘詆譭他的發明,於是強辯道:“陛下,這個鐘錶明顯比日晷好用,因為這個不在依賴太陽,不管是陰天還是雨天它都能使用。”

隨行的官員見學子跟朱佑樘爭辯,都不由得捏了一把汗,都不由得搖了搖頭,看來這個是書呆子,明顯讀書有些讀傻了。

朱佑樘瞭解學子這種科研狗,明顯情商不線上,對此他也不以為意,繼續說道:“可不可以進行縮小,最好是能縮小到在房間內隨處都可以安放,將來若是能進一步縮小到,放在手裡都能隨時拿放那才真的算是研發成功。”

聽了朱佑樘的設想,學子雙眼放光:“陛下所言極是,若是真有一天能放在手裡都能拿動,那時人們就再也不會承受延誤時辰之苦。”

“此中有什麼難度?”朱佑樘開口問道。

“陛下,如今的條件是無法縮減了,這個鐘錶就是按照陛下您的構想,後面上了發條,這時若是縮減那個發條便失去效用,計時便不準確。”學子拿下眼鏡用衣袖擦了擦,苦惱地說道。

“縮小,發條便失去效用?”朱佑樘疑問地問道。

“是的,陛下!”學子一臉希冀地看著朱佑樘。

這個鐘錶的概念畢竟是朱佑樘這個皇帝親自提出了,也許他能解決發條問題,學子滿含期待地看著朱佑樘。

“既然是發條的原因,那麼就從發條著手解決,是不是發條質地太差,可以改變發條的材質,運用各種鋼材打造出不同的發條,然後再逐個實驗,並且將這些實驗結果全都記錄在案,如今也許能夠得出最優解,再根據最優配法再來改良其他步驟。”朱佑樘隨口說道。

聽完朱佑樘的建議,學子一拍大腿:“對啊,改良發條的材質,就是這個方法,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陛下不愧是陛下,也唯有陛下才能想出如此奇思妙想。”

跟隨的官員都直愣愣地看著滿臉書呆子氣的學子,面露疑惑之色,這到底是不是一個書呆子啊,怎麼拍起馬屁來如此自然順溜呢?

“很好!”朱佑樘上前拍了拍學子的肩膀誇讚鼓勵道:“科研就是需要你這種專研精神,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然後逐個排查,找出其中的最優解,也許真理就在其中。”

“多謝陛下指點,學生一定根據您的指示,製作出陛下您想要的鐘錶。”學子信心百倍地說道。

再次看著學子鼻樑上的眼鏡,朱佑樘還是有些恍惚,玻璃鏡片,朱佑樘突然又想到了一門發財的大生意,玻璃銀鏡。

女人的錢最好賺,若是發明了銀鏡,大明的女人豈不是要為之瘋狂,愛美之心可是人皆有之啊!

想到這朱佑樘便內心火熱,琉璃廠放在那睡覺簡直是犯罪,為皇室燒製那點琉璃簡直是巨大的浪費,應該將琉璃廠改革,最好是能改成四海商行那樣的。

“陛下,蒙古派使者前來求和!”突然有一個太監進入研發中心,稟報道。

突然被打斷了發財夢,朱佑樘有些惱火,畢竟馬上就要對蒙古發動戰爭,如今的朱佑樘可是急切需要錢糧。

“蒙古使者?”朱佑樘疑惑地問道。

“是的,陛下!”太監躬身道:“如今內閣希望陛下急速回宮,也好商量出對策。”

蒙古派使者求和倒是有些出乎朱佑樘的意料,按道理不應該啊,達延汗怎麼說也是個梟雄,而且他可是聽說達延汗在遼東一戰失敗後便馬不停蹄去了漠北,一路橫推,更是一統了整個漠北,如今漠南也歸屬他旗下。

可以說如今的蒙古已經被達延汗統一了,此時應該是達延汗氣勢正旺之時,怎麼可能向大明求和,求戰才差不多。

無論如何,朱佑樘是絕對不會相信達延汗此時來大明求和,此中一定有什麼陰謀,不過既然派了使者前來,總要見上一見,看看達延汗葫蘆裡賣的到底是什麼藥。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打到回宮吧!”朱佑樘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