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弘治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章 暗中守護之神達延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章 暗中守護之神達延汗

在距離銀山腳下還有一日行程的時候,劉健所率領的使節團隊已經被蒙古人所發現。

如今的蒙古在達延汗,也就是大明俗稱的小王子的整合之下,已經形成了實際統一,按照原來的歷史,蒙古也卻是在達延汗的帶領下重新統一了起來。

只是如今達延汗在統一科爾沁蒙古的時候,卻意外地碰到了朱佑樘正帥兵教訓遼東女真部族, 好巧不巧,兩人因此在東北對上。

那是的達延汗因為最後一個大對頭科爾沁蒙古眼看就要被自己踩在腳下,也確實是被踩在了腳下,因為最終科爾沁蒙古的烏訥博羅特只帶著三千殘兵逃到大明名義上的地盤。

就是跑到了大明的地盤,達延汗依舊不死不休,根本沒將大明放在眼裡。

在達延汗的眼裡,如今的他已經一統蒙古, 先祖的榮光將會在身上再次顯現, 黃金家族的血脈將會再度灑滿整個寰宇, 大明也將是他征伐之地。

突入大明邊陲之地,先給大明一個小小的教訓,也好宣告他高貴的黃金血脈的迴歸。

朱佑樘因為剛剛組建了十萬新軍,更是促生牛犢不怕虎,根本不認為蒙古那種已經落後幾百年的戰爭模式還能適應如今熱武器的戰鬥。

大明現在的火器營可是今非昔比,火槍兵數萬,大炮數百門,火力之強盛,將遠超人想象,僅火槍這一項,不光射程比原來的遠,精度也比原來的高,更重要的質量比原來強上數十倍,因為現在的火槍基本不會炸膛,除非受命已到。

再說大炮,經過朱佑樘的指點,大明的火炮技術也有了飛躍式發展, 射程遠那是當然, 威力更是比原來強大很多,京師的火藥依舊對現在的火藥配方不滿足,在繼續改良,希望能夠探詢出烈性炸藥,因為皇帝對此有重賞。

整個大明對於皇帝重金懸賞火藥配方,已經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實在是這個賞賜實在是太大了,首先是銀元賞賜,賞金額度高達五十萬銀元,僅此一項,便震驚世人。

就這筆賞金就夠一家族世世代代榮享富貴的,因為這麼大一筆金錢就是放在大明皇家銀行吃利息,就夠一大家子過日子的。

當然這麼大一筆賞金下去,朝中文武很是有意見的,認為賞賜過於豐厚,但是朱佑樘堅持,而且說到, 這個賞賜金額由皇室出,等於是皇室購買了此火藥的配方專利, 今後官府需要製造火藥就得對皇室繳納專利費。

朝中文官一聽這筆賞銀不需要國庫撥款, 皇帝自個掏腰包,那便沒有意見,至於說今後朝堂需要向皇室繳納專利費,文官認為也許是皇帝變著法子想從國庫撈銀子進自己的腰包。

因為朱佑樘當皇帝的緣故,皇室的開支一日削減一日,而且動不動皇室主動掏錢安補天下,文官因此對皇帝有所虧錢,皇帝想要弄點銀子,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整個大明都是朱家的,皇帝想要的錢財,大明若是富裕,給就給了。

賞金額度在大明日報刊登之後,瞬間引爆整個大明,不僅如此,因為不需要國庫掏錢,朱佑樘認為還需對發明人賞賜官身,對於賞賜官身這個事情,文官就特別敏感,就怕此口子一開,傳奉官的名頭再度開啟。

對於賞賜官身,文官是堅決反對,還是朱佑樘的堅持,認為若是真的為大明創造出烈性炸藥,確實有利大明軍事的事情,賞賜官身乃應有之意,而且官位不會太高,七品足以,此七品官身隸屬於武官序列。

文官聽到授予的武官官職,反對意見就變得稀少起來,後來在皇帝朱佑樘的堅持下,便預設了此次賞賜。

為了得到此封賞,大明各地經常爆出,爆炸傷人事件,特別是各種道觀經常有爆炸聲想起,在道士們眼裡,火藥不就是他們道士們煉丹創造的嗎,這煉丹可是他們道士的拿手好戲,對於拿到官身和賞金,各個道觀信心十足。

因為此事,大明沉寂很久的煉丹大軍再度興盛了起來,這倒是朱佑樘始料未及之事,為了滅火,朱佑樘不得不讓朝堂下令,今後沒有在官府備桉,登記的機構,不得私自製造火藥,否則以謀逆造反罪論處。

如此才將大明興盛的煉丹造火藥這個火熱場景消退下去。

達延汗和朱佑樘兩人年齡相差彷佛,二人都自認為有著雄才大略,都認為彼此是天命之子,因此即便是遇上,兩人是萬萬不會有所退卻的。

當兩人恰巧在遼東相遇的時候,就如火星撞地球一般,激烈碰撞了起來。

達延汗率領著他百戰雄獅,騎兵隊伍向朱佑樘的步兵陣營急速衝鋒而來。

朱佑樘對他自己一手打造的火器營,那是信心萬分,冷靜安排數百門大炮嚴陣以待。

當達延汗的騎兵抵達射程之內了,毫不猶豫便是百炮齊發。

熱武器終究是熱武器,即便使用的火藥還遠不是後世的烈性炸藥,但是百門大炮的威力也不是蒙古騎兵所能應對的,當大炮響起時,騎兵隊伍便是一陣人仰馬翻。

短短的兩柱香的時間,騎兵便陷入了全軍覆沒的地步,這讓已經很久未曾嘗試到失敗職位的達延汗,瞬間石化,這難道是上天的懲罰,大明難道真的是天命所歸?

失魂落魄的達延汗幸虧還有忠心的火篩,才讓順利逃出戰場。

梟雄就是梟雄,逃回草原的達延汗恢復了英雄之姿態,僅此一戰,他知道大明將是他的強敵,而且這個強敵如今有了如此強大的武器,絕對不會願意看到蒙古再度強大。

回到草原的達延汗,為了今後對上大明更有力量,加強了對蒙古全部落的控制,將整個蒙古的所以力量完全整合在他的手中,原來的蒙古只是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現在在達延汗的手中,蒙古已經再度有了成為帝國的雛形,若是給他機會發展,必然將會再度成為一個強大的草原帝國。

不光如此,為了探尋破解大明那威力強大的火器之法,達延汗四處求神問佛,還是西部蒙古給他一點建議,告知他火槍在西域早已有之,據說威力強大。

聽到這個訊息,達延汗如獲至寶,原來火槍是從西域傳到大明的,他知道大明在西域設有哈密衛,火槍應該是那裡傳入大明的。

大明怎麼可能是天命所歸,就是從西域那邊學了點皮毛,要知道學習西域,他們黃金家族才是祖宗,當年他們的先祖征服西域之後,從西域帶回了回回炮,不然大明咋會知道大炮?

自從知道西域有火器之後,達延汗一方面連忙派人前往西域求得火器的製造之法,還有就是尋求火器的破解之法。

另外一方面,為了多一些準備的時間,達延汗率先想大明派遣了使者,對大明示之以弱,以此來麻痺大明的戒備之心。

這一次似乎長生天在卷顧他,兩方面都讓達延汗達成所願,去往西域的隊伍的確求購回來了魯密銃和大炮。

另外派往大明的使節也順利完成使命,大明同意了大明同蒙古以友好和平相處為原則,就此把手,彼此帶領自己的國民過上幸福安康生活為己任,不尋求彼此的領土,也絕不會彼此相互侵擾。

經過蒙古人這次的出使,大明同蒙古邊境享受到了難得的和平安寧,藉此大明也重新對蒙古進行了商貿,大量大明商人湧入蒙古求購牛羊,甚至羊毛。

剛開始達延汗還有些擔心大明強求他開放馬市,讓蒙古賣馬給大明,為了忍辱負重,他已經做好自己吃些虧,賣大明一些馬匹。

馬匹才是蒙古的立根之本,對於這一點上蒙古一直有著清醒的認識,大明要是有強大的騎兵,早打到他們漠北的王庭,由此,歷年來,蒙古對大明的商貿都是嚴格控制馬匹售賣,即便是售賣也是售賣閹割的馬匹,從來不出售種馬。

但是這次大明的商隊很奇怪,根本沒有提出購買馬匹的要求,只是求購牛羊,羊毛的需求更是極大。這讓蒙古人很是不解。

羊毛能織造衣服,蒙古人也知道,但是羊毛織造的衣服,味很衝,大明那種講究人決計不會傳的,大明不缺衣物,他們自己喜歡絲麻織造衣物。

很長時間,羊毛在蒙古和大明人眼裡是無用之物,這次竟然要打量求購羊毛,很多商隊為了求購羊毛,更是想蒙古牧民下定金,預定了明年的羊毛。

這讓蒙古從上到下都很是不解,莫非大明人瘋魔了不成?

一開始達延汗出於謹慎,害怕其中有詐,但是後來想破腦袋也想不出這個羊毛能有什麼左右,最後只能歸咎與大明人錢多人傻,興許是有什麼新鮮玩意出世,需要羊毛。

大明人在於吃喝玩樂這方面那是行家,想出新鮮物件,不稀奇,既然大明想要羊毛,那就給他們就好,而且定金都給了,絕無反悔的可能。

蒙古的可汗都默許了,蒙古人再無顧忌,為了從大明商隊手上換取所需物資,紛紛養起了綿羊,剪羊毛,賣羊毛,換物資的遠大事業。

蒙古兩年之內,僅僅因為養羊,賣羊毛這一項,zh整個草原都陷入了一片欣欣向榮的場景,牧民們臉上終於掛上了久違的笑容。

每買一次羊毛,牧民們都對著長生天表示感謝,感謝長生天賜予他們這麼好的一位可汗,讓他們從此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達延汗看到蒙古如此欣欣向榮的一幕,也怡然自得起來,看來自己不愧是黃金家族血脈,是受到長生天卷顧之人,蒙古在他統領之下,必然再次走向偉大。

只是達延汗不知道的是,蒙古草原角角落落悄然發生的變化,牧民們開始都紛紛養起了羊,養馬的開始變少,養牛的也都便少起來。

整個蒙古牧民慢慢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養羊,剪羊毛,賣羊毛給大明商隊,然後在大明商隊手中換取各種生活物資。

說來大明的生活物資是真的樣式豐富,而且又實用,質量更是沒話說。

就說那鐵鍋,如今運到草原的鐵鍋,竟然是鋼製作的,牧民看到這個,都有些心疼,如此好鋼竟然用來打造鐵鍋,打成刀具,那不是最好的狩獵工具?

再說大明向蒙古售賣的各種割肉刀,切菜刀,全是上好的鋼料打造而成。

達延汗知道這件事情之後,更新欣喜若狂,要知道此前,大明對草原商貿,茶葉和鐵,那是嚴格控制數量的,如今大明對蒙古竟然敞開了買鐵鍋,賣鋼刀,如此好事,去拿找。

這些鐵制品,將來有需要完全可以熔了,打造成武器啊,這真是意外之喜。

出於謹慎,達延汗找到所有的萬戶,還有蒙古的智者進行問詢,最後一致達成共識,這也許是大明那些貪戀的商人為了賺取利潤,完全無視大明的法規。

對於這樣的蒙古之友,蒙古當然要區別對待,於是達延汗立馬派人接見售賣鐵制品商行的負責人談兵,從此此人便成了蒙古王庭的座上賓。

從談兵此人口中,達延汗知道了大明不為人知的很多秘密,談兵甚至從大明給達延汗帶來了厚厚一堆大明日報,看到這些大明日報,達延汗如獲珍寶,這是對大明最好的情報。

看著日報中天天報道大明的各種亂象,達延汗彷佛看到了大明已經陷入了末世,急需他這個蒙古可汗去解救之。

憑藉一項功勞,談兵,有了在草原任何地方來去自如的權力,採購羊毛也有了優先權,甚至達延汗暗示,為了他在大明的安危,可以適當採購一些馬匹,以安大明朝廷之心。

談兵對於採購馬匹之事,卻不為所動,這越發讓達延汗覺得談兵此人是真正忠心與蒙古的,越發看重與他。

當談兵在蒙古王庭混得風生水起時,劉健已經率領著使節團抵達了王庭附近。

達延汗其實早已從談兵口中獲得這支使節團到來的資訊,從談兵口中更是得知,此次使節團的規模空前盛大,乃大明內閣次輔帶隊。

內閣次輔,達延汗也從談兵口中獲知乃是大明的副宰相,一國之副宰相出使,可想規格有多大?

談兵還告訴他,帶隊的內閣次輔劉健乃大明傳統的儒生,最不喜歡的就是打仗,對於大明皇帝想要對蒙古作戰,他是最激烈反對的,這一次興許可以從他身上作為突破口,從中得到有些什麼。

因此,對於劉健這支使節團,達延汗還是充滿了期待的,為了避免暴露談兵,達延汗也沒有過早的去接觸這支使節團。

但是沿途對使節團進行保護,那是肯定有的,否者使節團這麼大一個目標,沿途竟然沒有碰到任何危險,一個馬匪都沒有遇見,這是極度不正常的,只因為沿途所以的干擾因素都被達延汗派兵清理掉了。

可以說這支使節團一路都是達延汗暗中護送到了王庭臨時駐地的。

當劉健他們距離王庭臨時駐地只有一日行程之後,達延汗便不再遮掩,派人坦然來到使節團面前。

接見的範宏圖看到蒙古人出現,頓時陷入了緊張中,這個滿身軍伍鐵血氣的老行伍,還沒有完全從對蒙古作戰中的調整過來,對他來說一切蒙古人都是他的敵人。

但是他也知道,如今的任務就是護送劉閣老一路平安返回大明,其他都不是他該操心的事情。

見到蒙古一個萬戶之後,範宏圖急忙來到劉健馬車邊上彙報道:“閣老,蒙古拍了一個萬戶在此恭候我們。”

聽到範宏圖的彙報,劉健知道,從現在開始,他的使命正是開啟了,只見劉健正聲道:“如今我代表的是大明,一個蒙古萬戶,不足以讓我相見,讓他在前面帶路,到了王庭駐地,再行通報。”

說完,劉健便開始在馬車閉目養神起來。

範宏圖見劉健依舊如此鎮定,頓時為他的強大氣場折服,瞬間身體充滿了力量,也變得無所畏懼起來,於是心存敬意道:“是,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