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神靈狩獵計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五章 修行班的歷史淵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五章 修行班的歷史淵源

實際上“修行班”只是人們習以為常的俗稱,正式的名字是:亞細亞共和國及同盟組織修行培訓合作基地。這個機構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公元1822年,那時舊王朝皇帝朱用令天下宗派選拔良才入宮中教習,以培養出身宗室、貴戚的修行人。擬設立的機構就是“修心院”。

當時是因為修行宗派勢力漸強且對朝廷的政治格局形成強有力的影響,那位皇帝想要將這種影響收為己用。可惜宗派們不買宗室們的賬,事情一拖再拖,到1866年、那位皇帝駕崩的當年才辦妥。

繼位的下一任皇帝朱晟倒是比他老子能做事,終於叫這個“修心院”走上正軌。也是從那時開始修行人的勢力與皇權融為一體,叫舊王朝的“社稷”看起來更加穩固了。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徹底斷絕了平民躋身上層的機會從前他們可以科舉、考試。但在那時候透過科考晉身、卻沒有機會進入修心院“鍍金”的人是極難得到重用的。

而朱晟在位期間做的另一件在當時看來同樣有助江山穩固的事,也為之後王朝的覆滅埋下伏筆。

1868年的時候鄰國開始明治維新。朱晟派人考察之後認為“大善”,也開始編練新軍。那時國庫充盈、天下太平,新軍很快發展壯大。很多在官場上不得重用的人才都跑去各地新軍中任職,只不過短短三十多年的時間,地方督撫手中就已經掌握了相當可觀的強大武裝力量了。

可惜朱晟晚年沉迷修行,幾乎無心過問政事。而當時的修行宗派亦有問鼎天下的野心,也將鬥爭的重心放在朝堂上。等他們回過神兒來的時候,才意識到地方勢力幾乎已經變成實質上的割據小王國了。

這種事情放在從前、在歷史當中的任何一段時期都很好解決修行人所擁有的力量不是尋常人所能對抗的,即便割據的地方政權在面對天師仙法時也顯得格外無力。

可在十九世紀末期,火藥武器迎來大發展。這時候的凡人軍隊不是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可比的。野戰炮、水冷機槍、熱氣球偵察部隊都在那段時期成為軍隊的主流裝備,這叫訓練有素的新軍的確擁有了對抗修行人的實力。

事情既成定局,中央政府一時也無能為力,於是“諸侯並起”的局面形成了。督撫們手裡有槍,清楚這東西中央政權也可以有。但中央政權有宗派的支援,他們卻沒有。於是開始在各地設立自己的“修心院”、招攬人才。

到這時候、因為各地的修心院的緣故,修行界的大門才算是真正面向天下英才開啟了。

而後就是一戰、辛丑政變、督撫共和、二戰、亞細亞共和國建國。在這一系列事件當中,出身修心院的平民修士都發揮了極大影響力。因而在新社會建立之後,原本的各地修心院被重組為“亞細亞共和國及同盟組織修行培訓合作基地”。如今在上京總務樓的一層大廳裡,還陳列著當年朱用手題的“修心院”匾額。

如今每個城市都有設有修行班,面向社會各階層開放,但原則上來說要求入學者擁有高中以上學歷、年齡不超過四十週歲。這是因為除去極少數天資極強者之外,沒基礎的人年過四十修習能力就開始下降了。

可共和國推行修行初級教育已有三十多年的時間,絕大部分有修行天賦的孩子都在十二年義務教育階段被發掘出來、送到修行班裡了。因而實際上各地的修行班倒很像是與大學教育平行的另一方向教育體系,很少真見到成年人了。

至於李清焰、周立煌、林小曼、裴元修曾經待過的“進修班”,則不向社會公開招考。

在修行班任教的“教習”,很多本身就出自“修行班”,少部分是六宗五派出來歷練的修士。這是一個很體面的職業,也是許多世家子弟政治生涯的起步點。

眼下門前停著的這輛車叫李清焰心裡生出些疑惑。他清楚方主任是個急性子,答應別人的事就必然會做好,也許昨夜已經打過幾個電話了。可沒料到事情辦得這樣快來者是為了楊桃入學的事情麼?

同少女走進院中的時候,看到訪客了。

方主任癱在躺椅上,手邊放一壺茶。訪客站在方主任身邊彷彿是一個學生侍立,神情也很恭敬。兩個人正在交談,看起來氣氛融洽。

老頭子看到李清焰,欠了欠身:“這是怎麼了?出去吃飯怎麼還吃成槍藥兒了?”

他是指李清焰身上破爛的襯衫。但李清焰早對老頭子這種偶爾的刻薄玩笑習以為常:“王老爺子的兒子,王汝成出事了。跑去小籠包那邊把人家煤氣罐切開,估計現在他和那家那位都沒了。”

老頭兒哼著笑起來:“哼哼,死得好。早該死了。”

楊桃眨眨眼。昨天見這位鬚髮皆白的方主任時先覺得有點不近人情,後來又覺得其實挺可愛。可如今再有新發現原來還是個毒舌。

李清焰嘆口氣:“可惜王老爺子以後要難過了。”

說了這句話才對訪客一點頭:“抱歉。我先上樓換身衣服您是為楊桃來的?”

不等訪客說話,方主任怪笑:“這可全是我的面子你小子字寫好了沒?”

訪客也笑:“無妨、無妨。請便、請便。”

於是李清焰點點頭,對楊桃說“你在這兒等我”,走進門去。

他上二樓、進自己的房間。脫了襯衣、褲子,又拉開衣櫃門裡面整整齊齊一排白襯衫、整整齊齊一排黑褲子。

他換了新衣裳,一邊扣釦子一邊踱到窗邊向下看。

訪客不是本土人,是個白裔。這並不罕見。二戰之後歐洲諸國凋零,是共和國向北歐和東歐各國提供了大量經濟援助,但其中許多國家也因此變成了“盟國”與亞美利加在西歐、南歐的“衛星國”基本上是同一個概念。

共和國本土是中華修派的發祥地,許多人因此來到這裡深造、任教,都已十分平常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來者頗為年輕,看起來三十歲左右。銀髮、藍眼。李清焰注意到的是他的頭髮這叫他想起剛才在高樓上看到的那個人影。

那個人影也是白髮。他當時認為可能是個老年人、或者是個染髮的年輕人。但現在看到這位白裔他意識到自己漏掉另一個可能也許是個“外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