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十一章 徽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十一章 徽商

楚風寫下打油詩,一則是抗議在國破家亡之際,這些士子還有閒情吟風弄月;二則是故意搞怪,希望能博美人一笑。

只是沒想到,宋朝人不願意欣賞他這個無釐派的開山怪,女神鄙視的目光,更是深深的傷害了楚同學自詡“幼小而脆弱”的心靈。

日哦,這些人太沒幽默感了吧?今天這面子丟大了,媽媽滴,下次老子把主席詩詞、唐伯虎鄭板橋的都抄一遍,搞毛了連《正氣歌》我都敢抄,反正文天祥還得五年後才動筆寫這首詩。

直到踏上琉球的海岸,楚風才想過味兒,琉球這片土地,有敏兒,有三千匠戶,有我的事業,有我的軍隊!

他們都需要我!

不再是那個和朋友打打鬧鬧、遇到美女吹口哨、看見恐龍要怪叫的大學生了,唉……

“琉球風光,果然與中原迥異。嗯,草木蔥蘢,梅花鹿往來其間,見人而不懼,真個世外桃源!”

曲海鏡憨厚的笑臉從旁邊冒出來,把楚風嚇了一跳:“我靠,這傢伙怎麼跟著來了?”

王大海鬱悶的摸摸腦袋:“從泉州他就一直跟著我們,說要見見琉球風物,是你同意帶他一起來的嘛。”

“我同意了嗎?”楚風摸摸腦袋,大概是神志不清的時候順口說的吧。“好了好了,既然到我的地盤上了,你好歹自我介紹一下吧,到現在我都只知道你的名字呢。”

曲海鏡一拱手:“我是封龍山門徒,家師李冶……”

“李冶,寫《測圓海鏡》的李冶?”楚風一把抓住曲海鏡,生怕他突然跑了。

這位楚兄,在聽說大地是圓球的時候都能保持淡然,怎麼現在突然這麼激動?曲海鏡莫名其妙的點點頭:“是的,我就是因為傾慕家師的鉅著,故而改名為‘海鏡’的。”

天吶,李冶,《測圓海鏡》!楚風從小對數學很感興趣,還參加過奧數班,他知道李冶的價值,更知道這本書的價值。

李冶,金末元初大科學家,對文學、醫學、天文、地理頗有研究,但他最成功的還是數學,他的《測圓海鏡》總結前人的天元術,提出高次方程求數值解的方法,比歐洲同類著作早了三百多年,乃是數學史上不朽的名著。

曲海鏡對楚風的熱情還是有點奇怪:“家師封龍山講學,聲名遠播,不過《測圓海鏡》一書雖然寫出來二十多年,卻沒有錢付印,南方沒人知道,楚兄又是從何處得知?”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什麼?這樣一本對全人類都有重要意義的鉅著,都寫出二十多年還沒錢去印?楚風大聲說:“不要急,最多兩三年,等我把印刷廠辦起來,咱們印它一萬本、不,十萬本,讓全世界都知道天元術是中國的驕傲!”

一萬冊,十萬冊!以前在封龍山求學,從來不知道銀錢何用,直到恩師到了垂垂暮年,卻沒有銀錢將一生心血去印成書,曲海鏡才知道世事艱難。沒想到,從封龍山一路南下,經開封、襄陽到臨安,兩浙路出海到福州,又輾轉到泉州,卻有這番際遇!

“若真能將家師心血付印成書,曲某願為楚大人驅策!”

楚風一行人從泉州回到琉球,帶來了一個壞消息,一個好消息。壞消息是臨安朝廷已經投降,謝太皇太后、皇帝趙顯和全太后被押送大都;好消息是張世傑、陳宜中、陸秀夫等人在福州擁立益王趙昰為帝,建立朝廷,改元景炎。

儘管琉球孤懸海外,這群宋朝遺民仍然是以大宋為正朔,聽得有了堅持抵抗的新朝,自然人人振奮。

只有王敏兒例外。

她坐在海邊一塊光滑的礁石上,白嫩的小腳丫子在海水中踢踏,濺起腥鹹的水花,兩隻嫩姜般的手掌,撐在膝蓋上,托起肉嘟嘟的鵝蛋臉兒,埋著腦袋想心事。

楚哥哥自打泉州回來,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整天板著一張臉,往常總掛著的壞笑都沒了,而且,再也不見面就拍拍自己的小腦瓜,揪揪自己的小臉蛋了。

以前吧,大壞蛋總是動手動腳的,還覺得他挺討厭的;可現在這個死氣沉沉的樣子,見了就叫人心裡瘮得慌,倒是以前那樣還好些。

聽爹爹說,他這是害了相思病,唉,不知道泉州府的那位姐姐該有多漂亮,把我楚哥哥的魂都勾走了。

敏兒一時氣惱,小腳丫撲撲直甩,把海水踢得飛濺。

“小妹妹,請問楚大官人府上在哪兒?我們是泉州府來的商客,有事要見他。”敏兒沒注意,旁邊簡易碼頭上停了一艘客舟,幾個人下船來,其中一個年輕公子正笑盈盈的向自己問路呢。

呀,剛才玩水,把人家衣服都弄溼了,敏兒不好意思的說:“楚哥哥就住在我家裡,我帶你們去吧。”

看著蹦蹦跳跳在前引路的漂亮小姑娘,祝季奢覺得自己上了金泳的當。他說這個姓楚的大海商每月煮海鹽以十萬斤計,自己才忍著風浪顛簸從泉州趕來,現在卻聽說這麼一個“大海商”,就住在村姑家裡,實在叫人哭笑不得。

走進匠戶們聚居的村落,沒有想像中黑煙滾滾的場面,只有村邊一些整潔漂亮的菜地,村民們有的紡線有的餵雞,生活得頗為悠閒,祝季奢就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斷了。

哪個大鹽商手下不是成千上萬的灶戶,日夜不停的熬鹽?金泳說這楚氏月能產鹽十萬斤,以三千人、七百戶記,所有人都要放下一切農業手工業,全力熬鹽才能達到這個產量。

他幾乎要轉身回船,扯上帆回泉州了。

這時候楚風已經從竹樓中出來,祝季奢無奈,只得上前見禮。

楚風正發愁呢!在泉州沒找到海鹽的買家,現在鹽場裡,白花花的鹽巴堆成了山。另一方面,自己幾個工場,陸續招收兩百工人,還有五十名士兵、好幾個管理人員,再加軍隊的伙食,每一天就要消耗七百多斤白米,曾經的米山,現在只剩下薄薄的一層攤在地上,

要是再找不到買家,楚風就只能把工錢改為月結,或者直接發鹽巴了。所以他看到祝季奢的時候,臉上的表情比潘金蓮遇到西門慶還要****三分,比站街小姐拉客還要急切十分,不由分說把人拉進小屋,還一疊聲的喊:“敏兒,茶,上茶,上好茶!”

“噗-”好茶剛喝進嘴裡,祝季奢就趕緊吐出來了,一股子青草味兒,半點也不像茶,更別說好茶了。

這小小的竹屋子,進來幾個人都嫌擠了,一位“大海商”會住在這麼個破地方?祝季奢完全失去了耐心,開門見山的問道:“在下祝季奢,草字惠庵,系出徽州祝氏,長房行四。在泉州聽人說楚兄販賣海鹽甚多,不知是否確實?”

徽商啊,有錢人!楚風看看他,問道:“海鹽的事情,是金泳告訴祝兄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