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漢風1276最新章節列表 > 599章 猛將收西域,長戟破林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99章 猛將收西域,長戟破林胡

高倍瞄準鏡帶著分化刻度的視野裡。老牧人哈爾只的胸口綻開了殷紅的大團血花,噴濺的鮮血染紅了他花白的須,像口乾癟的米袋子那樣倒下,倒地之前雙手向天,似乎在向他的長生天祈禱著什麼。

趴在雪窩子裡的神槍手郭鷹,面無表情的收回步槍,他對死於槍口之下的老人沒有一點兒同情和憐憫,誰知道這個須皆白的老頭子,會不會是當年在成都屠戮百姓,在襄樊殘殺我和平居民的劊子手之一誰又能保證,他那佈滿溝壑的蒼老面容,不是根植於無數冤魂記憶深處的夢魘

既然漠北諸王的部眾從兀魯斯分配制度中享受了利益,那麼他們就必須承擔這個制度的罪惡,郭鷹牢記著大漢皇帝楚風的命令:以血還血,以牙還牙,凡是追隨忽必烈抗拒大漢王師的部族,不分男女老幼,沒有無辜者

郭鷹從腰間的子彈帶裡掏出顆新的,撕開之後將藥面灌進槍口,再把外形像個小窩窩頭的彈頭塞進去,用通條壓實。最後扳開擊錘,安上新的雷汞底火。完成了再裝填的全套動作,他恢復到瞄準待擊狀態,隔著飛舞的雪花,從瞄準鏡裡觀察著遠處敵人營地的動靜。

不錯攻堅英雄連連長李世貴點了點頭,戰爭會讓人成熟,郭鷹這個小戰士已成長為漢軍最鋒銳的刀刃之一,剛才那一槍穩準狠兼備,於百丈外取人性命如探囊取物,實在是難得的神槍手。

此次大漢皇帝率北征各軍向南急轉九十度,越阿爾泰山東段直插哈密力,自去較為溫暖的南方渡過冬季,並震懾西域各城邦,預備明年開春再展開攻勢,不過楚風不準備就這麼放過忽必烈,除了把一代天驕趕到苦寒無比的稱海宣慰司西北部過冬,雪上加霜的騷擾也是必不可少的。

攻堅英雄連連長李世貴再一次受命出征,他帶著連隊下屬的神槍手排,駕著雪橇扛著狙擊步槍,摸到了忽必烈的駐地,給這位雙手沾滿漢地百姓鮮血的屠夫添添堵放放血,也讓執迷不悟追隨忽必烈的漠北諸部,於冬季的嚴寒中感受一下漢軍復仇的烈火。

李世貴本人也是一等一的射手,計算風偏彈道,找準了幾處參照物,他也在視野中尋找著目標。

手上這支步槍,比過去的燧滑膛槍更為精緻。槍體結構也更加符合人體工學,李世貴趴在雪窩子裡,左手託槍右手握把,食指伸進扳機護圈輕輕搭在扳機上,槍托不緊不松的抵在肩窩,頭略微偏一偏就能湊到瞄準鏡目鏡前,姿勢舒服得很自然得很。

李世貴知道自己手上的武器乃是當今天下無雙的利器:九年式狙擊步槍,新式擊線膛槍與光學瞄準鏡的完美結合,雷汞底火擊,無懼風霜雨雪可以全天候使用,槍管內壁旋刻的膛線在子彈出膛時賦予它高螺旋的彈道穩定性,與郭守敬王恂製作天文望遠鏡同源的光學瞄準鏡,帶有精確瞄準的十字分劃線

百丈內彈無虛,兩百丈上仍有相當殺傷力,接近三斤炮的射程,無與倫比的準確性,全天候使用

李世貴想像不出,天底下還有什麼武器可以做到這一點,與漢軍的神槍手相比,那些個射鵰兒哲別把都魯都成了一抔糞土,彎弓射大雕的馬背英雄。在狙擊槍的槍口下只有被轟殺至渣的命運。

唯一可惜的是,這種大漢帝事工業的結晶,因為造價極其高昂,到現在也僅僅裝備了作為楚風親兵的皇家衛隊,以及各軍所屬的精英部隊,李世貴就很為自己的攻堅英雄連能夠在全軍率先裝備這種利器而高興。

長生天吶,你們比傳說中的哲別還要厲害塔塔爾部派來的嚮導乞裡古臺驚訝的瞪大了眼睛。

比起替北廷總督修建府邸,給漢軍充當嚮導,順帶傳授點白災中野外生存的技巧,所得更加豐厚,這種冒險經歷也更讓熱血沸騰的草原男兒嚮往,所以乞裡古臺憑藉早在修建秦直道時就給漢軍打工的資歷,成為塔塔爾部第一名隨漢軍進行特種作戰的嚮導。

李世貴笑著點了點頭,最初與蒙古人合作他還有點兒抵觸情緒,畢竟那個小院的經歷那個巧笑倩兮的女子胸口插著的雪亮彎刀,讓他對所有蒙古人都帶上了刻骨仇恨。

可現在他不這麼想了,不僅有遼東諸部與漢軍並肩作戰,就是草原腹地也有塔塔爾月息等部族改土歸流投入華夏的懷抱,就是身邊的這個塔塔爾部的嚮導,說起核心諸部的壓榨也激憤難平,提到忽必烈這個偽汗更是罵不絕口,如果不是他穿著蒙古袍,你或許會誤認為這是個常州屠城的倖存者,或者經歷了釣魚城四十年鏖戰的四川軍民。

在祭奠炎黃二祖的儀式上,為了讓不讓馬可.波羅和亞伯拉罕參加,吾皇曾說華夏各族,咱們是長房嫡孫,乞裡古臺是偏房宗親,亞伯拉罕馬可.波羅這樣的。至少也是個上門女婿,如此看來,確實不錯啊

李世貴感嘆著大漢皇帝的英明,戰鬥馬上就要真正展開了,他對乞裡古臺點點頭:去看看後面雪窩子趴著的馬兒,還有雪橇,準備好,一會兒該轉移了。

為了執行特殊任務,李世貴帶著的神槍手排換裝了雪橇,馬匹也從爆力強身高力大的阿拉伯馬換成了耐寒耐飢的矮種蒙古馬,馬兒拉的雪橇攜帶著炒黃豆烈酒乾肉紅糖蜜餞等高熱量食品,人馬都可以吃,保證了冰天雪地裡作戰的體力消耗,還有幹茶粉保證中樞神經的興奮,羽絨服羊絨衣褲和印度長絨棉織造的幹內衣構成了多層次的保暖裝備,使戰士們能夠保持恆定的體溫。

乞裡古臺作為蒙古牧人,自然比漢軍士兵更熟悉矮種蒙古馬的習性,所以他也負責照顧馬匹。

搖著頭笑了笑,乞裡古臺貓著腰慢慢走向雪橇和馬匹的隱蔽處,他知道李世貴的好意,可這種好意完全是多餘的,難道一個塔塔爾部的牧人,會不樂意看見黃金家族倒黴嗎百年前韃靼和蒙古這兩個詞兒。就意味著不共戴天

開了第一槍,居然沒有引來另外的目標,這讓李世貴有點兒小鬱悶。

呼嘯的北風,固然給精確狙擊造成了一點兒難度,但也給李世貴們帶來了天然的掩護,瑟縮在蒙古包裡的武士們,耳朵眼裡灌滿了風,根本聽不見遠遠傳來已變得甚為低微的槍聲。

不過又等了一小會兒,在離潛伏地最近的蒙古包,也就是剛才那個被擊斃目標出來的地方,門簾再一次被掀開。郭鷹不緊不慢的將槍口微微移動完成了瞄準,三點一線,鎖死了即將出現在視野中的目標。

可這一槍並沒有擊,因為郭鷹從高倍瞄準鏡中看得清清楚楚,那只是個不過七八歲的孩子,還不到車輪高

那孩子有些恍惚的掀開門簾,視野中看得很清楚,他被最先出來的老人倒在血泊中的屍體嚇呆了,驚聲尖叫起來,此時此刻,郭鷹心頭竟然產生了一名鐵血戰士不應該有的負罪感,剛剛就是他用一子彈,奪走了這個孩子爺爺的性命。

附近幾座蒙古包陸陸續續有人走出來察看出了什麼事兒,有人奔向這個孩子,有人警惕的拿起武器,觀察四周雪地裡的情勢,還有婦人捂著臉大叫大嚷。

槍身再一次響起,郭鷹有些驚訝的現,剛才那個孩子的腦袋炸開,高旋轉著飛行的子彈給他開了瓢,紅白相間的腦漿四下飛濺,剛才還鮮活的人就像個破敗的布娃娃一樣倒下。

李世貴的槍口處繚繞著一縷青煙,毫無憐憫,絕不同情,他看也不看郭鷹,淡淡的道:嗜血者死於血,這是大漢皇帝的聖諭,漠北諸部全體從針對漢地的殺戮和搶劫中攫取不義之財,他們的每一個人都背負著原罪

李世貴說著話,手上卻沒有停下,擊斃了一個揮刀大叫的武士,又慢慢的道:更何況,他們在殺害常州興化淮揚百姓,在北平城下以人肉為食的時候,可從來沒有放過老弱婦孺小郭,好像你就是泰州人,家離常州不遠吧

槍聲再一次響起。一個粗手大腳的婦人不敢置信的看著自己的肚子,那兒正有鮮血噗噗的流出。

連長,我知道。郭鷹面無表情的吹走了槍口處的一縷青煙,聲音有些沙啞:我二叔一家就住在常州,韃子把他們

李世貴滿意的點點頭,摸出把雙管短槍,朝天上開了一槍,紅色的信號燈冉冉升起,營地的四面八方都響起了槍聲。

槍聲並不密集,如果從射率上看,或許還不如一個班的熟練射手打齊射,但李世貴非常自信,他知道自己手下的神槍手裝備了新式狙擊步槍之後的作戰效率,每一聲槍響,幾乎都意味著一個敵人的斃命。

一個排的官兵,分做了十個戰鬥小組,除了李世貴這組兩個人但安排了一名蒙古嚮導,其餘的戰鬥小組都是三名戰士,一名觀察手配合兩名狙擊手,觀察手用視野寬的雙筒望遠鏡指示目標,兩名狙擊手負責狙殺,效率極高。

為了給敵人造成最大的恐慌和混亂吸引敵人出營追擊以便繼續打擊他們,各狙擊小組在有條件的前提下儘量向老弱病殘下手。

四處奔逃的老弱婦孺一一被點名射殺,營地中的秩序混亂不堪,婦女尖叫兒童哭泣,加上血水和腦漿四濺,簡直成了幅地獄圖景。

蒙古武士們氣得暴跳如雷,也不管得許多了,跳上戰馬揮舞著大汗彎刀頑羊角弓就衝出了營地。

有人舉著彎刀大吼:衝啊,南蠻子就在營地外面躲著,他們的火槍只能打三五十丈,他們人不多,衝過去就贏了

是的,過去的戰爭經歷說漢軍的步槍射程就這麼遠,雖然風聲讓武士們分辨不清槍聲的遠近,但他們從射擊的準確性上就能判斷出漢軍距離營地絕對不遠。

剛才那個叫囂的武士一馬當先的衝出了營地,向百米距離上一處小土包衝去,他按子彈射來的方向估算了一下,可惡的南蠻子除了這裡再沒有其他的隱蔽處了。

蹬裡藏身鷂子穿花,絕佳的騎術讓這個武士躲開了致命的子彈,衝上了小土包,然而他並沒有找到想像中的漢軍,相反,這裡空蕩蕩的連個鬼影子都沒有。

難道漢軍會隱身術武士摸不著頭腦了。

槍聲仍然從四面八方響起,各個方向的都有,身後不斷有同伴倒下,營地中的婦孺更是亂作一團。

武士血紅著眼睛,絕望的將彎刀四下亂劈,抓狂的吼叫著:南蠻子出來,有種和我決一死戰,你們這群懦夫,卑鄙的懦夫

槍聲響起,武士一個倒栽蔥從馬上摔下,頭戴的鐵盔中央赫然有個不大不小的圓洞,鮮血從洞中噴流而出。

這個人莫非得了失心瘋郭鷹很不理解的收回步槍,進行著再裝填。

衝出營地的敵人越來越多,像沒頭蒼蠅似的亂衝亂撞,漢軍各狙擊小組在三百到五百米的距離上進行著狙殺,將武士們一一點名。

風雪給了漢軍戰士最好的掩護,加上各狙擊小組部署的方位各不相同,又射幾槍便改便陣位,弄得蒙古武士們只覺得四面八方都是槍聲,卻分辨不出南蠻子的具體位置,只能眼睜睜的被動挨打。

點名持續了一陣子,不過蒙古帝國縱橫天下也不是浪得虛名的,很快武士們鎮定下來,有千戶百戶把他們組織起來,騎著戰馬按扇面撒出去,作大範圍的搜尋。

要追殺我們李世貴笑了,笑得很開心,他等的就是現在。

綠色的信號彈升上天空,營地四面的槍聲變得稀疏起來,留在營地中的老弱婦孺都松了口氣,出營掃蕩的武士們更是來了進兒,馬鞭子甩得譁啦啦響,馬蹄子上下翻飛踏著亂雪碎玉而來。

一位千戶服色的官員扯著喉嚨大叫:勿要放走了南蠻子捉到一個獻給大汗,必定重重有賞

現而今不比從前了,對北元而言,要捉到一名漢軍俘虜簡直就是天大的喜事,雖然營地中傷了許許多多的人,只要抓到一個漢軍俘虜向忽必烈獻捷,那是一定有大大的賞賜,加官晉爵也未可知呢。

就在千戶官做著黃粱美夢時,他忽然感覺胸口好像被人重重錘了一拳,隨著馬背起起伏伏的身體就不受控制的一僵,渾身的力氣消失得無影無蹤。

低下頭,胸口的羅圈甲已經碎裂,露出老大的一個血洞,白森森的肋骨斷茬兒粉紅色的肌肉和殷紅的鮮血清晰可見。

霎時,千戶官的面容變得極度扭曲,他低低的驚呼了一聲,就從馬背上跌了下去,偏生踩在馬蹬裡的腳沒有鬆開,整個人就被戰馬拖著一路狂奔,上半身在雪地裡與地面摩擦,與石塊樹樁相撞,很快就沒有了人形幸好,他早早的失去了生命,魂魄已離開這具殘缺不全的身體,否則劇烈的痛苦將會讓他後悔生到這個世界上來。

一名千戶,哈奔跑向下一個隱蔽戰位的郭鷹揮了揮拳頭。

擊斃一名元軍千戶早已不算什麼稀奇事兒了,陳淑楨張世傑法本等斬將奪旗衝鋒陷陣之輩,刀下的北元方面之帥都為數不少,萬戶更是可以排成一長列了;不過對於軍齡不算長職位也不高的郭鷹來說,親手擊斃一名千戶官就足以讓戰友們羨慕了:因為這意味著一枚三等忠勇勳章。

李世貴笑著將槍口移向了一名叫囂隳突的百戶官,事實上剛才他現千戶在先,不過看見郭鷹也將槍口指向了那個方向,他就轉移了目標,把機會讓給了年輕的郭鷹。

各戰鬥小組都按照既定的戰術進行著戰鬥,打幾槍就換個戰位,絕不與敵人纏鬥,優先狙殺敵人的軍官

於是,出營追擊的元軍中,士兵們驚駭的現千戶百戶們一個接一個的從馬背上栽倒,很快千戶百戶們就死亡殆盡,這下連牌子頭都成為了重點照顧的物件。

殘存的幾個軍官不得不收縮了扇面搜尋隊形,讓自己混雜在普通武士中間,避免被漢軍點殺,無奈武士們也瞧出了幾分門道,各自珍惜自己的生命,像躲避瘟疫一樣躲著這些軍官,唯恐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可憐的軍官們簡直是抓狂了,領著兵拼了命向一個槍聲響起的地方追,意圖憑藉人數優勢殺敗漢軍。

李世貴正好就在這股敵人衝過來的方向,他不慌不忙的跑向雪橇隱蔽處,一邊貓著腰跑還一邊裝彈開槍,將衝在最前面的敵人打落馬下。

蒙古武士們也用箭雨回敬,無奈風雪天氣極端不利於弓箭,非但受凍的弓弦變得軟弱無力,射出的箭矢偏偏倒倒歪歪扭扭,大風更是將離弦之箭的軌跡吹得七歪八扭,叫李世貴看了只想笑。

可憐的武士們不知道,線膛槍射出的子彈高旋轉,有著非常好的彈道穩定性,和羽箭相比,子彈小得多度快得多,承受的風力影響也就小得多,計算風偏之後仍可斃人百丈之外,而他們使用的羽箭初慢體積大,受風力影響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在風雪天和步槍對射的唯一結果就是慘遭蹂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朵朵血花飛濺,伴隨著鵝毛大雪降落地面,欠下中原百姓累累血債的罪犯們,挨個去向閻羅王報道,就算他們的國師八思巴念再多的經文,也不可能拯救這群墮落的靈魂。

仗著數量優勢,敵人還是逐漸迫近了,李世貴喊了一聲,意猶未盡的郭鷹射出了槍膛中裝填好的子彈,將又一名敵人打落馬下,這才像兔子一樣跑了過去。

快,快點乞裡古臺招呼著兩位同伴,敵人已經不遠了,要是被追上可不好玩

笑著跳上雪橇,郭鷹把自己的身體舒舒服服的靠在上面,就又忙著給步槍裝彈,李世貴也坐穩了,乞裡古臺長鞭一甩:得兒駕

四匹蒙古矮種馬遵從號令,潑剌剌躥了出去,踩得雪地飛花碎玉,拖著乘坐三人攜帶給養的雪橇輕若無物,在雪地上劃了個優雅的弧形,朝著遠處奔去。

想逃,沒那麼容易武士們哇啦哇啦怪叫著衝上,長生天保佑蒙古人的叫聲喧囂一時。

奇怪的是,不論他們怎麼鞭策戰馬,都和前面的雪橇隔著一個固定的距離,二百米,這個距離上,郭鷹和李世貴手中的狙擊槍揮著絕佳的威力,不斷給敵人造成殺傷,蒙古武士的弓箭卻失去了效用,只能眼睜睜的被動挨打。

趴在雪橇座位,把步槍架在靠背上向後射擊,郭鷹高興的大叫起來:雪橇,真他的好主意打起來太爽了,一打一個準

李世貴也一臉英雄所見略同的表情,和顛簸的馬背相比,雪橇的行進基本上是平滑的,在運動的雪橇上開槍,準確率比騎馬開槍高多了,非常適合現在這種運動戰。

乞裡古臺在前面駕駛,李世貴和郭鷹負責射擊,衝在前面的蒙古武士就接二連三的倒下,甚至影響了後面同伴的追擊。

武士們早已氣得紅了眼睛,他們氣急敗壞的吼叫著:加把勁兒,南蠻子就在前面,殺上去活剝了他們的皮

偏生那雪橇不緊不慢的吊著他們的胃口,既不太快而讓武士們失去信心,也不太慢而進入弓箭的射程,不知不覺間武士們就追出了小二十裡地,冰天雪地裡人馬消耗都極大,累得人呼哧呼哧喘氣,馬兒噗哧噗哧打著響鼻,真正人困馬乏了。

糟糕,我們永遠追不上的有聰明的武士現了問題,臉色忽然就變得煞白。

其他的武士們自然反駁:哪兒的話,沒見他們拖著那麼多東西,比我們騎個人重多了

李世貴他們的雪橇,裝著食品給養帳篷睡袋以及作為燃料的精煉石油,小二百斤的重量,還有三個人,不管怎麼算每匹馬的負重都比蒙古武士們的戰馬多,而且馬種又不是阿拉伯馬,而是耐寒的蒙古馬,雙方馬匹質量相差不大,怎麼可能追不上呢

現問題的武士指著地面的雪橇印痕:看,看馬蹄印子。

雪橇的印痕是兩道平行的平滑印記,馬蹄印子分佈散亂,雖有少數被雪橇印痕遮蓋了,但更多的蹄印還是非常清晰的,無論如何,非常清楚的一點是:這些蹄印比追兵留下的馬蹄印子淺得多

常年乘馬的武士們一下子就明白過來,漢軍雪橇承重,人貨都由雪橇承擔,馬兒卻是空著脊背不承重,僅僅需要用力向前奔跑,牽引雪橇前進,所以馬蹄印子淺;自己騎在馬背上,人體盔甲武器鞍韉的重量都要靠馬兒本身來承擔,負重大得多,所以馬蹄印子就深得多。

非常簡單得道理,簡單得一點就透,卻讓蒙古武士們的心臟冷到了冰點:雪地裡,馬兒負重的增加意味著什麼,他們都非常清楚,積雪會讓馬蹄深一腳淺一腳,在拔足而起的過程中就消耗了相當多的力氣,如果追逐雙方的負重過五十斤,幾乎就沒有追上的可能了。

所有的蒙古武士都想到了最可怕的一點,那就是剛才漢軍的雪橇故意不緊不慢的吊著,分明就是像貓捉老鼠似的,故意將自己引入死亡的陷阱

永遠沒有可能追上的,只好回去吧蒙古武士紛紛撥轉了馬頭,悻悻回營。

可令他們亡魂大冒的是,那架雪橇也掉轉了方向,兩杆步槍黑洞洞的槍口,毫不客氣的指向了他們的心臟

三天了,三天了忽必烈暴跳如雷,整整三天,營地外面的槍聲就沒有停下過,那些漢軍士兵乘坐著雪橇,穿著和雪地顏色一模一樣的白色偽裝服,神出鬼沒,這裡一槍那裡一槍,讓本來就因為缺乏越冬物資而生存得十分艱苦的漠北諸部,變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更覺困苦十倍。

忽必烈這個一代天驕的威嚴,也被剝奪得十不存一,漢軍就在他眼皮子底下射殺追隨他的部民,而他卻一籌莫展。

趙復神情古怪的捏著一封信進到帳中,我們的一名士兵被南蠻子割了鼻子放回,還讓他給大汗帶來了楚賊的親筆信。

忽必烈從趙復手中很沒有風度的一把奪過,幾乎是充滿刻骨仇恨的將信封撕開。

大漢皇帝天可汗字喻北元酋長勃兒支斤.忽必烈:聞君北狩於兀魯塔山之腳,恐冬季嚴寒白災寂寞,故特賜殺胡活劇一出與君賞析,還望君勿以簡陋見棄

啊啊啊啊忽必烈眼睛血紅,氣得狂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