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異時空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2章 大海撈針計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2章 大海撈針計劃

彭亞軍已經被陳大找到,並且把人送到了京都理工。

如果不是陳大過去接人,彭亞軍恐怕還真來不了。

這傢伙連最基本的身份證都沒有,不要說初中畢業證,小學畢業證都未拿到。

姜餘真的很納悶,他到底是怎麼破解世紀難題的?

他跟陸加羲的遭遇完全不同,但兩人的心性和智慧卻是一樣的。

姜餘甚至有些懷疑,彭亞軍是不是陸加羲的轉世。

彭亞軍也算的是千年難遇的一個天才,這種人少之又少。

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他的成就並不會次於牛頓、愛因斯坦等人。

姜餘建議楊校長給他一個教授的職稱。

楊校長也很納悶姜餘的決定。

為此,姜餘只能苦笑著說了一句話。

“此人的智慧在我之上,將來的成就不可限量……”

楊校長一聽,心裡頓時樂滋滋的,但隨即又眉毛一翹,裝作很嚴肅的樣子。

笑出來就不好了,免得被姜餘誤會是幸災樂禍……

彭亞軍現在是個百萬富翁,不愁吃穿喝,找一個好點的老婆問題應該不大。

這傢伙從小到大的經歷,鍛鍊出了一個超強的心臟,承受能力非比尋常。

雖然身體有點虛弱,左腿有點瘸,但他精神面貌非常好、非常陽光。

既有錢,又有超級智慧,這樣都找不到老婆,天理難容啊!

另外一個傳說中的“控分王”也來到了京都理工。

他的名字叫白東明,湘省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出生。

這小子從小就對數字非常敏感,三歲就可以背誦乘法口訣。

五歲就自創一套心演算法決。

說他聰明絕頂,一點都不為過。

但是物極必反,這小子的數學思維能力超強,語言和藝術卻是一塌糊塗。

對語文和外語這兩個科目基本上沒有任何天賦。

就算死記硬背,他也搞不定。

今天背了,明天就忘記。

據說,他的語文成績還是抄同桌的,否則最多二三十分。

同桌的英文也超爛,兩人算是半斤八兩。

如果高考,白東明坦承自己最多拿個500分。

這還是這套數理化滿分的前提下。

他家裡條件很普通,讀書的學校也並不怎樣。

班主任對他這種偏科生不看好,他也是失去了信心。

這傢伙完全就是個極端。

姜餘跟他見了一面,發現這小子居然是一個超越人類的存在。

這小子有一個超強天賦技能——大資料整理綜合分析。

假如,一本公司的流水記錄或者是一臺機器的整體資料說明書。

他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判斷出哪裡有錯誤、遺漏。

也就是說,凡是有大量資料記載的物品,他可以做到查漏補缺。

就如他之前三年的考試分數,能夠嚴格的把控在360分那樣。

這和他從小培養出來的心性,以及他自創的心演算法決有關。

姜餘相信這更多的是天賦。

誰小時候願意整天盯著那些冷冰冰的資料胡思亂想,最多就在樹底下數螞蟻。

可別小看這個技能哦。

在很多科研的領域,這可是堪比人形電腦。

比如說在複雜統計學,資訊與計算科學,人工智慧AI等等。

他可以在應用程序的邏輯層面和資料方面找出詳細的錯誤和遺漏。

簡單來說,就是找系統漏洞。

當然,這也需要他熟悉相關的系統知識。

數據管理、系統開發、海量數據分析與挖掘等科研領域,這傢伙的天賦技能是一個殺手鐧。

它可以大大節約系統開發的時間,打造超強悍的殺毒軟件。

當年,樺國原子彈的研究開發,如果有他的參與,至少可以節約一半以上的時間。

姜餘打算在這一兩年,先讓白東明多學習一下資訊與計算機技術,漢語言程式設計等相關知識。

當然,高等數學和邏輯方面也需要他多看看,都瞭解一下。

這樣有助於更好的發揮優勢,提升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包括實現和分析協同過濾演算法、執行和學習分類演算法、分散式Hadoop叢集的搭建和基準測試、……資料操作等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最後才讓他參與到航母和艦載機的製造工程中。

說他是人形AI,真的是一點都沒有誇張的成分。

彭亞軍注重數學理論問題,白東明偏重於實際問題的解決。

兩人都有超強的天賦能力,是一對鬼才。

“老楊,真是撿到寶了,就這兩個傢伙完全可以幫助咱們的學校短時間內打造成世界頂級理工名校。”

楊校長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悅激動之情,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老子果然沒看錯人,如果是換作其他人,這兩個超級天才就被埋沒了。”

“你呀,就是現代版的伯樂,總是能夠在平凡中發現閃光點……”

姜餘聽這話的語氣,怎麼感覺這麼彆扭?

楊校長就好像是誇他自己一般。

實在是太不要臉了……

……

其實,姜餘發現的天才並不只有他們二人。

還有很多偏重理科的天才,就算全部滿分的也有幾個。

只不過他們沒有這兩個傢伙那麼突出而已。

這些人都是給了保送名額,下半年開學時候就會過來報道。

這些天才們,如果是換作京大或是華清,估計都是愛理不理的。

他們學校的狀元都不少,偏科生估計沒有那麼容易進去。

尤其是彭亞軍和白東明,倘若沒有姜餘,他們可能會自甘墮落,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今年的招生政策肯定不會再延續,但是“大海撈針”計劃不會變。

楊校長透過召開校委會,把這條計劃的實施政策和待遇方案寫進了校規和招生條件中。

為了避免後來繼任者胡亂更改,上面還特別註明:必須經過校委會和在校學生集體同意才能更改。

姜餘總算是可以休息一段時間了。

捲毛哥打了電話給他,說是最新的整車總裝線和發動機生產線已經全部安裝完畢,還剩餘的兩條和工業機器人怎麼處理?

還能怎麼處理?

肯定是交給京都第三機床廠,讓他們逆向工程處理。

有這個玩意的圖紙,以後就不需要進口了。

姜餘準備改造一番後,用在航空航天領域。

這也算是一個大買賣了,科技含量十足,壟斷性質很明顯。

京都第三機床廠有了這一套技術,可以慢慢摸索出更多的生產工業技術。

到時候,樺國的工業基礎會更加紮實穩定,高新技術領域會更快的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