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活埋大清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1章 名將補習班——校長要去英雄救美啦!(求收藏,求月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31章 名將補習班——校長要去英雄救美啦!(求收藏,求月票)

大明陸軍軍官學堂在定王監國元年的時候,就從廣州黃埔島遷到了南京外城的孝陵衛,所以又稱孝陵衛講武堂。

原本在廣州黃埔島的時候,這陸軍軍官學堂算是在草創階段,並不大正規。畢竟當年新明軍還是個草臺班子,而且又正好遇上一場軍事革命,連新明軍的高層也不知道新時代的戰爭該是個什麼模樣。所以他們也只能以舊式的戰術陣型為主體,一點一點的往裡面塞新東西,最後搞出一套半新半舊夾雜在一起,還有那麼一點半生不熟,甚至有點草率的東西出來。

當時明軍的戰術有四大特點,一是進攻靠少量精兵;二是朱和墭總是冒險;三是防禦靠挖土堆壕;四是火力輸出靠糖藥。

而之所以會形成這麼一套戰術,主要原因是朱和墭軍隊本就是由少量精銳加上大量動員兵和獨步天下的糖藥火力夠成的。

而那些精銳又是從大南山少年兵發展出來的,可以說是朱和墭的夥伴。數量雖少,但是卻能熟練掌握各種糖藥武器,戰場經驗也非常豐富,在朱和墭這個老大哥的率領下又極其勇猛主動。換成別人去帶他們,還真不大好用。

所以天性就喜歡冒險的朱和墭就每每都帶著這批精銳在戰場上猛打猛衝......其實作為開國君王,這種冒險的玩法也挺正常的。。且不說老早的老劉家一堆冒險王和大小唐家的李世民、李存勖了,就是在明末清初這一段,李自成、張獻忠這兩位草莽天子也是這樣冒冒失失的,要不然也不會死得那麼戲劇性了。

但是大波玲胸部中彈事件之後,朱和墭已經意識到總這樣衝鋒陷陣也不行了......現在的火槍可厲害了!不僅有滑膛槍,還有更致命的線膛槍!

所以在南京之戰時,朱和墭就忍住沒上一線。

不過在南京、安慶兩戰結束後進行的戰場總結時,朱和墭、諸葛三和等人都發現,他們的明軍其實沒有那麼強......特別是在朱和墭本人不在戰場上時,下面的人就差了點意思。

進攻的時候有氣無力,防禦的時候被動龜縮,各單位之間還經常脫節, 戰場總指揮排程起部隊來更是非常吃力。很多情況下,部隊走著走著就亂了。在安慶戰場上, 清軍還利用明軍排程時候的混亂打出過不少漂亮的反擊戰!

如果不是糖藥火箭炮實在太猛, 安慶城都不一定能打下來!

而在進一步深入研究之後, 朱和墭和諸葛三和他們很快找到了原因......原因也不複雜,就是朱和墭草創出來的軍隊其實不大會打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部隊的組織、訓練、指揮等方面都不行, 甚至比精銳清軍都不如,比擁有吳三桂的吳周軍差得就更多了。

之所以可以一直打勝仗,則是因為部隊的士氣高昂, 後勤充足,火力更是有壓倒性的優勢。

用後世術語來說,就是氪金的土豪玩家!

但是這種優勢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戰線的不斷北移,以及對手對糖藥掌握和對火藥武器的改良, 正在變得越來越弱!

因為戰爭規模擴大後,戰場上的軍隊也多了起來,朱和墭再也不能依靠少量老兄弟的猛打猛衝就奠定勝局了。

所以朱和墭就必須要儘快地幫助自己的老兄弟們從優秀的戰士成長為合格的軍官!

同時, 他還必須和自己的參謀團體們一塊兒,透過總結實戰和演習中取得的經驗,拿出一套新的戰術戰法。

而孝陵衛的陸軍軍官學校就是幹這事兒的!

為了帶好自己那幫老兄弟,朱和墭乾脆自己兼任了軍校的校長......成了朱校長!

然後又親歷親為,本著從矮子裡面拔將軍的“將就主義”, 先從部隊當中選出了一批各方面的“戰術專家”當老師,把他們分成了步兵、炮兵、工兵、騎兵、輜重、經理、軍令等七大專業。又讓人找來了一些西洋各國的戰術條例和操典參考——其實也找不到多少,這年頭西洋各國的軍事教育也不正規。然後朱和墭又帶著“矮子將軍”們開始整理和摸索。

忙活了小一年, 總算搞出了七本專業的操典, 一套各兵種通用的條令。還總結出了戰場橫隊、戰場縱隊、行軍縱隊、空心方隊、車堡方隊、騎兵衝擊隊、騎兵游擊隊、散兵隊等各種隊形的排列和組織方法......這套東西雖然談不上多完善, 但已經是目前能夠搞出的最好的東西了。

於是朱和墭就一邊把這些操典、條令、隊形圖例下發部隊,一邊召集了一千六七名“年輕的老兄弟”到南京孝陵衛講武堂“補課”,這就是所謂的孝陵衛一期!

而為了讓這些一期弟子們能學到真本事,朱和墭還在南京這邊擺了一個齊裝滿員的“教導鎮”, 專門讓這些孝陵衛一期老兄弟們練手。

同時為了讓他們能夠安心學習工作, 還為他們在南京城內蓋了房子,還把他們的家裡人從廣東接過來,沒有成家的還給想辦法給他們做媒......可謂是無微不至!

這批孝陵衛一期的老兄弟們雖然一起入學的, 不過他們畢業歸隊的時間卻不同。為了不耽誤部隊的訓練和戰備,朱和墭給他們分了“長期班”和“短期班”,將會在步炮騎輜工等兵種擔任正領(連長)、副領(排長)的老兄弟都進短班, 一年的課程結束後就全部歸隊去帶兵了。所以在去年九月的時候, 就走了千把號人, 剩下的則是長期班的學員......按照他們的朱校長的話,他們這些人都是名將種子,現在好好補習,學會更多的本領,以後才能成為名將啊!

朱校長的話雖然是沒錯的,可是這些少年得志,在部隊中都當過參將、千總或是參謀的青年軍官,看著自己部下們都喜氣洋洋地帶兵去了,自己卻還得老老實實的當學生,完成越來越困難的學業,考試不及格還得被朱校長、諸葛教育長、蘇主講、凌主講、趙主講他們劈頭蓋臉的一頓訓,有時候甚至會被那些在軍校擔任客座的翰林或是金陵大學的教授們批評,實在是有點想念在部隊裡帶兵的生活。

可是大家夥什麼時候才能下部隊帶兵,才能上戰場去建功立業呢?

就這種學習、考試、捱罵的無聊生活彷彿要一直持續到永遠的時候,好消息終於傳來了。

朝鮮國那邊舉起了反清的義旗,而且還出了個仰慕他們的朱大校長的明安翁主,居然被朝鮮義士們推舉當了權知國事......看來北伐之戰是非打不可了。

他們這些老兄弟對朱校長的高尚品德還是非常瞭解的,這位聖人校長怎麼可能讓一個為了他勇敢地挺身而出,反抗康麻子暴政的美貌翁主陷入險地呢?

這會兒朱大校長一定已經等不及要去朝鮮英雄救美了。

他們這群校長的好學生,當然得跟著建功立業了!

所以訊息傳到孝陵衛講武堂裡的時候,這裡的一期老兄弟們可就跟開了鍋似的。早上隨著惡人凌凌宗軍晨操的時候還能忍住不吵吵,等各自回了講堂後,就再也沒心思上課了......特別是跟著金陵大學的教授梅鼎文上數學課的那個班,根本就變成了個鴨子塘,嘎嘎嘎的吵個不停,搞得梅大教授一下都傻了眼。

看這梅大教授傻了,底下的學生們議論聲音可就更大了。

“聽說這個明安翁主是朝鮮國有名的美女啊......而且還對咱們的聖人一往情深!”

“胡說吧......聖人又沒去過朝鮮,那明安翁主也沒來過大明,兩邊都沒見過,怎麼個一往情深?”

“聖人的影象到處都是啊!咱們課堂上就有,那些個儒門或是公家開辦的學堂裡也都掛著,明安翁主一定也看見過,咱們的聖人如此雄偉男兒,她能不一往情深嗎?”

“說的也是......聖人一出兵,咱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可就到了!”

“那是當然的!說不定咱們還能在朝鮮再殺一次康麻子!”

就在一群學生們沒心思上課,都在那兒胡說八道的時候,門外忽然傳來了一聲大吼:“監國明王殿下,太上天王殿下......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