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武安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章 不來比來還好的援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章 不來比來還好的援軍

ps:書評區裡書友提出的意見和感想,小仙已經一一仔細看過了,謝謝大家對本書的大力支持,希望喜愛本書的朋友可以多多推薦收藏,送上今天更新,嘻嘻

本來還興致勃勃的幾路諸侯,一聽袁紹和其餘諸侯居然在來的路上遭了伏擊,頓時紛紛向曹操請求出兵增援,而曹操則吩咐其餘諸侯穩守大營,自己則帶領夏侯兄弟和一萬兵馬前來救應。經此一役後,董卓的兵馬死傷過半,再加上敗陣所帶來的士氣打擊,應該暫時無力前來侵犯。因此,雖然諸侯所剩兵馬不多,但依然讓曹操帶了將近三分之一的人馬前往救援。

當曹操率兵趕到袁紹等人中伏之地的時候,動偷襲的西涼軍依然退去,不過曹操卻依然為眼前的狀況而大吃一驚:之間袁紹和各路諸侯的士兵大半受傷倒地,其餘的也是個個掛彩,簡直就像一直潰敗之師,哪裡還有半分前來增援的模樣?

“孟德呀,你總算來了。”看見曹操率兵馬前來救援,各路諸侯自是喜不自禁,特別是袁紹,更是第一個拍馬上前迎道。

“盟主,倒地生了何事,為何各路人馬均如此之態?”看著原本應該前來增援的友軍,如今卻似乎比自己這邊的各路諸侯還要不堪,曹操不禁驚訝地向袁紹問道。

“是這樣的…”在回去大營的歸途中,袁紹這才慢慢地向曹操說明了這邊的狀況:原來當日袁紹接到曹操派人送來的求救信。當即和眾諸侯一起商討,而眾諸侯聽聞虎牢關董卓親至,也知道如果不合兵的話,遲早會被董卓各個擊破。於是在經過兩個時辰的整備後,袁紹便與各路諸侯點齊兵馬,往虎牢關而來。

當時守衛汜水關的,正是董卓的大將李催,郭汜二人。聽聞袁紹與眾卓虎退兵,李催郭汜二人自是率兵追來。不過袁紹帳內可是有田豐這樣的絕頂謀士,自然也預料到了會有追兵前來,因此早早便讓袁紹和其他諸侯設下埋伏,與李催郭汜二人的追兵大戰了一場,最終成功擊退了敵軍,順利地繼續向虎牢關進軍。

本來如果單單只是李催郭汜的伏兵,倒也對袁紹這邊的聯軍造不成什麼威脅。壞就壞在,賈詡居然也為了防止曹操等人的逃脫,特地派了高順率領二萬騎兵前來埋伏。結果剛剛才大戰一場的聯軍,在趕了幾個時辰路後,又再次遇到了伏擊。而這一次,袁紹可就沒有再作追被了,只好用已經倍感勞累的聯軍與高順對戰起來。最後雖然也是把高順逼走了。可是自家的損失自然也不少。

聽完袁紹的說明後,曹操不禁暗自地苦笑了起來:原本還指望袁紹的援軍到來,還防止自己這邊的敗局。這下可好了,自己這邊很是神奇地贏了一場。本來前來援救的袁紹卻落得如此狀況。如果讓自己那邊的聯軍看到袁紹等軍如此狀態,恐怕好不容易升起來的士氣,又會再次遭到打擊了。

“不知道武安將軍,這次可還有良策否。”也許是因為武安國創造的‘奇蹟’實在太多,導致如今曹操一遇到問題,居然第一個就想到,就是武安國。

“我這是怎麼了,怎可事事依靠他人之力?”想著想著,曹操猛的驚醒過來:自己何時竟變得如此依賴武安國的?隨即又是搖頭一笑:能得如此人才,那孔融當真羨煞旁人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回到大營後,孔融,陶謙,公孫瓚,張楊聽說袁紹和其他各路諸侯在來的路上遇到伏擊,自然也是大吃一驚,而袁紹聽說曹操居然帶領四路諸侯戰勝了董卓,臉上的神情更是不快了。

“如今我等與董賊互有勝負,不知諸位對接下來的戰事有何提議,不妨直說。”待各路諸侯都已安坐營中,袁紹便又再次回覆了那盟主的架勢,開口問道。

“瓚以為,前不久曹將軍率領我等擊退董賊,可見董賊兵馬雖多,但並非不可勝之,因此可趁勝追擊,以破國賊。”袁紹話音剛落,公孫瓚便第一個提出了建議。

“哦,不知公孫將軍之意,是否讓曹將軍繼續統領我等,以破董賊呢?”公孫瓚才一說完,就聽見袁術在旁說道。且袁術在說話之時,還特意把‘統領’二字說的特別重,明顯就是語帶雙關了。果然,袁術一加油添醋的,袁紹臉色的神色更是陰沉了不少。

“公路將軍說笑了,如今盟主再次,自是由盟主統領各路兵馬,以破董賊。”以曹操的智慧,又豈會聽不出袁術話裡的弦外之音?當下連忙謙虛地推辭道。而袁紹聽了曹操的話,臉色方才好看了一點。

“罷了,今日諸君隨我遠來,將士必已疲憊不堪,今日且休整一日,討賊之事,明日再議。”今天袁紹的心情可以說是非常不好,先是自己遭到伏擊,然後又聽到曹操立下大功的訊息,如今也沒有什麼心思再商議下去了,當即宣佈休息一天,明日再議。

看到這一幕,武安國不禁暗自搖頭,心想這袁紹不來比來還好。不來的話,至少四路諸侯可以齊心協力。如今這袁紹一來,遭了伏擊影響士氣不說,還為了曹操領兵之事而耿耿於懷,這樣一來,原本才略微好轉的狀況,又會再次變糟了。

孔融帳內

在諸侯會議結束不久後,孔融又再次把武安國,陳宮,太史慈三人招來議事。

“大人,以宮之間,我等當思退路,不然宮擔心遲則生變。”三人剛剛來齊,陳宮便提出了一個驚人的意見。當然,武安國的驚訝與孔融太史慈的略有不同,他不是因為陳宮的建議內容而驚訝,而是因為陳宮的想法居然和自己不謀而合而感到驚訝。

“方才我軍已大破董賊,如今士氣高漲,正是可戰之時,公臺何處此言?”相比起武安國,孔融就感到非常驚訝了。

“之前能勝,全賴我軍上下一心,以及天下的計策。如今袁盟主率軍前來,各路人馬怕是再難齊心了。”今天諸侯會議的情形陳宮也是看在心裡,以他的眼裡,如何會看不出袁紹心中的不快?因此,陳宮才覺得再這樣下去,恐怕很難再齊心迎敵了。

“天下,你又如何看待?”聽了陳宮的話,孔融有看向了離自己最近的武安國。

“說實話,老頭,我的看法和公臺一樣。”武安國這次倒是非常直接,一點都沒有拐彎抹角的意思。

“你!!”孔融一聽,當下被氣得說不出化來。原本在他心裡就不贊成立刻退兵,本來還指望自己這位不久前大放異彩的愛將,說幾句鼓勵的話來,想不到武安國的想法竟然和陳宮一樣。

“想不到天下心中想法竟然與某一致,為將者如此沉著冷靜,不驕不躁,當真是當世少有的人才呀!”聽了武安國的說話後,陳宮心裡也是暗暗地讚賞道。

“好了,不必再說,吾乃聖人之後,大漢臣子,豈可為一己之安危而棄天子於不顧….”還未等孔融把自己的豪言壯志說完,武安國猛地站起身來,一個箭步衝了上去,一掌切在了孔融頸部,頓時在陳宮和太史慈目瞪口呆的情況下,直接把孔融當場打暈了過去。

“唉,這老頭什麼都好,就是不懂贏了就該跑路這個真理!”在兩人呆若木雞的狀態中,武安國拍了拍手,很是無奈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