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章 困擾的解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章 困擾的解決

曹川回到自己的房間,在解決階段性工作後,他終於打算統一解決掉之前積累的全部問題,來給所有人一個驚喜。

目前他手頭積累了23個問題,有許多都是正常人沒法解決的,有些涉及到管理,有些涉及到統籌,但是大部分跟技術相關,因此靠自己的規則模擬,把科技樹攀升上去,是最為直截了當的解決方式。

“首先是關於物資的分配,娜娜,記錄下個月我們的建設生產計劃。”

“經過上個月的大建設,基地規模擴大到5萬平方米,基本滿足482人的生活工作需求,因此下個月的建設計劃暫定為10000平方米,主要為配合研究部門實現工業體系的健全化,還得建設大量的車間。”

“資源方面,探索部門目前處於瓶頸,再加上基地擴張速度放緩,資源方面的開採量保持上月的3萬噸規模不變。”

“供給方面,在短時間內人口不會增加的情況下,沒有必要增加產量,需求為100噸食物,500萬度電,100噸固體化學燃料。”

“垃圾方面,在距離20公里的遠處,有百萬噸級的天然垃圾填埋場,完全不用擔心。”

“貿易部門期望追加兩艘新的追月級飛船建設,還有10輛月球越野車。”

“研究部門期望追加50臺以上的機器人元件,各類的成品材料30種,10噸供研究用途。”

“而為了配合基地的正常擴張,還有維護替換,還得生產各類的機器人,採礦車對應的零件200份。”

在羅列完全部的生產建設事宜後,曹川問:“娜娜,我說的沒有錯吧。”

人工智慧的好處就在於能夠糾錯,透過跟之前記錄資料的對比,娜娜處理完回答:“主人的安排沒有問題,目前基地一切運轉良好,沒有存在什麼問題。”

曹川松了口氣,他又問:“娜娜,你學習的怎麼樣了?懂得要怎麼安排物資生產了嗎?”

“是的,主人,我還在學習。”娜娜謙虛的回答。

人工智慧並非是生而知之,因此依賴的全是後天學習,只有積累足夠智慧,才能夠輔助他,因此像是這種比原先曹川一個人說的算的複雜得多的情況,娜娜又得重新學習。

“沒關係,慢慢來,我們的時間還多。”曹川安慰她幾句,讓她下達生產命令到基地內上百的無人單位,保持著有條理的生產節奏,稍微上網瀏覽了會兒網頁,他轉而解決起之前剩餘的問題。

他低頭看起第一個問題,是杜吉的。

“將斜長巖轉化為肥料的技術…難度應該不高吧……………規則模擬完成,花費時間185.5秒。”他直接按照記憶的內容記錄下來,再是轉發給杜吉,要是他不明白的話,可以諮詢研究部門的員工,實在不行,自己也是可以幫忙的。

他看向第二個問題,來自羅素,他們目前正在攻關宇航服的生產,緊缺一種有機材料,是構成宇航服外層的主要材料,沒辦法生產的話,就無法根本解決量產的難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宇航服啊…“曹川回想起什麼來,到目前為止,基地內部大部門的宇航服全是他透過各種手段採購來的,尚未實現自產自用,主要因為宇航服的結構相當複雜,涉及的領域之多,還不如購買現成的會比較方便。

不過,因為現在他們已經確定無誤的會在月球長期生活,後勤支援完備,傳統宇航服的噴口設計,隨身食物,水,排尿袋等設計能夠免除,宇航服的功能更趨向單一的封閉,保暖,就能讓製造要求降低下來。

“研究部門打算新設計一種相比宇航服更適合子啊月球上使用的防護服,還是得支援的。”曹川重新規則模擬,“主要的方向是尋找替代物…………規則模擬完成,花費時間215.1秒。”

曹川將一個個小問題解決,等到問題所剩無幾時,到了最後的大問題,要怎麼幫助目前處於停滯狀態的探索部門。

參照現有的科技樹,他很快找到關鍵:“異星地質學…我的目標是這個…一項足以獲得瓦特林·路德國際地理學獎的科學技術。”在他看來,異星地質學會是科技樹上一個關鍵節點,如果沒有規則模擬的話,靠自然發展不知道得多少年。

“開始吧…”他默默唸叨,瀏覽迄今為止各國蒐集到的天文學資料,而瞭解的資料越多,越有利於構造出真實的模擬環境,從而加速得出成熟的理論。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三天後,“…………規則模擬完成,花費時間3天19小時。”

曹川腦海中出現了關於異星地質學的全套理論。理論最初講述了種種地質結構的具體特點,辨別方式,分佈地區;再後面,理論講述到地質結構的形成原因,如何用天文學理論去解釋星球跟星球地質的關係;而重點部分放在最後,說的是某種地質結構下,會有什麼樣的物質產出,會存在什麼樣的地質災害等等。

而異星地質學跟傳統地質學的核心差異在於不再侷限於地球,而是以泛太陽系為基礎,不光可以應用在月球,還可以涵蓋火星,金星,甚至是其他跟太陽系類似的恆星系內的類地星球,除非是形成條件極端的氣態行星,中子星,黑洞等等星體。

靠著理論的指導,當他的目光落在月球上時,面對著種種地球上從未有過的地質結構,像是環形山,月海之類時,腦海中瞬即浮現出的是這塊地方會有什麼資源出產,大概要透過什麼勘探方式,來確認是否含有礦物等等頗有實際意義的資訊。

“理論總算是出來了,再是考慮到實踐和普及的話,按照整套理論的復雜程度,估計得我親自上陣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