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八章:分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八章:分享

讓我們回過來,製作遊戲的週期是如此漫長,所以這幾年間曹川不是單單幹了這些事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諸位,奧爾特雲的探索結果已經問世,做個小小的分享會吧,讓我們透過這些,想想東銀河未來要乾點什麼,奧爾特雲的探索給予我們什麼啟示,還有馬上要出發前往半人馬阿爾法的第二批支援。曹川站在會議室,裡面是好幾位部長,市長,教宗,總之是目前東銀河公司的全部大佬。

他們面對的是奧爾特雲探索完成,切切實實的擺在面前種種新挑戰,如果沒有辦法克服,哪怕半人馬阿爾法先遣隊完成探索,甚至是在上面建立分基地,他們的腳步也最多停留在征服周邊數光年範圍內的恆星系上。

通訊問題果然還是最頭疼的啊。不少人提到,他們同先遣隊的通訊延遲超過1年,以至於根本沒有辦法做出任何的及時應對措施。

羅素教授說:諸位,研究部門的量子糾纏通訊器原型已經完成,該通訊器攜帶10mb數據量的糾纏量子,將跟隨著第二批支援出發,這樣子,一些緊急訊息便可以透過量子糾纏通訊器傳輸了。

曹川微微點頭,他早知道這種消耗性的量子糾纏傳遞方式,為了工作,得製備足夠多的糾纏量子作為承載資訊的媒介,再透過飛船,把糾纏量子的另一對帶到星空另一頭,這樣子。對此處的糾纏量子做出影響,星空另一頭的糾纏量子自然會產生出關聯反應,起到了傳遞信息的作用。

這就是量子糾纏通訊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依賴的是糾纏態下的兩個量子的超距效應,輕鬆的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隔閡。

但是正如曹川說的,它實在是不完美,製備成本的高昂,只能攜帶極少量的資訊,還沒有辦法直接補充,必須得在本地完成好一對糾纏量子。將之運輸到另一頭才可以運作。

不管怎麼樣,這種量子糾纏通訊器比起過去還是有不少優點的,也要比21世紀10年代。20年代,取得的100公里,1000公里傳輸距離的量子糾纏通訊器要先進的多,所有人認為。雖然量子糾纏通訊器太不成熟。把它帶到半人馬阿爾法還是值得支援,畢竟恆星間通訊是它發揮作用的最佳舞臺,不去嘗試下,難道要耐心等上幾十年嗎

這樣子,起碼他們在通訊方面的困境肯定會好上不少的。

另外觀測問題是個新的危機。發言的還是羅素教授,他顯得憂心忡忡,這些危機跟他們部門息息相關,至於貿易部門。開拓部門,在恆星級別的星球開拓還處於打醬油階段。自然更多的是旁聽和參謀。

飛船速度越來越快,我們依舊只能靠著光,電磁波去感知周圍的世界。許多距離我們超過光時,光天的目標,會因為延遲而變得不夠精確,即便透過修正,有辦法把誤差徹底修復還有是在另一種情況下,亞光速運動的物體,我們對其的觀測將徹底毫無辦法

羅素教授說:所以我們需要更強大的感知世界的方式,能更快的瞭解周圍世界有什麼,甚至是看到更遙遠的世界,哪怕以亞光速運動的物體,我們也可以做出及時反應。

不知道諸位看過最近的事故報道沒有第二世代飛船的總體事故率是高於老式逐月級,恆月級,乃至是地球上的飛船的呢,這就是我們的觀測手段太落後的緣故。曹川補充,他表示羅素教授提出的問題的確是個關鍵問題,如果沒有辦法感知世界,他們就將變為瞎子,在宇宙中寸步難行。

那麼,這個暫時還沒有解決方案是吧

羅素教授搖頭:沒錯,有些年輕人提出過一些思路,可是太過粗糙,甚至是沒有邏輯,因此我就不在會上說了。

曹川點頭:好,這個問題姑且記錄下來,看看東銀河公司是否有辦法在未來解決掉。

他說完,下面,讓我說點奧爾特雲的探索給予我們的啟示,這些是先遣隊發過來的寶貴資訊,都是我們之前未曾確認的,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請諸位仔細聆聽。

第一,說說奧爾特雲本身,透過先遣隊的深入探索,已經證實它的面積覆蓋直徑1光年的空間,裡面分佈著不少質量驚人的星體,甚至可能存在直徑大於800公里矮行星,以及總量巨大的星塵物質。所以如果我們有功夫把這些星體找尋出來,建立一系列的臨時營地,對於後續打通太陽系到半人馬阿爾法的穩定航線會非常有幫助,一路上便可以持續保持通訊,獲得資源補給,最大的好處是,縮短了整條航路的長度,將之分割為更多階段,避免了風險。

第二就是彗星,奧爾特雲是彗星的溫床,如果再加上小行星帶,柯依伯帶,我們差不多把所有可能會對太陽系造成威脅的近鄰們給探索了,隨著人類在太陽系的深入發展,我們勢必有一天接觸到來自恆星系邊緣,甚至之外的宇宙災害,因此,有必要在這些地方建立觀測站,避免可能的危機。

曹川一邊說,下面的大佬們一邊點頭,這次的奧爾特雲的探索,讓不少學者推斷的結論得到證實,這樣子,他們就可以放手幹些事情了,而不用擔心風險。

最後說下第二批支援的事情。

還是1艘長陽級飛船,白蓮公主號的改裝版本,此次支援隊增加到500人名額,將是15到20歲的年輕人的構成,用來彌補先遣隊人力不足的問題。

同曹川當初允諾的,索菲婭和喬運河的兒子,喬搬山,在更早的時間點已經經過選拔,加入到第二批支援當中去。

而500的數字不多不少,裡面沒有太過強勢的人物存在,到了半人馬阿爾法以後,會變得相對好管理,避免造成新舊移民間的衝突。

雖然也有人提到,可以使用克隆體解決半人馬阿爾法的人口短缺,哪怕曹川覺得是個不錯的主意,既然他們還沒有被逼迫到這種程度,提議暫時被擱置,最終還是選擇從大本營方面挑選人手。

第二批支援仍然要花費1000億,但是從成本看,對現在有錢的東銀河公司算不了什麼大問題,唯一得注意的是,考慮到恆星間的漫長距離,如果他們沒有辦法在半人馬阿爾法發現什麼開拓價值,意味著這將必然是虧本的生意。

宇宙間的星球如此之多,換而言之,不具備開發價值的星球億河沙數,距離太陽系最近的巴納德星,伍爾夫359星,勃蘭德2147星可能都不具備開發價值。

因此所有人都做好了心理準備,打算在裡面虧上幾萬億,幾十萬億,他們現在好像是50年前的自由燈塔國,面對的是混沌黑暗的航天事業,當時月球,火星和金星的開拓都無法帶來實質性收益,直到聚變能反應堆與新型飛船問世,才徹底宣佈星球開拓的浪潮席捲世界。

所以這次半人馬阿爾法的探索必然是充分的,持久的,帶有理想主義色彩,具有實驗性質的,而不會計較太多的金錢得失。

等到再過去幾十年,他們的經濟體量再度膨脹,技術再度飛躍,這個時候,才有可能考慮,花費100年的時間前往蛇夫座的沃爾夫1061c,天蠍座glie 667c,格利澤581d,hd 85512b等距離人類最近的宜居行星一探究竟。

到時候,恆星系間的星球開拓才算是真正進入正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