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開局錯把李世民當大表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八章:大唐月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一十八章:大唐月報

聽完蘇長生的解釋,馮志高臉上,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然後他不得不承認,先生說的,很有道理。

現在不要說是他,即便換任何一個人來,也不一定會做的比他更好。

因為這種事情,大家之前從來都沒做過。

而先生之所以先讓他自己做一遍,然後再指點他,其實就是為了幫他加深印象。

讓他能夠清除的理解,為什麼要這樣排版,這樣排版到底有什麼好處。

但是,既然報紙從來沒有出現過,大家都沒有經驗。

為什麼先生什麼都知道呢?隨便一說,就讓人有種恍然大悟醍醐灌頂的感慨?

只能說,先生就是先生啊。

有些人,就是生而知之者。

馮志高重新回去,開始重新排版。

而蘇長生則是向李世民親自求了一副墨寶,讓李世民題了大唐月報四個大字,並且後面還寫上了李世民的名字。

有了這個題跋,就等於有了尚方寶劍啊。

以後誰還敢給大唐月報使絆子?

有了提拔之後,在蘇長生的親自指點之下,又用了兩天時間。

大唐月報第一期的最終排版,終於完成。

接下來,蘇長生印刷了十幾份報紙。

然後拿了一份,親自送給李世民。

李世民開啟大唐月報,從頭到尾仔細觀看了一番,頓時有種歎為觀止的感慨。

在李世民沒看到樣刊之前,其實心裡已經大概有個印象。

蘇長生已經仔細給他講解過報紙的形式內容,還有想要達到什麼目的。

對此,李世民也是十分認可的。

但是在真正看過報紙之後,李世民才發現,自己好像還是小看了報紙的功能。

這報紙,雖然篇幅不算太大,但是內容卻是著著實實的豐富多彩啊,涵蓋各個方面。

幾乎所有人都能在上面找到喜愛的東西。

第一版的,通常是朝廷的一些政令走向等等的報道。

各地的官府衙門自然是要看的。

第二版的祖國山河,能夠增長視野,相信很多人也都愛看。

農業板塊,是專門針對百姓的,百姓自然是十分喜歡看的。

然後還有奇聞異事,額,估計這一版,不說所有人都愛看,也差不多。

而後面的文學板塊,詩詞歌賦就不去說了,這是書生才喜歡的。

但是後面的文章話本,這個喜歡的人,怕是也少不了。

一份報紙,涵蓋方方面面,幾乎個個階層的人,都能看到自己喜歡的內容。

李世民相信,就憑蘇長生的能力,用不多久,就能將報紙推廣到整個大唐。

很快讓大唐人都喜歡上看報紙。

而一旦達到這樣的目的,萬一有一天朝廷要舉辦一項制度,或者說要對付世家。

隨隨便便在報紙上透漏一些風聲,那麼到時候世家有任何分辨的能力嗎?

沒有!

絕對沒有!

這可是白紙黑字明明白白寫出來的,百姓看管了報紙,是絕對會相信報紙的。

世家之人,即便是想分辨都無從辯駁。

這報紙的功能,實在是太可怕了。

怪不得蘇長生不敢撇開自己獨自辦報紙。

蘇長生自己不是做不起來,而是怕自己猜忌,不敢這麼做。谷

實際上,如果蘇長生真的撇開自己,單獨辦報紙的話,自己會猜忌嘛?

呵呵,他未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答案自然是——會的。

是的,李世民縱然一時不回猜忌。

但是等他回過味來之後,必然會是猜忌的。

因為如果蘇長生想要毀謗朝廷制度的話,同樣的也是可以的。

但是只要報紙掌控在朝廷手中,那麼這種事情,就永遠都不會發生。

看完報紙之後,李世民沉思了半晌。

然後對蘇長生說道:“蘇長生,這報紙,朕剛剛看了,辦的很好。”

“這件事情,朕就交給你了,你一定要將報紙辦好。”

蘇長生點頭說道:“請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負陛下所託。”

既然李世民滿意,那麼蘇長生就放心了。

以後,每一期的報紙,都要先將樣刊送給李世民看。

等李世民滿意之後,才能進行刊發。

拿著樣刊,蘇長生回去之後,就讓武城村的印刷廠,開始印刷報紙。

第一期,蘇長生準備印刷十萬份。

報紙才剛剛創辦,第一次是賣不出去的。

現在所有人連報紙是什麼東西都不知道,誰會花錢購買報紙呢?

所以,蘇長生準備的,這第一期的大唐日報,準備採取送的模式。

每個地方的官府一定要送一份。

各地的知名商人,當然是和武城商會有合作關係的商人,每人都要送上一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士紳之家要送上一份,當地的貴族豪門要送。

包括五姓七望等世家,同樣要送。

如果專門撇開五姓七望的話,倒是顯得蘇長生小家子氣了。

然後每個村子,都要送去若幹份。

現在大唐的教育,正在開始普及。

隨著教育部的成立,各地也越來越重視教育。

當然了,最主要的是李世民在蘇長生的影響之下,開始更加注重教育了。

所以,現在一個村子裡甚至一個識字的人都找不到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少了。

一個村子,至少也有幾個上學堂的學生。

這樣的學生,都能夠看得懂報紙。

因為報紙上,絕大多數的篇章,都是用白話文寫的。

並且只要是蘇長生寫的,就儘量用常用字,很少用偏僻的字眼,就是防止人看不懂。

短短五天時間,十萬份報紙,便刊印完成。

蘇長生直接走教育部的渠道,在全國範圍內,將報紙分發下去。

現在的教育部,雖然並沒有多少實權,沒辦法和原來的六部相提並論。

但是現在也儼然成為一個龐然大物了。

畢竟,各地從上到下,都要修建學堂。

這些學堂,統一都歸教育部管理。

透過教育部的渠道,可以輕鬆將報紙傳遞到全國各地去。

而至於將報紙送給誰,那就要借用武城商行的渠道了。

大唐月報最先送出的地方,自然是長安城。

在大唐月報問世之前,除了李世民、蘇長生還有極少數工作人員之外,其他就連許多官員,都不直到大唐月報的事情。

許多人都是第一次看到大唐月報,心裡浮現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