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開局錯把李世民當大表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九章:催人淚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一十九章:催人淚下

所以,當大唐月報在長安城第一次面世的時候,長安城中的百姓,甚至包括哪些文武大臣們,都是懵的。

大唐月報?這是什麼東西?

他們拿起報紙,首先看到大唐月報四個字,便是覺得,這四個字甚是了得。

雖然未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然而鐵鉤銀劃,力透紙背,氣勢磅礴之極。

非大氣度大胸襟者不可為也。

等看到後面的題名之後,更是被嚇了一跳。

因為後面的名字,赫然便是當朝聖上的名諱。

這,這四個字,居然是聖上所書?

這麼說來,這報紙,是朝廷刊發的了?

這可時陛下御筆親書的報紙啊!

於是,哪些看報紙的人,不知不覺中,馬上就端莊起來,甚至帶著幾分敬畏。

接下來,他們先看第一版。

第一版,介紹了大唐目前全國範圍內修建的道路情況。

以前有句話,叫做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實際上,是吹牛比的。

秀才不出門,知道的事情,自然都是從書上看來的。

但是在古代,他們有報紙嗎?有網路嗎?能搜尋到時事新聞嗎?

答案自然是不能的。

秀才能知道的事情,多半是歷史,至少也是幾年前發生的事情。

而最近的時事,他們根本是不可能知道的。

能夠知道天下大事的,唯有皇帝還有朝堂上的袞袞諸公。

甚至一些事情,就連皇帝和袞袞諸公,也未必就能第一時間知道。

比方說,大唐在全國範圍內修建道路的事情,大家都是有所耳聞的。

但是具體修建了多少,則是無人知道。

除了工部之外,甚至就連許多大臣們,也是不知道的。

而現在,他們直接從報紙上看到了。

原來,這幾年時間,我大唐已經修建了這麼多的道路。

怕是幾年之後,各道之間的道路,也就是國道,就能全部連接起來了。

到時候,無論是出行還是經商,交通問題都會大大改善。

原來我大唐,不知不覺中,已經做了這麼多的事情了。

大唐正在繁榮昌盛啊。

這種事情,讓人忍不住由衷的產生一種自豪感。

而接下來的板塊,是祖國山河。

這一次,蘇長生講的是泰山。

作為五嶽之首的泰山,並且還配了一首詩。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絕大多數的百姓,自然是看不懂的。

許多人,甚至直接略過了這首詩。

但是哪些書生或者是文臣,看到這首詩的時候,無不拍案叫絕。

這首詩,必可流芳百世啊!

我大唐,到底何人有此詩才?

而這些文人,心裡自然而然的就浮現出一個答案來,蘇先生。

再看作者,沒錯,果然是蘇先生寫的。谷

這篇介紹泰山的文章,介紹的可不僅僅是泰山。

而是先從孔聖人孔子介紹起,然後介紹了一番儒家文化。

然後才是詳細介紹泰山,寫泰山如何雄俊,如何奇偉,有多少景緻,有什麼美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接下來介紹的,就是泰山的人文文化和歷史地位了。

從三皇五帝開始,就有許多帝王在泰山封禪。

正因為有如此厚重的歷史底蘊,泰山才能牢牢坐穩五嶽之首的位置。

這篇文章,詳略得當,描寫栩栩如生。

便是從來沒有去過泰山的人,看過這篇文章之後,眼前也能浮現出泰山的模樣。

即便是哪些百姓,都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聽得懂這片文章。

聽完這篇文章之後,能讓他們都忍不住有種想要去爬一次泰山,欣賞一下泰山景色的念頭。

這篇文章,是蘇長生寫的。

或者說,這一期的報紙,除了第一篇和第三篇之後,剩下的全部都是蘇長生的手筆。

這篇介紹泰山的文章,是蘇長生結合了後世許多介紹泰山的文章,綜合起來的產物,文筆什麼的,自然是不消多說的。

但是用的是白話文,這一點,卻是讓許多文人不喜。

只覺得蘇先生用文太淺顯,太粗鄙了。

這遣詞造句,簡直如同鄉下農夫說話一般,太過下等。

而第三篇,就是介紹幾種新型農作物的。

哪些書生或者是大臣們,自然是不屑於瞭解這些知識的。

他們直接便是略過了這篇文章。

而對於哪些百姓來說,這篇文章才是和他們息息相關的內容啊。

他們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有幸被蘇先生選中,第一年便是種植了這些新型農作物。

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沒有種植過的。

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大約明年,他們也要開始種植新型農作物了。

他們一直怕種不好,現在有文章專門教他們如何種植,哪可真是太好了。

他們不厭其煩地聽人讀著這篇報紙,一點一點的記憶著,唯恐漏了哪裡。

這片文章,寫的實在是太好了,滿滿的全是乾貨啊。

從如何種植,到種植之後,如何侍弄,如何收穫,如何儲藏,如何育苗。

甚至就連收穫之後,有多少種吃法,怎麼做好吃,都有詳細的介紹。

這對無數百姓來說,這樣的文章對他們太有用了啊。

這報紙,簡直就是神了!

而下面的內容,則是奇聞異事。

這一次講述的,是一個孝子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乃是武城村的馮長青。

這個故事,自然也是蘇長生寫的。

當然了,是蘇長生憑藉一點事實,九分的油鹽醬醋加工出來的。

後世關於孝子的故事,簡直不要太多。

蘇長生精挑細選了一番,巧妙地結合到馮長青的身上。

看完這篇故事,幾乎所有人,都被感動的潸然淚下。

這裡面,蘇長生可是挑選了好幾個,好幾個後世感動華夏的事蹟。

就連後世淚點那麼高的網友,都能被感動的痛哭流涕,就更不要說這個時代,這麼淳樸之人了。

不要說哪些百姓,便是連哪些文人或者是大臣們。

他們十分鄙夷蘇長生的白話文的文筆,但是看了幾眼之後,就把文筆的事情全部拋諸腦後。

因為他們已經完全被帶入到故事之中去了。

一篇文章,文筆是極為重要的。

然而其實也不是十分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