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新戰國策——二戰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回抗強敵各界齊上陣戰上海日軍再受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回抗強敵各界齊上陣戰上海日軍再受挫

第二十回抗強敵各界齊上陣

戰上海日軍再受挫

正當日軍在華北大舉進攻之時,8月9日,在上海虹橋機場,兩名全副武裝的日本官兵,肆無忌憚地駕車硬闖機場警戒線。擔任機場警衛的中國保安隊上前勸阻,日軍官兵撥槍射擊,剎那間,中國衛兵倒在血泊中。保安隊立即奮起還擊,把持槍闖入警戒線內的日軍官兵擊斃。史稱“虹橋事件”。

“虹橋事件”引起了中國政府的警覺,上海一場大戰不可避免。於是,蔣介石密令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立即率領駐京滬沿線的第5軍第87、第88師,急向蘇州、上海方向機動,在上海周圍組織防禦;令第5軍駐西安的6師,立即向上海開進,準備保衛上海。

8月1日,第87師開始在楊樹浦一線組織防禦,第88師開始在閘北、虹口公園以北地域組織防禦。

“虹橋事件”發生後,日軍強令中國政府撤走上海保安隊,命令駐滬海軍陸戰隊和日僑義勇團進行戰爭準備,並把0多艘日軍艦艇集中到吳淞一帶,隨時準備投入戰鬥。8月11日,日軍決定把第、第11師團緊急派往上海。

經過一系列預謀,8月1日上午,日軍突然向中國守軍發起進攻。中國守軍當即予以猛烈還擊,淞滬抗戰爆發。

淞滬戰事突起,蔣介石電召負責廬山訓練團的陳誠速到南京,策劃抗戰計劃。陳誠果斷陳述了自己的意見,他說:“華北戰事擴大已無可避免,敵為在華北得勢,必將利用其快速裝備,沿平漢線南下直赴武漢,於我不利。不如擴大淞滬戰事以牽制之。”

蔣介石頗為讚賞這一建議。陳誠當即建議:“若打,須向上海增兵。”於是,便確定了中國軍隊從華北戰場轉移到華東戰場的方針。

8月15日,蔣介石下達總動員令,把可能遭到日軍侵略的地域劃分為五個戰區,於8月0日頒佈全軍戰鬥序列。

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參謀總長程潛。作戰區域分別為冀魯、晉察綏、滬蘇浙、閩粵、蘇魯等地。司令長官分別由蔣介石、閻錫山、馮玉祥、何應欽、李宗仁擔任。計劃分為三個戰略要地:

第一是華北,國軍以一部集中華北,重疊配置,多線設防,特別注意固守平綏東段要地確保山西、山東,為求爭取時間,牽制消耗敵人。

第二是華東,以主力集中華東,迅速掃蕩敵海軍根據地,阻止後續敵軍之登陸,或尋機殲滅之。

第三是華南及其沿海地帶,以最小限度的兵力守備沿海各要地。

計劃基本上依據抗日戰爭的持久戰略方針制訂的。

淞滬、江蘇南部和浙江劃定為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馮玉祥,副司令長官顧祝同,前敵總指揮陳誠,下轄第9、第15、第19集團軍,總兵力達0多萬人。第三戰區的防禦重點是吳淞、寶山、月浦、羅店、瀏河等沿江防線。

為了擴大上海戰場,蔣把大批主力部隊相繼調往上海,會戰後一週,上海周圍的中國軍隊已經從保安個團增加到0多萬人。隨著會戰發展,蔣介石自己兼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直接指揮淞滬地區數十萬軍隊同日軍作戰。

8月14日,日軍數十架飛機起飛後,分多批襲擊杭州機場和廣德機場,中國空軍第四大隊飛機剛剛在杭州機場著陸,沒有來得及加油,日軍飛機就黑壓壓地飛過來,炸彈接二連三落在機場上,情況萬分危急。大隊長高志航毅然帶領所屬個中隊7架飛機,從杭州筧橋機場緊急起飛,分批迎戰瘋狂的日軍飛機。

高志航大隊長駕駛霍克-驅逐機,升空至雲層下仔細搜索。當他發現前方有一架日軍96式飛機時,迅速逼近,連續兩次向日機射擊,都命中日機,幹脆利索將日機擊落。這是他第一次擊落日機。

首戰告捷,中國空軍擊落日機6架,擊傷1架,中國飛機無一損失。日軍梗津航空隊隊長,因戰敗而自殺。

15日,60多架日軍轟炸機起飛後,分頭對杭州、嘉興、曹娥、南京機場進行轟炸。中國空軍奮起還擊,第九大隊在曹娥上空同日軍飛機進行激烈空戰,擊落日機4架。第四大隊官兵們駕機升空後,在杭州上空擊落日機16架,第四大隊還協同第三、第五大隊和航校暫編部隊,在南京上空擊落日軍飛機14架,這一天,中國空軍共擊落日本飛機4架。

16日,當日本空軍0多架轟炸機,對中國軍隊和重要目標進行攻擊時,又被中國空軍擊落8架。

17日,中國空軍個大隊共出動44架飛機,分批轟炸虹口日軍陣地,給日軍以重大殺傷。當日機進行攔擊時,中國空軍又擊落日機架,在日軍高射炮火打擊下,飛行員閻海文駕駛的座機被日軍炮火擊中,閻海文被迫跳傘。當閻海文看到降落在日軍陣地上,被蜂湧而來的日本鬼子包圍時,他毫不猶豫地撥出手槍,向日軍射擊,一連擊斃數名日軍,把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了他自己,以身殉國。

19日,中國空軍出動0多架飛機,對在白龍港水域活動的日本軍艦進行轟炸。戰鬥中,飛行員沈崇海,駕機勇敢地向一艘日艦俯衝,把一艘日軍巡洋艦炸沉,自己壯烈犧牲。

國民政府為了紀念首次空戰的勝利,把8月14日定為“空軍節”。

淞滬會戰初期,日軍一度把華北戰場作為次要戰場,將主要兵力投放到上海。日軍參謀本部在制定上海派遣軍作戰方針時,明確提出以精銳兵團在瀏河鎮方面登陸,以主力在吳淞方面登陸,佔領上海及其背面的重要地帶。

中國方面,必須集中兵力,對入侵上海的日軍進行猛烈阻擊,迫使日軍大本營把主要兵力投放到上海地區,在上海同中國軍隊決戰。這樣,中國軍隊背靠內地,一旦形勢不利,70萬軍隊可以從容撤退,上海的各種物資極時搬遷。中國可以用時間換空間,進行持久戰,打破日軍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

由於中國軍隊戰略意圖明確,淞滬會戰最初10天,儘管中國軍隊倉促上陣,仍一度佔據了有利態勢。

14日,中日雙方進行激戰,中國軍隊於下午6時發起攻擊。第9集團軍向虹口、楊樹浦之敵進攻,第87師佔領滬江大學,第88師佔領五洲公墓、寶山橋、八字橋等日軍據點。日本侵略軍未能前進半尺。

16日,雙方激戰0多小時,日軍沒有進展。傍晚,中國海軍第1號快艇,從江陰內河悄悄駛至黃浦江,當進至在黃浦江上活動的日本海軍旗艦“出雲”號00米處時,突然發射兩枚魚雷,全部命中敵艦,將日軍旗艦“出雲”號擊沉。

17日,中國陸軍再次向據守虹口、楊樹浦方向的日軍進行反擊,第87師佔領了日海軍俱樂部。當日軍進行反擊時,中國軍隊將其擊退。第88師在八字橋、虹口公園、法學院等地,同日軍進行激戰。日軍被迫退到江灣日本海軍司令部的據點裡,中國軍隊完成了對日軍的包圍。

18日,國軍對日本駐上海海軍司令部發起猛攻,由於日軍構築了永久性工事,未能攻克這個據點。

19日,第9集團軍6師從西安趕到上海,師長宋希濂當即指揮全體官兵進入陣地,與第88師、第87師緊密配合,激戰一晝夜,突破日軍陣地。

0日,中國空軍配合陸軍進攻,轟炸日軍據點,多枚炸彈落在日軍駐上海海軍司令部據點。次日,6師官兵攻入匯山碼頭,致使日本海軍陸戰隊遭受嚴重損失。

此時,日軍經過兩次大增兵,在淞滬戰場上的主要兵力有藤田進第師團、山室崇武第11師團、吉住良輔第9師團、荻洲立兵第1師團、伊東政喜第1師團。日軍增強了兵力兵器以後,開始對中國軍隊發起猛烈攻擊。

日,日軍第、第11師團等共8個旅團,在強大炮火掩護下,先以一部兵力沿蘊藻濱向黃浦江西岸登陸,再以主力在川沙河口、獅子林、吳淞一帶強行登陸。日軍對這次登陸進行了充分準備,中國軍隊一線守備部隊對此準備不足,沒有有效阻止日軍的衝擊。登陸日軍佔領海際灘頭陣地後,一面指揮後續部隊上岸,一面向吳淞、寶山、羅店、瀏河之間地域發起攻擊,企圖擴大登陸地域。

第9集團軍總司令張治中,得知日軍兩個師團在吳淞一帶強行登陸,但由於設在南翔的司令部與各部隊的電話線大部被炸燬,通訊聯絡中斷,張治中立即率指揮部班子主要成員,前往江灣。

第87師師部設在江灣葉家花園。張治中騎著在中途攔下傳令兵的腳踏車,來到師部,分別聽取了第87師師長王敬久和第6師師長宋希濂的彙報,當即命令第89師、第11師向寶山、羅店疾進,堅決阻止上岸的日軍。

17時,一場反擊戰開始了。第89師官兵驅逐了佔領獅子林的日軍。教導團官兵同張華濱的日軍形成對峙。第11師官兵冒著敵機的猛烈轟炸,向羅店發起攻擊,殲滅部分日軍,收復了羅店。這次反擊戰鬥的勝利,不僅穩住了防禦正面,也掩護了後方的交通,使後續部隊能夠陸續進入預定地域。意義重大。

4日,陳誠指揮第15集團軍先後到達上海。中國軍隊得到眾多兵力補充後,向日軍發起新的反攻。第98師組織力量對佔領吳淞、寶山的日軍進行反擊,激戰至傍晚,殲滅日軍000多人,把進攻吳淞之敵擊退。但日軍又於7日、1日組織多次反撲,中國守軍同日寇進行反覆搏鬥,羅店等陣地數次易手,由於日軍第11師團投入較多兵力,中國守軍傷亡慘重。7日,羅店陣地最終被日軍攻佔。1日,吳淞鎮再度被日軍攻佔。

日軍佔據羅店、吳淞鎮等據點後,又調集10多艘軍艦,於9月5日用軍艦火力掩護,向寶山發動猛攻。中國守軍58團第三營官兵在營長姚子青率領下,浴血奮戰兩晝夜,擊退日軍多次攻擊,終因雙方力量相差懸殊,500多名官兵大多以身殉國。

在抗擊日軍登陸的數十天激戰中,中國守軍儘管傷亡較大,但士氣高昂,作戰勇敢,面對強敵連續進攻,寧死不屈。這不僅在軍事上延緩了日軍的進攻,還在精神上給日軍以強大壓力。日軍一些高級將領深感不安,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再次緊急呼籲,要求日軍參謀本部增加兵力。日本海軍軍令部部長向天皇奏說:“上海的陸上作戰遲遲未有進展,需要加強陸軍兵力。”

日軍連續向淞滬戰場增加兵力,日軍統帥部決定,把侵華戰爭的主要作戰方向從華北轉移到上海。日軍制定《作戰計劃大綱》時明確提出:大致以10月上旬為期,在華北與上海兩方面發動攻擊,務必給予重大打擊,造成使敵人屈服之形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抗戰爆發後,白崇禧遵蔣介石要求,於8月4日乘蔣派的飛機由廣西直達南京,隨即被任命為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長。白崇禧到南京引起了日方的關注,日報曾以“戰神來到南京,中日戰爭不可避免”為題,對他進行了報道。這應該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白崇禧到南京,說明蔣桂兩大軍事集團,團結抗戰的局面形成;二是白對抗戰計劃有自己的見解。淞滬會戰不久,白崇禧到前線視察後,即建議蔣介石兼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

蔣介石接受了白崇禧的建議,於9月11日兼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這樣,蔣介石就把淞滬會戰的指揮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到9月中旬,中國軍隊陸續進入淞滬戰場兵力,已有4個集團軍,5萬人。

隨著會戰規模擴大,由薛嶽任總司令的第19集團軍,調到第三戰區。9月1日,蔣介石對中國軍隊防禦部署進行了調整。張治中由於過度辛勞,連走路都困難,調離淞滬戰場,擔任大本營管理部長。蔣任命朱紹良擔任中央集團軍司令兼第9集團軍總司令。陳誠擔任左翼作戰部隊的總司令,下轄第19和第15集團軍,原第15集團軍副總司令羅卓英,擔任該集團軍總司令。張發奎擔任右翼作戰部隊總司令,下轄第8和第10集團軍。這時,中國軍隊在淞滬戰場上已經有5個集團軍。

9月下旬,日軍上海派遣軍的總兵力達到0多萬人,即於9月0日拂曉,向中國守軍發動猛烈進攻,中國軍隊打得十分艱苦,傷亡慘重,萬橋、嚴橋、陸橋等多處陣地被日軍突破。

蔣介石得知這一情況,即問陳誠:“你認為應該怎麼打下去?”

陳誠認為,在日軍優勢裝備攻擊下,部隊已經無法再打下去了,他不便直說。便說道:“如果沒有援軍趕到,即應該轉移陣地,調整部署後繼續抗擊。”

10月1日,蔣介石命令左翼作戰部隊向蘊藻濱南岸、施相公廟、瀏河一線陣地轉移。10月上旬,中日雙方軍隊在蘊藻濱南陣地進行激烈爭奪,雙方傷亡很大。

中國軍隊為了加強中央防線的兵力,蔣介石命令廖磊的第1集團軍,加入大場方向作戰,歸中央集團軍指揮。並把蘊藻濱南岸地區劃歸中央集團軍防守。10月中旬,第三戰區調整部署後,於19日發起反擊。

中國軍隊發起反擊的時間,與日軍發動步兵、坦克、炮兵聯合進攻的時間相差無幾。中國軍隊雖然士氣高昂,但武器裝備落後,部隊連續作戰,傷亡很大,沒有得到及時補充,反擊乏力。7日,中央集團軍主力轉移到蘇州河南岸陣地,組織新的防禦。

第88師5團二營官兵接到命令後,誓死不肯後撤。副團長謝晉元、營長楊瑞符指揮全營800名壯士,在蘇州河北岸四行倉庫等地頑強阻擊日軍。連續激戰4晝夜,直到0日才退入公共租界。

中國軍隊800壯士英勇抗日事蹟傳開後,受到國內外的廣泛讚揚,被一些國際人士稱為抗日奇蹟。

11月初,蔣介石根據戰局變化,把戰役正面劃分為左作戰軍和右作戰軍,撤銷了中央作戰軍。淞滬會戰以來,儘管蔣將國民革命軍的精銳投入了五分之二,由於中國軍隊的裝備落後,沒有制空權,始終未擺脫被動局面。但堅守上海個月,是日本侵略者始料不及的。

蔣介石堅守上海的態度一直很堅決,他曾表示,在上海堅守個月。11月初,當日本政府加強軍事壓力的同時,提出和談條件,蔣介石予以拒絕。他表示,如果和談,必須恢復到戰前態勢。不然,國民政府會被輿論浪潮所淹沒。

日軍發動侵華戰爭,其基本指導思想是速戰速決。但淞滬會戰延續近個月,日軍屢次增加兵力,尚未能從根本上改變會戰態勢,這顯然同日軍速戰速決的戰略指導思想不相符。

日本參謀本部認為,“目前刻不容緩是迅速結束上海戰役”。為此,日軍統帥部於10月9日決定,繼續增加兵力,迅速結束上海戰役。

日軍這次增加兵力有兩個顯著變化:一是數量上的變化,二是戰術上的變化。特別是後者,對淞滬會戰結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增兵數量上,日軍參謀本部於10月0日決定,抽調第6、第18、第114師團,國崎支隊、獨立山炮第團、野戰重炮第6旅、第1、第後備步兵團等部隊,組成第10集團軍,協同上海派遣軍作戰,任命柳川平助中將擔任上海派遣軍司令官。

與此同時,從華北抽調第16師團等部隊前往華東,編入上海派遣軍序列,參加上海戰役。透過這次大規模增兵,日軍參加上海戰役的總兵力已達到僅陸軍就個集團軍,9個師團和陸軍特種兵共0多萬人。同時調集日本/5的海軍、70%以上的空軍部隊,進行有力配合。

在戰術運用上,日軍改變前幾次在上海正面登陸的用兵方法,選擇在上海南側的杭州灣登陸,一旦登陸成功,就可以從側背攻擊防守上海的中國軍隊。

杭州灣是浙江最大的港灣,錢塘江從杭州灣入海,河口呈喇叭口,潮汐顯著,錢塘江潮是一大奇景,世界聞名。杭州灣海岸平直,近岸有10米以上的深水。海鹽到乍浦之間海岸,可容納1個師的部隊登陸;全公亭至金山衛地區,可以容納個師登陸,上岸後道路開闊,公路交叉,滬杭甬鐵路直通上海,是上海地區50公里海岸線上最良好的登陸地域。一旦登陸成功,切斷滬杭甬鐵路,就形成南北合圍之勢,對中國守軍威脅極大。

杭州灣的登陸地形以及對上海防禦的威脅,中國一些高級將領早意識到了。會戰之初,設定了杭州灣北岸守備區,第三戰區調張發奎任總司令的第8集團軍4個師1個旅,擔任杭州灣北岸守備任務,其基本任務就是防止杭州灣登陸。

淞滬會戰爆發後,上海方向的戰鬥越來越激烈,中國守軍兵力越來越顯得不足,而杭州灣北岸守備區的數萬部隊卻只聞槍聲,不見鬼子。於是這些滿腔抗日熱情的官兵們,紛紛要求到第一線打鬼子。第三戰區的指揮官,也把杭州灣北岸部隊當作預備隊看待,一批一批急調上海戰場。

於是,一個致命的隱患出現了,守備從全公亭到乍浦這一段,長達數十公裡海岸線的中國軍隊,只有第6師一部兵力和少數地方武裝。這對於裝備先進的日軍登陸部隊幾乎構不成威脅。

11月5日拂曉,日本海軍艦炮齊鳴,對金山衛附近地域轟擊了幾個小時。緊接著,航空兵火力掩護第一梯隊個師團,在全公亭、金絲娘橋、金山衛、金山咀等地段登陸。

抗擊數萬登陸日軍的國軍,只有第軍6師的兩個連。日軍如入沒有設防的登陸場,000多名日軍從全公亭地域迅速登陸,第一梯隊登陸成功。

蔣介石得到日軍在杭州灣登陸,大吃一驚,立即詢問陳誠。陳誠聽這個訊息也大吃一驚,建議立即調整部署。蔣一面要求陳誠必須再堅守天,一面命令就近的6師、獨立第45旅、第79師前往阻擊,命令部署在清浦的第67軍,迅速推進到淞江。但是,各部隊由於通訊、交通等方面原因,不能迅速趕到指定地點,如期進行反擊。

成功登陸的日軍佔領灘頭陣地後,迅速向縱深推進,後續部隊在海空軍配合下,源源不斷湧上岸來。

日軍登陸成功後的當天,第18師團部分兵力急速向滬杭鐵路前進,該師團主力和第6師團向淞江進攻。當天晚上,日軍進到金山縣城,亭林鎮一線地域。

11月6日傍晚,從杭州灣登陸的日軍渡過黃浦江,主力向淞江前進,對上海中國守軍構成了重大威脅。第三戰區指揮部命令第6師向亭林鎮反擊,命令第79師向金山反擊,第8集團軍副總司令組織第6、第107、第108、第6、第79師等,堅決守住黃浦江上的各個主要渡口,鞏固淞江地區防禦,阻止日軍的進攻勢頭。

第67軍在淞江縣城與日軍激戰天夜,擊退了日軍組織的多次進攻,完成了“死守三日”的任務後,向崑山突圍。第67軍在突圍時,中將軍長吳克仁親臨前線指揮,不幸以身殉國。犧牲時年僅4歲。

日軍第10集團軍憑藉強大的兵力兵器,在杭州灣登陸成功後,連續突破中國守軍防線,迅速北上,8日拂曉,其主力渡過黃浦江。

11月9日,日軍主力佔領淞江城,戰場形勢對中國軍隊越來越不利。為爭取主動,副總參謀長白崇禧和陳誠向蔣介石建議,中國軍隊應該果斷撤出上海,向第二道防線轉移,然後在第二、第三道防線上抗擊日軍,消耗日軍。

蔣介石經過思考,認為白崇禧等人提出的這一建議可行。於是果斷下令淞滬戰場前線部隊撤退到吳縣至福山一線防禦。

11月1日,上海市區淪陷。

淞滬會戰,以中國貧窮落後之基礎,與數十萬現代化的日本軍隊相抗衡,中國軍隊堅持了個月,而且還能夠有計劃的撤退。淞滬會戰日軍傷亡9萬餘人,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打破了日軍鼓吹個月滅亡中國的叫囂。

這次會戰,不僅為大量工廠裝置及其物資運往內地爭取了時間,創造了條件,而且造成了良好的國際影響。

英國倫敦《泰晤士報》評論說:“日本尚未獲得其摧毀中國軍隊之主要目的,即此次兩軍作戰,華方傷亡之故慘重,但10周之英勇抵抗,已是造成中國堪稱軍事國家之榮譽,此乃前所未聞者。須知若干華軍器械尤未充分,但一般所認為不能保持一日之陣地,彼竟守至10周之久,此種奇蹟,自屬難能可貴,上海一隅之抵抗,對於整個中國均有極大影響雲。”

當然,中國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國軍死傷近5萬人。日本侵略軍侵佔上海後,焚燒、屠殺、奸X、擄掠,無惡不作。由於日軍到處放火,上海的大火燒了半個多月,綿延數公裡。廣德縣城燒得只剩下一座寶塔和一個教堂裡的十字架。

淞滬會戰,對於日本來說應該是一場災難,使得日本速戰速決成為夢想。而近10萬日軍傷亡,也成為近代以來最大犧牲。日本為打贏這次會戰,動員了幾乎全部的戰略空軍和70%的海軍,這是日本法西斯集團所沒有想到的。

那麼,日軍攻佔上海後,下一步將向何處進攻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