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新戰國策——二戰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回民國首都慘遭破壞破壞野獸行為令人髮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一回民國首都慘遭破壞破壞野獸行為令人髮指

第二十一回民國首都慘遭破壞野獸行為令人髮指

上海失守以後,南京受到日本侵略軍的直接威脅。

南京是中華民國的首都,從國防角度看,南京不便於防禦,素為不戰之地。中國古代的軍事家認為,南京“南據溧陽,東搗鎮江,西扼太平,據險阻、斷糧運、不戰而下金陵。”一旦外圍的幾處要隘失守,南京就難以防守了。如果周圍的交通被切斷,南京就不攻自破。由於南京地理上的特殊位置,國民政府對南京的防禦十分擔心。但南京是中國的首都,國父孫中山的陵墓所在地,這又是一座有特殊意義的城市。為此,中國統帥部對是否固守南京動搖不定。

蔣介石把陳誠召到南京,問道:“你對防守南京怎麼看?”

陳誠說:“如果不叫我守,則我不主張守南京。”

陳誠的話使蔣介石感到震驚,其實,蔣介石知道防守南京是下策。但作為國民政府的首都,其政治意義是很重要的。

11月中旬,這是蔣介石連續召開的第三次高階軍事會議,他又把李宗仁、白崇禧、唐生智、何應欽、徐永昌等召集到一起,商討是否固守南京。蔣首先向李宗仁問道:“德鄰兄,日本軍隊很快就要進攻南京了,你對南京守城有什麼意見?”

“我不主張死守南京。從軍事上看,南京地處長江彎曲內側,地形上背水,易攻難守,也可以說是一處絕地。進攻南京,日軍可以三面合圍,而南京的北面又阻於長江,沒有道路可退。現在,我們用在淞滬會戰中受到嚴重傷亡的軍隊,來坐守南京這座孤城,實是難以堅守。而日軍攻佔上海後士氣正旺,南京必被攻破。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還不如把部隊撤往長江西岸,我們宣佈南京為不設防城市。這樣,我們不僅可以阻止日軍向津浦線北進,還可以阻止日軍西上。日軍即使進入南京,對戰爭大局也沒有多少影響。”因為李宗仁對此問題已考慮多時,聽到蔣的問話後,立即回答。

蔣介石接著問了白崇禧、何應欽和德國顧問,他們都不主張守南京。蔣介石再問唐生智,唐生智站起來說:“現在日軍已經迫近首都。首都是國父陵寢所在地,大敵當前,南京如果不犧牲一二員大將,我們如何對得起總理在天之靈,更對不起我們的最高統帥。我主張死守南京,堅決和日軍拼到底。”

唐生智這番大義凜然的話,博得了蔣介石的好感,他目前正需要一個唐生智這樣的人站出來。蔣當即任命唐生智為南京城防司令。

11月19日,唐生智接到防守南京的手令。

11月0日,國民政府正式宣佈遷都重慶。至月底,大部分政府機關遷到重慶,一部分遷到武漢和長沙。

唐生智上任後,立即調整防禦力量,迅速組織官兵趕修南京的防禦工事。蔣介石交給唐用來防守南京的有11個師,號稱10萬人,實際兵力大為不足。這些兵力大部分是蔣介石的嫡系,都是剛剛從淞滬戰場上撤下來的,還沒有進行補充和休整,戰鬥力也沒有恢復。

唐生智組成衛戍司令部,羅卓英、劉興擔任副司令長官,周瀾任參謀長。確立了重點防衛,固守南京的防禦指導思想。設定了外圍陣地和復廊陣地兩道防守線,重新調整10萬大軍的部署。在外圍陣地,第軍團、第74、第66、第8軍各個師防守烏龍山、棲霞山、淳化鎮、牛首山、龍潭等地域。在復廓陣地,第6師負責防衛城南安德門到雨花臺地段,第87師負責警戒河定橋到工兵學校地段,教導總隊部署在紫金山到蔣王廟一線。第10、第11師負責防守鎮江。

唐生智表示與南京共存亡,他自己也不惜犧牲於南京保衛戰中。為表達破釜沉舟的決心,命令交通部長俞飛鵬,把南京下關到浦口的船隻全部撤走,禁止任何軍人和部隊由南京北渡。

國民政府的南京防禦情況,引起了日軍統帥部的密切關注。日軍侵佔上海後,認為中國首都南京指日可下。就在蔣介石召集軍政要員商議是否防守南京時,日軍8個師團水陸並進,分三路進逼南京。日軍大本營召開第一次御前會議時,陸軍參謀總長等將領向天皇上奏,提出日軍要充分利用在上海及其周圍的勝利,果斷追擊,從三面合圍南京,迅速佔領中國的政治中心,迫使中國政府屈服。日軍統帥部命令日軍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揮7個師團另兩個旅團,0多萬人進攻南京。其基本作戰意圖是:

北路,上海派遣軍第10、第1、第16師團等,沿京滬鐵路及以北地域,向南京進攻。

南路,第10集團軍第114師團,沿宜興、溧陽、溧水公路向南京推進;第6、第18師團,沿寧國、蕪湖公路向蕪湖進攻,切斷守衛南京中國軍隊沿長江西去的退路。

國崎支隊,攻佔浦口,切斷中國軍隊的後路。

為迅速奪取南京,日軍加快進攻節奏。1月6日,日軍進抵棲霞山、湯山、淳化鎮等地,基本上從三面形成對南京的包圍。第二天,日軍陸續向守衛南京外圍的中國軍隊發起攻擊。

1月8日,一部分日軍向東樵村、西莊附近地域發起攻擊,中國守軍第51師奮起反擊,堅決阻擊日軍進攻,雙方激烈爭奪,中國軍隊傷亡慘重,第五營官兵幾乎全部犧牲。午後,東樵村、西莊等陣地被日軍攻佔,中國守軍撤到板橋鎮。另一部分日軍攻佔了鎮江炮臺。當天夜晚,日軍向南京市區發動進攻。

1月9日,日軍第16師團攻佔麒麟門、白水橋後,直接向中山門、太平門、和平門進攻。中山門位於南京市中山東路的東端,原是明朝初年宮城東面的朝陽門,為一座甕城,難以通車。197年修建中山陵大道時,把原來的門基挖低,重新修建了一座三孔拱形的磚門。中門洞上,嵌有“中山門”三個大字的石額。中山門是通向東郊的大門,一旦失守,南京東面就有一個缺口。因此,中國守軍對進攻中山門的日軍進行了頑強抗擊。這天,日軍第6師團攻佔牛首山,當這路日軍前進到上河鎮時,遭到第74軍的猛烈反擊。

1月10日,日軍第9師團突破光華門後,中國守軍第87師與教導總隊官兵,對日軍發動了猛烈反擊,殲滅了日軍的突擊隊,恢復了原有陣地。日軍第114、第6師團向雨花臺、通濟門、紫金山第三峰等地,同時發動進攻,遭到中國守軍的有力抗擊。日軍在光華門得而復失以後,難有新的突破,就把部分兵力潛伏在城門洞內,日軍的行動被守城的中國軍隊觀察得清清楚楚。夜幕降臨後,第156師組織敢死隊,悄悄沿城牆而下,消滅了潛伏在城門洞內的大部分日軍後,又殺傷了佔領通光營房的許多日寇。

1月1日,日軍第6師團進攻雨花臺。雨花臺高約100米,長000米,是南京城南的一個重要山崗。傳說在六朝時,雲光法師在此講經,感動了天神,落花如雨,故稱雨花臺。守雨花臺的是第88師,面對優勢日軍的進攻,官兵們頑強抗擊,給日軍以重大殺傷。激戰到中午,日軍攻佔雨花臺,第88師退守中華門。

中華門在南京聚寶山北,南臨長幹橋,北倚鎮淮橋,秦淮河南北貫通,古稱“聚寶門”,辛亥革命後改稱中華門。這是一座甕城,前後四重,每道牆正中都有一座拱門。底層外圍以及東西兩側都有藏兵洞,共有7個藏兵洞。圍繞這座結構復雜、規模宏大的城門,中日雙方發生激戰,日軍呼叫重炮轟擊中華門,多處城牆被炸塌,日軍乘機從炸塌的城牆處湧進中華門,守軍被迫撤離中華門。

中華門失守,南京被日軍開啟了一個缺口。不久,日軍又相繼突入光華門等地。日軍第16師團攻佔紫金山後,攻破了中山門,突入南京城內。

日軍第1師團向烏龍山要塞發動猛烈攻擊,第9旅團橫渡長江,向浦口推進,南京到長江對岸的通道被切斷。日軍第18師團攻佔蕪湖後,立即向當塗前進。中國守軍的後路被切斷了。

蔣介石得知上述戰況以後,知道南京難以久守。傍晚電令唐生智:“如情勢不能久守時,可相機撤退。”

唐生智接到蔣介石命令,立即召集各部隊的軍、師長緊急會議,唐決定部隊撤退。當時,南京守軍人多船少,唐生智命令部分渡江,大部分部隊突圍。

唐生智突圍令下,十萬守軍傾刻失控。部分確定突圍的部隊也湧向長江邊,紛紛爭船搶渡,形成了“大部渡江,一部突圍”的混亂局面。當夜,第66、第8軍從紫金山北麓和棲霞山附近成功突圍,退向寧國一帶。部隊在突圍時,遭受嚴重損失。

唐生智在第6師掩護下,於1日晚上從下關渡過長江,離開南京。

1月1日,日本侵略軍紛紛突入南京後,在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瘋狂屠殺手無寸鐵的南京市民。

1月17日,松井石根司令進入南京,這位司令官不但不制止日本兵的野蠻行徑,反而獎勵最野蠻的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使得日軍的侵略獸行愈演愈烈,日本侵略軍還進行殘殺人民的競賽。僑居南京的一些外國人,曾組織“國際委員會”,向谷壽夫連續提出1次抗議,但谷壽夫依然縱兵殺人、放火、奸X、搶劫。

1月18日,日軍把57000名南京城郊的難民和戰俘,趕到下關草鞋峽,全部用機槍掃射殺死。受害者的屍體堆積如山,日軍在屍體上澆灑煤油,再縱火焚燬。

在持續90多天的時間裡,嗜殺成性的日本官兵,在大街小巷和居民宅院堂室,殘殺中國人民。整個南京變成了血腥的屠場,解除武裝的中國士兵,和收容所的難民,數百成千地被燒死、被活埋、被殺戮。

日軍侵佔南京,屠殺中國軍民0多萬,“南京大屠殺”舉世震驚。《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書記述:日軍佔領南京後,日軍司令官放縱士兵,三五成群任意殺人、X奸、搶劫,大街小巷陳屍遍地。日軍在漢中門外,一次屠殺放下武器的軍警人員000餘人。在中山碼頭及其附近集體屠殺男女老幼5.7萬餘人。日軍殺人方法極其野蠻:機槍掃射,刺刀刺殺,大刀砍,切腹挖心,水溺、火燒……。

日軍另一暴行就是X奸婦女,連老婦、X女都未能幸免。日軍在佔領區各地X奸婦女極多,南京一地就達萬以上。日軍奸X婦女以後,又以極其野蠻、殘酷的方法,將**婦女殺害,或割去乳X,甚至以棍棒插入陰X。一些未被屠殺者,又因不堪忍受如此汙辱,而悲憤自殺。

至於擄掠,日軍更是無所不搶,無所不要。糧食、家畜、錢財、傢俱、菸酒雜品均洗劫一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遠東國際法庭用0天時間,審判了南京大屠殺事件。《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書》,對南京大屠殺有以下記載:好些中國士兵在城外放下武器投降了,在他們投降後的7小時內,在長江江岸被機關槍掃射而集體屠殺了。這樣被屠殺的俘虜大約萬人以上。在日軍佔領南京後的最初6個星期內,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達二十萬人以上。這種估計並不誇張,由掩埋隊及其它團體所埋屍體,達15萬5千人的事實就可證明,這個數字,還沒有將被日軍所焚燒了的屍體,以及投入到長江或以其它方法處理的屍體,都未計算在內。

難民委員會關於日軍在南京大屠殺的暴行記錄寫道:10個日本兵用刺刀屠殺同樣的500個俘虜,多數給戮死了。又有70人拖出去槍斃。任何人的手上只要發現硬繭,就可以指為當兵的證據,必死無疑。昨日白天和夜間,被強X的婦女最少1千人。一個可憐的女子竟被強X了7次,一個獸兵在強X時,因為5個月的嬰孩哭聲不斷,便被他活活悶死。反抗的懲罰就是刺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日本侵略者還大肆掠奪中國的文化財富。198年月,日軍派遣多名特工人員,76名士兵,80名苦力,每天從南京運走19卡車以上寶貴的圖書資料。這種掠奪持續了一個多月,一共從南京搶去88萬冊圖書。

197年1月,《東京朝日新聞》在《紫金山下》的通訊中寫道:向井(敏明)少尉與野田(巖)少尉舉行殺人的友誼比賽,誰先殺死100個中國人就算贏得了錦標。在他們倆碰頭的時候,向井已殺了106個,野田已殺了105個,兩個人拿著缺了口的軍刀相對大笑。向井說,這一次竟賽,完全是很有趣的事。

《朝日新聞》的一名記者說:“日軍官兵紀律之壞,無以復加,遇到婦女不問老幼,任意奸X。強X之後,加以慘殺,遇到壯丁,更是一律殘殺。種種殘酷行為,全無人道。《昭和之**》一書自供:攻入南京的中島師團,在南京的暴行,轟動了國際視聽,使日本聲譽一落千丈。

國民政府南京地方法院的調查報告表明,日寇殘殺南京同胞總數逾40萬人!其中青年學生佔十分之六,約0餘萬人;老弱與幼童約10萬人;被害婦女達10餘萬。又據平民控訴登記,已尋得屍體及已獲得證據者有0餘萬人。若連無從尋覓的屍體在內,已超過4萬人。實屬於人類社會最殘忍、最悲慘的大屠殺。

侵華日軍在南京的暴行,真是罄竹難書。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殘忍、最黑暗的時期,也是中國人民最痛苦、最艱難的時期,這段歷史,將永遠銘刻在愛好和平的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中。

南京大屠殺,激起了全中國人民的義憤,使得抗戰決心進一步加強,在其後的戰鬥中,得以充分展現。這不,在臺兒莊,這群野獸就得到了應有的報應。那麼,臺兒莊會戰又是怎麼回事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