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新戰國策——二戰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二回佔冀中呂正操歸編進直魯徐向前顯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二回佔冀中呂正操歸編進直魯徐向前顯威

第四十二回佔冀中呂正操歸編

進直魯徐向前顯威

聶榮臻到阜平以後,除了邊區的大事外,多次找人瞭解冀中的情況。冀中中共組織有一定基礎,村莊稠密,人口眾多,物產豐富,文化比較發達,是發展抗日武裝力量和建立根據地的好地方。早在197年9月,林X和聶榮臻就向毛X東報告:“平漢、津浦兩路之間,地廣人多區域廣大,擴紅在該區域內一禮拜,當勝在山地數禮拜。”

經過瞭解,中共地下黨員,原東北軍第5軍691團團長呂正操,遵照中共北方局的指示,率部於197年10月11日,在梅花鎮抗擊日軍後揮師北上,在晉縣小樵鎮舉行抗日誓師大會,改稱人民自衛軍,開展抗日遊擊戰爭,打了一些勝仗,部隊發展很快。

此外,中共北方局還派了紅軍幹部孟慶山在失守以前到達冀中,與保屬省委侯玉田透過辦遊擊訓練班,動員群眾參軍等,領導組建了第5、第8遊擊支隊等人民抗日武裝和救國會等抗日組織。

11月初,聶榮臻派孫志遠攜帶密碼到達冀中,與人民自衛軍及保屬省委取得聯系。不久,呂正操、孫志遠來電,要求上級幫助對部隊進行整訓,使這支來自東北的部隊得到徹底的改造。

經過接觸和瞭解,聶榮臻對呂正操的印象很好,根據八路軍的訓練標準,對呂正操所部400餘人進行整訓。同時,聶榮臻還讓呂正操和孫志遠參加了軍區政工會議,專題討論冀中區的工作。聶榮臻很有氣勢地用手在地圖上劃了個大圈,對他們說:“經八路軍總部和黨中央批准,你們就在平津路、平漢路、津浦路之間,南邊以滏慢河為界,搞冀中根據地吧!”

呂正操充滿信心地說:“冀中平原大得很,日本侵略軍兵力不足,根本沒法控制這麼大的地方,有了群眾的支援,我們到處可以走來走去,活動餘地很廣闊的。”

根據聶榮臻的提議,經過晉察冀邊區軍政民代表大會民主選舉,呂正操和孫志遠,被推舉為人數僅為9人的邊區政府委員。聶榮臻與呂正操商談籌建邊區銀行的問題。呂正操說:“安國商人為成立漢奸組織維持會,籌集的萬元被我沒收了,還沒有動用,可以作為籌建邊區銀行的基金。”聶榮臻聽了很高興。198年月,邊區銀行成立,原東北軍第691團軍需官關文學,被任命為邊區銀行總行經理。

人民自衛軍返回冀中,利用日軍兵力少而分散的弱點,迅速收編或殲滅了10多股土匪武裝及部分偽軍、偽組織。以後又北上平、津、保三角地區開展工作。

與此同時,由孟慶山任司令員的河北遊擊軍,很快發展到萬餘人。198年4月,兩軍並肩戰鬥,共同粉碎了日軍對冀中地區發動的春季“掃蕩”,使冀中成為一塊欣欣向榮的抗日根據地。5月,中共中央根據聶榮臻反映的情況,命令人民自衛軍與河北遊擊軍合編為八路軍第縱隊,成立冀中軍區,呂正操任司令員、孟慶山任副司令員,總兵力達6萬餘人。第縱隊在聶榮臻的領導指揮下,長期堅持冀中平原的遊擊戰爭,並與北嶽、冀東、平北等根據地互為依託,為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年月9日,毛X東發出了“關於建立冀東抗日根據地的指示。”他要求派有獨立應付新環境能力的幹部去,而且要帶一支精幹部隊。

根據毛X東的指示,聶榮臻決定派一分割槽的鄧華立即率領約1個團的兵力出發,一路打了一些小仗,進展順利。1個月來在五支隊和其他遊擊武裝配合下,先後開闢了淶水,房山、良鄉、宛平、昌平等地區的工作,還建立了個聯合縣政府及一批人民自衛隊武裝。

4月下旬,八路軍總部命令雁北地區的第10師宋時輪支隊開赴平西,與鄧華支隊會合。宋、鄧支隊會合後,被總部正式命名為八路軍第4縱隊,宋時輪任司令員,鄧華任政治委員。

198年7月6日,以第4縱隊為後盾,冀東地下黨發動了有0萬群眾參加的人民武裝抗日大起義。豐潤、灤縣、遷安、薊縣、遵化、昌黎、樂亭等縣群眾紛紛揭竿而起,其聲勢之大,一時震動了全國。部隊迅速擴大到10萬多人。

到9月中旬,傳出了日軍將大舉圍攻冀東的訊息,冀東的領導人對這個形勢估計得過於嚴重,認為平原不好堅持遊擊戰爭,起義部隊成分又很複雜,因此,匆匆做出了把部隊帶到平西整訓的決定。由於組織工作不得力,方針不對,途中又不斷遭敵襲擊,起義部隊的許多人員不願遠離家鄉,自動離隊,到白河以西時,只剩下000餘人,第4縱隊也受到不小損失。

10月下旬,起義領導人,中共冀熱邊特委書記李運昌、中共華北人民武裝自衛委員會負責人李楚離、京東特委書記胡錫奎研究了面臨的嚴峻形勢,決定停止西撤,率部分部隊返回冀東。途中又遭受重大損失,到達遷安地區時只剩下100多人,與第四縱隊留下的00餘人會合。到年底,部隊發展到1000餘人。

199年月,根據中央指示,成立了以蕭克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冀熱察挺進軍,重新組織力量進軍冀東。堅持冀東鬥爭的部隊在李運昌、李楚離等人領導下,積極發動群眾,打擊敵人。到1940年,冀東終於成為一個擁有560萬人口的冀熱遼抗日根據地。它的發展鞏固,像刺向日軍咽喉地帶的一把尖刀。而且為日後收復熱河、挺進東北準備了突擊力量和佔據了前進基地。

在開闢冀中、冀東根據地的過程中,晉察冀邊區所部逐步開闢了平西、平北根據地。北嶽、冀中、冀東、平西、平北根據地的建成,使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抗戰進入第二年,八路軍山地游擊戰旗開得勝。毛X東等中共領導人審時度勢,於198年4月1日釋出了開展平原遊擊戰爭的指示。朱德、彭德懷即令第19師主力與第115師黃克誠之44旅一部,迅速由太行山區向冀南、豫北平原及鐵路沿線實施戰略展開。

劉伯承、徐向前、鄧X平在遼縣西河頭師部,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確定了具體行動部署。全師主力以平漢線為分界線,編為左右兩路縱隊,左縱隊為路東縱隊,由徐向前率769團和第115師689團及曾國華第五支隊,向冀南挺進。

右縱隊為路西縱隊,由陳賡率領86旅,向邢臺、沙河一帶展開,配合左縱隊行動。

冀南,197年1月初,當時國軍在冀南戰場後撤,縣政府也蹋了臺,亂得一塌糊塗。中共冀南地方黨派人到八路軍第19師,請去收拾局面。劉伯承和徐向前商定,先派張賢約帶幾名幹部組成先遣支隊去摸情況。張賢約一行迅速進入冀南的沙河、邢臺一帶,配合地方黨組織發動群眾,組織抗日力量。1月中旬,又派孫繼先、胥光義帶0多名營連幹部組成挺進隊,進入冀南平漢路以東的任縣、隆平、堯山等地,組成了兩個遊擊支隊,人數達400餘名。

198年1月,派出第三批人員,由86旅副旅長陳再道、中共晉冀省書記李菁玉率步騎6個連,組成東進縱隊去冀南。會同孫繼先、胥光義支隊在南宮地區消滅了一些土匪、偽軍,在平原站穩了腳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4個月內,19師先後派出4批幹部和部隊進入冀南,進一步鞏固了中共和八路軍在這一地區的政治與軍事地位。

198年5月7日,徐向前率路東縱隊經過10余天的行軍,到達冀南重鎮南宮。組建了包括陳再道、宋任窮、劉志堅等人的指揮機構,統一領導冀南的八路軍部隊。

部隊首戰威縣,使日軍清水、高橋所部,及偽軍高德林部,先後從威縣、臨清撤出,相繼逃往邢臺,威縣被八路軍收復。但盤踞在南宮一帶的封建會道門組織六離會,被反動地主和漢奸控制,與八路軍為敵。

六離會為八卦教的一個分支,從清朝開始曾在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分立獨立教派,南宮一帶的六離會同其他地區的一柱香離卦教、義和門離卦教均屬離教派,因“離”屬八卦之六位,象徵火,故六離會的信徒崇尚火紅。六離會頭頭李耀庭是南宮人,青年時考入保定武備學堂,畢業後投身北洋軍閥吳佩孚麾下,當過中將旅長。蘆溝橋事變後,投靠日本侵略者,是個鐵桿漢奸。六離會號稱5萬之眾,除少數骨幹分子外,絕大多數為受愚弄的農民百姓。

徐向前針對受矇蔽群眾是絕大多數的特點,提出了“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原則。扣留了大漢奸李耀庭,並邀請小屯六離會會長宋印亭來南宮談判。

為打擊反動頭子的囂張氣焰,徐向前派部隊攻佔小屯,奪回電臺、馬匹和被俘的戰士。對殘害八路軍幹部的六離會骨幹分子宋殿元,當眾宣佈死刑,就地槍決。

六離會決心與八路軍對抗到底。5月16日,六離會在南宮東南方向的張馬、甘狼一帶,糾集1萬多人,揚言要打下南宮城,把八路軍趕回太行山。這群紅色波浪一浪接一浪地向前滾動。

徐向前為減少對方傷亡,爭取喚醒被矇騙的群眾,採取了西方古戰場上常見的方隊防禦戰法,一個連或一個營為一個方隊,待六離會衝來時,瞄準其進攻的大小頭頭,槍炮齊鳴,將他們擊退,並不追殺。經過幾個回合的較量,六離會成員眼看“刀槍不入”是騙人的假話,活著的狼狽潰散。

地政府與八路軍在孫村召開萬人大會,宣佈取締六離會組織。接著召開宣判大會,處決了大漢奸李耀庭,反動首領高大奎等人。經過兩個多月的工作,南宮、冀縣、棗強、衡水地區的抗日根據地連成一片。

日寇侵佔冀南以後,冀南平原群雄四起。有槍就是草頭王,各色雜牌武裝,遍佈冀南0多個市縣的村、鄉和城鎮。這些部隊有的與中共和八路軍為敵,有的也東一槍,西一槍地打日本鬼子,也有在老百姓中稱王稱霸。還有投靠日軍組織起各種偽軍、漢奸部隊,向八路軍進攻。

徐向前等人決定,對各式抗日武裝,採取分化、收編的方針;對偽軍採取軍事打擊與政治瓦解並重的方針。在八路軍的強大攻勢下,冀南的偽軍紛紛攜槍棄暗投明,整連整營的倒戈反正達000多人。

此時,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對冀南的雜色武裝,“必須設法改造或收編,以免被日寇及其他人利用”的指示。徐向前等人經過研究後提出:凡屬不願投降,不甘為日寇驅使,而願意同八路軍共同抗日,及自願參加共同抗日者,應一律歡迎並予以下列保證:

與八路軍主力部隊同等待遇,一視同仁;不繳槍;不改編,保持其原有幹部和編制;幫助其進步。這些原則在冀南地區雜色武裝中產生了很大震動,加速了改編工作的進展。

“青年抗日義勇軍”,是一支較大的雜色武裝,有6000多人,司令段海洲是地主出身的大學生,國民黨員,其骨幹多為舊軍人和土匪。徐向前等來冀南後,他先後拜訪徐向前等,對中共和八路軍團結、收編抗日武裝的方針原則表示贊同,對他的隊伍,只是把名字改了一下,稱“八路軍青年抗日遊擊縱隊”。他回去就把大隊人馬拉到南宮以西的一塊空地上,宣佈接受八路軍的改編。他當司令員,八路軍派李聚奎當政治委員。

在艱苦的抗戰中,這支隊伍許多人成為抗日英才,只有少數舊軍官和土匪,陸續開了小差。這支部隊最後改編為新4旅,成為抗戰中的一支勁旅。

另有一支隊伍,名叫“民眾抗日自衛軍”,共000多人。司令趙輝樓是河北寧晉縣人,舊軍官出身,有愛國思想。在孫繼先、胥光義挺進支隊進入冀南時,他就接受了改編,活動在束鹿、寧晉、藁城及石家莊地區。徐向前等到冀南後,趙派他的政治部主任,中共黨員趙月舫來到南宮,要求正式改編。

徐向前和宋任窮等商議後,將其改編為八路軍冀豫抗日遊擊支隊,下設個團,趙輝樓任司令員,趙月舫任政治委員。

同時打擊雜色武裝中的頑固派。棗強縣有個楊玉昆,自稱忠義救國軍,暗中與日寇勾結。在他盤踞的縣城裡,不準八路軍去籌款籌糧,隨意扣押八路軍人員。徐向前同劉志堅一起,帶領769團出擊,把這個人先抓起來送往太行山,並收編了城裡的部隊。

這一打一改,震動冀南。僅兩個多月,在方圓0多個縣裡,大小幾十股雜色武裝,先後加入了八路軍的行列,部隊擴充套件到1.85萬人,擁有1.15萬支槍。分編為18個團及支隊。

山東素稱齊魯大地,位於太行山以東,它是聯結華北、華中和東北的樞紐。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中共對這一戰略要地非常重視,198年8月,張經武、黎玉奉命離開延安,帶160多名幹部到山東開創抗日根據地。10月下旬經冀南到徐向前的指揮部,徐向前在南宮同張、黎交換了意見,對山東如何開展遊擊戰爭談了自己的看法,還抽調1個營的兵力,跟隨他們去開展鬥爭。

198年5月,徐向前根據毛X東的指示,與陳再道、宋任窮提出,組織一個縱隊挺進膠濟鐵路南活動的方案,得到劉伯承、鄧X平的贊同。後來改為出兵冀魯邊。徐向前派省委宣傳部長馬國瑞率曾國華、孫繼先兩支隊伍出兵天津以南,黃河故道以北的地域。

徐向前為馬國瑞送行時說:“你帶第5支隊和津浦支隊到冀魯邊一帶,開闢冀魯邊區的工作,戰略上以樂陵為中心,先向北發展,建立浦南政權,然後向南發展,搞黃河以北的魯北一帶,與清河區打通。

與此同時,第115師第4旅由肖華率領也挺進山東,稱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在冀魯邊平原地帶進行根據地建設。稍後,由第115師代師長陳X、政治委員羅榮桓,率師部及685團挺進山東南部,進行根據地建設。

這些隊伍到199年夏,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兵力達7萬多人。其中由張經武任縱隊總指揮、黎玉任政治委員的八路軍山東縱隊,下轄8個支隊,活躍在魯中、魯南及膠東地區,兵力達4萬餘人。

由115師4旅、19師津浦支隊為基礎,組成的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由肖華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開創了冀魯邊平原根據地,控制了15個縣的地域,兵力達萬多人。

由代師長陳X和政治委員羅榮桓所率師師部及685團,與地方武裝合編為蘇魯豫抗日支隊,兵力達8000多人。開創了蘇魯豫邊根據地。

根據中央決定,賀龍、關向應決定率58旅716團、715團兩個營和獨立一支隊赴冀中。198年1月日,賀龍、關向應率部從嵐縣出發,向冀中挺進。

日軍自198年攻佔武漢後,即將敵後變成中國抗戰的主要戰場之一。從11月1日到1月9日,日軍調集重兵分4路向冀中合圍。呂正操指揮部隊日夜與日軍激戰,1個月竟作戰9次。正在雙方激烈交鋒之際,賀龍、關向應率第10師主力到達冀中。

戰機終於等來了,駐河間的日軍宮崎聯隊及偽軍各一部共00多人,向附近村子強拉了100多輛大車,於月日由河間向肅寧進犯。賀龍遂令716團在曹家莊正面堵敵人。曹家莊伏擊戰,痛打了驕橫的日軍,斃傷日軍140名,繳獲槍支彈藥一批。。

河間之敵在曹家莊吃虧後,惱羞成怒,又從沙河橋、獻縣等據點糾集千餘人,帶大炮10門,於月4日向駐曹村的716團二營陣地發動進攻。

雙方激戰到夜間11時,日軍不支,大敗而逃。黃新廷下令乘勝追擊,一直追到河間城下。這一仗殲滅日軍00餘人。

這期間,中共北方局決定由賀龍、關向應、程子華、呂正操、黃敬5人,組成冀中軍政委員會,賀龍任書記。所有冀中部隊,由他統一指揮。

月19日,日寇又以其第7師團宮崎聯隊全部、駐平漢路第10師團一部和駐北寧路山下聯隊共9000人,開始了更大規模的圍攻,賀龍不以固守城市為目的,而以盤旋式打圈的戰法,尋機殲敵,迫使宮崎聯隊於4月1日敗回原地。

199年4月0日,日軍第7師團第聯隊之吉田大隊800多人,偽軍數千人,大車80餘輛,在吉田率領下,由河間縣城出發,殺氣騰騰地要同賀龍人馬決一死戰。

賀龍接到敵情報告,判斷吉田人馬第二天可能東犯,侵犯齊會地區,便決定集中兵力,消滅吉田人馬。他將716團三營放在齊會村,佯裝主力吸引敵人。爾後,將7個團的兵力集中於齊會附近。齊會一仗,殲滅吉田大隊700餘人。一時間八路軍10師威名大震。

賀龍、關向應率師赴冀中以來,8個月中,共作戰116次,殲滅日軍4900餘人,主力亦由剛到冀中時的6800人,擴大到.8萬人。冀中根據地也得到鞏固與發展。

聶榮臻得知賀龍到達北嶽區,即同羅瑞清前來看望,表示歡迎和慰問。正在這當兒,接到敵情報告:駐石家莊及正太路沿線的日軍第8混成旅團第1大隊,及駐靈壽縣、行唐縣的偽軍共約1500餘人,由旅團長水源義重少將指揮向西進犯,企圖襲擊晉察冀邊區較大的集鎮陳莊。

賀龍對聶榮臻說:“10師人馬除59旅外,主力都集中在南北城寨一帶。日軍沒有料到這裡有我們主力,我看把這股敵人吃掉。”聶榮臻同意了賀龍的意見,並請賀龍全權指揮戰鬥,晉察冀軍區派部隊協同作戰。

9月4日,日軍第8混成旅團長水源重義少將,率領1500餘名日偽軍,從靈壽向陳莊突襲。

賀龍根據實際情況,最後決定誘敵深入,打伏擊戰。他命令張仲瀚率津南自衛軍節節抗擊,引誘敵人上鉤,命令張宗遜為前線指揮員,負責指揮各參戰部隊。

日軍走了不到5裡,即進入賀龍等佈置的口袋中。日軍拼命頑抗,但仍未逃出被殲滅的命運。經過六天五夜的戰鬥,包括水源旅團長在內的1500名日偽軍全部被殲滅。並擊退了兩次日軍的增援,殲滅增援部隊100餘人。八路軍陣亡14人,負傷415人。

10月11日,蔣介石、程潛、衛立煌電賀陳莊大捷。

陳莊大捷後,晉察冀軍區的部隊也想打一個痛快的大勝仗。而在日軍方面,也發誓要對北嶽區進行冬季大掃蕩,以報陳莊的一箭之仇。

10月下旬,坐鎮張家口的日軍獨立混成第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派辻村憲吉大佐率日軍第一大隊和偽軍共1000多人,進駐淶源城後,在近日分三路向楊成武所在的第一分區進行掃蕩。其中東路的敵人全是日軍,由辻村憲吉大佐親自率領,計一個大隊、一個炮兵中隊和一個機槍中隊共600多人,楊成武向聶榮臻要求,讓他們把這批日軍,打個伏擊戰消滅掉。

11月日,楊成武指揮一分割槽第1、第團和三分區第團共三個團的兵力,在雁宿崖伏擊,除1人被俘外,辻村憲吉大佐以下600多日軍全部被殲滅。

雁宿崖殲滅戰的勝利,使號稱“名將之花”,駐張家口的“蒙疆駐屯軍”最高司令、兼獨立第混成旅團長阿部規秀惱羞成怒,親自率領日軍1000多人,取道淶源,直撲雁宿崖,要與八路軍主力決戰。

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決心要給敵人以沉重打擊,遂以個團和一個支隊投入此次戰鬥。並向賀龍提出,請10師派一個團配合作戰,賀龍當即把師特務團調赴黃土嶺,配合楊成武作戰。

11月6日晚,阿部規秀率領日軍,終於進入楊成武預設戰場黃土嶺一帶,聶榮臻立即命令楊成武,指揮各部隊乘著夜色展開,在敵人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完成了對敵人的包圍。

黃土嶺是太行山北部群山中的一個峽谷。日軍發現被包圍後,7日拂曉即向東攻擊第一團陣地,被擊退後,楊成武即令第、團和10師特務團向敵發起攻擊,戰鬥進行得十分慘烈。

楊成武把分割槽炮兵營的迫擊炮連也調上去,恰好一團團長陳正湘在望遠鏡裡,發現黃土嶺東一座獨立屋門外,站著一群穿黃呢子大衣的日軍軍官,便把目標指示給炮兵連長楊九秤。楊九秤迅速連續向這一目標發射數炮,第四發炮彈把阿部規秀等1個軍官全部炸死。

失去指揮的日軍一片混亂,當晚,驚恐萬狀的日軍組織了十幾次突圍,均被擊退。此戰殲滅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以下900多人。擊斃日軍中將級指揮官,在華北戰場上是第一次。對於這一戰果,蔣介石發表了通電嘉獎。

在這期間,中共抗日武裝在敵後不斷擴大抗日根據地,到199年底,已經發展到擁有5000萬人口,八路軍正規軍已經發展到近0萬,並且在根據地發展民兵組織00多萬人。在打擊日本侵略軍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據198年6月到1941年5月不完全統計,在華北、華中敵後,中共武裝對日作戰.0106萬次,共斃傷日軍1.5695萬人,偽軍6.0486萬人。僅華北戰場上,中共武裝就抗擊侵華日軍超過0萬人。

至此,日軍面臨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兩個戰場的打擊。在廣闊的中國戰場上,日軍一時難以擺脫困境,侵華日軍兵員不斷增加,至1940年已經超過百萬,雖然佔據了東部的一些交通要道和大中城市,控制了1億多人口,但除去中共敵後抗日根據地所領導的人口,其實真正所能控制的人口只有5000萬左右。

由於受到中國戰場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雙重打擊,日本法西斯政權繼續侵略的氣焰受到沉重打擊,不論是其南進還是北進,都深感力量不足。尤其是對蘇聯的北進作戰,根本無法展開,要進攻蘇聯遠東地區,沒有百萬以上兵力是難以想象的。日本根本不可能集結百萬大軍來進行重大戰役,因為除中國戰場上的日軍外,日本國內只有兩個師團。

由此,中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如何改變這一相持局面,成為中日雙方都想改變的結症。那麼,如何才能解決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