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新戰國策——二戰風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三回隆美爾非洲顯神威韋維爾戰斧遭失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三回隆美爾非洲顯神威韋維爾戰斧遭失敗

第五十三回隆美爾非洲顯神威韋維爾戰斧遭失敗

英軍在韋維爾統率下,迅速從埃及西進和班加西的攻克,使英國佔領了昔蘭尼加全境。這一區域的門戶就是阿蓋拉,在倫敦和開羅有關當局一致認為,應不惜一切代價據守阿蓋拉。義大利軍隊在昔蘭尼加全軍覆沒,而敵人調集新軍又必須跋涉漫長的里程,這一切使韋維爾相信,在今後一段時間內,他可以用少量軍隊據守這個重要的西翼,而以訓練較差的軍隊去替換他那支久經戰鬥的部隊。

英國第7裝甲師於月底撤至埃及休整並重新裝備。這支赫赫有名部隊的坦克曾跋涉很遠路程,大部分已不堪使用。兵員由於戰鬥和病傷,已經減少。但仍然擁有一個核心力量,其成員是有經驗、久經鍛煉而且慣於沙漠作戰的戰鬥人員。

幾個星期之後,第7裝甲師的防務,已經由一個裝甲旅和第裝甲師的支援部隊所接替。第6澳大利亞師也由第9澳大利亞師替換。所有這些部隊都沒有受過充分訓練,更糟糕的是,為了即將開往希臘的幾個師達到充分的編制標準,曾從這些部隊抽走了許多裝備和運輸工具。

就在這時,英國情報人員的報告,開始引起三軍參謀長的關心。月7日,他們向韋維爾發出一封電報,提出警告說:“鑑於德國裝甲部隊和空軍已抵達的黎波里塔尼亞,此間已在考慮埃及和昔蘭尼加的防務問題。請簡要電告你的意見。”

針對這封電報,韋維爾回報了經過深思熟慮的覆電:最近的訊息表明,近日抵達的黎波里塔尼亞的增援部隊,包括兩個義大利步兵師、兩個義大利摩托化炮兵團和估計至多為一個裝甲旅團的德國裝甲部隊。但最近的空中偵察發現,在的黎波里到錫爾特的公路上,機動車輛大量增加。

但這時一位新人物登上世界戰爭舞臺,他就是將在德國軍事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埃爾溫.隆美爾。

隆美爾1891年11月,出生於符騰堡省的海登海姆。童年時體質孱弱,在家讀書到9歲才轉入當地的公立學校。1910年,他在符騰堡團任見習軍官。當他在但澤軍官學校受訓時,教官們說他身材雖小,但很強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轉戰於阿爾貢地區、羅馬尼亞和義大利,曾經兩次受傷而獲得最高級的鐵十字勳章和戰功勳章。

大戰爆發時,他在波蘭戰役中任元首行營的司令官,其後擔任第15軍第7裝甲師司令。這個師的綽號叫“鬼怪”,是德軍突破馬斯河的先鋒。英軍於1940年5月1日在阿拉斯反攻時,他幾乎被俘。之後,他統率所部經由拉巴西向利爾推進,如果這一次突擊再多獲得一點點成就,或者沒有德國最高統帥部下令限制的話,便可能把包括蒙哥馬利將軍所指揮的第師在內的大部分英軍切斷。他指揮的這一師是越過松姆河、沿塞納河直到魯昂的尖兵,曾席捲法軍左翼,而在聖梵勒利附近俘獲大批英法軍隊。也是最先進抵英吉利海峽,在瑟堡接受了法軍萬人投降。

隆美爾1941年初被任命為德國派往利比亞軍隊的司令,指派他先帶領兩個裝甲師前往利比亞援助意軍。月1日,他率同部下抵達的黎波里,協同他一戰時與之對壘,現時的盟國作戰。此時,義大利的希望只求據守的黎波里塔尼亞,而隆美爾則負責指揮在意軍司令統率下日益擴充的德國分遣隊。

4月初,意軍總司令試圖說服他,在未獲得他同意前,德國的非洲軍團不得前進。隆美爾抗議說:“作為一名將領,他必須按照形勢的需要發布命令。”他宣稱因供應問題而提出任何保留都是“毫無道理的”。他要求並獲得了行動的完全自由權。

阿蓋拉隘路是全域性的核心,如果德軍突破阿杰達比亞,那麼班加西以及託卜魯克以西的一切據點便岌岌可危。德軍可以選擇通往班加西的那條良好的沿海公路,或者選擇利用直通梅基利與託卜魯克而把00英里長、100英里寬的沙漠突出部分切斷的那些小路。英軍曾於月間採取後一路線,從而切斷並俘獲經由班加西撤退的數千意軍。如果隆美爾也走這條沙漠路線,用同樣的辦法欺騙英軍,那是可能的。

這一仗打得如何,不僅依靠是否熟悉地形,也要看是否熟悉沙漠作戰的條件。英軍的勝利十分容易,以致在這一時期沒有掌握這些戰略要領。如果英軍在裝甲和質量方面而不是在人數方面佔有優勢,加上空軍力量勢均力敵,那麼即使失去那個門戶,也還是能夠使比較精銳、活躍的軍隊在一場沙漠混戰中獲勝。

月間,越來越多跡象表明,德國軍隊正從的黎波里開往阿蓋拉。韋維爾於月0日報告說,敵軍似乎正在準備發動一次有限度的進攻,昔蘭尼加邊境的局勢使他感到有些不安。如果前哨部隊被逐出陣地,在班加西以南將沒有阻擋敵軍的適當據點。

隆美爾於月1日開始對阿蓋拉進攻。尼姆將軍奉到的命令是在敵人進逼時,打一場拖延戰,然後退到班加西附近,儘量持續地掩護該港。英軍在阿蓋拉實際上只有一個裝甲旅和該師的支援部隊;在空軍方面,德意軍強得多,義大利空軍雖無足輕重,但德國空軍有近百架戰鬥機、百架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機。

4月日,英軍第裝甲師的支援部隊,被德軍50輛坦克逐出阿杰達比亞。英軍裝甲部隊在德軍襲擊下秩序紊亂,損失慘重,潰不成軍。這使班加西以東及東北的第9澳大利亞師的左翼失去掩護。對此韋維爾說:由於敵人在利比亞兵力強大,第7澳大利亞師不能開往希臘,英國第6師仍未裝備停當,必須留作後備。

於是,在隆美爾一擊之下,幾乎一日之中,作為英軍一切決定基礎的沙漠側翼便崩潰了,並且消減了本來就力量薄弱的那支派往希臘的部隊。攻佔羅得島是英空軍在愛琴海作戰計劃的重要部分,現在也不能實現了。

6日夜間,大批英軍從班加西撤退。第9澳大利亞師正沿著海岸公路向東撤退,為避免交通擁擠,尼姆將軍偕同奧康納將軍乘坐一輛汽車,從一條小路行進。在黑暗中,他們突然被截住,一隊德國巡邏兵從車窗伸進手槍對著他們。他們除了投降以外別無選擇。英軍失去了兩位英勇的陸軍中將。

在英戰時內閣散會前獲悉,韋維爾已作出據守託卜魯克的最後決定。他認為:“我建議據守託卜魯克;在巴爾迪亞-塞盧姆地區駐紮一支部隊,應儘量提高其機動性,以便保護交通線,並在敵人進攻託卜魯克時襲擊其側翼或後衛;同時在馬特魯港地區按原計劃佈防。”

英軍沿著海岸公路向託卜魯克撤退。但在內地,只有第裝甲師司令部於4月7日抵達梅基利,它已經完全同其所屬部隊失去聯絡。失蹤的第裝甲旅只剩下1輛坦克,4月6日夜間,該旅在德爾納附近遭到伏擊和殲滅。在這幾場戰鬥中,德國空軍始終保持絕對的空中優勢。

8日夜間,澳大利亞部隊進抵託卜魯克,這時已得到經由海路從埃及開來的第7澳大利亞師的增援。敵軍的先頭部隊包括德國第5輕裝甲師的一部分、一個義大利裝甲師和一個義大利步兵師。德意聯軍以重型裝甲車和摩托化步兵,迅速推進到託卜魯克周圍,並向巴爾迪亞和塞盧姆挺進。其他部隊則襲擊託卜魯克防禦工事。英守軍包括第9澳大利亞師、第7澳大利亞裝甲師的一個旅和少數裝甲部隊,他們擊退了兩次進攻。德軍於4月1日攻佔巴爾迪亞,但沒有試圖突破埃及邊境防線。

英軍在沙漠側翼的潰敗,嚴重地影響了英軍在希臘的軍事行動。早在4月10日,坎寧安就感覺到,隆美爾氣焰囂張的裝甲部隊突然挺進,對他所率領的地中海海軍十分不利:如果德國能在下月越過地中海向北非運送足夠的軍隊,他們便至少可以控制一直到馬特魯港的地區;那麼亞歷山大港在有戰鬥機護航的轟炸機的空襲下,還能否作為艦隊的基地,就成問題了。除非摧毀的黎波里港,否則德國人便大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坎寧安建議採取空軍持續轟炸的方法。

要在幾個星期內,在埃及建立一支足以摧毀的黎波里的遠端轟炸機隊,談何容易。丘吉爾認為艦隊儘管在希臘戰役中擔負了艱鉅的任務,仍然可能用這一方式對保衛埃及作出貢獻。為此海軍部與坎寧安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辯論。第一海軍大臣深知羅斯福給予的美援,便向地中海艦隊提出,讓坎寧安不顧一切損失,到最危險的海域炮擊的黎波里。

當英國戰時內閣接到艦隊將炮擊的黎波里的訊息時,感到無限寬慰。4月1日黎明,坎寧安率同戰列艦“沃斯派特”號、“巴勒姆”號、“英勇”號和巡洋艦“格羅斯特”號,以及驅逐艦出現於的黎波里附近海面。炮轟該港達40分鐘之久。這是一次完全意義上的奇襲,海岸大炮在0分鐘之內沒有還擊,空軍也沒有任何抵抗。港內船隻及碼頭和港口裝置損失慘重,一座汽油庫及其周圍的房屋燃起了熊熊烈火。英國艦隊安然撤退,一艘艦隻也未被擊中。

丘吉爾最大的目標,仍然是要在西部沙漠獲得勝利,在隆美爾的勢力發展到過於強大以前,在其兇悍的新裝甲師全部抵達之前,摧毀他的軍隊。英國無論如何要從這場潰敗中挽救在埃及的地位。4月0日,收到韋維爾致總參謀長的電報,電報透露了他極其困難的處境:

最新消息。我剛剛接到一項令人不安的情報。最近的跡象表明,德軍一個裝甲師將於本月底在戰場上出現。果若如此,局勢確實是嚴重的,因為一個裝甲師擁有400輛坦克,其中18輛是中型坦克。如果敵人能夠解決供應問題,這將給我們帶來很大阻礙。

丘吉爾決定不再考慮海軍部的反對,徑行派遣一支運輸船隊裝載韋維爾將軍所需要的全部坦克,透過地中海直接開往亞歷山大港。這樣比繞道好望角要節省近40天時間。國防委員會第二天開會時,龐德海軍上將支援丘吉爾的意見,並同意運輸船隊透過地中海。空軍參謀長波特爾中將說,他將設法安排一個“勇士”式戰鬥機中隊從馬耳他島加強掩護。然後,丘吉爾要求委員會考慮再增加100輛巡邏坦克,交由這支船隊運輸。

當這一切都在進行中的時候,韋維爾4日報告說,空軍戰鬥機方面情況非常嚴重。派往希臘的“旋風”式戰鬥機已損失一空,而且由於敵人最近空襲託卜魯克,駐在該地的大部分“旋風”式戰鬥機被擊毀擊傷。因此,在戰鬥機的生力軍建立起來以前,敵人在託卜魯克一定會享有絕對的空中優勢。

代號“老虎”的運輸計劃如期進行,在強大的護航艦隊保護下,6月6日駛過直布羅陀,5月8日,敵機屢屢空襲,均被擊退,7架敵機被擊毀。在當天夜間駛近突尼西亞海峽時,一艘運輸船觸雷沉沒。其後在坎寧安艦隊的護送下,安全抵達目的地。

此時的英國人,念念不忘要在西部沙漠擊敗隆美爾。撤出希臘的悲劇、伊拉克和敘利亞的騷亂、在克里特島的悲痛,若和在西部沙漠的勝利所寄予的希望相比,都算不了什麼大事。

韋維爾深知,經由地中海運送給他的00輛坦克的努力意味著什麼。他力圖爭取主動,甚至想趁聲勢逼人的德國第15裝甲師從的黎波里長途跋涉尚未全數到達之前,趁班加西還未被敵人有效開闢為供應捷徑以前,擊敗隆美爾。韋維爾希望6月初建立一支有力的打擊力量,希望在敵人獲得第15裝甲師增援前,出其不意地加以襲擊。

在戈特將軍指揮下的一支英軍,由配備55輛坦克的第7裝甲師和第警備旅組成。沿著壕溝內壁的上方向西北挺進,於5月15日攻克塞盧姆和卡普措堡,在左方的裝甲旅則向西迪阿最茲進軍。敵軍迅速轉入反攻,於當天下午奪回卡普措堡,使攻克該港的達勒姆輕步兵遭受重大傷亡。第7裝甲師不得不撤出西迪阿最茲。

根據5月0日的報告,德國第15裝甲師的一個坦克營已開抵前線。這樣一來,在隆美爾獲得援助以前擊敗他的機會已經失去了。

然而災難不久就降臨了。隆美爾正計劃發動猛烈攻勢,以便緩和託卜魯克的局勢,並決心要克復哈爾法亞並據守該地,使被困託卜魯克的英軍處境更加困難。

德軍於5月6日向哈爾法亞推進,當晚就奪取了隘口北部的高地,英軍試圖奪回這一高地的反攻未能得手。第二天早晨,德軍在猛烈炮擊後,由兩個營和60輛坦克開始聯合進攻,英軍損失軍官8人,士兵165人。德軍達到目標,便設法在哈爾法亞穩住陣腳。

5月1日,韋維爾電告他改編第7裝甲師時遇到技術上的困難,能夠發動“戰斧”戰役的最早日期是6月15日。他覺察到推遲發動戰役的危險,敵人將會利用時機獲得空軍增援並猛攻託卜魯克;另一方面他感到,即將來臨的戰鬥主要是坦克的交鋒,他必須給那個裝甲師創造制勝的機會。

根據情報,英軍知道敵方已經運入或正在運往東昔蘭尼加的部隊有德國第5裝甲師和第15裝甲師,以及意軍的阿里埃特裝甲師、特蘭摩托化師和布雷西亞步兵師。另有一個意軍步兵師在德爾納充當後備軍。德國人已經利用了班加西,他們的大部分軍隊已經透過該港獲得給養。

“戰斧”作戰計劃於6月15日開始。克雷將軍統率英軍裝甲部隊,梅塞維將軍統率第4印度師和第警備旅,全部兵力達.5萬人。最初戰事進行得相當順利。雖然敵人在哈爾法亞周圍的防守頂住了南北兩面的夾擊,警備旅卻在下午攻克了卡普措堡,俘虜敵軍數百名。次日,哈爾法亞和塞盧姆的敵軍堅守,與英軍對峙,並在下午就出現了強大的敵坦克部隊,明顯的意圖是從西面包抄英軍的進攻部隊。第7裝甲師包括裝甲旅和支援部隊,都出動去應付這一威脅。他們在西迪俄馬附近與敵軍交鋒,但因寡不敵眾而被迫撤回。因此,應由該師掩護的主要進攻的側翼就陷入危險。

6月17日,一切事情都出了問題。警備旅在卡普措堡面對塞盧姆一支相當強大的部隊,敵軍迅速從他們手中奪去了卡普措堡。第7裝甲旅僅有能夠使用的巡邏坦克0輛,昨夜迫使他們從西迪俄馬撤退的敵軍,正向哈爾法亞前進,有切斷警備旅之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這決定性時刻,韋維爾飛臨作戰司令部。他仍然希望克雷裝甲部隊的進攻能幫助扭轉局勢。他來到那裡,就獲悉梅塞維將軍已經作出決定,必須撤退,以免被圍。

在天的戰鬥中,英軍傷亡人數為1000多一點,其中陣亡150人,50人失蹤。喪失的坦克有巡邏坦克9輛、步兵坦克58輛。據稱敵軍100輛坦克中的最優秀部分被擊毀,俘虜570人。

雖然這場戰鬥同地中海地區歷次戰役比較起來,規模不大,它的缺失對丘吉爾卻是一次沉痛的打擊。沙漠戰事的得手,本來意味著隆美爾氣焰囂張軍隊的毀滅。英軍本來可以解託卜魯克之圍,而敵軍的退卻,很可能會像原先進軍時一樣迅速退到班加西以西。英國之所以要冒“老虎”計劃的種種風險,正是為了這一最高目標。

比這一切更現實的是,英軍的沙漠側翼已被隆美爾突破。韋維爾一夜之間老了十歲。有人這樣評論:“隆美爾已經把韋維爾新近贏得的桂冠,從他的頭上扯下來扔在沙漠中了”。但是事實終歸是:丘吉爾在實行“戰斧”作戰計劃後,得出的結論,認為應該進行一次人事調整了。

奧金萊克將軍現任印度總司令,丘吉爾不喜歡他在挪威戰役作戰時所抱的態度,他似乎過於偏重十拿九穩。另一方面,韋維爾將在那規模龐大的印度司令部內獲得時間,以便在那些新的、迫在眉睫的挑戰和機會到來以前恢復他的精力。丘吉爾發現,他的意見在倫敦的內閣和軍界人士中並沒有遇到任何反對。

6月1日,丘吉爾致電韋維爾:我已經得出結論,認為任命奧金萊克將軍去接替你指揮中東部隊,是最符合公眾利益的。

同時致電奧金萊克:你應立即前往開羅接替韋維爾將軍,韋維爾將軍將繼你為印度總司令。

丘吉爾臨戰換帥,能夠戰勝隆美爾嗎?這只能讓以後的戰鬥來回答。但此時的東方戰場上,中國政府也同樣面臨著許多困難,需要從戰略的高度來加以策劃。那麼,中國將如何應對越來越嚴重的局面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