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清末文抄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浦東特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三章 浦東特區

陳頂天很快跟這個阿禮國和另外兩個國家的領事達成了協議,可以先不公開廢除這個所謂的條約,而是將來成立了這個所謂的公共租界區的工部局之後,將會以工部局的身份聯合發表一個宣告。這個宣告是表明這個租界區域的主權卻還是依然屬於中國,這點不會改變。不過主權屬於中國的前提之下,鑑於目前中國還是處於大亂狀態,所以為了保護這個區域之內的外國人的安全和利益,這裡的外國人特別和“一部分”華人進行聯合管理自治,保證不會被外面的戰火給襲擾。至於租界具體真正的所有權,將會等到新的中國政府統一中國之後,將會進行具體商討,商討移交回給中國的事情。

這樣可以說是兩方面兼顧了,不但明確證明了租界的所有權屬於中國,不過事實上卻屬於華人控制了,至於那些洋人只是作為獨立董事參加租界管理,主權屬於中國。目前只是屬於暫時自治,等到中國統一之後才會進行商討租界的歸還。

不過目前陳頂天等於是收回了租界,這樣時代的租界並不難收回,因為外國人在租界其實也都沒有什麼利益,他們沒有什麼利益在這裡面,自然不可能有什麼捨不得的。他們只是需要一個落腳點,只要能夠保證他們絕大部分的生命財產安全,這樣也都可以算是比較安穩的。

“這個所謂特別自治區下屬的各種機構,我們接下來可以慢慢商討。至於接下來我打算成立浦東特區,這樣浦東特區將會進行進一步開發,成為一個對外交流開放的視窗,有助於我們可以逐步加強交流,對外開放。”陳頂天說。

陳頂天這個建議,立馬讓這些洋人一個個也都是驚訝萬分,這樣陳頂天居然選擇對外開放,這樣真的是讓他們有一種“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感覺。他們辛辛苦苦過來這麼久,不就是為了開啟中國的市場,爭取讓中國開放國門嗎?英國為此還發動了戰爭,可是效果還不算太好,這樣讓他們同樣非常鬱悶。

不過現在陳頂天居然要在黃浦江以東成立一個特區,這樣是專門作為對外開放的視窗。這樣讓他們認為開啟中國市場算是更進一步,其實也算是一種收穫。只要能夠開啟中國市場,那這個所謂的租界,就讓他見鬼去吧!為了這一塊沒有多少價值的土地,那也影響了中國開放,那這樣真的是悲劇,如果用這個租界這些沒有開發建設的土地,用來換取中國主動開放,那這樣也不是不行,這樣恐怕國內也都會答應的。

“關於這個開放,我們並不打算直接全部開放,我們將會採用逐步開放的額方法。首先我們在這個浦東特區和這個整個自治特區,進行安排華人公務員,華人的各種公務員將會進來任職,當然我們也都將會聘用一些外國人擔任公務員,甚至最高可以擔任部門副職。外國公務員將會採用兩年一次簽約的方式,將會簽署聘用合同。如果兩年之後雙方都互相滿意,可以繼續續簽。”

“當然,這個僅限於日常的行政事務部門,至於那些司法和武裝力量的部門,不會正式聘用外國人擔任實際職位,外國人只能夠以顧問的方式存在。”

陳頂天一條條的介紹了這些相應的方法,甚至後來還有很多招商引資的政策,希望吸引外國人在浦東地區開發建設,並且進行一些招商引資的優惠。這樣讓那些外國領事也都一個個驚訝不已,這些政策簡直是太好了,太符合那些之想要進入中國投資的人的想法了。

包括就地招募一些本土華人工人將會有優惠,甚至如果聘用華人擔任企業高管,甚至可以有進一步的優惠。甚至還有很多詳細的優惠政策,這樣讓他們也都是感覺一陣陣驚訝,這些政策很多都是對待外國投資商的,鼓勵外商投資,這個開放力度簡直是和過去滿清相比,簡直是天堂和地獄。

“呵呵,直接照抄後世某些某些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政策罷了。”陳頂天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個陳頂天成立這個浦東特區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既然對外開放已經是必然,可是同樣也要吸取教訓,不能夠一次性全部開放。吸取後是改革開放的經驗教訓,首先選擇一些沿海城市作為試點,主動有節奏穩固的開放。這些城市作為中國對外接觸的視窗,也是一個過濾器。避免驟然接受太多的西方的東西,造成各種泥沙俱下,反而會造成各種不穩定的情況。

這樣有序額穩定的開放,避免了各種外國的東西驟然就讓,讓本國那些沒有接觸過外國的人驟然接受太多,感覺接受不了了。只有慢慢來,透過這個上海特區來進行逐步讓中國人的視野向外國看出去,這個可以稱之為“世界之窗”,從這個窗戶向外看世界。

而且這個透過這個特區,可以讓一批中國的公務員甚至官員接觸到外界的東西,逐步改變過去的想法,並且能夠積累一些更先進的管理方式,接觸到更先進的管理模式,為將來去別的地方改革做準備。

至於聘用一些外國人來擔任聘用制公務員,這也是為了讓中國公務員逐步的實現對外接觸,能夠逐步學會各種新式的管理方案,逐步放棄過去那種傳統的中國官府的運作模式,採用新的運作方式,他們將來是中國文官的種子,會被送去別的地方承擔起更重要的責任。

有了這裡的鍛鍊,那將來可以獲得更多的重用,甚至未來有了曾特區作為鍛鍊,將會成為鍛鍊新式文官的基礎。以後就可以不依賴國內那些什麼儒家還有各種地主出身的讀書人了,逐步斷絕對於他們的依賴,可以更進一步的去負責改革國內的事情。

這個是為了將來推翻滿清之後,進行相應的人才儲備了。先進行人才儲備,避免到時一旦地盤擴大,那會造成各種問題。這個特區將會成為對外開放的視窗,還有各種新式文官的學習鍛鍊儲備的基地。

至於對外國投資商進行一定優惠政策,這個是很多國家都會有的政策。這個很多招商引資的方式,都是吸取了後世的經驗。陳頂天希望這些外國投資商多招募中國本土華工,有利於培養中國技術工人,將來這些人都會成為中國的技工。甚至給予那些聘用歐諾個華人擔任高管的外國投資商,也都給予更大優惠,希望可以鍛鍊中國企業管理人才,將來予以重用。

至於對外國投資商進行優惠,是從稅收、土地等等優惠,並不會涉及到司法方面。這個對於外國投資商進行優惠的政策,其實很多國家都有。哪怕是後世的美國佬不也是有一條叫做投資移民嗎?透過投資可以獲得移民資格,而一些美國窮的州,也都給予很多外國投資商進行優惠,爭取外國投資商過來。招商引資,並非是中國特有的情況,那是各國都有的。

“靠,如果這些政策真的能落實,那讓他娘的租界去見鬼去吧!”阿禮國激動的想到。

阿禮國心裡也都砰砰跳,如果真的按照這個方法來進行,那所謂租界的損失算什麼?如果真的能夠在中國開設工廠,甚至能夠在稅收方面給予各種優惠,甚至招聘本土的工人都有喝多優惠,這樣真的是賺大了。這個租界外國人並沒有進行太多投資,既然沒有太多投資,那也就是沒有太多損失,所以同樣不心痛。

至於關於外國人合法權益的保護,這個陳頂天也都同意將會在這裡設立新的法律,讓中國人和外國人都可以接受的法律,甚至允許外國法學專家參與設立法律,不過只有建議權。雖然只是建議權,那也都足夠了。至於涉外案件外國領事有權旁聽,還有外國法律顧問有權參與建議。甚至有上訴制度,上訴到最高的這個所謂的自治區,由董事會來進行最高裁決。而董事會裡面有五名外國人,那情況也都營不會壞到哪裡去。

何況從這個陳頂天的表現來看,雖然他是在政治上支援中國,可是卻並不會因此太過於衝動,還是秉承著對外開放的態度,這樣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了。

尤其是陳頂天給出的那些外國投資的優惠,讓這個阿禮國也都是留下了哈喇子了,這樣太好了。只要這些政策能夠真正的落實下來,那他阿禮國不但不會因為失去了上海租界的控制權而被追究,反而會成為大英帝國的功臣,成功的開啟中國市場的功臣。

“該死的,當年我們為了開啟中國市場,不惜發動一次戰爭,可是都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可是現在,中國人居然自己主動開放了?到底是這個是世界進步太快,還是我落後跟不上形勢了?雖然開放進度並不算就是太快,可是卻至少還是穩健的開放,比起清政府徹底不開放好多了。”阿禮國想道。

陳頂天知道與其到時被外國一步步硬逼著開放,不如主動的穩健開放。很多人都認為是外國侵略,可是對於外國侵略的“目的”,卻對此一無所知。很多人對於外國侵略只是認識在他們的“侵略”上,可是為什麼侵略,侵略之後獲得什麼好處,那這樣對此都是一無所知。絕大部分人記得的都是在侵略過程中中國損失多少,可是對於外國認為什麼要發動戰爭的緣故,卻一無所知。

甚至直到一百多年之後,還有人認為鴉.片戰爭是英國人為了維護那些毒.品商人的利益而發動的戰爭,可是卻根本不知道英國人只是作為一個藉口罷了。虎門銷煙只是作為一個藉口而已,他們真正的目的是為了開啟中國市場,絕非是單純為了那些鴉.片。

至於那些南京條約,絕大部分人只是知道割地賠款還有失去了司法主權,可是對於為什麼外國人想要這些,卻一無所知。其實什麼割地賠款什麼的,都是次要的,主要目的是那個中國開放通商,增加通商口岸。

至於割地賠款,在十九世紀中葉對於外國人來說其實根本是不值一提的東西,並不是主要目的,只是為了開啟中國市場所做的手段。

“哎,其實只要弄清楚了洋鬼子的目的,對症下藥,其實問題很好解決。連洋人為什麼侵略中國都每一弄清楚,就一副張牙舞爪的樣子。先把目的搞清楚,然後其實可以透過很多方式解決的,不然等著外國人來入侵,最後瞎幾把搞的打起來,打得那叫一個稀裡糊塗。戰爭永遠只是手段,並非是最終目的。連外國人為什麼侵略中國都不明白,就認為他們為了侵略而侵略?”陳頂天心裡吐槽。

其實在十九世紀中葉,外國佬從中國身上想要的東西並不多。在十九世紀中葉和十九世紀後期到二十世紀,外國人對於中國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十九世紀中葉他們只是希望開啟中國市場,並非是要侵吞中國,把中國變成殖民地。

所以用十九世紀後期的思維來衡量十九世紀中葉的外國人的思維,那其實是錯誤的。如果是在十九世紀後期,和十九世紀中期,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畢竟外國人想要的東西不同,只要弄清楚了他們的目的,那對症下藥是可以以最少的代價維護國家權益的。

在十九世紀中期,外國佬並沒有想要滅亡中國,也都沒有想著把中國變成殖民地,結果你一副張牙舞爪要拼命的樣子,這也是用錯了方法了。這個就好比後世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家並沒有想要滅亡中國,可是如果中國擺出一副要打世界大戰的姿態,你讓人怎麼交流?至少要先搞清楚人家的目的再說,不然急急忙忙的就想當然的拍腦袋就認為別人是要滅了你,那這樣無法交流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