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清末文抄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九章 新協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九章 新協議

陳頂天寫完了這個大國崛起的西班牙葡萄牙這兩國家的內容並且翻譯之後,請杜魯門過來了。因為他自然要把這個書籍透過杜魯門在歐洲的關系網釋出出去,這樣讓他們可以很多都可以進行出版,這樣才能夠獲得財富啊!

“陳,這個是你寫的?你是怎麼寫的,這個怎麼可能?你怎麼可能寫出這種東西,哪怕是我們很多歐洲人都寫不出來,你怎麼對於這兩個國家那麼瞭解,怎麼這麼瞭解這裡面的細節?真的是令人太驚訝了,簡直是不敢置信,你一個東方人,居然如此瞭解當年發生的事情?這個很多內容我們歐洲人,甚至他們葡萄牙和西班牙人都不瞭解,你居然瞭解的如此清楚?難道你是上帝派來的嗎?”杜魯門驚呼。

杜魯門真的非常忍不住震驚,這個名為大國崛起的紀實文學雖然並非是太過多麼華麗的文筆,可是卻足足吧這個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崛起和衰落過程給寫清了,甚至很多不太廣為人知的東西也都被寫了出來,這些東西很多歐洲人都不知道。這些東西非常可貴,尤其是這裡面的興衰過程都明顯是經過了專業分析的,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史學家在分析,這樣價值絕對不低。甚至這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興衰過程簡直是把各種機密都寫了出來。

“杜魯門先生,這個如何?”陳頂天問道。

杜魯門馬上問:“你這個是那裡弄來的資料,很多東西都是機密,甚至都弄不到,你怎麼去弄來的?“

杜魯門驚訝的也就是資料問題,這個資料很多都鎖在各國的保險櫃裡面,這個大國崛起裡面居然都一一的弄了出來,這樣太不可思議了。要知道在這個時代,人們都沒有能夠加強太過的交流,人類的交流都不廣泛。這個時代有線電報都已經是很好的通訊手段了,不但昂貴並且不方便。所以很多資料和各國之間的訊息內容,那都是無法蒐集的。別看這個後世的大國崛起看起來很多資料都是習以為常的東西,可是那時建立在網路發展的條件之下,如果沒有足夠先進的網路和通訊發展,那他們想要找這些資料也都不容易。

也許後人根本無法能想象自己在網路上看到了那麼多資訊,隨便開啟網路就可以找到絕大部分自己想要的資料。可是這個在古代,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這個資料蒐集過程花費的本錢很高。甚至這些資料很多多事保密的,不可能隨便給你。所以這個大國崛起雖然看起來樸素,可是這裡面的各種數據資料等等都是這個時代無法輕易弄到的,其中的難度簡直不能夠是一個普通人能夠做到的。哪怕出動國家力量,也都未必能做到,陳頂天一個普通人居然做到了?

這個時代的歐洲,文化傳播比起後世差多了。甚至就連義務教育都沒有,哪怕號稱是第一強國的英國都沒有義務教育,工人當中文盲也都不在少數,所以文化傳播不普遍。所以弄到這些資料更是難能可貴的,這個才是這個大國崛起可貴的地方。別看這個字數不多,可是背後蘊含的東西卻很多很多。

“這個……我想對於不少人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這個我想還是有價值的。”杜魯門說道。

可是陳頂天接下來說了一句話,讓杜魯門徹底不淡定了。

“我不但有這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還有荷蘭,法國,俄國,你們英國,甚至德國美國也都有。當然。德國和美國是我做出一個預測,我預測德國和美國必然也都會崛起成為一個大國,所以我進行了前面的歷史分析,還有對於德國和美國未來的發展做出了一個預測。”陳頂天說。

“你還有那麼多國家的資料?你是從哪裡弄到的?還有,你為什麼判斷德國和美國會有機會成為大國?”杜魯門問。

陳頂天笑了笑,沒有解釋什麼,因為他知道自己根本沒有辦法解釋。當然,這些資料其實有很大一部分也都並非是絕對的機密,只是因為文化普及率不高,再加上通訊不發達,所以才難以蒐集。這種東西在社會上層的人裡面都可以隨時查到,所以並不是絕對的機密,自己寫出來了之後也都不會有什麼太嚴重的影響。可是卻很多人沒有能夠把這些資料進行整合,雖然很多人都可以進行查到,不過卻不可能把這些資料進行整合的。

至於德國和美國以後會成為大國,這個是後世歷史所公認的。當然,這時代並沒有人能夠完全預測,其實不過是隱隱約約的,不過並不太深刻。不過陳頂天也都不會解釋,他接下來還要靠著這個混飯吃呢,如果提前給歐洲人“劇透”了,那還得了?

“杜魯門先生,你說這個你打算購買嗎?“陳頂天問道。

杜魯門聽了之後,立馬心裡面一陣激動。因為如果真的猶如陳頂天所說,這個內容真的是有價值的,那這個經濟利益雖然未必多少,可是這裡面的政治資本是非常巨大的。要知道在歐洲像是這種齊全並且能夠總結各國發展的書籍,那可是壓根沒有啊!這種資料光是蒐集都是無以倫比的巨大的工作量,而這些文字雖然不多,可是卻總結了過去數百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人發展和衰落歷程,這裡面的價值無法估量。

這個可是只能夠增加自己家族的政治資本的東西,杜魯門能不想要嗎?這種總結歐洲各國發展歷程,甚至能預測未來發展的資料分析,這個是千金難買的。如果你讓人去總結外國,並且預測外國發展情況,這樣誰能夠做到?

尤其是在這個時代信息溝通不暢通,更是難以能有效的預測。所以別看這個只是預測,只要說而有理有據,那價值簡直是無可估算的。甚至如果能夠作為外國的國際交往的指點,甚至如果能夠影響到外國的國家大局,那也都是可以作為一個龐大的政治資本。

杜魯門在心裡暗想:”這個不就是花錢嗎?如果能把版權交給我,那到時候獲得的影響力無比巨大。反正也就是一個版權的事情,大不了採用版稅制而已。如果投入市場沒有多大反向,那也就算了。如果有了巨大反響,哪也不虧。所以這個花費事實上比起那幾個所謂四大名著更少,實行版稅的方法可以節省大量資金。不成功反正也都沒有什麼損失,如果成功了那未來可是更好更大,我們杜魯門家族必然會可以有著一個巨大的政治資本。甚至對於我以後在家族的地位,那可是可以提高很多啊!”

想想都覺得激動,杜魯門自己在杜魯門家族裡面並不高,繼承順序那可是排在第四位,並不算太靠前。當然,他也是有那麼一些些野心,如果能做出巨大的業績,那也不是不可能獲得繼承權的。不過他三個哥哥其實還是比較難纏的,因為繼承順序是一個天然的劣勢,如果不做出驚人的業績,很難讓家族成員服氣。

可是如果真的猶如這個陳頂天所說,後面甚至還有德國和美國的國事分析,英國等國也都會有一些未來發展的預測,這樣才是價值連城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幹了,反正頂多也就是投入一些資金。如果成功了那自然好,如果不成功我也不會有什麼損失,反正是一個東方人寫的,在西方不被接受也不算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反正我也就是投入一些資金,可是一旦這個陳頂天的觀點被人接受了,被廣大歐洲人所接受了,那他可以出名,可是那我也不吃虧,一個巨大的政治資本可以落到了我手裡。到時候我在想辦法運作一下,也不是不能有機會成為杜魯門家族的族長的。”

杜魯門也是有著自己的小算盤,這個大國崛起並不是小說,而是一個政論書籍。而這裡面其實風險並不大,因為一個東方人寫的,只要杜魯門在歐洲不要故意的把這個大國崛起大肆宣傳,那只是暗中推薦一些人看看,如果能引起轟動那自然是最好,如果不能引起轟動這個杜魯門損失也不大,在可控範圍之內。大不了也就是採用版稅制,不用買斷的方法,這樣他投入的資金也都不大。所以這個投入小,可是一旦成功了那帶來的巨大政治資本無法估計。哪怕失敗了,投入也都不大,頂多也就是一些小錢而已。

杜魯門更看重的是背後的政治資本,如果成功了收益自然是無比巨大的,對他個人家族裡面的發展也是非常巨大的。

“好了,我同意了。我同意這個大國崛起拿去歐洲出版,不過我希望實行版稅制,我不打算採用買斷了!”杜魯門說道。

陳頂天也都微笑,說:“好的,正合我意!”

陳頂天當然不會認為版稅不好,恰恰相反版稅是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尤其是這個版稅是按照比例分成,這樣以後隨著時代發展,德國的崛起和美國的強大這樣都是可以和陳頂天這本書”印證“,到時候越是到這兩個國家崛起,而隨著時局按照陳頂天這個‘大國崛起”的發展歷程走,那這樣來的好處無比巨大,那個這樣到時候大家更是會熱衷去去購買這本書。所以越到後面,陳頂天可以肯定這個大國崛起肯定是銷售量越來越高。尤其是時局變化一旦和這個書籍裡面一一吻合的時候那可是真的要暴增的,這樣陳頂天的收入絕對會成幾何倍數增加。所以他也不希望一次買單,這樣讓這個杜魯門全部給賺走了,自己後半輩子可是吃不完的。

“杜魯門先生,我想要這個我的大國崛起系列圖書,把所有非漢語的外語版本的版權都給你。不過我也有一個條件,那也就是我的版稅初版不能夠低於百分之十五,而以後的再版不能夠低於百分之二十。”陳頂天說。

杜魯門一陣震驚,這個要價果然夠狠的。因為在版稅普遍是在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哪怕頂級知名作家也就是百分之十幾而已。甚至很多新出道的作者往往版稅也都不過是百分之二三,所以杜魯門感覺這個陳頂天要價夠狠的。

所謂版稅也就是一本書按照標定價格的比例抽取一些收入,假如一部書收入一百英鎊,那版稅率是多少也就是作者獲得多少錢。而出版社承擔了印刷還有各種宣傳,也是喲啊弄回成本的。出版社一般會以六到八折的價格賣給零售店,作者版稅和六到八折之間的那個價格,也就是出版社的毛利潤。去掉了各種成本,也就是淨利潤。

在零售商那裡不太好壓價,所以一般出版社都是會壓迫作者降價。當然,這個主要是出現在一些剛出道的新作者,一般知名作者反而出版社求著他們來自己這裡,因為那些名作者有了很多的讀者粉絲,自然基本是穩賺的,誰都希望這種穩賺的生意。反而一些新人往往在剛出道時候依靠出版商推廣和宣傳,不得不對一些不利的條款妥協,比如過低的版稅。

“杜魯門先生,這個我想並不是普通人的那種小說,而這個是屬於工具書。所以我想還是不如把版稅定高一些,不然這樣我也是沒有什麼好處了。何況你可以先印刷少量,然後送去圖書館去進行展示,如果有效果那再說如何?我認為這個物有所值,到時候一定會獲得不少的效果的。”陳頂天說道。

杜魯門思考了一下,這個其實也是工具書,杜魯門認為這個書籍受眾不大,主要是以那些社會高層人士為主,所以這樣其實也不差什麼了。何況第一批印刷也不多,所以杜魯門也都同意了。這個投資不算大,杜魯門其實也都沒有之王靠著這個賺錢,因為這個他是希望獲得政治資本的東西。

很快,一份新合同被擬定了出來,陳頂天在首版可以獲得百分之十五的版稅,而後面再版的時候,實行百分之二十的版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