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清末文抄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三章 民法通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三章 民法通則

不得不說兩句老話說的是對的,一句也就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另一句也就是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這不,這次周秀英自從和陳頂天成婚之後,那周秀英一直都是聽從陳頂天的意見了,甚至連父親周立春也都只能夠排在第二名,甚至周秀英幾次按照陳頂天的意見來勸說自己父親。而這一點,恰恰讓周立春有些不滿,因為自己也就是這麼一個獨生女兒,就這麼一個女兒,養大了之後居然屬於別人了,這樣讓他非常鬱悶。不過這個是每一個父親都有的情況,這個不算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不過現在周立春按照陳頂天的建議,直接把那個陳頂天負責弄好的那個關於所謂的法律張貼出來,這個法律其實也就是一個陳頂天按照後世的法律改變的。陳頂天這個葷素不忌的文抄公,可不只是抄襲那些小說文學作品什麼的,甚至他還抄襲了法律。他連法律都在抄襲,簡直是要把文抄公這個職業發揚光大啊!

“大家看好,這個是我們大明天地討韃大元帥府公佈的法令,這個乃是民法通則,大家看好了。以後大家日常有什麼糾紛,都要按照這民法通則來處理。”

這個民法通則,其實也就是陳頂天直接抄襲後世民法通則的內容,去掉了一些不適合古代的條例,然後直接弄到了這裡了。當然,這個去掉的其實也不多,因為陳頂天知道古代人也都未必看得懂,古代沒有幾個是看得懂的。甚至這個民法通則裡面還有不少是關於未來的社會經濟制度的,這樣是陳頂天所沒有預料到的。他這個學習文學的文抄公,對於法律的理解也就是那些條文而已,頂多也就是把那些條文背下來了,至於裡面蘊含的意思都不太明白。

不過,這個民法通則,立馬在這個嘉定縣引起了不小的驚訝,因為這個法律居然沒有殺人的?

“怎麼沒有殺人的?”“是啊!按說規定律法,不是都要有什麼各種殺人懲罰的嗎?”“嗯,怎麼沒有殺人的,挨不上啊!”“是啊!這個到底是怎麼回事,好像沒有要殺人的?”……

這些百姓也都紛紛驚訝萬分,因為這個法律裡面居然沒有一條是表明要殺人的,而這個民法通則事實上卻是講究民事法律的,並非是一般人所想的那種刑事法律。在中國古代往往法律都是刑民不分,甚至是重刑輕民,關於民法之類的法律幾乎很少有,頂多也就是一些部門類的法律,並非是全國統一的法律。古代的法律以鎮壓百姓為主,以鎮壓百姓和各種維護統治為主,所以完全依賴於刑事法律來統治,透過威懾來統治百姓,所以這才造成了對於刑罰有很重的想法,反而是民法很少有人重視。

尤其是各種經濟糾紛,這樣讓很多古代的官員有很多操縱空間,完全可以亂來。可是這個民法,卻讓這些百姓都不適應了。不過,很多百姓也都看不懂這裡面的意思,這樣讓他們非常的意外。

其中,一個來自於崇明縣,剛剛到嘉定準備辦事的文人卻顯得非常意外。

“這幫盜匪,怎麼會制定這麼優秀的律法,這個律法並非是刑罰為主。本來我還以為這些盜匪是一群莽夫,哪怕制定了律法那也是非常粗糙,動輒殺人株連的律法。可是他們剛剛到了這裡,不但沒有頒佈什麼殺人的律法,反而首先頒佈的是這種專門處理民事的律法,這樣真的是太令人感覺意外了。而且,這個民事律法,好像蘊含了很多這群盜匪的治國理念啊!”一個大概十八歲的清朝文人說。

所謂外行看惹惱內行看門道,這些有的一定文化基礎的文人,他們看到的東西遠比普通百姓要多很多。別的百姓只是看到了這個民事法律沒有殺人什麼的,在一般人眼裡面這些盜匪都是動輒殺人,根本不會制定什麼明文律法出來,他們這些盜匪有人能立法嗎?不過這群盜匪不但立法了,可是設立的不但不是動輒殺人的那種律法,反而是一些民法。民法代表的遠不只是殺人,而是包含著很多的治國理念的東西,這樣才是一些文人有所重視的原因。

“鳳苞賢弟,這群草寇不過是一群烏七八糟的東西,成不了什麼大氣候。我大清精銳很快會過來鎮壓他們,到時候他們死定了。你可不要自誤啊,到時候可能是要讓你身敗名裂,家族都要受到牽連啊!”

旁邊那個年長一些的人主動提醒那個年輕一些的人,好像他感覺到了這個年輕人對於這幫天地會起義軍有了幾分好感,這樣讓他趕緊開口勸阻。在他們眼裡這些草寇只是草寇,不可能威脅到大清朝廷的,所以他害怕自己一起長大的發小去投靠了這個草寇,那可就是要麻煩了。這種造反者是沒有前途的,是註定要被滅亡的,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發小去投靠了草寇,甚至最後要被殺死連累九族親戚那可是不值得了。

不過那個年輕人卻眼睛裡面閃過了一絲絲的精光,然後說:“這個草寇可不是一般的草寇,這裡面有高人啊!這裡面不但有很多相應的東西,我看這裡面有很多一般人看不到的東西啊!”

那個年輕人直接把這個《民法通則》給從頭看到尾,他發現這裡面有些東西他能夠理解,可是有些東西卻並非是他能夠理解的,這樣他感覺非常的令人難以解釋。不過他卻知道能制定出來這個民法通則的人,絕對不是什麼普通的草包,絕對不會無的放矢,肯定是有著他的目的的。不過具體目的,哪怕是這個年輕人也都不太明白了。

“陳頂天,居然是陳頂天?一年多以前那個寫了《官場現形記》的陳頂天,他可是讓整個江浙都人心惶惶,甚至為此殺了不少人啊!不過,沒有想到他居然會有這等才華,真的是不可思議。”年輕人想道。

就在陳頂天抄襲的民法通則公佈出去之後,陳頂天也都在家裡享受著幾位美女的陪伴,這種日子真的是不用太輕鬆了。身邊有關琴和傅善祥兩個美女,現在陳頂天還是比較有錢的,不愁吃不愁穿,每天隨著自己愛好寫些東西,然後就負責滾床單好了,別的不用負責太多,這種日子真的是太舒服了。

“夫君,你弄那個民法通則好像有些問題啊!”傅善祥說。

陳頂天問:“有什麼問題?”

傅善祥解釋說:“夫君,你那個民法通則裡面好像並沒有規定土地到底屬於誰,這個民法通則裡面好像關於土地一直都是用承包權來形容,這個承包權是什麼東西?既然承包權不是所有權,那個所有權屬於全體人民。而且你這個既然屬於全體人民,那你有設立一個承包權,這樣不是在自相矛盾了嗎?還有人民是什麼,這個土地的所有權到底是屬於誰啊!全體人民,那這樣怎麼處理,這樣我都不太明白啊!”

陳頂天抓了抓腦門,他好像明白了這個民法通則的漏洞所在。這個民法通則好像是必須要跟憲法一起對照著看的,憲法是規定了國家的性質的根本大法。而憲法是別的法律的一切立法基礎,甚至可以說包括刑法和民法某種意義上來說都可以當做是憲法的一種“解釋補充”,刑法和民法其實也許只是憲法的一種“解釋補充”,那這樣自己連憲法都沒有弄出來,那這樣肯定是無法能夠讓人看得懂這個民法通則的。

甚至這個民法通則其實是建立在後世所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憲法,而這個民法通則是根據後世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憲法來制定的,所以有很多東西也都是不符合現在的時代的。當然,也有一部分古代人不太明白所謂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開的區別。

在古代,相關的民事法律沒有完善,所有權和使用權是混合在一起,沒有完全分開的東西。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其實是一種先進的東西,這些東西古代人不太明白。甚至這個時代的西方,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都沒有能完全分開,職業經理人都沒有能夠產生。至於土地方面,很多人都沒有這個把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的想法。不過,陳頂天必須要解釋了。

“這個有什麼矛盾的,所有權屬於全體人民,然後歸屬於官府和集體進行管理。而官府和集體再次把這個土地‘出租’給個人,讓他們能夠有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承包權力。這個承包權也就是一種使用權,在這個承包期之內只要滿足了事先約定好的條件,那這樣一切土地由自己自行發揮,然後可以讓你做到去生產剩餘的都是自己的。而土地所有權,也都是屬於全體百姓,不屬於某一個人啊!“陳頂天說。

不過傅善祥驚訝的問道:“不屬於個人,土地不是屬於私有的嗎?”

“誰說我要實行土地私有制,我必須要重新收回土地,重新分配土地。而且重新分配土地之後,那這些土地也都不會再次屬於個人了,而是屬於國家共有,百姓只有承包權,沒有相應的所有權。如果實在是必要的時候,國家和集體可以收回使用權。”陳頂天說。

傅善祥更是驚呼:“你這麼做,那可是把天下讀書人都給得罪了啊!現在的讀書人,哪家哪戶不是擁有土地的,而且你這麼分地,那百姓能夠同意嗎?你這個不是在恢復周朝的井田制了嗎?”

“非也非也,我這個並非是恢復西周的井田制。井田制和這個土地公有制,並非是一回事!”陳頂天說。

陳頂天知道很多人下意識的把這個土地公有制當做了周朝的井田制,下意識都認為西周時期已經實現了所謂的“共產主義”,這個其實完全是扯淡。因為西周時期是奴隸制社會,那些有資格獲得土地的其實也就是貴族奴隸主,並非是普通百姓。在西周時期“百姓”這個詞指的是貴族,並非是所有民眾,那個時候絕大部分人口都是沒有“姓氏”的,這個中外都是差不多,剛開始只有貴族才有姓氏,所以“百姓”在那個時代是指貴族。

這個井田制其實是只是給那些貴族,並非是給所有人。那些大奴隸主周天子把土地分給諸侯公卿等等中小奴隸主,最後逼迫奴隸勞動種植。這個並非是真正的“共產.主義”,其實本質上和土地公有制差遠了,因為土地公有制是全民都有資格獲得土地承包權,並非只是極少數的貴族。

井田制收益的只是極少部分貴族,可是陳頂天這個土地公有制是一種覆蓋了全體百姓,不光是官僚貴族,同樣是普通百姓的制度,這樣區別大了。而且這個土地公有制是為了以後社會改革做準備,如果不解決土地問題,那這個社會是無法改革的。滅了滿清還不行,還要爭取完成社會改革,不然哪怕滅了滿清建立的新朝廷,不過是走了滿清老路,不會有太多變化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至於你所擔心的得罪那些讀書人,這個我也就不相信了。反正如果土地問題不解決,那哪怕不得罪讀書人也都沒有什麼用處。我就不相信了,沒有了張屠夫,我們也就要吃帶毛豬。總會有人願意支援我的思路的,因為總會有一些有識之士會看到如果不解決土地問題,那將來國家沒有任何希望的。到時候一點形成了浪潮,那些讀書人很容易會轉而投靠我們的。依靠土地未來是爭不過洋人的,只有要進行社會改革,那這樣才能真正的強大起來,不然哪怕推翻了滿清朝廷,那也不過是繼續再走滿清的老路而已。”陳頂天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