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武唐第一佞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二章 勸降阿悉結都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二章 勸降阿悉結都曼

顯慶四年(公元659年),秋十一月二十,酉時兩刻。

皎潔的月光下,帕米爾高原上,萬餘精銳衛士,三千餘匹戰馬,與時間瘋狂賽跑。衛士們輕裝簡行,騎乘戰馬三班倒,全程無間斷行軍。蘇定方精挑細選,皆是身強體壯,都在咬牙堅持。

武康擅長跑步,跟在隊伍側邊,不斷加油打氣。嘴裡喊一二一,偶爾一二三四,雖然累成狗,哪怕沒回應,依舊樂此不彼。時隔千百年,再做體育老師,就當緬懷過去。

天亮前翻越高原,進入馬頭川腹地,躲在叢林裡睡覺。很快被錢順叫醒,這才剛剛閉眼,半時辰過去了。部隊繼續行軍,武康揉開雙眼,繼續帶頭慢跑。此刻最大願望,快速兵臨城下,結束這場戰爭,軍醫裡大睡三天。

全程緊咬牙關,終在午時左右,來到馬堡城西,相距二十裡的河口。五千士兵結陣,五千士兵休息,兩班輪休半時辰。根據地圖可知,此次緊急行軍,行程三百二十裡。

人的正常行走,每小時五公里,十小時到極限。可眼前的部隊,連續十八小時,行一百六十公里,怎麼做到的?以武康的體質,累的大汗淋漓,眼前的兄弟們,都是群牲口吧?

再被楚神客叫醒,披上黃金戰甲,檢查隨身裝備。接過千牛刀,跨上鬥驄馬,帶三千騎兵,前方二里探路。全軍整裝列陣,向馬堡城推進,依舊慢跑行軍。

阿悉結首領都曼,正與部下飲宴,聽聞斥候彙報,夜光杯頃刻墜落。眾酋長和俟斤,無不面面相覷,滿臉不可思議。有脾氣暴躁的,拽出腰裡彎刀,要砍殺報信斥候,理由是謊報軍情。

刀沒砍下去,第二斥候來報,十五裡外發現唐兵。然後接二連三,相同的情報,變化的距離。直到第五斥候,都曼終於回神,馬上緊急動員。率大部分守軍,城門外倉促應戰,企圖阻止唐兵。

倉促到何種程度,超過半數的士卒,來不及披戰甲。城門狹窄地形,騎兵失去機動,在大唐衛士眼裡,就是移動的軍功;在槍刀軍陣之下,就是待宰的羔羊。

衛士們砍瓜切菜,不到半個時辰,阿悉結都曼慘敗,殘兵敗將逃進城內。唐軍兵分四路,嚴守四個城門。蘇定方派探子,散播城破謠言,瓦解北方六防線。

武康率三千騎兵,埋伏北門十里外,鎮守阿忒閣要塞。此處地形險要,山間叢林密佈,可謂易守難攻,是馬堡城咽喉。此次作戰計劃,與老蘇共制定,也是場豪賭。賭都曼想不到,唐兵敢翻越蔥嶺。

閃電出擊,神兵天降,以逸待勞,圍點打援。其戰略目的,阻攔都曼援軍,殲滅有生力量,瓦解阿悉結士氣。等到適當時機,配合主力部隊,南北共同夾擊。瓦解六道防線,再與主力會師,兵臨馬堡城下,玩個甕中捉鱉。

很快不到半時辰,首批援軍抵達,武康一聲令下,叢林萬箭齊發。騎兵順勢而下,如虎入羊群般,再次切菜砍瓜。追殺三里開外,部隊返回要塞,放他們去報信,靜等下批援軍。

兩個時辰之內,擊潰四次增援,河谷陳屍無數,河水變了顏色。時機已然成熟,三千騎兵出塞,向著北方衝殺。不到兩刻鐘,第六線潰不成軍,突厥人四下奔逃,都是人頭軍功。

也不趕盡殺絕,凡跪下投降者,全部收攏進對,滾雪球似的。突厥人很奇怪,部落互相仇視,心也認可大唐。前一秒還是敵人,後一秒變成戰友,他們會提起武器,共同屠殺同族。

繼續長途奔襲,兵力越打越多,在第三道防線,與主力軍匯合。原照原定計劃,率領八萬大軍,快速往南推進。日落西山之前,兵臨馬堡城下,四面包圍城池,就地安營紮寨。

武康卸去盔甲,吃飽喝足後,鑽進被窩裡。身體雖睏乏,精神卻抖擻,怎麼都睡不著。和錢順聊幾句,和平郎喝幾杯,吩咐衛士休息。拿出小泥人,見沒人注意,快速親兩口。

凝視手中泥人,心裡不停傾訴:親愛的媳婦,眼下大局已定,明天開始攻城,預計三天建功。希望您老保佑,攻破馬堡城後,我砍都曼腦袋。平定整個西域,跟隨老蘇班師,靜等升官發財。李九若是開心,左右府千牛將軍,是我囊中之物。

抱著泥人睡覺,一覺睡到天亮,草草吃過早餐,參加軍事會議。會議很簡單,砍伐附近樹木,製造攻城器械,遍佈馬堡城下。四門同時進攻,每次派出千人,七百突厥降兵,三百我方衛士。

軍令下達之後,衛士立刻行動,到了午時六刻,器械打造完畢。午時七刻戰鼓響,武康帶弓箭隊,催馬慢慢靠近。進入射程那刻,雙方箭雨交織,攻城正式開始。

突厥人不擅守城,沒大型守城器械,被唐兵箭雨壓制。有了弓箭手支援,衛士們抬雲梯,車兵推攻城槌,咆哮著衝出去。靠近城門十米,再遭箭雨襲擊,一時死傷無數。

武康心無旁騖,箭囊取羽箭,左手

握弓身,右手拉弓弦。鷹眼鎖目標,肩膀調身位,羽箭斜著飛,射殺城頭兵。行雲流水的動作,半分鐘內完成,如此機械重複,貌似程式機器人。

身上黃金戰甲,提供最好防禦,格擋無數利箭。全身唯一要害,是額頭下的臉,這麼小的面積,若被弓箭射中,怪自己倒黴吧。尋思回到京城,找將作監老杜,量臉鍛造面具。到時扣在臉上,只露眼和嘴,武裝到牙齒。

半個時辰左右,三次強攻結束,中軍鳴金收兵,衛士收攏屍首。武康揉搓胳膊,緩解肌肉痠痛,見到傷亡慘重,不禁喟然嘆息。最難打的戰爭,就是攻城戰,不知李淳風他們,有沒有搞出火藥。

希望有生之年,見到火炮問世,那等攻城利器,能銳減袍澤傷亡。騎馬回到軍中,卸去黃金戰甲,三杯酒下肚,漸漸放寬心。提著紅高粱,去老蘇營帳,爺倆喝幾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老蘇愁眉苦臉,放下酒杯說:“我軍輕裝簡行,沒有足夠工具,可造器械不多。單憑雲梯和衝車,是遠遠不夠的,若強攻馬堡城,傷亡恐怕更大。”

武康深以為然,卻也無可奈何,撓撓頭說道:“攻城沒捷徑,只能拿命填。我軍的糧草,能堅持半月,不知對方能堅持多久。若他糧草不足,可以圍而不打,熬到山窮水盡,自然出城投降。”

蘇定方搖頭:“都曼早有準備,守城器物雖不足,糧草輜重會很多。你們破六道防線,沒繳獲太多,城中儲備充足啊。咱們熬不過,必須繼續強攻。”

這就頭疼了,武康開動腦筋,深思熟慮許久,還是無計可施。給老蘇滿上,和他走兩杯,說出自己建議:“降兵傷亡過大,可能出現異心。學生竊以為,要增加漢兵數量。譬如說千人團,漢兵回鶻和突厥,最好平均抽取。”

蘇定方苦笑:“此乃權宜之計,無論哪族士兵,哪怕阿悉結部,也要避免更多死亡。咱們此行目的,是安撫平叛,讓阿悉結歸附,並非趕盡殺絕。”

意思不言而喻,他想勸降都曼,難度相當大啊。斟酌片刻,小聲說道:“唐律疏議規定,反叛是十惡不赦,都曼難逃一死。他也心知肚明,所以頑抗到底,除非有赦免聖旨。”

看向蘇定方,言辭鑿鑿道:“若勸都曼投降,最起碼的條件,或者說根本條件,是保障他的生命。學生敢問恩師,大軍開拔之前,聖人可有免死旨意?”

老蘇無奈搖頭:“沒有明確旨意,許我便宜行事,可都曼的生死,不能便宜行事。變之你說說,我若許下承諾,饒恕都曼不死,會有什麼後果,聖人會同意嗎?”

長時間的沉默,武康連喝悶酒,良久開口回話:“你若私許承諾,至少七成可能,都曼開城投降。羈押他回京,金殿跪求聖人,聖人會同意的。因遼東戰事將起,他迫切需要你,會保全你的信義。”

蘇定方點頭,武康卻搖頭:“可對您來說,不是件好事。您是我朝降將,早年數敗唐軍,是以太宗不重用。您是庶族出身,滿朝文武百官,真正尊敬您的,恐怕屈指可數。”

師徒倆共飲,蘇定方苦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為師省的。前年生擒賀魯,今年平定都曼,同僚大多嫉妒。若聖人因為我,再赦都曼不死,他們不僅嫉妒,還會聯合排擠。”

正是這個道理,男人的嫉妒心,比女人更可怕。武康斟滿酒,苦口婆心勸:“討伐賀魯之前,您跟隨程咬金,五百騎兵破敵營,招來王文度的嫉妒,導致無功而返。前車之鑑,尚且不遠,請您三思。”

蘇定方頷首:“變之說的對,當初收你為徒,也是這個原因。結果很不錯,因皇后的關係,許敬宗和李義府,與我關係親密。兩人聖眷正隆,會幫我說話的,你就放心吧。”

武康不置可否,繼續言辭鑿鑿:“他們是庶族出身,與您同病相憐,自然互相幫襯。可那倆真小人,都視財如命,不會幫您太多。現在我和女兄,也是如履薄冰,不能幫你太多。若執意保都曼,肯定受排擠,得不償失啊。”

老蘇爆出笑聲,神情很欣慰,拍愛徒肩膀說:“有你這番話,徒弟沒白收。老夫快七十了,已是風燭殘年,隨便他們嫉妒,隨便們排擠,都無所謂的。”

見他打定主意,武康不再贅言,心中只有佩服。為了少死袍澤,明知後果不好,還毅然決然,我肯定做不到。很想告訴他,沒危言聳聽,歷史就是如此。

將來你病逝前線,李九根本不知情,是從別處聽說的。他頗為悲傷痛惜,責備侍臣道:蘇定方對國家有功,按例應當褒獎封贈,卿等不說,致使死後,榮寵未能及時頒下。

我的老師啊,由此可見得,排擠有多慘。甚至病逝後,他們也不罷休,與你不和的劉仁軌,拜相兼修國史。你的很多戰績,包括烏海之戰,都被他刪去了。更可笑的是,你被無良文人,黑出了銀河系,已經遺臭千年。

見事已至

此,多說也無益,兩人離開營帳。老蘇傳令三軍,全部後退一裡,然後整齊喊話:阿悉結部都曼,蔥山安撫使求見,可否城頭對話?若是同意,請亮白旗。

連著喊七遍,城頭亮白旗,老蘇本欲獨去,武康要求跟隨。說幾句廢話,便聯袂而行,來到城門外,抬頭望女牆。大概五分鐘,都曼酋長現身,身披精鐵盔甲,全副武裝的樣子。

老蘇雙手行禮,向城頭喊話:“我們師徒倆,沒有披戰甲,也沒帶武器,足以顯示誠意。俟斤心知肚明,不出三日功夫,馬堡城必破。為免再造傷亡,蘇某特來相勸,還請出城受降。”

都曼不言語,老蘇繼續道:“蘇某出征前,聖人給出旨意,只要俟斤投降,可保身家性命。蘇某在此承諾,平安帶你回京,也在聖人面前,為你求情開脫。”

長時間沉默,城頭傳來回應:蘇將軍的品性,都曼早有耳聞,然關係身家性命,不敢貿然相信。蘇將軍請回,阿悉結數萬勇士,將與我死戰到底,不怕城破人亡。

死鴨子嘴硬,武康欲開口,被蘇定方攔住,他繼續勸降:“俟斤大勢已去,何必自欺欺人,負隅頑抗到底,只會徒增殺孽。三軍將士俱在,我又豈敢食言?我身邊的少年,是武皇后的胞弟,可以為我作證。”

城頭再次靜音,師徒相視而笑,已經成功六成。武康輕咳,再加把火:自賀魯亂西域,貴部連年征戰,深受戰火荼毒。繼續耗下去,實力肯定大減,五弩失畢最強部,必然拱手讓人。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還請三思。

意思很明顯,阿悉結實力大減,不用大唐出手,虎視眈眈的周圍,會趁火打劫的。投降接受庇護,儲存部落實力,才能東山再起。以都曼的聰明,應該深以為然,勸降成功九成。

半刻鐘左右,城頭下吊籃,都曼喊話:單憑口說,不足為據,誠心勸降,請立字據。若二位蓋手印,都曼馬上自縛,隨你們去長安,向陛下磕頭請罪。

大功告成啦,都曼很識抬舉,師徒倆會心笑。確定下眼神,武康翻身下馬,大步走到牆根。左手拿匕首,右手拿字據,回到戰馬邊,交給蘇定方。

老蘇一目數行,拔出短匕首,割拇指摁指印。武康接來紙,差點笑出聲,文書裡寫道:蔥山安撫使蘇定方,左領左右府,中郎將武變之,共同曉諭陛下旨意,投降可免死罪。

懶得費唇舌,割破左拇指,摁上血指印。走到城牆根,文書放吊籃,匕首壓上面,輕輕扯繩子。等吊籃升起,再次回到馬前,攙蘇定方下馬,等待都曼投降。

不知過了多久,城門緩緩開啟,都曼五花大綁,頹然走出城門。後跟大隊人馬,都沒佩戴兵器,個個神情落寞。都曼來到馬前,單漆跪倒在地。他身後的年輕人,雙手捧著短箭,恭敬遞過來。

武康接短箭,是五弩失畢信物,類似尚方寶劍。暫時帶回京城,朝廷經過研究,冊封新的俟斤,應該是都曼子嗣。新俟斤接公文,帶著某個子嗣,前去京城受封。

子嗣留京為官,其實就是人質,俟斤重回蔥嶺,繼續統領阿悉結。至於都曼酋長,死罪可以免,活罪逃不掉。封個閒散職位,軟禁在府邸裡,苦中作樂去吧。

老蘇親自攙扶,親手給他鬆綁,煞有介事道:“俟斤不必如此,快快起來說話。變之現在回去,牽匹好馬過來,吩咐斥候去碎葉,提前準備馬車。”

您也是老戲骨,武康不聽令,跨上鬥驄馬,踩馬鐙直立,提高聲音喊:“諸位兄弟,阿悉結歸附,戰爭已經結束。咱們可以回家,繼續抱婆娘嘍,盡情的歡呼吧,楚神客送馬。”

聲音傳出老遠,前方衛士呼應,振臂高呼萬勝。其餘三城門衛士,很快聽到歡呼,明白什麼意思,紛紛遙相呼應。慶祝直衝霄漢,武康熱血澎湃,終於結束了,那麼多努力,就為這一天。

楚神客牽馬過來,武康攙扶都曼,扶他坐上馬背。提高聲音,吩咐老楚:“此去京城,你照顧俟斤,不許苛待半分。再派錢順和平郎,提前去碎葉城,準備最好的馬車,再找四名婢女。”

待遇比賀魯強,都曼抱拳道謝。王子阿史那元爽,帶崑陵都護府人馬,開進馬堡城駐紮,接管阿悉結部落。至此以後,西突厥五弩失畢,盡歸彌射管轄。

老蘇傳令撤軍,部隊快速集結。拔營收拾東西,押著俟斤都曼,前往碎葉城。武康望向老蘇,不禁心悅誠服,兩次勞師遠徵,兩擒敵方大酋。太振奮人心,您老是個偉人,收下我的膝蓋。

從顯慶三年至今,靠著人腿和馬腿,兩次萬里大遠征。從北方金山,打到伊麗水,打到碎葉水,打到千泉地,石國生擒賀魯。最後到馬頭川,平定阿悉結都曼,蔥嶺以西,盡歸大唐。此舉宣示著,唐政府對西突厥,開始全面控制。